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想象可以分成联想(包括回忆、追想等)和猜想两类。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此再想起其他事物的心理过程。猜想,是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做出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数学知识间的种种联系,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大胆猜测,探索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一、 诱导从已有的知识、方法中联想到新的知识、方法
学生对某一知识获得一般化理解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诱导学生展开联想,获得新知识。
潜心组织的原型启发过程,常可催化学生引发类似联想,向新知实行逻辑推进。如教一個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可组织以下程序,让学生展开联想,自行领悟和概括:(1) 说出0.3、0.75、0.176、3/4所表示的意义。(2) 回答:160×4表示什么?160×12表示什么?160×0.3表示什么?160×0.75表示什么?(3) 想一想:160×3/10表示什么?160×75/100表示什么?(4) 再想一想:160×3/4表示什么?(5) 概括: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在这一诱导过程中,学生由一个数乘以整数的意义联想到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联想到一个数乘以分母是10n的分数的意义,再联想到一个数乘以分数的一般意义。由于每次推进都有邻近的已知作为“媒介”,所以学生展开连锁的类似联想,可以循径自行获得新知。
学生学习了某项知识后,可诱导学生运用对比联想,进入与之相反的未知领域,获得新知。如教学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学生掌握了先把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的规律后,教师说:“大家已经知道,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式中的分数如果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简便,又会有怎样的情况?”经过诱导,学生会反想开去:式中的分数如果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该怎么算呢?有的学生会自然地想到把小数化成分数来算的办法。这样,学生不仅在对比联想中从正、反两方面把握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规律,而且能经历由正及反的逆联想过程。
根据已有的知识或方法,可诱导学生通过接近联想,用新知识或方法,多渠道地获得新知。如学习圆面积,把平均分割成的扇形拼成近似的长方形进而推导出公式后,教师问学生:“你们还能拼成别的平面图形来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同是平面图形,在教学时这些内容又是相对地集中在一起的,学生容易展开接近联想,把扇形拼摆成挖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来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教师经常诱导学生从眼前的知识、方法联想到与之接近的知识、方法,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由此及彼的联想能力。
教师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学,帮助学生完成对于知识的“理解──深化──运用”过程。当学生对于概念、性质、方法、规律、数量关系的理解达到越来越高概括化程度时,认知结构中便积聚了越来越多的活跃的“原型”,这样,学生学习面临新的情境或遇到困难时,“原型”便会不召径来,产生活跃的联想。
二、 要给学生猜想的机会,教给学生猜想的方法
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加入“猜想”这一催化剂,可以促进学生多角度思维,加快大脑中表象形成的速度,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得出结论。如在圆的周长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若干个大小不一的圆、一根绳子、一把米尺、一个圆规。问“要研究圆的周长,有怎样的方法?”学生经过观察、思索、动手操作,提出猜想:“用绳子量出圆的周长,再量绳子长度行吗?”“把圆直接放在直尺上滚动,量出圆的周长行吗?”“对于这个圆,用绳子比出它的两个直径的长度,试一试能否还围成这个圆。不行,再量出三四个直径的长度,看可不可以围成这个圆。”教师追问:“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猜想?”学生回答:“用圆规画圆,半径越长,圆就越大,也就是直径越长,圆的周长就越长,所以,用直径求圆的周长,既准确,又省力。”由此可见,学生一系列的自主猜想,诱发了跳跃思维,加快了知识建构形成的进程。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猜想,在知识巩固阶段,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数学信息,并对之进行移动和重组,开拓新思路,从而获得突破性的结论。如,这样一道题:“学校围墙外面有大片草地,一只羊拴在桩上,绳长5米,这只羊能吃到的草地面积有多大?”很快学生提出猜想:要求这只羊可在多大面积吃到草,就是求以绳长5米为半径的圆面积。又一位学生说:羊吃草有无数种情况,并画出几组图形展示,这种由图形表达的结论充分展示了学生无法估量的创造潜能。
教师对待学生的任何猜想,始终要进行鼓励性评价,保护学生积极猜想的精神,并引导学生相互验证、评价,鼓励其再作新的猜想,继续蹦出创造性的火花。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数学知识间的种种联系,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大胆猜测,探索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一、 诱导从已有的知识、方法中联想到新的知识、方法
学生对某一知识获得一般化理解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诱导学生展开联想,获得新知识。
潜心组织的原型启发过程,常可催化学生引发类似联想,向新知实行逻辑推进。如教一個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可组织以下程序,让学生展开联想,自行领悟和概括:(1) 说出0.3、0.75、0.176、3/4所表示的意义。(2) 回答:160×4表示什么?160×12表示什么?160×0.3表示什么?160×0.75表示什么?(3) 想一想:160×3/10表示什么?160×75/100表示什么?(4) 再想一想:160×3/4表示什么?(5) 概括: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在这一诱导过程中,学生由一个数乘以整数的意义联想到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联想到一个数乘以分母是10n的分数的意义,再联想到一个数乘以分数的一般意义。由于每次推进都有邻近的已知作为“媒介”,所以学生展开连锁的类似联想,可以循径自行获得新知。
学生学习了某项知识后,可诱导学生运用对比联想,进入与之相反的未知领域,获得新知。如教学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学生掌握了先把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的规律后,教师说:“大家已经知道,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式中的分数如果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简便,又会有怎样的情况?”经过诱导,学生会反想开去:式中的分数如果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该怎么算呢?有的学生会自然地想到把小数化成分数来算的办法。这样,学生不仅在对比联想中从正、反两方面把握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规律,而且能经历由正及反的逆联想过程。
根据已有的知识或方法,可诱导学生通过接近联想,用新知识或方法,多渠道地获得新知。如学习圆面积,把平均分割成的扇形拼成近似的长方形进而推导出公式后,教师问学生:“你们还能拼成别的平面图形来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同是平面图形,在教学时这些内容又是相对地集中在一起的,学生容易展开接近联想,把扇形拼摆成挖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来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教师经常诱导学生从眼前的知识、方法联想到与之接近的知识、方法,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由此及彼的联想能力。
教师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学,帮助学生完成对于知识的“理解──深化──运用”过程。当学生对于概念、性质、方法、规律、数量关系的理解达到越来越高概括化程度时,认知结构中便积聚了越来越多的活跃的“原型”,这样,学生学习面临新的情境或遇到困难时,“原型”便会不召径来,产生活跃的联想。
二、 要给学生猜想的机会,教给学生猜想的方法
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加入“猜想”这一催化剂,可以促进学生多角度思维,加快大脑中表象形成的速度,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得出结论。如在圆的周长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若干个大小不一的圆、一根绳子、一把米尺、一个圆规。问“要研究圆的周长,有怎样的方法?”学生经过观察、思索、动手操作,提出猜想:“用绳子量出圆的周长,再量绳子长度行吗?”“把圆直接放在直尺上滚动,量出圆的周长行吗?”“对于这个圆,用绳子比出它的两个直径的长度,试一试能否还围成这个圆。不行,再量出三四个直径的长度,看可不可以围成这个圆。”教师追问:“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猜想?”学生回答:“用圆规画圆,半径越长,圆就越大,也就是直径越长,圆的周长就越长,所以,用直径求圆的周长,既准确,又省力。”由此可见,学生一系列的自主猜想,诱发了跳跃思维,加快了知识建构形成的进程。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猜想,在知识巩固阶段,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数学信息,并对之进行移动和重组,开拓新思路,从而获得突破性的结论。如,这样一道题:“学校围墙外面有大片草地,一只羊拴在桩上,绳长5米,这只羊能吃到的草地面积有多大?”很快学生提出猜想:要求这只羊可在多大面积吃到草,就是求以绳长5米为半径的圆面积。又一位学生说:羊吃草有无数种情况,并画出几组图形展示,这种由图形表达的结论充分展示了学生无法估量的创造潜能。
教师对待学生的任何猜想,始终要进行鼓励性评价,保护学生积极猜想的精神,并引导学生相互验证、评价,鼓励其再作新的猜想,继续蹦出创造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