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学生的顶撞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nf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学期开学后不久发生的学生顶撞老师的事件,至今想起来仍有颇多的感触,现进行整理。
  刚进入高二年级,文理分科后的不同班级的同学进行了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班集体。刚上任不久的班长侯美辰同学把课间时与本班女生杨可发生争吵的事告诉了我,她诚恳地检讨了错误,并承担了全部的责任。事后我了解到事实并非如此,起因是当天杨可小组的值日做得不好,侯美辰按照规定要求她们再值日一次,杨可认定是班长故意整她,不仅当即拒绝,而且强词夺理,口出秽言。侯美辰在怒不可遏的情形下推搡了杨可。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为了让双方明确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更为了干部和同学关系的改善,我决定在班上说说这事。
  第二天上课时,我平静地说:“近一段时间,全班同学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尤其是班干部不仅以身作则,而且大胆管理,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然而,干部们毕竟经验有限,在处理一些事情时方法不够得当,情绪不够冷静,让同学产生误解,我希望今后干部与同学要相互配合,有话好好说,不要出言不逊,更不能冲动行事。”孰料,我话未完,杨可满脸怨气地站起来,说身体不舒服,打开门冲出了教室。刹那间,全班同学的目光齐刷刷地对准了我。当时我真气得七窍生烟,可转念一想,她还是一个单纯的孩子,心境便平静下来,对大家说:“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的。我相信杨可同学会为今天的行为向我做真诚的解释。”当天放学时我找到杨可,说明自己的想法,杨可也坦诚地告诉我夺门离去的原因是认为老师话里有话,偏袒干部。经过畅谈,我们彼此得以沟通。在半期总结里杨可依然为那件事对我满怀歉意,在总结的最后,她深深地道了声:“老师,对不起!”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常有类似的学生顶撞教师的情况发生,对这类问题不同的解决方式直接体现了教师教育观念和个人涵养。随着个性化教育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教师已渐渐地把听话、顺从排斥在好学生的标准之外,教育工作者似乎已经认同一这样一种观念,即不轻易赞同别人、有独立见解并勇于表现的学生将来会比那些总是服从的学生有出息。在这种认识的前提下,多数教师已在逐渐接纳那些曾有过过失、顽皮捣乱,甚至“冒犯”老师的学生了。然而,话虽如此,一旦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态度恶劣、言行失控、顶撞教师、伤害教师尊严、损坏教师的形象时,作为凡人的教师有时也难免情绪失控,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的对立,影响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我认为,处理这种问题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体谅学生,宽容学生,善待学生的顶撞。
  首先,善意地评价学生的天性。
  虽然我们不能排除个别学生顶撞言行的故意性、恶毒性,但大多数学生的顶撞行为是学生单纯、幼稚和鲁莽的天性使然,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善意地理解学生的顶撞,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善良天性,从而积极地、耐心地引导。
  其次,主动沟通,及时调整学生的心态。
  大凡顶撞老师的学生多性格开朗、言语直爽。他们表面上对老师的评价满不在乎,内心其实十分在意。很多学生事后冷静下来往往极为后悔,唯恐给老师留下不良印象,加之他们自尊心强,心理承受能力弱,内心的矛盾与斗争很容易使他们产生消极的自暴自弃心态,进而筑起针对教师的心理防线。因此,教师应放下架子,主动接近学生,以爱心和诚心打消学生的顾虑,以公正无私之心改变学生的看法,使学生自觉向老师靠拢,倾吐心声,彻底解除对教师的心理防线。
  再次,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体谅并包容学生的言行失误。
  学生毕竟年轻,难免会有一些青年人的性格弱点,如过分争强好胜,面子心重,虚荣心强;心胸狭隘,举止鲁莽,处事情绪化;凡事跟着感觉走,不计后果等,这一切都容易给他人带来伤害。尽管如此,考虑到学生的心无城府和善意的本能,教师必须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尽力地包容,不能把学生的顶撞事件的性质看得复杂和严重,更不要把学生一时的言行失误断定为品质恶劣,这不仅对学生有失公允,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上进心,妨碍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会造成教育者的终身遗憾。教师只有体谅并包容学生的言行失误,善加引导,才能让学生在关键时刻更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高尚人格。
  当然,包容并不是迁就,更不是无原则的袒护。教师的包容是人格魅力的体现,更是良好的育人技巧的展示。在尊重、理解、宽容的前提下,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教师循循善诱,深入引导,在自然平等的环境中让学生有所感悟,思想认识得以升华,从而使学生走向自律,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最后,博爱的胸襟、沉着的个性是正确处理问题的根本保障。
  博爱是爱的一种崇高境界,它包含了对学生的关注、期望、信任和必要的宽容。一位优秀的教师只有满怀博爱之心,才能在意外事件面前镇定自若、从容不迫,沉着地向学生传递尊重和理解,避免与学生的正面冲突,冷静地化解矛盾,在平心静气中实现问题的妥善解决。
  总之,顶撞事件的发生多是偶然性而不是必然性,但教师对学生始终如一的善意评价,对学生过错的体谅与包容以及教师自身修养的不断完善,不仅是教育者必须坚定的信念,而且必须时时刻刻体现在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这种必然要求是善待学生、合理解决学生顶撞事件的根本法宝。
其他文献
班主任是学校校长的得力助手,是学校实施具体管理的执行者,是学校建设的策划者、参与者、实施者,是班集体的核心领导,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许多同仁就班主任的管理艺术见解颇多,很有见地,让同行值得学习和探讨,我也就十年的班主任经验略谈一二,供同仁们商榷,也诚望批评斧正。  1 班主任应正确理解新课程  前不久,国家教育部某位领导在电视上谈到新课程教育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新课程教育的核
期刊
从小学到初中我一直是优等生,都是在老师赞扬的目光会心的微笑中长大的。也许是被老师宠坏了。我一直都很骄傲。  刚开始学习化学的时候,可能初中的基础不是很好的缘故,我的无机部分总是学不好。我很苦恼但并没有放弃,在课上我总是虚心的问我们的化学老师,当时我还是化学课代表呢。  我记得很清楚,我每次问老师的时候都是站起来而且是毕恭毕敬的甚至有点战战兢兢。刚开始的时候,老师还是非常有耐心的解答。可能我的理解能
期刊
【摘要】实施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培养创造性人才已成为全球教育的主题,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才创新的核心。了解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特点,分析中学生创造性思维障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创造性思维;结合;培养    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社会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总体的思维活跃性程度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特定时
期刊
古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良言。在语文教学中,大凡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注重作业内容的设计和适时的训练。训练的得法和有度,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所谓训练的“度”,是指训练适度,它主要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即训练速度、训练力度和训练梯度。训练适度就是在语文训练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学力状况和教学内容的难易,在规定时间内对学生进行适当地训练,以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素质的目的。注
期刊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境的创设既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教学应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根主线逐步展开。那么,应该怎样来创设教学情境呢?  1 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体现情境的趣味性  问题源于某种情境,而生动具体、富有情趣的情境则是产生
期刊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给予学生的一些鼓励的目光,多一些真诚的赞许,多一些会心的微笑,多一些心灵的沟通,学生便多一些自信,思维会更加活跃,想象愈加丰富,课堂参与的热情就越高。”  说实话,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很少表扬学生,反而在学生出现错误时经常批评。最近在一堂普通的美术课上,在学生作业中,我发现学生少有的认真程度,甚为欣慰,就随口表扬
期刊
电视编辑是电视创作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创作活动,它包括了创作层次和技巧层次这两方面内容。在电视创作中,编辑思维应该贯穿于节目创作始终。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对新近发生的事实所进行的报道。而电视新闻编辑,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协调编采人员、整合新闻资源,同时基于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进行新闻判断,并根据所作的判断去取舍新闻、整理原稿、制作标题、编辑画面,以求再现新闻真实、落实编辑政策、吸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用爱唤起学生的自信,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  【关键词】兴趣;愉悦;自信;成功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记忆知识,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新课标下,我们教师不能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习兴趣,才能产生参与的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目前多媒体教学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象,影象等多种媒体信息。它使我们的英语课堂不再枯燥乏味。实践证明, 生动有趣的课件远比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教学手段更具有吸引力和震撼力。  【关键词】信息;新课程标准;多媒体;教学效果    为了感受信息,人类拥有五种感觉: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