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桃花源记》“遂迷”中的“遂”,统编教材并未在课下做出注释,因此教师中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将其解释为“竟然”;老教材中将其解释为“终于”。本文从文意、文气、写作特色三个角度对课文进行解读,最终认为“遂迷”中的“遂”解释为“竟然”更合适。
关键词:遂;终于;竟然
在八年级的语文期末统考中,一道文言文翻译题引起了老师们的争论。题目要求学生翻译《桃花源记》(统编语文教材八上)中“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一句,参考答案将句中的“遂”译为“竟然”,但很多老师因为受到人教版语文课本的影响,认为“遂”应该译为“终于”。那么,“遂迷”中的“遂”到底是译为“究竟”,还是译为“终于”?带着这个疑惑,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
“遂迷”中的“遂”在统编教材的课下注释中并未予以解释,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将此句译为“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该书将“遂”字理解为“竟然”。查阅第2版《古代汉语词典》可知“遂”的第13条注释为“终于,竟”,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注释中的“竟”又作何解释?与“终于”是否为同一个意思?笔者又查阅了第3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词典中明确标注“竟”第3条注释为“终于”,如“有志者事竟成”,第4条表示出乎意料之意,如“真没想到他竟敢当面撒谎”。这样看来,“竟”若选择第3条注释“终于”,“遂迷”中的“遂”就是“终于”之意,那《教师教学用书》将其解释为“竟然”是不是就错了呢?笔者认为不然,“竟”应该选择第4条注释,表示出乎意料之意,原句中“遂”还是解释为“竟然”更为妥帖。
首先从文意来看。渔人误入桃花源,在经过桃花源中人的热情款待后离开,虽然村中人叮嘱渔人不要告诉外人,但渔人却在离开后,顺着来时的路处处做标记,并将自己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报告太守,太守随即就派人跟隨渔人前往寻找。“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这一细节说明渔人并未听取村中人的嘱咐,在离开时就已萌生再寻找意;渔人将此事报告太守,是相信自己按照所做标记可以再次寻得桃花源;太守即刻派人前往,也是相信渔人的标记可以将他们带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可就是在这样有心的准备之下,在众人都确信可以再次寻得桃花源的情况下,大家“竟然迷失了方向”,以失败而告终。这个结局的确出乎渔人和读者的意料,因此将此处的“遂”解释为“竟然”,更有说服力。如果将此处的“遂”译为“终于”呢?“终于”一词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解释为“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若在文中将“遂”解释为“终于”,那句子的意思就变成“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迷失方向这一结果变成渔人希望发生的一幕,这显然与前面的文意是无法衔接且相互冲突的,明明做好标记渴望再次进入,又怎么会希望自己迷路呢?
其次从文气来看。本有“大济苍生”之志的陶渊明生活在一个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环境中,壮志难酬的他最终选择与黑暗社会决裂,过着长期隐居田园的生活。在隐居过程中,陶渊明对农村的现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人民的愿望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于是他虚构出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即世外桃源。世外桃源中自然环境优美,人人自给自足,安居乐业。这种构想完全符合陶渊明和当时人民的需求,但它只是人们朴素的一种愿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根本无法实现。文中的渔人明明是亲身经历,回来时还特地做了标记,但结局却是出人意料的“不复得路”,联系下文“欣然规往”却“未果,寻病终”的刘子骥,这些出人意料的情节设置,其实正好体现了陶渊明理想的虚幻性,而陶渊明也正是借用了这种虚幻来表达对黑暗现实的批判以及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若将此处的“遂”译为“终于”,就会在无形中削弱这种理想社会的虚幻性,削弱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力度。
最后从文章的写作特色来看。《桃花源记》既富有神奇的色彩,又具有真实感人的力量,这二者在文中相得益彰。前文无论是对渔人走进桃花源路径的介绍,还是对桃花源中风土人情的描写,亦或是结尾处借用真实存在的刘子骥,陶渊明似乎都在强调整个故事的真实性。但渔人的经历毕竟只是一个故事,远离现实社会的世外桃源毕竟只能存在于虚构之中,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情况下,“竟然迷路”就再一次给桃花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这层神秘莫测,虚无缥缈的面纱,则恰好印证了上文所提及的陶渊明理想的虚幻性。
结合上述三个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遂迷”的“遂”解释为“竟然”更合适。
参考文献
[1]孔令凯.说说《桃花源记》注释的变化[J].语言文字报,2019(06).
[2]冯渊.《桃花源记》“悉如外人”新解[J].语文教学通讯,2017(10).
[3]朱国琴.解读《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的感情倾向[J].文学研究,2016(12).
[4]徐浩.“不足为外人道”注释商榷[J].学语文,2018(02).
作者简介:
钱臻臻(1985.03-),女,汉,浙江宁波人,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2008级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
关键词:遂;终于;竟然
在八年级的语文期末统考中,一道文言文翻译题引起了老师们的争论。题目要求学生翻译《桃花源记》(统编语文教材八上)中“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一句,参考答案将句中的“遂”译为“竟然”,但很多老师因为受到人教版语文课本的影响,认为“遂”应该译为“终于”。那么,“遂迷”中的“遂”到底是译为“究竟”,还是译为“终于”?带着这个疑惑,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
“遂迷”中的“遂”在统编教材的课下注释中并未予以解释,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将此句译为“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该书将“遂”字理解为“竟然”。查阅第2版《古代汉语词典》可知“遂”的第13条注释为“终于,竟”,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注释中的“竟”又作何解释?与“终于”是否为同一个意思?笔者又查阅了第3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词典中明确标注“竟”第3条注释为“终于”,如“有志者事竟成”,第4条表示出乎意料之意,如“真没想到他竟敢当面撒谎”。这样看来,“竟”若选择第3条注释“终于”,“遂迷”中的“遂”就是“终于”之意,那《教师教学用书》将其解释为“竟然”是不是就错了呢?笔者认为不然,“竟”应该选择第4条注释,表示出乎意料之意,原句中“遂”还是解释为“竟然”更为妥帖。
首先从文意来看。渔人误入桃花源,在经过桃花源中人的热情款待后离开,虽然村中人叮嘱渔人不要告诉外人,但渔人却在离开后,顺着来时的路处处做标记,并将自己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报告太守,太守随即就派人跟隨渔人前往寻找。“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这一细节说明渔人并未听取村中人的嘱咐,在离开时就已萌生再寻找意;渔人将此事报告太守,是相信自己按照所做标记可以再次寻得桃花源;太守即刻派人前往,也是相信渔人的标记可以将他们带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可就是在这样有心的准备之下,在众人都确信可以再次寻得桃花源的情况下,大家“竟然迷失了方向”,以失败而告终。这个结局的确出乎渔人和读者的意料,因此将此处的“遂”解释为“竟然”,更有说服力。如果将此处的“遂”译为“终于”呢?“终于”一词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解释为“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若在文中将“遂”解释为“终于”,那句子的意思就变成“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迷失方向这一结果变成渔人希望发生的一幕,这显然与前面的文意是无法衔接且相互冲突的,明明做好标记渴望再次进入,又怎么会希望自己迷路呢?
其次从文气来看。本有“大济苍生”之志的陶渊明生活在一个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环境中,壮志难酬的他最终选择与黑暗社会决裂,过着长期隐居田园的生活。在隐居过程中,陶渊明对农村的现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人民的愿望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于是他虚构出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即世外桃源。世外桃源中自然环境优美,人人自给自足,安居乐业。这种构想完全符合陶渊明和当时人民的需求,但它只是人们朴素的一种愿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根本无法实现。文中的渔人明明是亲身经历,回来时还特地做了标记,但结局却是出人意料的“不复得路”,联系下文“欣然规往”却“未果,寻病终”的刘子骥,这些出人意料的情节设置,其实正好体现了陶渊明理想的虚幻性,而陶渊明也正是借用了这种虚幻来表达对黑暗现实的批判以及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若将此处的“遂”译为“终于”,就会在无形中削弱这种理想社会的虚幻性,削弱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力度。
最后从文章的写作特色来看。《桃花源记》既富有神奇的色彩,又具有真实感人的力量,这二者在文中相得益彰。前文无论是对渔人走进桃花源路径的介绍,还是对桃花源中风土人情的描写,亦或是结尾处借用真实存在的刘子骥,陶渊明似乎都在强调整个故事的真实性。但渔人的经历毕竟只是一个故事,远离现实社会的世外桃源毕竟只能存在于虚构之中,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情况下,“竟然迷路”就再一次给桃花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这层神秘莫测,虚无缥缈的面纱,则恰好印证了上文所提及的陶渊明理想的虚幻性。
结合上述三个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遂迷”的“遂”解释为“竟然”更合适。
参考文献
[1]孔令凯.说说《桃花源记》注释的变化[J].语言文字报,2019(06).
[2]冯渊.《桃花源记》“悉如外人”新解[J].语文教学通讯,2017(10).
[3]朱国琴.解读《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的感情倾向[J].文学研究,2016(12).
[4]徐浩.“不足为外人道”注释商榷[J].学语文,2018(02).
作者简介:
钱臻臻(1985.03-),女,汉,浙江宁波人,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2008级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