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职业技术教育也不例外。几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乃至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职业教育的质量十分令人担忧。几年来,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厌学情况越来越严重,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上课不专心听讲、注意力分散、睡觉甚至逃课、实训实习不认真操作,学习效果很不理想。这严重阻碍了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中职学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学生厌学做全面、深入的分析,进而采取正确的对策,促进中职生有效的学习,是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农村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职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造成中职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又有学生本身的主观因素;既有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又有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目前,社会上仍普遍存在着重普教轻职教甚至鄙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对中职教育“另眼相看”,认为中职教育是三流的教育,甚至误解职校是收容后进生的阵地,读中职没有什么前途。社会舆论对中职教育的这种不合理评价和对中职生的偏见,使中职生感到颜面无光,对学习和未来焦虑不安,担忧惧怕,思想压力过大而产生畏难情绪,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2.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长的文化水平和教育方式、思想动态、家庭生活环境对孩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望子成龙的家长面对孩子的中考落榜,认为读职校是无奈的选择,对孩子的学习已经不抱很高的期望,认为只要孩子有学上能毕业就行,至于能学到多少知识、技能很少过问,在家长的这种短视行为和消极心理的暗示下,中职生的学习动力严重不足。
3.学校内部教育的原因
大多数中职生入学前的学习成绩均不太理想,在义务教育阶段,对于这些成绩不理想的后进生,批评多于表扬,冷落多于关心,处于教育的边缘地带,经常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批评、同学的歧视。他们体验不到学习的成功感,得不到教师的激励和关注。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改革力度不够,还没有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在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上仍偏重于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实际专业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有的学校专业教学设备缺乏,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少,教学上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也体会不到学习一技之长的快乐。教材知识更新慢且偏难,没有考虑目前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有些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上仍以教师、课本为中心,灌注式为主。这些因素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学习的厌倦。
4.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升入中职的学生大多数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不受老师和同学的重视和认可,自尊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往往感觉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自卑感,降低了对学习的兴趣。升入职校后,随着所学知识深度和难度的加大,接受能力更差,学习新知识困难更大,这就使得中职生更加厌恶学习。
二、努力消除中职生厌学现象
中职生厌学心理的产生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依靠学生、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互相配合,综合治理。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各级政府应继续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改变人们轻视技艺学习的传统观念,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职业的良好社会氛围,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全社会真正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实现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是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整体效益的根本措施;是促进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条件。大力宣传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惠农政策,拓宽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为他们提供更多培训、实习、就业的机会,增强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自豪感,激发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热情。
2.改善学习环境,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
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师资水平、教学设备、学习风气、校园文化等都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校应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开设有价值的专业课程。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精心设计教案,采用丰富的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忌对他们放任自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多开发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发挥学生的潜能。经常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交流,通过举办各种报告会,强化他们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意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坚定专业学习的信念,缓解他们内心对未来的迷茫、担忧,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将学习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
3.注意中职生的能力开发和素质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尽管智力因素不尽人意,但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也许是那些高分学生所不能及的。他们活泼好动、思维活跃、适应能力强、多才多艺、胆子较大、灵活性强,他们具有包括特长能力、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创造能力、交际能力等各种潜能。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理念,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树立“人人有才,才艺不同,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以充满友善、关心、关怀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提高职业综合能力,发展全面素质的愿望和动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厌学心理。要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活动和心理辅导讲座,在活动中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做到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4.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注式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唤醒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加实训课比例,强化学生岗位技能训练。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树立以实践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有计划地开设紧密结合市场需要的技能实践操作和指导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注重技能与实践的检查,以过程考核为主要考核方式,以“会”为归宿,不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就业率。
另外,争取家长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采用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从选拔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抗挫能力培养等,也是消除学生厌学心理的有效途径。
总之,中职生的厌学心理并非一朝一夕产生的,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家长、学校的共同努力。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消除学生厌学情绪,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作者单位:533600广西田阳县职业技术学校)
一、中职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造成中职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又有学生本身的主观因素;既有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又有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目前,社会上仍普遍存在着重普教轻职教甚至鄙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对中职教育“另眼相看”,认为中职教育是三流的教育,甚至误解职校是收容后进生的阵地,读中职没有什么前途。社会舆论对中职教育的这种不合理评价和对中职生的偏见,使中职生感到颜面无光,对学习和未来焦虑不安,担忧惧怕,思想压力过大而产生畏难情绪,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2.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长的文化水平和教育方式、思想动态、家庭生活环境对孩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望子成龙的家长面对孩子的中考落榜,认为读职校是无奈的选择,对孩子的学习已经不抱很高的期望,认为只要孩子有学上能毕业就行,至于能学到多少知识、技能很少过问,在家长的这种短视行为和消极心理的暗示下,中职生的学习动力严重不足。
3.学校内部教育的原因
大多数中职生入学前的学习成绩均不太理想,在义务教育阶段,对于这些成绩不理想的后进生,批评多于表扬,冷落多于关心,处于教育的边缘地带,经常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批评、同学的歧视。他们体验不到学习的成功感,得不到教师的激励和关注。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改革力度不够,还没有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在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上仍偏重于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实际专业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有的学校专业教学设备缺乏,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少,教学上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也体会不到学习一技之长的快乐。教材知识更新慢且偏难,没有考虑目前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有些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上仍以教师、课本为中心,灌注式为主。这些因素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学习的厌倦。
4.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升入中职的学生大多数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不受老师和同学的重视和认可,自尊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往往感觉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自卑感,降低了对学习的兴趣。升入职校后,随着所学知识深度和难度的加大,接受能力更差,学习新知识困难更大,这就使得中职生更加厌恶学习。
二、努力消除中职生厌学现象
中职生厌学心理的产生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依靠学生、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互相配合,综合治理。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各级政府应继续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改变人们轻视技艺学习的传统观念,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职业的良好社会氛围,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全社会真正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实现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是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整体效益的根本措施;是促进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条件。大力宣传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惠农政策,拓宽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为他们提供更多培训、实习、就业的机会,增强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自豪感,激发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热情。
2.改善学习环境,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
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师资水平、教学设备、学习风气、校园文化等都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校应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开设有价值的专业课程。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精心设计教案,采用丰富的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忌对他们放任自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多开发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发挥学生的潜能。经常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交流,通过举办各种报告会,强化他们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意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坚定专业学习的信念,缓解他们内心对未来的迷茫、担忧,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将学习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
3.注意中职生的能力开发和素质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尽管智力因素不尽人意,但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也许是那些高分学生所不能及的。他们活泼好动、思维活跃、适应能力强、多才多艺、胆子较大、灵活性强,他们具有包括特长能力、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创造能力、交际能力等各种潜能。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理念,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树立“人人有才,才艺不同,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以充满友善、关心、关怀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提高职业综合能力,发展全面素质的愿望和动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厌学心理。要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活动和心理辅导讲座,在活动中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做到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4.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注式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唤醒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加实训课比例,强化学生岗位技能训练。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树立以实践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有计划地开设紧密结合市场需要的技能实践操作和指导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注重技能与实践的检查,以过程考核为主要考核方式,以“会”为归宿,不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就业率。
另外,争取家长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采用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从选拔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抗挫能力培养等,也是消除学生厌学心理的有效途径。
总之,中职生的厌学心理并非一朝一夕产生的,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家长、学校的共同努力。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消除学生厌学情绪,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作者单位:533600广西田阳县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