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wrence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后的课堂上充满了生气与活力,学生“动”起来了,自主探索、辨析讨论、合作交流等形式丰富多彩,搞得轰轰烈烈,但深入地看,许多参与只停留在表面上的热闹,还存在着学生为活动而活动,教师也只满足于课堂上此起彼伏的热闹场面,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的思维,只把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重复化,存在着走过场之嫌。如何让科学理念正确付诸于我们的教学实践,是我们当前正在思考的课题之一,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中,教师创设和谐有效的教学情境,能促使学生知识情感的内化,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
  例如,在低年级教学内容为“角的认识”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身边的角,比比哪组找的角最多。然后老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收集到的角一一展示给学生看,大家一起来感受角的特征。
  第一步,通过视觉刺激让学生初步认识角。
  第二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摸他们找到的角,用词语去形容它的特征。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感受,得到了第一手资料,互相小组交流讨论,开阔了孩子的思维,拓展了他们的思路。
  通过这两步教学设计,学生对角有了初步的了解。一看,二动手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近距离的去观察、了解生活中的角,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归纳出角的特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对新知识的那份渴求。这一过程无疑是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这样的师生互动才是真正有效的。
  二、适当引导,合作学习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提倡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因此,我们教学的目的已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落实,而且还要教学生学会学习。为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学习方法指导,我们所提的主动参与也离不开教师的引领指导。在日常教学中经常性重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会学习本领,这也是保证主动参与有效的有力举措之一。
  例如,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面对自己的同伴,会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可以讨论、辩解、交流,让学生尽情地自我表现。但是在讨论交流时,如果学生们各说各的,不互相配合,不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那么这样的讨论交流毫无效果。因此,我们在平时就要指导好合作学习的三个问题,一是学会善于表达,二是学会倾听,三是分工明确。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让四个学生合作,从各个方位进行观察,有什么发现?每个学生至少说出一点发现,小组长用笔将这些发现记录下来。通过合作、交流,学生不难发现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而且只有相对的两个面大小相等、形状相同,才是长方体。
  三、以“情感体验”为特征的师生互动
  情感的渗透应该贯穿在所有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唯有自身情感的投人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教育热情和学生的学习情绪往往是影响师生互动的重要因素。如在“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中,其中有一个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验“十进制”表示数的优越性。实际教学中,由于数据的局限,学生很难体会到这一点,因为这种优势学生没有经历过,没有感受过,他们当然会有意无意地抵制与自己原有认知经验发生冲突的不同方法。此时,我并不急于求成,而是继续组织学生进行“数小棒比赛”,让学生通过比赛体验方法的优劣,完善想法,优化策略,从而达到让学生亲身体验“十进制”表示数的优越性,真正理解“十个一转化成一个十”的意义,从而接纳这种方法,使其得到内化。
  四、留足空间,保证主动参与实施
  我们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不能满足学生表面的、形式上的参与,比如仅仅举举手、同学之间争论争论,而应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思考、积极地探索。而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先给学生留足空间,给足探索数学思维的空间,探索方式的空间,探索时间的空间。只有给他们想、做、说的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随着新课改向纵深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了一个战略性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我们应该做到“教和学的有效统一”,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一、当前德育忧思:学校德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节  目前,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在许多方面陷入尴尬的境地,形式化、空泛化、“圣人化”等严重与现实生活脱节。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误区,就是只关注普遍的道德原则、规范,忽视或无视学生的复杂多变、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忽视现实生活给学生的生动真切的体验,并没有真正触及学生真实的生活,有的教师甚至回避学生在生活中的种种困惑。一方面教师的德育措施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教师埋
期刊
德国的威尔科克斯曾经说过:“当生活像一首歌那样轻快流畅时,笑颜常开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时仍能微笑的人,才活得有价值。”教师就像一面镜子,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微笑非比寻常,它是内涵丰富的艺术。教师的微笑是腼腆学生的兴奋剂,使他们得到大胆的鼓励,敢于去表达自己;教师的微笑是外向好动学生的镇定剂,使他们得到及时的提醒,意识到自己的言行需要控制和自律。教师带着微笑出
期刊
蜡烛,阶梯、工程师……对于教师,有着诸多的称谓,称谓有形形色色,但是,教师的宗旨还是如韩愈所说: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的我,时刻铭记自己的任务: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以学生出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学生能在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教育、管理方式,而面对不同的教育育对象,也会有不同的方法,下面就来谈一谈组全而成的新的班级工作中的一些尝试。  
期刊
【内容摘要】综合实践课它是通过生活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兴趣,在生活中体验,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即是教育的素材,通过这些素材使学生受到教育,思想得到提升,学生心理、身体得到健康发展。  【关健词】感知生活、体验生活、快乐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改革中的一类新型课程,是在教师的
期刊
科学的发展,时代的不同,现代社会的人才观要求人才能说会道。因此,作为一名启蒙老师,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其作用举足轻重,在给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要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做法。  一、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一年级小学生听力训练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话习惯。首先,要求做到“正确地听”。这主要体现在听话的姿势和态度上,即
期刊
为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做试卷、讲试卷成了课堂的主旋律,目的是以考带教、以考促教、以考补教。但考试只是测量学生一定阶段的学习暂时状况,因而更重要的是考后的试卷的处理。如果充分发挥试卷的作用可对平时教学起到矫正、巩固、丰富、完善和深化作用,能及时发现和弥补学生的知恶识缺陷,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复习质量。下面,笔者把多年来心得写出来,供同仁批评指正。  一、带
期刊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我认为三“心”即爱心、信心、耐心在推动英语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爱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的。爱心是对教学工作之爱以及对学生之爱,是搭建师生和谐的桥梁。教师自身热爱教育工作,才会把自己的爱心带到教学工作中,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以教师的情感为转移,如果教师把爱心寓于
期刊
兴趣就是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秘。如果我们传授的数学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  我们常常会发现,即使你觉得平时再“笨”的学生,只要一到玩游戏,或听好听的故事时,他也会玩得十分高兴。这说明每个人的骨子里多多少少都有快乐的因子,只不过有些人比较显性,有些人比较隐性而已。教学中教师如能精
期刊
通常情况下,学困生表现为智力正常,但在听说读写算和推理等方面出现较为明显的困难,学习成绩低下,学业暂时达不到标准,学习心理有障碍,学习方法不对头等,于是他们就产生了消极对待学习,甚至是厌学的想法。那么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转化学困生,使得新课标中“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落到实处呢?我认为可以从课前备课,课中积极关注,课后及时辅导等三方面努力。  一、课前精心备课,备好不同层次的学生  备好课是上
期刊
今年的11月13日对我来说是一个印象深刻的日子,在这一天,我有幸参加大桥区域中心校送课下乡活动。在观摩课上听了周大辉老师的作文课——体验式作文教学。对我个人来说,这是一节印象深刻的作文课。下面结合周老师的课堂,就作文教学谈几点个人的思考。  一、作文课该教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考。比如有人会说作文课要让学生自由的表达个性。所以作文课只要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有东西可写就行了。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