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要避免数学教育中纯工具论的倾向,用数学精神去培植学生的文化素质,通过良好的数学教育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数学;文化;素质教育
1997年11月1日,江泽民在哈佛大学作了题为《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友好合作》的精彩演讲。在这篇演讲中有这样一段话:“记得我在读高中时,老师给我们讲微积分,第一课就是庄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很形象地使我建立起极限的概念。”这表明中国古人早在2500多年前就已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无穷的,已经具有极限思想的萌芽。综观人类文明史,数学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是人们的常识。从历史上看,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名人,往往本身就是数学家。最著名的如柏拉图和达芬奇。数学文化的独特价值,一是体现在它的兼容性:即它支撑着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包容着人文精神的方方面面。正如著名数学家克莱因所说:“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生活,而数学却能提供以上的一切”。二是体现在它的先进性。当数学与科学技术相结合时,就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创造出新的、先进的社会生产力。
恩格斯说:数学是研究现实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内容高度抽象、应用广泛、推理严谨和结论明确。数学虽不研究事物的质,但任一事物必有量和形,所以数学是无处不在的。数学中严谨的推理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它是人类巨大的精神财富。
二、数学与文化素质教育
由于数学在应用上的广泛性,特别是18世纪微积分诞生以来,它在应用领域的光辉成果,更是一个接着一个。久而久之,数学所具有的那种工具的特征就越来越突出,以至人们逐渐淡忘了数学所具有的和更为重要的那个文化素质的特征。
目前数学教育中的实用主义倾向愈演愈烈,特别是职业技术类院校学生的数学教育,更是向纯工具论的观点倾斜。数学中的文化素质原则变成了少数数学哲学专家的研究内容,而不被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学生更是鲜有人知。有的数学教育专家把数学教育的目的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训练思维能力;二是获取数学知识;三是提升文化素质。如果把数学仅仅看作一种技能和一件工具去传授,那么即使传授了知识,亦必也掩盖了数学作为文化活动的面目。在这种狭义的数学教育方式下,造成绝大部分学生距离数学愈来愈远,许多学生厌恶、害怕数学。应该摈弃这种狭义的数学教育,不再把数学仅仅看成一件实用的工具,而是要通过数学教育达到更广阔的教育功能,这包括数学思维向一般思维的迁移,培养良好的学风和修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曾说,不懂几何的人不要进入他的哲学学校。事实上,这倒并不是因为他的学校所学的课程非要用到几何学的知识,相反的,柏拉图哲学学校里所设置的全是关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的课程。柏拉图要求他的学生通晓几何学,决非着眼于数学作为工具的特征,而是立足于数学教育的文化素质特征,也就是说,不经过严格的数学训练的人是难以深入探讨他所设置的艰深的哲学课程的。据悉,英国律师至今还要在大学里学习许多高等数学课程,这并不是因为英国律师所学课程要以高深的数学知识为基础,而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那就是通过严格的数学训练,培养一种坚定不移而又客观公正的品质,形成一种严格而精确的思维习惯。这就是说,英国人认识到真正成功的数学的教育,绝非单纯传授数学知识,而是陶冶一个人的情操,锻炼一个人的思维,提升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无论是柏拉图的学生还是英国的律师,当他们真正成为哲学大师、著名律师时,实际上学生时代所学的数学知识已经大多遗忘,但他们当年所受到的良好的数学思维训练,却一直会在他们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和事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并终生受用。正如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所说:学生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机会应用他们在初中或高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因而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学生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人们从事什么工作,那种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的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数学的学习与教育,对于陶冶人的情操和提升人的精神素质有重要作用。这表明,在数学教育中贯穿文化素质的原则,不仅关系到科技人才的培养,而且直接关系到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教师要高度重视数学学习与教育中的文化素质原则,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建设现代文明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腾发祥.论数学课程独特的文化教育功能[J].数学教学通讯,2001,(8).
[2]张顺燕.数学与文化[J].数学通报,2001,(1).
关键词:数学;文化;素质教育
1997年11月1日,江泽民在哈佛大学作了题为《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友好合作》的精彩演讲。在这篇演讲中有这样一段话:“记得我在读高中时,老师给我们讲微积分,第一课就是庄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很形象地使我建立起极限的概念。”这表明中国古人早在2500多年前就已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无穷的,已经具有极限思想的萌芽。综观人类文明史,数学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是人们的常识。从历史上看,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名人,往往本身就是数学家。最著名的如柏拉图和达芬奇。数学文化的独特价值,一是体现在它的兼容性:即它支撑着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包容着人文精神的方方面面。正如著名数学家克莱因所说:“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生活,而数学却能提供以上的一切”。二是体现在它的先进性。当数学与科学技术相结合时,就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创造出新的、先进的社会生产力。
恩格斯说:数学是研究现实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内容高度抽象、应用广泛、推理严谨和结论明确。数学虽不研究事物的质,但任一事物必有量和形,所以数学是无处不在的。数学中严谨的推理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它是人类巨大的精神财富。
二、数学与文化素质教育
由于数学在应用上的广泛性,特别是18世纪微积分诞生以来,它在应用领域的光辉成果,更是一个接着一个。久而久之,数学所具有的那种工具的特征就越来越突出,以至人们逐渐淡忘了数学所具有的和更为重要的那个文化素质的特征。
目前数学教育中的实用主义倾向愈演愈烈,特别是职业技术类院校学生的数学教育,更是向纯工具论的观点倾斜。数学中的文化素质原则变成了少数数学哲学专家的研究内容,而不被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学生更是鲜有人知。有的数学教育专家把数学教育的目的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训练思维能力;二是获取数学知识;三是提升文化素质。如果把数学仅仅看作一种技能和一件工具去传授,那么即使传授了知识,亦必也掩盖了数学作为文化活动的面目。在这种狭义的数学教育方式下,造成绝大部分学生距离数学愈来愈远,许多学生厌恶、害怕数学。应该摈弃这种狭义的数学教育,不再把数学仅仅看成一件实用的工具,而是要通过数学教育达到更广阔的教育功能,这包括数学思维向一般思维的迁移,培养良好的学风和修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曾说,不懂几何的人不要进入他的哲学学校。事实上,这倒并不是因为他的学校所学的课程非要用到几何学的知识,相反的,柏拉图哲学学校里所设置的全是关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的课程。柏拉图要求他的学生通晓几何学,决非着眼于数学作为工具的特征,而是立足于数学教育的文化素质特征,也就是说,不经过严格的数学训练的人是难以深入探讨他所设置的艰深的哲学课程的。据悉,英国律师至今还要在大学里学习许多高等数学课程,这并不是因为英国律师所学课程要以高深的数学知识为基础,而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那就是通过严格的数学训练,培养一种坚定不移而又客观公正的品质,形成一种严格而精确的思维习惯。这就是说,英国人认识到真正成功的数学的教育,绝非单纯传授数学知识,而是陶冶一个人的情操,锻炼一个人的思维,提升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无论是柏拉图的学生还是英国的律师,当他们真正成为哲学大师、著名律师时,实际上学生时代所学的数学知识已经大多遗忘,但他们当年所受到的良好的数学思维训练,却一直会在他们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和事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并终生受用。正如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所说:学生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机会应用他们在初中或高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因而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学生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人们从事什么工作,那种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的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数学的学习与教育,对于陶冶人的情操和提升人的精神素质有重要作用。这表明,在数学教育中贯穿文化素质的原则,不仅关系到科技人才的培养,而且直接关系到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教师要高度重视数学学习与教育中的文化素质原则,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建设现代文明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腾发祥.论数学课程独特的文化教育功能[J].数学教学通讯,2001,(8).
[2]张顺燕.数学与文化[J].数学通报,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