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探索,是形成一国正确方针政策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的探索中,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的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探索
1956年中国宣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加大力度展开对社会主义社会理论探索,既有正确的认识,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做出贡献,同时也出现过一些失误和偏差。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
(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贡献
1、提出社会主义从“建立”到“建成”的思想
早在1954年,毛泽东同志对于社会主义的“建立”到“建成”就有了初步的思考,他指出;“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究竟需要多少时间?现在不讲死,大概是三个五年计划,即十五年左右,可以打下一个基础。1笔者看来,这里的“打下一个基础”也即是过渡时期的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创造一定的物质财富基础,从而“建立社会主义”,也就是“建立社会主义”阶段,这个阶段的终点就是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即是建成社会主义阶段,这个阶段的起点是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上援引,表明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由“建立”到“建成”思想有了初步的萌芽。不
2、提出社会主义从“不发达”到“比较发达”的思想
在1958年的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指出:“我国现阶段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共产主义社会”。③谈这个问题,毛泽东主要是针对当时部分人混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①以此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由社会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不可能跳跃发展。1959年第二次郑州会议上重申了这一问题并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要经过多个发展阶段才能进入共产主义,妄图逾越历史发展阶段的思想和行为是应该摒弃的。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毛泽东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理论,有助于人们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并明确我国当时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并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性的指导。
(二)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探索中的失误
首先在政治上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党的八大对我国的主要矛盾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但是这一正确认识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在反右斗争扩大化之后,对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认识离现实越来越远,以至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其次表现在经济上的左倾冒进错误,发动了“人民公社运动”和大跃进运动,这使刚刚开始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针对这些失误,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尚不明确进入的到底是什么阶段的社会主义。具体来讲,有以下原因:其一,国际上受到苏联模式的消极影响。其二,混淆了“大过渡”与“小过渡”。十年文化大革命给全党和全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违背中国国情的口号,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表明,党在国情和社会发展面临的任务等问题看法上已经发生根本的转变。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于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比较系统的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科学分析了其深刻的内涵和特征,由此出发确定我国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指导方针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使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由此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一)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和特征
党的十三大报告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具体来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如下特征: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上层建筑的不完善。从思想文化领域看,虽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但是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平还不高,文盲半文盲的比重比较大,而同时衍生的教条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严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特指了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经济不发达的阶段,这个理论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我国的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产物。
(二)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新中国的建立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这就意味着我国的生产力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发展。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国际社会,全球化经济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为了在国际社会中立足,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十三大以后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三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把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重要论断作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并写入党章。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这一理论趋于成熟。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随后,在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鲜明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科学命题,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认识的深化,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拓展为“四位一体”。
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任务不断探索,以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新的要求,并对国民经济、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严峻的国内矛盾,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大,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了党的思想建设、同时提出转变经济建设思想,由“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从资源消耗转变为技术集约。
习近平于2014年12月提出其实现途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整套逻辑严密的治国理政体系,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也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3]列宁全集:第38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4]毛泽东文集:第6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探索
1956年中国宣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加大力度展开对社会主义社会理论探索,既有正确的认识,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做出贡献,同时也出现过一些失误和偏差。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
(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贡献
1、提出社会主义从“建立”到“建成”的思想
早在1954年,毛泽东同志对于社会主义的“建立”到“建成”就有了初步的思考,他指出;“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究竟需要多少时间?现在不讲死,大概是三个五年计划,即十五年左右,可以打下一个基础。1笔者看来,这里的“打下一个基础”也即是过渡时期的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创造一定的物质财富基础,从而“建立社会主义”,也就是“建立社会主义”阶段,这个阶段的终点就是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即是建成社会主义阶段,这个阶段的起点是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上援引,表明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由“建立”到“建成”思想有了初步的萌芽。不
2、提出社会主义从“不发达”到“比较发达”的思想
在1958年的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指出:“我国现阶段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共产主义社会”。③谈这个问题,毛泽东主要是针对当时部分人混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①以此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由社会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不可能跳跃发展。1959年第二次郑州会议上重申了这一问题并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要经过多个发展阶段才能进入共产主义,妄图逾越历史发展阶段的思想和行为是应该摒弃的。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毛泽东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理论,有助于人们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并明确我国当时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并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性的指导。
(二)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探索中的失误
首先在政治上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党的八大对我国的主要矛盾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但是这一正确认识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在反右斗争扩大化之后,对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认识离现实越来越远,以至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其次表现在经济上的左倾冒进错误,发动了“人民公社运动”和大跃进运动,这使刚刚开始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针对这些失误,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尚不明确进入的到底是什么阶段的社会主义。具体来讲,有以下原因:其一,国际上受到苏联模式的消极影响。其二,混淆了“大过渡”与“小过渡”。十年文化大革命给全党和全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违背中国国情的口号,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表明,党在国情和社会发展面临的任务等问题看法上已经发生根本的转变。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于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比较系统的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科学分析了其深刻的内涵和特征,由此出发确定我国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指导方针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使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由此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一)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和特征
党的十三大报告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具体来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如下特征: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上层建筑的不完善。从思想文化领域看,虽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但是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平还不高,文盲半文盲的比重比较大,而同时衍生的教条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严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特指了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经济不发达的阶段,这个理论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我国的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产物。
(二)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新中国的建立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这就意味着我国的生产力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发展。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国际社会,全球化经济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为了在国际社会中立足,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十三大以后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三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把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重要论断作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并写入党章。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这一理论趋于成熟。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随后,在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鲜明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科学命题,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认识的深化,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拓展为“四位一体”。
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任务不断探索,以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新的要求,并对国民经济、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严峻的国内矛盾,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大,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了党的思想建设、同时提出转变经济建设思想,由“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从资源消耗转变为技术集约。
习近平于2014年12月提出其实现途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整套逻辑严密的治国理政体系,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也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3]列宁全集:第38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4]毛泽东文集:第6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