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省委提出全省今后五年要实现“第一个率先”,为“第二个率先”打下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要求苏北乘势而上,确保如期全面实现小康。徐州经过多年努力,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为确保全面实现小康打下坚实基础,请曹书记向全省读者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曹新平:近几年来,我们紧紧抓住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江苏沿海开发、徐州融入长三角等重大历史机遇,千方百计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主要体现为“四个转变”:一是加快推进“三重一大”(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城建和实事工程项目以及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推动经济总量由小向大转变。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连续第5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GDP和人均GDP分别比2005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比2005年翻两番。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层次由低向高转变。去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分别增长90%和85.4%。三是加快功能性项目建设,推动城市功能由弱向强转变。以京沪高铁、徐济高速、亿吨大港和观音机场改造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去年投资262亿元实施的149项城建项目使城市服务功能有了新提升。四是加快实施生态再造,推动生态环境由灰向绿转变。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9.5%,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6%。在全国开创了“石头缝里绣出绿色森林”的范例。去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5天。同时加快改善民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以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均位列苏北五市之首。
记者:省委要求苏北更好更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建设好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对此,徐州有什么新的战略部署?
曹新平: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当好苏北新型工业化的领头羊,我们将实施“四大行动计划”:(一)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一方面加快突破重点产业。以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五大产业为重点,全力加快中能多晶硅、艾德太阳能、荧茂电子、罗特艾德、维斯塔斯等重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建设,力争三年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6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左右,接近或赶上全省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着力打造特色基地。大力推进中国矿大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设,大力发展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铜山经济开发区两大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快促进高科技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二)大力实施传统产业加速调整行动计划。围绕推动装备制造、煤电、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煤盐化工、冶金、建材六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大用高新技术改造力度,使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层次明显提升,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明显提高,到2012年实现产值50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三)大力实施创新型经济培育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创意68产业园、徐州软件园、老东门时尚街区,积极发展服务外包、总部经济、动漫产业,加快建设高铁生态商务区和彭城广场中心商圈,积极发展以园林山水、两汉文化、主题公园为代表的休闲旅游业,以科技创新、医疗卫生、中介服务为代表的科教服务业,以现代金融、现代市场体系、第三方物流为代表的先进生产性服务业,使创新型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四)大力实施农业提档升级行动计划。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新增10个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新增100万亩设施农业,实现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超千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一万元,使农业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
记者:省委要求苏北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步伐,更大力度推进开放,继续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突出引进大项目,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增强发展后劲和活力。对此,徐州有什么新举动?
曹新平:徐州正处于经济国际化扩张期,全市先后引进总投资240亿元的保利协鑫蓝宝石衬底一揽子项目、投资100亿元的煤基清洁能源、投资5亿美元的正大生态养殖和投资3亿美元的卡特彼勒大型挖掘机、晶旺光电、徐工斗山发动机等一大批重大项目,为当前和长远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立足“十二五”发展新起点,徐州坚持外资与内资互动并进,国资与民资互动并进,招商引资和增资扩股互动并进的开放战略,着力打造“两区三园三走廊”开放平台。“两区”,一是加大国家级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步伐,二是支持铜山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引领全市园区规模实力和发展内涵实现新突破。“三园”,就是深入推进中国矿大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德共建东方鲁尔工业园和徐州软件园建设,加快形成承接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高层次平台。“三条走廊”,一是打造沿东陇海线工业走廊,切实增强对区域发展的集聚辐射力;二是打造徐贾工业走廊,形成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动发展的传统产业集聚区;三是打造国际空中走廊,依托观音机场国家级对外开放航空口岸,全面开通对台直航包机,积极开拓国际国内航线。这些优质开放平台,将使徐州具备全国一流的开放条件,进入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记者:省委要求苏北加快城镇化步伐,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千方百计增加人民收入,继续打好脱贫攻坚硬仗。对此,徐州有什么新的规划?
曹新平:“十二五”时期,我们将着力加快城镇化步伐,努力构建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县域中小城市为骨干、重点中心镇为依托的新型城市化体系,确保到“十二五”末城市化水平提高到57%以上。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继续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五个一体化”,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十二五”时期,我们将大力实施民生优先战略,着力抓好“三个促进”:一是促进城乡居民大幅增收。力争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六年倍增,两年内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二是促进就业创业。突出抓好对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群体、农村剩余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的援助和扶持,充分发挥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孵化基地的作用,健全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三是促进社会保障全覆盖。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保障项目,努力实现全覆盖;以新农保、新农合、农村低保为重点,逐年增加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投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制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进一步降低医疗保险中患者自付比例;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大力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确保低保家庭住得上廉租房、低收入家庭住得起经济适用房、新就业人员租得到房。
记者;省委要求苏北更加重视强化教育和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支撑能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对此,徐州有什么新的方略?
曹新平:徐州是江苏省第二科教大市,教育人才资源禀赋较好。市委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时,把科教和人才强市作为经济社会六大发展战略之首,构筑徐州跨越发展战略优势。一是加大教育人才重视力度。力争到2015年,全市教育的规模、教育质量、教育收入、教育贡献等主要指标在江北和淮海经济区领先,基本实现教育组织化、全民教育强市;到“十二五”末全市才资源总量力争达到185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37万人以上,高技能人才总量突破lO万人。二是结合徐州人才发展要求,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到2012年全市力争引进100名国际或国内一流水平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500名省内具有重要影响、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科技型企业家。围绕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建设现代化水平,建设区域性产业、交通、商贸、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物流、文化八大中心,大力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三是加快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充分依托我市高等教育规模优势,积极汇聚和整合校内外科技资源,进一步加大矿大科技园、师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市大学生创业园和各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基地建设力度,围绕我市产业发展,开展重点攻关,推进自主创新,创造更多更好的创新成果。
责任编辑:邹宏仪
曹新平:近几年来,我们紧紧抓住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江苏沿海开发、徐州融入长三角等重大历史机遇,千方百计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主要体现为“四个转变”:一是加快推进“三重一大”(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城建和实事工程项目以及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推动经济总量由小向大转变。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连续第5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GDP和人均GDP分别比2005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比2005年翻两番。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层次由低向高转变。去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分别增长90%和85.4%。三是加快功能性项目建设,推动城市功能由弱向强转变。以京沪高铁、徐济高速、亿吨大港和观音机场改造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去年投资262亿元实施的149项城建项目使城市服务功能有了新提升。四是加快实施生态再造,推动生态环境由灰向绿转变。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9.5%,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6%。在全国开创了“石头缝里绣出绿色森林”的范例。去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5天。同时加快改善民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以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均位列苏北五市之首。
记者:省委要求苏北更好更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建设好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对此,徐州有什么新的战略部署?
曹新平: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当好苏北新型工业化的领头羊,我们将实施“四大行动计划”:(一)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一方面加快突破重点产业。以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五大产业为重点,全力加快中能多晶硅、艾德太阳能、荧茂电子、罗特艾德、维斯塔斯等重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建设,力争三年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6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左右,接近或赶上全省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着力打造特色基地。大力推进中国矿大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设,大力发展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铜山经济开发区两大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快促进高科技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二)大力实施传统产业加速调整行动计划。围绕推动装备制造、煤电、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煤盐化工、冶金、建材六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大用高新技术改造力度,使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层次明显提升,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明显提高,到2012年实现产值50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三)大力实施创新型经济培育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创意68产业园、徐州软件园、老东门时尚街区,积极发展服务外包、总部经济、动漫产业,加快建设高铁生态商务区和彭城广场中心商圈,积极发展以园林山水、两汉文化、主题公园为代表的休闲旅游业,以科技创新、医疗卫生、中介服务为代表的科教服务业,以现代金融、现代市场体系、第三方物流为代表的先进生产性服务业,使创新型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四)大力实施农业提档升级行动计划。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新增10个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新增100万亩设施农业,实现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超千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一万元,使农业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
记者:省委要求苏北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步伐,更大力度推进开放,继续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突出引进大项目,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增强发展后劲和活力。对此,徐州有什么新举动?
曹新平:徐州正处于经济国际化扩张期,全市先后引进总投资240亿元的保利协鑫蓝宝石衬底一揽子项目、投资100亿元的煤基清洁能源、投资5亿美元的正大生态养殖和投资3亿美元的卡特彼勒大型挖掘机、晶旺光电、徐工斗山发动机等一大批重大项目,为当前和长远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立足“十二五”发展新起点,徐州坚持外资与内资互动并进,国资与民资互动并进,招商引资和增资扩股互动并进的开放战略,着力打造“两区三园三走廊”开放平台。“两区”,一是加大国家级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步伐,二是支持铜山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引领全市园区规模实力和发展内涵实现新突破。“三园”,就是深入推进中国矿大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德共建东方鲁尔工业园和徐州软件园建设,加快形成承接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高层次平台。“三条走廊”,一是打造沿东陇海线工业走廊,切实增强对区域发展的集聚辐射力;二是打造徐贾工业走廊,形成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动发展的传统产业集聚区;三是打造国际空中走廊,依托观音机场国家级对外开放航空口岸,全面开通对台直航包机,积极开拓国际国内航线。这些优质开放平台,将使徐州具备全国一流的开放条件,进入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记者:省委要求苏北加快城镇化步伐,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千方百计增加人民收入,继续打好脱贫攻坚硬仗。对此,徐州有什么新的规划?
曹新平:“十二五”时期,我们将着力加快城镇化步伐,努力构建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县域中小城市为骨干、重点中心镇为依托的新型城市化体系,确保到“十二五”末城市化水平提高到57%以上。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继续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五个一体化”,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十二五”时期,我们将大力实施民生优先战略,着力抓好“三个促进”:一是促进城乡居民大幅增收。力争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六年倍增,两年内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二是促进就业创业。突出抓好对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群体、农村剩余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的援助和扶持,充分发挥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孵化基地的作用,健全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三是促进社会保障全覆盖。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保障项目,努力实现全覆盖;以新农保、新农合、农村低保为重点,逐年增加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投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制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进一步降低医疗保险中患者自付比例;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大力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确保低保家庭住得上廉租房、低收入家庭住得起经济适用房、新就业人员租得到房。
记者;省委要求苏北更加重视强化教育和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支撑能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对此,徐州有什么新的方略?
曹新平:徐州是江苏省第二科教大市,教育人才资源禀赋较好。市委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时,把科教和人才强市作为经济社会六大发展战略之首,构筑徐州跨越发展战略优势。一是加大教育人才重视力度。力争到2015年,全市教育的规模、教育质量、教育收入、教育贡献等主要指标在江北和淮海经济区领先,基本实现教育组织化、全民教育强市;到“十二五”末全市才资源总量力争达到185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37万人以上,高技能人才总量突破lO万人。二是结合徐州人才发展要求,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到2012年全市力争引进100名国际或国内一流水平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500名省内具有重要影响、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科技型企业家。围绕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建设现代化水平,建设区域性产业、交通、商贸、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物流、文化八大中心,大力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三是加快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充分依托我市高等教育规模优势,积极汇聚和整合校内外科技资源,进一步加大矿大科技园、师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市大学生创业园和各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基地建设力度,围绕我市产业发展,开展重点攻关,推进自主创新,创造更多更好的创新成果。
责任编辑:邹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