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常规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提高血液常规检验数据的准确性,保证医学检验质量。方法 随机选取近几年来我院血液常规检验的46例患者进行分析。采用不同抗凝剂对患者进行血液常规检验,然后对检验结果进行研究。结果 通过不同方法检验的血液标本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含量都有不同的变化,根据分析可以确定放置时间的长短对血液标本的影响很大。影响临床医学检验的因素有很多,必须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加强对检验质量的控制,保证检验质量。
  关键词:血液常规检验;质量;因素
  
  
  血液常规在临床医学中的检验,指的是对血液中的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以及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形成检验报告。因为其检测结果为各类血液相关疾病的诊断依据,因此,血液常规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相关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加强检测质量控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曾经收治的46名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在17~64岁之间,平均年龄(33±6.47)岁,对他们的血液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1.2方法 在实验开始前,首先进行抗凝剂的配制,方法选用静脉采血。将患者的血液标本采用不同的稀释比例,23例患者的血液稀释比例为1:10000,另23例患者则为1:50000,将稀释比例相同的静脉血液混合摇匀后,平均分为46份,最后进行上机检验。其次为样本储存质量的控制,方法同样应用静脉采血,在获取血常规标本后,将46份血液均匀的混合,并将其平均分为46等份。所有血液标本放在室温22℃的房中保存,30min后进行15个标本的检测,3h后再检测15个标本,最后的16个标本在6h后检测,详细记录所有的检测结果。
  2 结果
  2.1不同比例配比抗凝剂对血液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 分析应用不同比例抗凝剂对血液常规检验结果形成的影响,发现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均有所改变,见表1。
  
  2.2放置室温相同但时间不同的标本检验结果 分析放置室温相同,而时间不同的血液标本的准确性,可发现不同的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常规形态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放置时间越长,血液常规的形态变化也更加明显,从而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形成影响,甚至失去准确性,尤其是促使红细胞的分布发生重大的变化,见表2。
  
  3 讨论
  在血液常规的检验过程中,需要注重各阶段的质量控制。首先检验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要求检验人员需要具备全面的血液学和临床医学知识,以及边缘学科的相关知识。医院应在上岗前,对检验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并且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待考核合格后,才可上岗操作。其次是在血液常规检验单中,必须使其具备唯一的标志,例如姓名、科室、年龄、住院号和标本采集时间等。对于存在部分体征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患者,对于白细胞的参考值范围,应采取多种。
  3.1采血时间的控制。人体内的各项生物活动均在不断的变化,同样血液内的各种指标也在不断的变化,而且血液内的各项指标变化有一定的规律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属生理性改变,因而,在对血液进行采集时要统一时间,以免血液指标变化对结果造成影响。血常规标本的采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手指外周血采集,一种是肘部静脉血采集,手指受温度变化影响局部血液循环,采集时不能避免挤压使组织液混入,影响结果真实性,故能够采集静脉血时尽量避免采集手指血标本是操作前较为重要的质量控制。
  3.2抗凝剂的配置比例。若是配置比例不同,其检测结果也不相同,并且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目前,一般采用的抗凝剂为EDTA-K2。最后,标本的放置时间和放置温度,会对检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变化。
  3.3仪器的校准和监测。不同的仪器需要选取不同的试剂进行检测。要求检验人员需要根据厂家提供的试剂开展检测工作。如果在后期的检测中,发生测定值在检测范围之外的情况,需重新进行校准,校准系统的计算方法为新校准系数=校准液给定值实际校准液测定值×旧参数。待监测完成后,还需要注重对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核对试剂匹配性,以及检查仪器是否存在运转差错。通常仪器放置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8℃~22℃,可采用2个仪器进行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3.3放置时间和温度。通过研究得出,采集的标本放置的时间越长,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的可能性就越大,导致各种检测指标不准确,其中影响最大的是RDW,长时间放置后检测结果与放置正常时间的检测结果不同,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的标本处于4~8℃的低温条件下也会对参数造成一定的影响,与常规18~25℃的室温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本次研究中,分析应用不同比例抗凝剂对血液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发现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均有所改变,由此可看出,用以检验的血常规管应根据2.0ml的试管剂量规定,血液的稀释比例应为1:100000,若是稀释的倍数过低,将会造成细胞缺损重合,但如果稀释倍数过高,则会造成内细胞数量过少,影响血液常规检验的精度。分析放置不同时间的血液标本的准确性,可发现若果放置的时间越长,血液常规的形态变化也更加明显,从而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形成影响,甚至失去准确性,尤其是促使红细胞的分布发生重大的变化。
  4结语
  综上所述,对血液常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较多,需要对检验全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为此,需要形成统一的检验标准,以及形成整体的质量控制体系,注重检验前的血液标本制作和抗凝剂制作,以及对仪器的校准,同时加强对检验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提高血液常规检验的质量,为疾病诊断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
  参考文献:
  [1]罗远忠.血液常规检验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探讨[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3(9):207-208.
  [2]陈爱梅.血液常规检验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3):402-403.
  [3]彭贤贵,王平,刘思恒.做好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室内质量控制要素分析及改进 [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2(4):309-310.
  [4]张伟莉.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质量控制的体会[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3,2(3):87-89.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不合理、体力活动减少、肥胖超重等,中青年人心肌梗死发病率呈逐年增多趋势,且发病急、病情凶险、猝死率高。本文探讨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措施,以指导广大群众做好预防监测工作,有效降低AMI的发病率。  关键词:心肌梗死;临床表现;预防措施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
期刊
摘要:对在2009年3月到2013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肺心病患者91例进行系统的治疗和护理,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治愈率为98.9%,不良反应率1.09%,无效率1.09%。科学的系统的治疗和护理能够增加治疗的效果,有助于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治疗;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cor pulmonale)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给予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18例作为临床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为59.97±10.98分,住院期间睡眠质量为7.98±4.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度洛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躯体疼痛症状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以度洛西汀治疗伴有躯体疼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7例(男性30例,女性37例),疗程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药物不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入组患者中男性组与女性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2)在2周末和4周末,度洛西汀对疼痛的缓解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男女两组患者之间药
期刊
摘要:“女子以肝为先天”可见肝在妇科中的重要意义,厥阴肝经是阴经中唯一上行至头,起于足大趾,其循行线路较长,纵贯全身,期间经过许多器官和组织,而其中又大多数与妇科疾病相关。因此厥阴肝经循行广泛并与妇科疾病关系密切,故为我们临床诊治疾病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厥阴肝经循行;妇科临床;指导意义       经脉循行特点肝的经脉循行,《灵枢经脉》篇已明确记载:“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奇特伤疮膏治疗皮肉缺损的疗及副反应。方法 2000-2010 年选择年龄、性别、病史、损伤面积及程度相当的皮肉缺损病例 300 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对照组、空白组。试验组采用奇特伤疮膏治疗;对照组采湿润烫伤膏(MEBO)治疗;空白组采用庆大霉素溶液治疗,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250 毫升,青霉素 640 万单位,每日 2 次,5 天后停药。疗程 4 周,观察临床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试验
期刊
宫颈炎症为妇女的常见疾病,近年治疗方法有药物、激光、微波等,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疗效不肯定。宫颈上皮内瘤样变过去往往子宫被切除,治疗复杂且致使妇女丧失生育功能。近几年来使用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效果已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可。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LEEP治疗数百例各类宫颈疾病,短期观察疗效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妇科就诊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破伤风抗毒素的临床应用及改进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50例急诊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改进治疗方法,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皮试阴性率为99.43%,无不良反应;对照组皮试阴性率为70.86%,过敏发生率为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破伤风抗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米非司酮配伍不同剂量的米索前列醇对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中心在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62例行药物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服用米索前列醇的量,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和C组,每组各54例,所有患者均服用米非司酮,首次剂量50 mg,后1次/12 h,每次25 mg,连续服用3 天,于第4天晨服米索前列醇,A组给予米索前列醇0.6mg,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对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分析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所有病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随访评价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按Leeds临床评定标准进行评价:优良率96.5%。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应早期手术治疗,关键是使骨折得到解剖复位并给予坚强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降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  关键词:手术治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