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一方面分析了随迁老人在经济、文化、心理及社会交往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融入困境。另一方面对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社工介入策略提出建议,从个人、家庭、社区及政府多层面帮助随迁老人融入并适应新生活。
关键词:随迁老人;社会融入;社会工作
一、背景与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工作并生活。《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显示,目前我国2.3亿的流动人口中农村户籍流动人口达80%,同时人口流动呈现家庭化趋势,有近70%的流动人口与家庭一同流动。这其中,大量农村老年人口为照看第三代,跟随子女前往城市生活,形成“随迁老人”大军。
随迁老人在享受天伦之乐和城市现代便捷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对于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来说,乡土社会是他们最为熟悉且亲密的生活场所,而城市的节奏无疑从不同方面打乱老人旧有的生活方式。老人们必须独自面对子女外出工作期间冷清的家庭环境,需要应对单调枯燥的家务琐事,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的他们又难以建立新的网络,成日只能围着家庭打转而没有自己的活动时间与机会。这些种种无一不阻碍着老人对当地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导致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入困境。
二、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入困境
为更好地了解随迁老人在社会融入方面的困境,本次调查选择了徐州市泉山区内共7
个小区和街道,通过对200位随迁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随机选取15位老人进行个案访谈,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其社会融入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随迁老人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从而总结归纳出困境的来源。
调查中发现,随迁老人在经济、文化、社会交往及心理方面存在着相应不同程度的融入困境。
(一)经济融入困境
老人作为流动人口,不可避免地失去了部分经济收入来源,38.9%的老人的经济来源依靠子女。虽然部分老人有退休金,但用于日常生活略显微薄,基本依赖子女的供养才得以过上较为宽裕的小康生活。此时的老人处于丧失期,经济独立的丧失使造成家庭地位的丧失,不得不从家庭经济的支撑者,转变为家庭服务接受者。另一方面,76%的老人表示不想再继续工作,再就业意愿低。老人进城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照看第三代或养老,工作对他们而言基本是无必要的。在抚养孙辈方面,父母的代际抚养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只要子女有需要,父母将会义无反顾地帮助子女(苗瑞凤,2009)。即便部分老人有再就业的意愿,也不得不为此打消念头。
可以说,老人们在经济上的融入困境并不算大,主要是在这方面对子辈孙辈的依赖严重,使得老人从主动转为被动角色接受子女对其的经济设定。家庭经济地位的边缘化致使老人家庭权威和尊严的下降,老人被排除在家庭生活的管理和决策之外(吴何女,2011)。
(二)文化融入困境
受生理功能衰退的影响,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兴趣会有所下降。因为大多数老年人的心理、性格、习惯已经定型,长久以来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无法轻易改变。所以大多数随迁老人都是“关起门来过日子”,在家中基本延续原先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加上因为人际关系的丧失,随迁老人几乎没有深度的社交活动,不必担心自己与当地人的文化差异带来的人际问题,因而即便对迁入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或多或少有些了解,但保持既不排斥也不接受的态度。
随迁老人基本上都是从农村迁入城市,与其他农村迁入城市的人群一样,最为困难的是对城市文化的融入,老年人记忆力的衰退和固执、自我中心的性格使他们从内心排斥变化和新事物,加之自我防卫较重,所以随迁老人接受新事物、新科技的能力明显低于其他人群,甚至连城市中的一些基本行为规范都无法接受,更勿论实践。而这就造成了老人们与城市文化的格格不入,也容易引起城市居民对随迁老人不好的印象。
(三)社会交往融入困境
在农村原籍地,老人们有着熟悉的亲朋好友,这些生活圈子和关系无法随着老人的随迁一起带入城市生活。李强(2011)提出,外来人口社会融入困难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人际交往断裂和社会网络的“孤岛化”,也就是说,他们与周边的市民基本上是没有交集的。这一状态使得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求助的社会网络基本局限于原有的亲缘和地缘关系,58%的老人与家乡亲友经常联系。随迁老人都已年过半百,经历一定的人情世故,多数又已照顾孙辈为主,难以与当地老人建立新的社交关系,43.2%的随迁老人表示他们与其他老人几乎没有来往。同时,城市越发庞大的地域框架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老人的出行活动,面对陌生的大环境,老人不能也不敢踏出家门,居民小区如牢笼禁锢住老人的生活圈子。调查结果表明,67.8%的老人主要与邻居来往,在交往程度上最深也不过聊天说笑,仅仅停留在相互认识的表层次交往,即认识的人多但熟识的人少,缺少心灵上深层次的互动。另一方面,尽管城市老人的活动方式多样,如广场舞、下棋、看报等,但在随迁老人的角度而言,这些并不是他们所擅长的活动,自然难以融入,从而导致单调枯燥的生活。
(四)心理融入困境
崔岩认为,社会融入在个体层面体现出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宏观层面体现出社会各个群体的融合程度。因此真正意义的社会融入必然是建立在外来人口对迁入地高度的心理认同之上的。
随迁老人作为“新城市人”,不仅要经历文化震惊,生活方式的改变也限制了他们的交往圈子。农村与城市两个环境的巨大差异,使得老人们往往面临着心理认同不足的情况。胡宏伟等( 2011) 指出,社会差异是影响外来人口社会融入的另一重要因素。一方面,因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差异,我国的人口迁入地与迁出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有较大距离,这一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外来人口在现居住地,其社会参照群体变成了本地居民,在就业、生活上往往以本地居民的标准为参考。如果两者之间有较为显著的不同,外来人口就会感知到周围存在的社会差异,形成相对剥夺感,进而影响其在居住地的社会融入( 许传新,2007) 。老人以往的农村生活经验会受到来自于子女的“纠正”或者“批评”,老人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会产生道义上的愤怒(苗瑞凤,2009),自尊以及自我效能感下降,觉得自己很没有用(李建慷,2012)。 调查表明,对社区服务和社区活动不满意的随迁老人分别占15.0%和22.0%,还有15.0%的老人对基础设施不满意,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欠缺降低他们对当地的归属感。在生活中遇到烦心事时,54.3%的老人选择向老伴倾诉,甚者自我消化。老人们觉得活了大半辈子,这些琐事不想去打扰辛苦工作一天的子女,宁愿自己闷在心里。社交圈变得狭小的同时,必要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缺失会让老人产生孤独感和沉闷感,变得沉默寡言。
三、社会工作介入
关于随迁老人融入困境,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考虑到随迁老人的特殊性,针对他们在经济、文化、社会交往和心理方面表现出的融入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个人、家庭、社区、政府四个主体整合出发,有重点的降低随迁老人融入的难度,帮助其早日融入新环境,展开新生活。
(一)个人层面
随迁老人来自不同的地区,文化水平层次不齐以及个性的不同,难免在社会融入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碍。这时候则需要社工从优势视角出发,挖掘老人的潜能,帮助他们改变被动的角色地位,提升他们的权能。鼓励老人走出家门,多参与社区活动,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来扩大社交圈子,实现老年人的社会化。一当面,充实生活,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克制依赖心理,面对现实,自我照顾和解决,树立主动学习的心态,相信自身有足够的能力融入城市生活。
(二)家庭层面
家庭关系的和睦是随迁老人城市适应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家庭是老人在新环境下最为熟悉且亲密的生活场所,是融入城市的动力来源。社工应以家庭整体为介入对象,帮助家庭建立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协调缓和家庭关系。让子女理解并尊重老人的意愿及价值观,包容老年人进入家庭而不只是将他们视为做家务、带孩子的“佣人”。此外,家庭成员要多多鼓励老人认识了解所在的城市,节假日带老人出门活动,教他们城市生活的必要方法。社工可以举办相应的团体活动来增进家庭的有爱氛围。
(三)社区层面
对于老年人来说,社区是自己生活的依托所在。区别于中青年,老人们更多活动的空间在社区——自己门口。所以,社工应以扩大随迁老人在社区的活动空间为介入的重点,运用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的方法增加活动的频率,以老人的需求为出发点,综合考虑不同水平的老人的需求,用活动的方式帮助随迁老人体会社区的温暖和关怀。此外,社工还可以调查老人对小区设施、服务的看法建议,扮演相应的社工角色,运用身边的资源去改善社区环境,建筑一个更具有人文关怀的环境。正如费孝通先生曾指出:社区硬件设施的建设是必要的,但是软件更重要。社区建设在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应当更符合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人性化地联系社区成员。
近年来,社会上老年歧视问题日益严重,许多人对老年人产生了负面印象,认为其能力衰退、依赖他人、身体虚弱,甚至在一些文化中还存在杀害、遗弃老人的现象。社工当从社区出发,充分发挥老年人经验、技能或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老人自尊心的同时,使社会感到老人社会参与的能力和价值,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衰老,逐步消除社会对老人的刻板印象。
(四)政府层面
随迁老人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已经不再仅仅是个人议题,而是社会的公共议题。城镇化中,随迁老人作为流动人口的一部分,他们的生存状况无所例外地关系着城市与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建设。社会工作需要从宏观层面介入才能改善大部分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入状况,以政府为中心,做好国家政策的倡导者、发言人。在未来,养老保障问题将成为随迁老人的主要问题。老人们应该享有与城市老人同等的社会养老保障。姜向群教授建议,“加快对老年人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统筹政策;退休金领取和医疗保险报销逐步实现全国联网,为流动老年人创造更多方便。尤其在社区和街道层面,对外来老年人与本地老人应一视同仁,为他们提供更切实的服务。”在大量人口流动的今天,当前中国长期实行的二元城乡户籍制服政策需要有所改变,户籍不应该成为区别圈内人与圈外人的概念。社工必须呼吁改变社会的不公平,还以老年人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靳小怡,崔烨,郭秋菊.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随迁父母的代际关系——基于代际团结模式的分析[J]. 人口学刊,2015
[2]宁玉梅. 进城老人的社会排斥与整合社工介入探讨[J]. 学理论. 2013
[3]姚兆余,王鑫. 城市随迁老人的精神生活与社区融入[J]. 社会工作(下半月). 2010
[4]崔岩. 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J]. 社会学研究,2012
[5]李立,张兆年,张春兰. 随迁老人的精神生活与社区融入状况的调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 法制与社会,2011
[6]陈盛淦. 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问题研究[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7]瞿红霞. 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
[8]和莎莎,李资成,庞梦溪. 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入困境及建议[J]. 才智,2014
[9]李微. 随迁老人的社区融入问题浅析[J]. 决策探索(下半月),2015
关键词:随迁老人;社会融入;社会工作
一、背景与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工作并生活。《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显示,目前我国2.3亿的流动人口中农村户籍流动人口达80%,同时人口流动呈现家庭化趋势,有近70%的流动人口与家庭一同流动。这其中,大量农村老年人口为照看第三代,跟随子女前往城市生活,形成“随迁老人”大军。
随迁老人在享受天伦之乐和城市现代便捷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对于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来说,乡土社会是他们最为熟悉且亲密的生活场所,而城市的节奏无疑从不同方面打乱老人旧有的生活方式。老人们必须独自面对子女外出工作期间冷清的家庭环境,需要应对单调枯燥的家务琐事,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的他们又难以建立新的网络,成日只能围着家庭打转而没有自己的活动时间与机会。这些种种无一不阻碍着老人对当地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导致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入困境。
二、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入困境
为更好地了解随迁老人在社会融入方面的困境,本次调查选择了徐州市泉山区内共7
个小区和街道,通过对200位随迁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随机选取15位老人进行个案访谈,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其社会融入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随迁老人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从而总结归纳出困境的来源。
调查中发现,随迁老人在经济、文化、社会交往及心理方面存在着相应不同程度的融入困境。
(一)经济融入困境
老人作为流动人口,不可避免地失去了部分经济收入来源,38.9%的老人的经济来源依靠子女。虽然部分老人有退休金,但用于日常生活略显微薄,基本依赖子女的供养才得以过上较为宽裕的小康生活。此时的老人处于丧失期,经济独立的丧失使造成家庭地位的丧失,不得不从家庭经济的支撑者,转变为家庭服务接受者。另一方面,76%的老人表示不想再继续工作,再就业意愿低。老人进城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照看第三代或养老,工作对他们而言基本是无必要的。在抚养孙辈方面,父母的代际抚养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只要子女有需要,父母将会义无反顾地帮助子女(苗瑞凤,2009)。即便部分老人有再就业的意愿,也不得不为此打消念头。
可以说,老人们在经济上的融入困境并不算大,主要是在这方面对子辈孙辈的依赖严重,使得老人从主动转为被动角色接受子女对其的经济设定。家庭经济地位的边缘化致使老人家庭权威和尊严的下降,老人被排除在家庭生活的管理和决策之外(吴何女,2011)。
(二)文化融入困境
受生理功能衰退的影响,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兴趣会有所下降。因为大多数老年人的心理、性格、习惯已经定型,长久以来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无法轻易改变。所以大多数随迁老人都是“关起门来过日子”,在家中基本延续原先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加上因为人际关系的丧失,随迁老人几乎没有深度的社交活动,不必担心自己与当地人的文化差异带来的人际问题,因而即便对迁入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或多或少有些了解,但保持既不排斥也不接受的态度。
随迁老人基本上都是从农村迁入城市,与其他农村迁入城市的人群一样,最为困难的是对城市文化的融入,老年人记忆力的衰退和固执、自我中心的性格使他们从内心排斥变化和新事物,加之自我防卫较重,所以随迁老人接受新事物、新科技的能力明显低于其他人群,甚至连城市中的一些基本行为规范都无法接受,更勿论实践。而这就造成了老人们与城市文化的格格不入,也容易引起城市居民对随迁老人不好的印象。
(三)社会交往融入困境
在农村原籍地,老人们有着熟悉的亲朋好友,这些生活圈子和关系无法随着老人的随迁一起带入城市生活。李强(2011)提出,外来人口社会融入困难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人际交往断裂和社会网络的“孤岛化”,也就是说,他们与周边的市民基本上是没有交集的。这一状态使得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求助的社会网络基本局限于原有的亲缘和地缘关系,58%的老人与家乡亲友经常联系。随迁老人都已年过半百,经历一定的人情世故,多数又已照顾孙辈为主,难以与当地老人建立新的社交关系,43.2%的随迁老人表示他们与其他老人几乎没有来往。同时,城市越发庞大的地域框架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老人的出行活动,面对陌生的大环境,老人不能也不敢踏出家门,居民小区如牢笼禁锢住老人的生活圈子。调查结果表明,67.8%的老人主要与邻居来往,在交往程度上最深也不过聊天说笑,仅仅停留在相互认识的表层次交往,即认识的人多但熟识的人少,缺少心灵上深层次的互动。另一方面,尽管城市老人的活动方式多样,如广场舞、下棋、看报等,但在随迁老人的角度而言,这些并不是他们所擅长的活动,自然难以融入,从而导致单调枯燥的生活。
(四)心理融入困境
崔岩认为,社会融入在个体层面体现出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宏观层面体现出社会各个群体的融合程度。因此真正意义的社会融入必然是建立在外来人口对迁入地高度的心理认同之上的。
随迁老人作为“新城市人”,不仅要经历文化震惊,生活方式的改变也限制了他们的交往圈子。农村与城市两个环境的巨大差异,使得老人们往往面临着心理认同不足的情况。胡宏伟等( 2011) 指出,社会差异是影响外来人口社会融入的另一重要因素。一方面,因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差异,我国的人口迁入地与迁出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有较大距离,这一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外来人口在现居住地,其社会参照群体变成了本地居民,在就业、生活上往往以本地居民的标准为参考。如果两者之间有较为显著的不同,外来人口就会感知到周围存在的社会差异,形成相对剥夺感,进而影响其在居住地的社会融入( 许传新,2007) 。老人以往的农村生活经验会受到来自于子女的“纠正”或者“批评”,老人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会产生道义上的愤怒(苗瑞凤,2009),自尊以及自我效能感下降,觉得自己很没有用(李建慷,2012)。 调查表明,对社区服务和社区活动不满意的随迁老人分别占15.0%和22.0%,还有15.0%的老人对基础设施不满意,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欠缺降低他们对当地的归属感。在生活中遇到烦心事时,54.3%的老人选择向老伴倾诉,甚者自我消化。老人们觉得活了大半辈子,这些琐事不想去打扰辛苦工作一天的子女,宁愿自己闷在心里。社交圈变得狭小的同时,必要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缺失会让老人产生孤独感和沉闷感,变得沉默寡言。
三、社会工作介入
关于随迁老人融入困境,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考虑到随迁老人的特殊性,针对他们在经济、文化、社会交往和心理方面表现出的融入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个人、家庭、社区、政府四个主体整合出发,有重点的降低随迁老人融入的难度,帮助其早日融入新环境,展开新生活。
(一)个人层面
随迁老人来自不同的地区,文化水平层次不齐以及个性的不同,难免在社会融入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碍。这时候则需要社工从优势视角出发,挖掘老人的潜能,帮助他们改变被动的角色地位,提升他们的权能。鼓励老人走出家门,多参与社区活动,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来扩大社交圈子,实现老年人的社会化。一当面,充实生活,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克制依赖心理,面对现实,自我照顾和解决,树立主动学习的心态,相信自身有足够的能力融入城市生活。
(二)家庭层面
家庭关系的和睦是随迁老人城市适应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家庭是老人在新环境下最为熟悉且亲密的生活场所,是融入城市的动力来源。社工应以家庭整体为介入对象,帮助家庭建立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协调缓和家庭关系。让子女理解并尊重老人的意愿及价值观,包容老年人进入家庭而不只是将他们视为做家务、带孩子的“佣人”。此外,家庭成员要多多鼓励老人认识了解所在的城市,节假日带老人出门活动,教他们城市生活的必要方法。社工可以举办相应的团体活动来增进家庭的有爱氛围。
(三)社区层面
对于老年人来说,社区是自己生活的依托所在。区别于中青年,老人们更多活动的空间在社区——自己门口。所以,社工应以扩大随迁老人在社区的活动空间为介入的重点,运用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的方法增加活动的频率,以老人的需求为出发点,综合考虑不同水平的老人的需求,用活动的方式帮助随迁老人体会社区的温暖和关怀。此外,社工还可以调查老人对小区设施、服务的看法建议,扮演相应的社工角色,运用身边的资源去改善社区环境,建筑一个更具有人文关怀的环境。正如费孝通先生曾指出:社区硬件设施的建设是必要的,但是软件更重要。社区建设在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应当更符合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人性化地联系社区成员。
近年来,社会上老年歧视问题日益严重,许多人对老年人产生了负面印象,认为其能力衰退、依赖他人、身体虚弱,甚至在一些文化中还存在杀害、遗弃老人的现象。社工当从社区出发,充分发挥老年人经验、技能或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老人自尊心的同时,使社会感到老人社会参与的能力和价值,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衰老,逐步消除社会对老人的刻板印象。
(四)政府层面
随迁老人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已经不再仅仅是个人议题,而是社会的公共议题。城镇化中,随迁老人作为流动人口的一部分,他们的生存状况无所例外地关系着城市与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建设。社会工作需要从宏观层面介入才能改善大部分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入状况,以政府为中心,做好国家政策的倡导者、发言人。在未来,养老保障问题将成为随迁老人的主要问题。老人们应该享有与城市老人同等的社会养老保障。姜向群教授建议,“加快对老年人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统筹政策;退休金领取和医疗保险报销逐步实现全国联网,为流动老年人创造更多方便。尤其在社区和街道层面,对外来老年人与本地老人应一视同仁,为他们提供更切实的服务。”在大量人口流动的今天,当前中国长期实行的二元城乡户籍制服政策需要有所改变,户籍不应该成为区别圈内人与圈外人的概念。社工必须呼吁改变社会的不公平,还以老年人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靳小怡,崔烨,郭秋菊.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随迁父母的代际关系——基于代际团结模式的分析[J]. 人口学刊,2015
[2]宁玉梅. 进城老人的社会排斥与整合社工介入探讨[J]. 学理论. 2013
[3]姚兆余,王鑫. 城市随迁老人的精神生活与社区融入[J]. 社会工作(下半月). 2010
[4]崔岩. 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J]. 社会学研究,2012
[5]李立,张兆年,张春兰. 随迁老人的精神生活与社区融入状况的调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 法制与社会,2011
[6]陈盛淦. 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问题研究[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7]瞿红霞. 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
[8]和莎莎,李资成,庞梦溪. 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入困境及建议[J]. 才智,2014
[9]李微. 随迁老人的社区融入问题浅析[J]. 决策探索(下半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