语文教师,别让下水作文远离你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_m_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为《文汇报》写的《教师下水》一文中就提出了“教师下水”一说。叶老指出:“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地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地说法,就是‘下水’。”
  其实,不仅是叶圣陶先生,很多教育专家、学者都大力提倡语文教师“下水”作文,像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于漪、李镇西等。那么语文教师“下水”作文都能收到怎样理想的效果呢?
  1.可以高效地指导学生写作
  顾之川先生强调说:“没有写作体验,教师的指导往往隔靴搔痒;有了写作体验,教师的指导就会对症下药。”语文教师“下水”作文的过程,就是综合运用各种写作技巧的过程。“下水” 次数越多,技巧越是熟练。运用自己写作的切实经验指导学生作文,避免了空洞的写法讲解,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下水”方能深知作文的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而自然能够左右逢源。这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导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学生只要用心领会,努力实践,作一回文就有一回进步。由此可见,教师经常“下水”作文,不仅能提高自己的作文指导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2.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指导学生作文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本次作文的题目和要求,精心准备,写出一篇“下水”作文。上课时,声情并茂地朗读“下水”作文,可以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笔者执教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说真话,抒真情》一课,在歌曲《懂你》的配乐声中朗诵讴歌母爱的“下水”作文《青青艾蒲》,收到了“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的效果。同学们被感染着,激励着,纷纷站起来叙述经历的真情往事,几个学生叙述到动情处,竟然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本次写作,绝大多数同学写出了富有真情实感的佳作。难怪叶圣陶先生说:“凡是有关作文的事,老师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给学生地帮助就越大……老师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是根本。根本深固,再加上适当的教学方法,成绩就斐然可观了。”
  3.可以形成公正的评判标准
  不上山不知山高低,不“下水”怎知作文深与浅?叶圣陶先生说过:“自己动手写,最能体会到写文章的甘苦。”一个长期不“下水”的教师,是很难体会到学生写作的艰辛的。语文教师“下水”作文,置自己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和学生一样,要审清题目,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表情达意,锤炼语言等等。此时教师也站在了被评价者的立场上,这样才能真切地了解学生的写作心理,理解学生的写作甘苦,他给学生作文打分或评判等次时,才不会吹毛求疵,求全责备,而是比较公正客观。多找找亮点,少指出缺点;多一点宽容,少一些苛刻。学生看到自己的习作篇篇有亮点,每次都进步,写作的兴趣自然越来越浓。
  语文教师“下水”作文可以带来如此多的好处,没有人会否认这一点。为什么真正跳入水中一试身手的人却少之又少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评价标准惹的祸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很多学校名为扎实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实为一招不让地狠抓应试教育。评价一个好语文老师的标准是什么?毫无疑问,谁教的学生考分高,谁就是好老师。高分从何而来?是教师经常“下水”作文得来的吗?当然不是。为了得高分,评先进,多拿奖金,大多数语文老师只好随大流,对学生进行反复机械的训练。由此看来,评价标准不改,要想充分调动语文老师“下水”作文的积极性,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2.恐惧心理在作祟
  不少语文教师拒绝“下水”作文,原因无他,乃是恐惧心理在作祟。他们担心与学生一道作文,写不出像样的范文岂不丢了自己的威信?这种心理不消除,对作文教学只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果教师平时就坚持“下水”,功到自然成,还怕写不出像样的文章?语文老师切不可妄自菲薄,应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倘若自己害怕作文,又怎么会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呢?
  3.名利思想占上风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喧嚣浮躁。语文教师自然也免不了这种思想的浸染。对一些人来说,从事教学工作仅仅是他们赚钱的职业罢了,哪有心思去“下水”作文。现在很多老师跳入股海中,投身基金潮,忙着做生意,争着去补课,注意力和兴趣显然已不在学生身上,不在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上。本末倒置,后果何其严重!
  4.闲暇情趣变了样
  在人们的印象中,语文教师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自然会读读书,写写文章。而现在,闲暇之余看专业性书籍报刊的很少,动手写作的更是凤毛麟角。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爱因斯坦也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那些取得杰出成就的语文教师,无一不是充分利用边角料时间读书、思考、写作的。
  语文教师,请别远离了“下水”作文!“下水”作文,语文教学因你而精彩!
  
  夏熔亮,教师,现居江苏兴化。
其他文献
《母亲情怀》一文选自《十年精品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现由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编入广东省技工学校教材《语文》课本中(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文后配有一道练习题:“本文结尾,当我们读到作者‘泪水模糊’地走在通往柜台那‘很长很长’的路的字样时,仿佛也跟着泪水模糊了,这是为什么呢?”  师:你为什么仿佛也跟着泪水模糊了?  生:作者很善于煽情,到了一定程度,她“泪水模糊”,我仿佛
中专语文教师往往有这样的感触:老师激情昂扬,学生往往不为所动,甚至可能“不知所云”,课堂上看不见渴求知识的双眼,看不见跃跃欲试的双手,看不见彼此激烈的争辩,看不见自己苦心经营的“教案”在课堂上精彩的展现。我们无形中将彼此陷于可悲的境地,这就是传统教案教学的弊端: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教育,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二是教案的封闭性,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的,
苏月峰,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法律双本科学历,教育管理研究生,市级化学学科带头人,四川省首届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四川省首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市级知名校长,全国创新型校长,原国家级重点中学绵竹中学党总支书记兼校长,现为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执行校长。    国庆前夕,受国家级核心期刊《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委托,笔者冒着绵绵细雨,迎着凛冽寒风来到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找到了百忙
2008年是浙江省新课改高考方案实施前的最后一年,高考语文试卷既体现出了四年来浙江省卷的相同一面,保持了一脉相承的沿袭性,又具有今年的创新亮点。语言知识和语言综合运用试题的知识覆盖面与前四年基本近似,但试卷结构与07年相比略有微调,命制方面,坚持注重基础、能力为先的原则,延续了浙江卷自主命题的风格。  第一大题和第六大题属语言知识和语言综合运用的范畴,共设置了9题30分,前面的6个纯客观题体现了基
写作语言的创新,就是要用自已特有的语言阐述自己独到的思想。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能够如实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就可以做到“文如其人”,就可以做到语言创新。具体说,就是要做到得体、生动、有个性。    一、得体 得体就是要求遣词造句准确,要说对话、说好话。    表意准确,恰如其分。办事或说话要合乎分寸,不能说错话,说反话,要合乎语境。在一次话题为“父母恩重如山”的作文中,有同学这样写“
关于作文教学的目的,我查阅过许多资料,有人说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有人说作文教学的目的一为倾诉,二为交往;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些说法都强调了一种能力,就是能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这么简单的目的,要达到却是难于上青天。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现行的教育制度必须改革以外,从事语
[教学目标]  1.提取并整理文中的主要信息,了解有关鹅的知识与特征,把握文章内容与思路。  2.品味准确而又生动的语言。  3.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勇于质疑与探索的科学精神。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疏通字词,大声朗读课文;提2——3个思考题。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二.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与思路,了解有关鹅的知识与特征  1.点学生朗读第1段,找中心句。——(板
姜野军,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湖南省示范高中——株洲市四中校长,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株洲市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主讲教师,株洲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株洲市继续教育学会副会长。自2000年到四中任校长,四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撰写的多篇教育、管理论文在《语文教学与研究》、《湖南教育》等期刊发表。曾两次被评为市“优秀党员”,2002年被评为湖南省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被株洲
水果会腐烂,时光会流逝,容颜会变老,但唯一不会变的是一种发自心底、沁入血脉的爱——那便是亲情。  由于母亲经常出差,家里就常常只有我与父亲。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父亲是很疼我的。当我哭闹时,他会哄我;当我生病时,他会第一时间抱起我向医院奔去;当我被仙人掌刺到时,他会小心翼翼地以一种不会让我感到疼痛的方式拔去我身上的刺,再轻轻地给我擦药水,总是极细心地呵护着我。  可现在,父亲变了,他变得粗暴起来,有
一    语文教师把接受美学引入阅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有益尝试。接受美学是姚斯于1967年创立的,他在《作为向文学理论挑战的文学史》中主张美学研究应以读者——接受者为中心。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并不是对于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观察者都以同一种面貌出现的自在的客体,并不是一座自言自语的宣告其超时代性质的纪念碑,而是像一部乐谱,时刻等待着阅读活动中产生的不断变化的反响。在“作家、作品、读者”这一“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