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文明史的推进,人类对文化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人们发现,身边发生的许多事情,其实都与文化有着撕不开、扯不断的关系。人类的行为,折射的就是文化的印记。
文化,是人类社会由野蛮走向文明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是科学、艺术、宗教、政治、法律、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诸方面的综合反映。极端一点地说,文化就是人类集体生活之总称,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反映。而不同集体的人群,其生活自然会渗透出不同集体的文化背景。
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形成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又延续着人类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就体现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如,家庭中的“孝道”,社会上的“礼教”,政治上的“仁政”,管理上的“德治”……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马克思说过:“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由此延伸,文化的使命就应当是引领人们追求一种合宜的生活方式,让人们生活得更好。
民族融合的两个层次
品味历史,不难发现,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相伴而生、相互影响。文化的交流、交融、同化,还伴随着民族的融合。文化浸润在政治社会生活中,变成人们的行为规范,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研究一个民族兴衰的历史,若搞不明白其文化,就无法找到真正的根源。一个民族的没落,必然是这个民族的文化没落;而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复兴。只有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才会更深切地理解、更主动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华文化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个规律。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合的结果。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过艰辛和痛苦,历史上的合合分分、分分合合,有血有泪,有盛有衰。经过几千年的碰撞和融合,今日的中华民族,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多民族融合发展中,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壮大。
历史规律提示我们,民族的融合一般有两个连续的层次,即“文明的同化”和“民族的融合”,且经过第一个层次才能达到第二个层次。
中华大家庭中的各民族,尽管名称各异,传统、习俗也有差异,但在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个根本点上是相同的。
从文化上看,单就文字而言,汉字一直是官方通用文字。这一点非常关键、非常重要。历史记载,自《书》《诗》《春秋》《左传》以下,又接《史记》等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中国历史记载绵亘不断,若加编年史、纪事本末史及政书等,则更为繁富。
从伦理习俗看,虽然各民族在一些具体生活方式上有差别,但在几个大的方面都有一致的遵从和相互间的趋同,如敬天法祖、亲属称呼、婚丧节庆等。至若典章制度,大至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小至监察、考试、尊师祀孔,都能沿用不替。这是民族长期融合的结果。
中原文化毫无疑问是中华文化的主体,但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亦不能等闲漠视,她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没有许多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今天的中华文化就不可能如此丰富多彩。生活在边疆地区的各少数民族,除了传布中国文化于中原以外的地域外,还输入了不少外面的事物,从乐器、音乐、服装、家具、果菜,到宗教、文学、医学、艺术等,使中华文化更加多彩。尤其宗教的输入最为重要,而佛教的流传影响最大。
多民族融合是历史文化必然
今天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融合体,不同的民族,和谐安宁,共同生活在同一片热土,这在世界史上是少有的。究其原因,其中就有历史文化的必然。
一是农耕文化孕育出的特殊性格。华夏文明发端于黄河流域,黄河的不时溃决,易让人感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因而,特重人格修养,稍忽事功,凡事求其心安理得,不以成败论英雄。
合乎人道,即是善人,即是有道德的人。至善,是中国人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中国哲学重人生的实践,强调人际关系的调整,以此解决人类遇到的一切问题。中国文化的人文道德精神,在上古时代即有萌芽。到春秋时代,圣贤辈出,尤以孔子儒家思想为璀璨,且对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形成,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宽容好客、朴实无诈、坚苦强韧、守望相助等,铸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
汉武帝伐匈奴,一般人咸以黩武视之,但有谁知道,在决定之前也曾经过激烈的廷议。主和派韩安国说:“圣人以天下为度,不以己私怒伤天下”,主张仁爱恤民。即使主战派的王恢,亦何尝不如此,他说:“士卒伤死,中国槥车相望,仁人之所隐痛。”最后在武帝“边境数惊,朕甚悯之”的心情下,做了一个痛苦的决定。事行之后,短短二三十年间,中原与西域各族之间,日益密切,汉之“威德遍于四海”。
到了唐太宗,亦以武功著盛,可他的基本态度也不离“信”“爱”。如他对突厥的态度是:“纵突厥部落叛尽,六畜皆死,朕终示以信,不妄讨之。”又如征高丽,禁部署劫掠:“纵兵杀戮,虏其妻孥,朕所不忍也。将军(指李勣)麾下有功者,朕以库物赏之。”无怪乎清圣祖赞美他:“三代圣王柔远安迩之道,惟唐太宗庶几能解。”此外,在边臣、百姓中有这种想法和理念的人比比皆是,正因为如此,才使边疆少数民族情愿归属中国,和中原华夏族相融合凝为一体。
二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由于成长并壮大于连绵不断的民族融合,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这也当然地成为中华文化不断兴旺的一个强大内因。
在科学方面,十八世纪以前,中国的物质文明高于西方。例如,天文学方面,因农业之需要,发展得很早,北京天文观象台建于元代郭守敬之手,较丹麦1576年首建天文台要早;蚕丝在两汉就已不断传至罗马;造纸术发明于东汉,在十二世纪传到欧洲;罗盘在欧洲始用于航海是1302年,较十一世纪北宋沈括记载制造方法晚了二百多年;雕版印刷术在中国首发明于九世纪,十一世纪毕升又发明活字,比欧洲1438年创活字印刷要早几百年;火药在中国在北宋靖康时始用于火炮,而欧洲的德国人至1350年始造火药,晚于中国。 在艺术方面,中国的文学属柔性的,与儒家偏重义务的刚性正好互为调剂。中国的文学,在表现形式上以诗歌、散文为中心,是一种偏向同情慰藉的轻灵抒情小品。中国的书法艺术独具一格,摆脱现实尘俗之沾染,而绘画亦因外形之单纯、调和,具有可洗净人世间杂乱冲突的作用。中国的宗教,以道教而言,向来强调万流归宗,能够容纳各教派;以佛教而言,则融合教养与实际人生于一炉,创为新的宗派,重视心智的自由发展,不同于印度佛教。
在治国理政方面,中国自秦统一后就实行郡县制度,皇帝世袭,只为天下一统之象征,下由士人出身的宰相担负实际行政职责,为政府首脑,选贤与能,以弥补皇帝一人专政之缺陷,而全国官吏,也是公开考选录用,既可奖掖人才,又不失公平。从法律看,中国法治的全部精神,可以概括为重人品、重等级、重责任、论实际、论关系、去贪污、定主从、定等次,重赔偿、重自首、避操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教的精义。
在语言文字方面,中国的语言文字由于具有形声兼备的原则,遂使两者保存着密切互补依存的关系。一则得以靠文字的统一而使语言不致过远变动和分离,二则不论社会新事物如何增加,语言如何变动,只要把旧字另行分配,便等于增添新字,适应新的需要。因此,中国文字虽在追随语言,而仍能控制语言。这样就可以使广大地区的中华民族同胞有一个表达思想的共同标准,有助于大一统的凝成。
在风俗习惯方面,本来风俗习惯系指自古以来一种相习成风的观念和习俗,时间一久便为一个民族全体所遵守,而有意识或无意识支配这一民族构成的思想与生活。这些观念和习俗,包括食、衣、住、行的方式及祭祀、婚丧、社交的礼节等。风俗习惯具有一种固定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大家既然乐于共同融合在同一个社会中,自然应当促进内部之团结。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重视人文道德,崇尚作礼义之邦,凡事求其合乎情理,富有人情味,容易为外来人所接受。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一方面使本身力量得以加强,另一方面,强化对外的抗拒力,不仅不易被消灭,而且还能融化外来民族,扩大自身。这样,在历史波浪式流淌的长河中,即使有非汉族掌朝的时代,或不幸经历暂时的半殖民状态,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亦未曾因朝代更迭而被阻断,反而任性地延绵,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不容撼动的支点。
文化的力量与使命
文化具有独立不惧的品格,强权压不垮,金钱换不来。文化承载着思想,可以改变人的观念,改变了观念的人则会改变世界。一旦经文化改变了的世界,其社会结构会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一个社会的治理方式必须与其社会结构相适应。中国古代社会,王朝更替几十代,皇帝换了几百个,不少时候动荡不可谓不大,但中国基层社会常能基本保持稳定,这应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
中国社会最基层大多是农村和与农村有着紧密联系的组织,其社会结构是宗法社会,宗法观念根深蒂固,并凝成了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宗法伦理犹如未付诸文字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基层社会保持了基本稳定的生活秩序。这一点也恰恰说明,文化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但必须清醒的是,这里所说的文化不是什么表面上笙歌漫舞、灯红酒绿,而是深层次的人文精神。文化的力量不在绚烂多彩的装饰里,不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不在纸醉金迷的奢华里,而在潜移默化的润物无声中,在历史积淀的厚重气质中,在浴火重生的理想人格中,是一种风骨、一种灵魂。
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关注和研究文化的作用,对人类正确应对生存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着现实和深远的价值。文化的使命应该是让人类社会变得更美好。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曾说过,文化比政治更久远,比经济更深刻。所谓比政治更久远,就是说即使一代帝王陨落了,一个朝代更替了,但文化还依旧活着;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国家破灭了,而文化还会再延续。正所谓:“国可灭,史不可灭。”所谓比经济更深刻,就是说经济关系只是利益关系,利益没有了,经济关系就消失了,但文化不是利益关系,而是一种超脱于利益关系的熏神染骨的价值认同,她一旦深入人心,就会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时时处处、方方面面,撕不开、斩不断。
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就是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这两个词往往连用,是有其道理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脉所系。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先需要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脉络,研究透传统文化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有着怎样的关系,搞明白它是怎样在我们的民族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的土地上,影响着我们的繁衍生息、衣食住行。
永远不要忘记我们安身立命之本,不要忘记今天泱泱中华之所以能挺立世界的深远文化源头,不要忘记中国人几千年来小至日常生活、大到敬德修业都应遵循的道理。这样才能上续民族慧命、下延华夏文脉,重振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是人类社会由野蛮走向文明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是科学、艺术、宗教、政治、法律、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诸方面的综合反映。极端一点地说,文化就是人类集体生活之总称,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反映。而不同集体的人群,其生活自然会渗透出不同集体的文化背景。
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形成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又延续着人类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就体现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如,家庭中的“孝道”,社会上的“礼教”,政治上的“仁政”,管理上的“德治”……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马克思说过:“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由此延伸,文化的使命就应当是引领人们追求一种合宜的生活方式,让人们生活得更好。
民族融合的两个层次
品味历史,不难发现,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相伴而生、相互影响。文化的交流、交融、同化,还伴随着民族的融合。文化浸润在政治社会生活中,变成人们的行为规范,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研究一个民族兴衰的历史,若搞不明白其文化,就无法找到真正的根源。一个民族的没落,必然是这个民族的文化没落;而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复兴。只有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才会更深切地理解、更主动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华文化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个规律。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合的结果。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过艰辛和痛苦,历史上的合合分分、分分合合,有血有泪,有盛有衰。经过几千年的碰撞和融合,今日的中华民族,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多民族融合发展中,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壮大。
历史规律提示我们,民族的融合一般有两个连续的层次,即“文明的同化”和“民族的融合”,且经过第一个层次才能达到第二个层次。
中华大家庭中的各民族,尽管名称各异,传统、习俗也有差异,但在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个根本点上是相同的。
从文化上看,单就文字而言,汉字一直是官方通用文字。这一点非常关键、非常重要。历史记载,自《书》《诗》《春秋》《左传》以下,又接《史记》等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中国历史记载绵亘不断,若加编年史、纪事本末史及政书等,则更为繁富。
从伦理习俗看,虽然各民族在一些具体生活方式上有差别,但在几个大的方面都有一致的遵从和相互间的趋同,如敬天法祖、亲属称呼、婚丧节庆等。至若典章制度,大至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小至监察、考试、尊师祀孔,都能沿用不替。这是民族长期融合的结果。
中原文化毫无疑问是中华文化的主体,但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亦不能等闲漠视,她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没有许多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今天的中华文化就不可能如此丰富多彩。生活在边疆地区的各少数民族,除了传布中国文化于中原以外的地域外,还输入了不少外面的事物,从乐器、音乐、服装、家具、果菜,到宗教、文学、医学、艺术等,使中华文化更加多彩。尤其宗教的输入最为重要,而佛教的流传影响最大。
多民族融合是历史文化必然
今天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融合体,不同的民族,和谐安宁,共同生活在同一片热土,这在世界史上是少有的。究其原因,其中就有历史文化的必然。
一是农耕文化孕育出的特殊性格。华夏文明发端于黄河流域,黄河的不时溃决,易让人感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因而,特重人格修养,稍忽事功,凡事求其心安理得,不以成败论英雄。
合乎人道,即是善人,即是有道德的人。至善,是中国人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中国哲学重人生的实践,强调人际关系的调整,以此解决人类遇到的一切问题。中国文化的人文道德精神,在上古时代即有萌芽。到春秋时代,圣贤辈出,尤以孔子儒家思想为璀璨,且对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形成,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宽容好客、朴实无诈、坚苦强韧、守望相助等,铸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
汉武帝伐匈奴,一般人咸以黩武视之,但有谁知道,在决定之前也曾经过激烈的廷议。主和派韩安国说:“圣人以天下为度,不以己私怒伤天下”,主张仁爱恤民。即使主战派的王恢,亦何尝不如此,他说:“士卒伤死,中国槥车相望,仁人之所隐痛。”最后在武帝“边境数惊,朕甚悯之”的心情下,做了一个痛苦的决定。事行之后,短短二三十年间,中原与西域各族之间,日益密切,汉之“威德遍于四海”。
到了唐太宗,亦以武功著盛,可他的基本态度也不离“信”“爱”。如他对突厥的态度是:“纵突厥部落叛尽,六畜皆死,朕终示以信,不妄讨之。”又如征高丽,禁部署劫掠:“纵兵杀戮,虏其妻孥,朕所不忍也。将军(指李勣)麾下有功者,朕以库物赏之。”无怪乎清圣祖赞美他:“三代圣王柔远安迩之道,惟唐太宗庶几能解。”此外,在边臣、百姓中有这种想法和理念的人比比皆是,正因为如此,才使边疆少数民族情愿归属中国,和中原华夏族相融合凝为一体。
二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由于成长并壮大于连绵不断的民族融合,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这也当然地成为中华文化不断兴旺的一个强大内因。
在科学方面,十八世纪以前,中国的物质文明高于西方。例如,天文学方面,因农业之需要,发展得很早,北京天文观象台建于元代郭守敬之手,较丹麦1576年首建天文台要早;蚕丝在两汉就已不断传至罗马;造纸术发明于东汉,在十二世纪传到欧洲;罗盘在欧洲始用于航海是1302年,较十一世纪北宋沈括记载制造方法晚了二百多年;雕版印刷术在中国首发明于九世纪,十一世纪毕升又发明活字,比欧洲1438年创活字印刷要早几百年;火药在中国在北宋靖康时始用于火炮,而欧洲的德国人至1350年始造火药,晚于中国。 在艺术方面,中国的文学属柔性的,与儒家偏重义务的刚性正好互为调剂。中国的文学,在表现形式上以诗歌、散文为中心,是一种偏向同情慰藉的轻灵抒情小品。中国的书法艺术独具一格,摆脱现实尘俗之沾染,而绘画亦因外形之单纯、调和,具有可洗净人世间杂乱冲突的作用。中国的宗教,以道教而言,向来强调万流归宗,能够容纳各教派;以佛教而言,则融合教养与实际人生于一炉,创为新的宗派,重视心智的自由发展,不同于印度佛教。
在治国理政方面,中国自秦统一后就实行郡县制度,皇帝世袭,只为天下一统之象征,下由士人出身的宰相担负实际行政职责,为政府首脑,选贤与能,以弥补皇帝一人专政之缺陷,而全国官吏,也是公开考选录用,既可奖掖人才,又不失公平。从法律看,中国法治的全部精神,可以概括为重人品、重等级、重责任、论实际、论关系、去贪污、定主从、定等次,重赔偿、重自首、避操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教的精义。
在语言文字方面,中国的语言文字由于具有形声兼备的原则,遂使两者保存着密切互补依存的关系。一则得以靠文字的统一而使语言不致过远变动和分离,二则不论社会新事物如何增加,语言如何变动,只要把旧字另行分配,便等于增添新字,适应新的需要。因此,中国文字虽在追随语言,而仍能控制语言。这样就可以使广大地区的中华民族同胞有一个表达思想的共同标准,有助于大一统的凝成。
在风俗习惯方面,本来风俗习惯系指自古以来一种相习成风的观念和习俗,时间一久便为一个民族全体所遵守,而有意识或无意识支配这一民族构成的思想与生活。这些观念和习俗,包括食、衣、住、行的方式及祭祀、婚丧、社交的礼节等。风俗习惯具有一种固定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大家既然乐于共同融合在同一个社会中,自然应当促进内部之团结。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重视人文道德,崇尚作礼义之邦,凡事求其合乎情理,富有人情味,容易为外来人所接受。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一方面使本身力量得以加强,另一方面,强化对外的抗拒力,不仅不易被消灭,而且还能融化外来民族,扩大自身。这样,在历史波浪式流淌的长河中,即使有非汉族掌朝的时代,或不幸经历暂时的半殖民状态,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亦未曾因朝代更迭而被阻断,反而任性地延绵,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不容撼动的支点。
文化的力量与使命
文化具有独立不惧的品格,强权压不垮,金钱换不来。文化承载着思想,可以改变人的观念,改变了观念的人则会改变世界。一旦经文化改变了的世界,其社会结构会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一个社会的治理方式必须与其社会结构相适应。中国古代社会,王朝更替几十代,皇帝换了几百个,不少时候动荡不可谓不大,但中国基层社会常能基本保持稳定,这应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
中国社会最基层大多是农村和与农村有着紧密联系的组织,其社会结构是宗法社会,宗法观念根深蒂固,并凝成了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宗法伦理犹如未付诸文字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基层社会保持了基本稳定的生活秩序。这一点也恰恰说明,文化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但必须清醒的是,这里所说的文化不是什么表面上笙歌漫舞、灯红酒绿,而是深层次的人文精神。文化的力量不在绚烂多彩的装饰里,不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不在纸醉金迷的奢华里,而在潜移默化的润物无声中,在历史积淀的厚重气质中,在浴火重生的理想人格中,是一种风骨、一种灵魂。
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关注和研究文化的作用,对人类正确应对生存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着现实和深远的价值。文化的使命应该是让人类社会变得更美好。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曾说过,文化比政治更久远,比经济更深刻。所谓比政治更久远,就是说即使一代帝王陨落了,一个朝代更替了,但文化还依旧活着;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国家破灭了,而文化还会再延续。正所谓:“国可灭,史不可灭。”所谓比经济更深刻,就是说经济关系只是利益关系,利益没有了,经济关系就消失了,但文化不是利益关系,而是一种超脱于利益关系的熏神染骨的价值认同,她一旦深入人心,就会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时时处处、方方面面,撕不开、斩不断。
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就是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这两个词往往连用,是有其道理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脉所系。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先需要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脉络,研究透传统文化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有着怎样的关系,搞明白它是怎样在我们的民族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的土地上,影响着我们的繁衍生息、衣食住行。
永远不要忘记我们安身立命之本,不要忘记今天泱泱中华之所以能挺立世界的深远文化源头,不要忘记中国人几千年来小至日常生活、大到敬德修业都应遵循的道理。这样才能上续民族慧命、下延华夏文脉,重振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