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充分利用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应模型等手段,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可见,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已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列入新课程标准。而优秀的影视作品也最能体现和还原真实的历史场面、鲜活的历史人物、曲折的历史事件、璀璨的历史文化。然而,面对如此众多的影视题材,教师该如何巧妙地取舍,又该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从而达到为历史教学服务的目的呢?笔者认为,影视资源完全可以用来为历史教学服务,但在运用过程中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原则一:大胆,即在历史教学中敢用影视资源,并做到心中有底气
首先,这是由历史学科本身的过去性决定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过去,所以直观性就很差,这就给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而在诸多的直观教具中,影视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因为影视资源能够打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局限,将过去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通过非常直观的方式进行再现,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关于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直观印象,达到拉近历史和现实距离的效果。其次,能够满足学生的感官需要。影视作品往往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影视作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得各种感官一起发挥作用,因而可以使知识更容易被识记和掌握。这种特性与现实的历史教学目的不谋而合,使得它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而能更好地体现历史教学的效果。再次,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现代社会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其成长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影视作品,如历史纪录片、演绎故事或者历史穿越故事等。尽管鱼龙混杂,但是这些影视材料非常适应学生思维发展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历史课堂上使用影视资料很好地顺应和遵循了学生的身心成长的规律。同时,这些影视作品也弥补了教材文字叙述方面的不足,延伸和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原则二:巧妙,即选择适当时机,找到恰当结合点,做到用起来圆润自然、不着痕迹
比如在设计新课导入的时候,教师适当运用影视资料,就能起到先声夺人、渲染气氛、激发兴趣和欲望的良好效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反映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具有形、声、色、情相结合的特点,这就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感染他们,有助于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比如,在讲《宁为战死鬼 不做亡国奴》一课时,我在开始便播放了纪实性电影《南京 南京》中的片断,真实地再现了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制造的屠杀三十多万人的场景,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野蛮残暴的凶残本质,痛斥了侵略者的累累罪行,展现了一幅幅日本侵略者屠杀我中国民众、蹂躏我大好河山的历史画面。此情此景,就足以让学生震撼和感动,教师自然不用太多言语引导就能奠定这节课的基调: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日本法西斯的愤慨和憎恨。而且,这节课的情意目标也就在这种氛围中水到渠成地达成了。
当然,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影视资料来克服和突破重难点,创设精彩的课堂高潮,引发学生的深入思维,或在课堂小结部分采用影视资料,以期画龙点睛、升华和深化学习主题。
原则三,谨慎,即明确影视资源在整个课堂中的辅助定位,做到有选择性和目的性的使用
首先,教师要选择那些真实、适合、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1)真实。我认为必须坚持影视作品的真实性原则,这是因为真实性本身就是历史的生命力之源。然而,现实中有很多的影视作品如《还珠格格》《甄嬛传》等的很多内容都与真实的历史相去甚远。即使人们比较认可的作品,如《汉武大帝》《雍正王朝》等作品中也很多内容是对历史真相的修改。至于现在比较流行,如清宫剧、历史穿越剧等,就更加与历史本来面貌大相径庭,甚至荒诞不经。因此,教师在备课之前必须对历史影视作品加以甄别、选择,只有那些接近历史本来面目、体现真实性的影视作品才能为历史课堂教学服务。(2)适合。我认为所谓适合性原则:一方面时间要适当。一节课就40分钟时间,应该把观看影视作品的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过长就会冲淡主题,造成课堂拖沓庸长,过短则会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另一方面内容要适用,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特点和接受能力。如果需要,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地介绍影视作品或补充说明背景,从而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3)教育意义。教师在选择影视作品时还应满足教育性原则。我认为教育性原则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就是知识的掌握记忆。学生通过观看影视资料可以更加牢固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从而形成基本的历史感知能力。第二层面就是思想情感的共鸣升华。学生观看影视资料主要是通过这种形象直观的方式辅助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和落实,提升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素养。
其次,教师应从教学目的出发,摆正影视作品在教学中的位置。教师要学会正确处理影视作品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影视作品一定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因此,教师使用影视资料也要从教学目的出发,切忌为追求课堂的生动和活泼而无视教学内容,这样会有越俎代庖之嫌。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最佳效果。同时,影视作品要为教学目标服务。所以,教师在使用影视作品时要突显三维目标,不能为了解决难点、突出重点,就过分追求表面繁荣,这样只会显得空洞无物。从教学策略角度而言,选择使用影视作品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教师不能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完善,而应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上,不能为了运用而运用,这样只会显得不伦不类。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将以历史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应用于历史教学,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相信,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进步和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教师在运用影视资源的时候会更加驾轻就熟、游刃有余、自然圆润、不落窠臼;学生在欣赏影视作品的时候也会更加受益匪浅、收获颇多,并能产生情感共鸣。
(责编 张翼翔)
原则一:大胆,即在历史教学中敢用影视资源,并做到心中有底气
首先,这是由历史学科本身的过去性决定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过去,所以直观性就很差,这就给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而在诸多的直观教具中,影视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因为影视资源能够打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局限,将过去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通过非常直观的方式进行再现,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关于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直观印象,达到拉近历史和现实距离的效果。其次,能够满足学生的感官需要。影视作品往往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影视作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得各种感官一起发挥作用,因而可以使知识更容易被识记和掌握。这种特性与现实的历史教学目的不谋而合,使得它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而能更好地体现历史教学的效果。再次,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现代社会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其成长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影视作品,如历史纪录片、演绎故事或者历史穿越故事等。尽管鱼龙混杂,但是这些影视材料非常适应学生思维发展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历史课堂上使用影视资料很好地顺应和遵循了学生的身心成长的规律。同时,这些影视作品也弥补了教材文字叙述方面的不足,延伸和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原则二:巧妙,即选择适当时机,找到恰当结合点,做到用起来圆润自然、不着痕迹
比如在设计新课导入的时候,教师适当运用影视资料,就能起到先声夺人、渲染气氛、激发兴趣和欲望的良好效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反映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具有形、声、色、情相结合的特点,这就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感染他们,有助于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比如,在讲《宁为战死鬼 不做亡国奴》一课时,我在开始便播放了纪实性电影《南京 南京》中的片断,真实地再现了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制造的屠杀三十多万人的场景,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野蛮残暴的凶残本质,痛斥了侵略者的累累罪行,展现了一幅幅日本侵略者屠杀我中国民众、蹂躏我大好河山的历史画面。此情此景,就足以让学生震撼和感动,教师自然不用太多言语引导就能奠定这节课的基调: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日本法西斯的愤慨和憎恨。而且,这节课的情意目标也就在这种氛围中水到渠成地达成了。
当然,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影视资料来克服和突破重难点,创设精彩的课堂高潮,引发学生的深入思维,或在课堂小结部分采用影视资料,以期画龙点睛、升华和深化学习主题。
原则三,谨慎,即明确影视资源在整个课堂中的辅助定位,做到有选择性和目的性的使用
首先,教师要选择那些真实、适合、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1)真实。我认为必须坚持影视作品的真实性原则,这是因为真实性本身就是历史的生命力之源。然而,现实中有很多的影视作品如《还珠格格》《甄嬛传》等的很多内容都与真实的历史相去甚远。即使人们比较认可的作品,如《汉武大帝》《雍正王朝》等作品中也很多内容是对历史真相的修改。至于现在比较流行,如清宫剧、历史穿越剧等,就更加与历史本来面貌大相径庭,甚至荒诞不经。因此,教师在备课之前必须对历史影视作品加以甄别、选择,只有那些接近历史本来面目、体现真实性的影视作品才能为历史课堂教学服务。(2)适合。我认为所谓适合性原则:一方面时间要适当。一节课就40分钟时间,应该把观看影视作品的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过长就会冲淡主题,造成课堂拖沓庸长,过短则会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另一方面内容要适用,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特点和接受能力。如果需要,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地介绍影视作品或补充说明背景,从而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3)教育意义。教师在选择影视作品时还应满足教育性原则。我认为教育性原则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就是知识的掌握记忆。学生通过观看影视资料可以更加牢固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从而形成基本的历史感知能力。第二层面就是思想情感的共鸣升华。学生观看影视资料主要是通过这种形象直观的方式辅助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和落实,提升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素养。
其次,教师应从教学目的出发,摆正影视作品在教学中的位置。教师要学会正确处理影视作品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影视作品一定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因此,教师使用影视资料也要从教学目的出发,切忌为追求课堂的生动和活泼而无视教学内容,这样会有越俎代庖之嫌。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最佳效果。同时,影视作品要为教学目标服务。所以,教师在使用影视作品时要突显三维目标,不能为了解决难点、突出重点,就过分追求表面繁荣,这样只会显得空洞无物。从教学策略角度而言,选择使用影视作品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教师不能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完善,而应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上,不能为了运用而运用,这样只会显得不伦不类。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将以历史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应用于历史教学,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相信,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进步和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教师在运用影视资源的时候会更加驾轻就熟、游刃有余、自然圆润、不落窠臼;学生在欣赏影视作品的时候也会更加受益匪浅、收获颇多,并能产生情感共鸣。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