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澍雨

来源 :艺术沙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nne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花是我比较喜欢做的事,不同的花草有不同的性情。作为客观的生命体,在细心地观察与交流中会发现很多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不同的花草需要不同的对待。说到痴迷的程度,所花的心思可以证明。
  1974年出生,河北香河人。1994年毕业于河北轻工业学校陶瓷美术专业;200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写意花鸟方向,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
  阴澍雨:在中国画的发展中,传承是放在第一位的。因为站在绘画史的角度来总体观察,在任何一个时期,中国画的创新都不是颠覆性的创新,而是继承性的创新。所以在今天,创新还是要以延续传统文脉为前提条件。我们看到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古人经常在题跋当中谈到学习前人的技法、学习前人的立意等等,很少有画家标榜自创。学习前人可以为荣,自我创造却没什么值得炫耀的。
  今天我们讨论中国画的创新实际是一个过时的话题,因为在当下的文化格局当中,我们已经不再标榜创新了。艺术家对艺术的认知和理解也都建立在充分的文化自省与自信的基础上,所以新旧与否在今天并不是很重要。假如我们倒退30年,我们面对西方艺术观念与文化思潮的涌入,有关中国画新旧与否、落后与否的讨论非常激烈,所以中国画创新与那个时代息息相关。在我看来,当代众多的艺术家,不管选择哪种绘画语言,都不会忽视绘画传统。同时,随着我们对传统艺术资源的不断发掘,我们能接触到传统艺术当中更多的优秀元素,完全可以转化到我们今天的创作当中。这样,自然而然地传承与创新不再是对立的矛盾体,已经在创作当中非常自然地统一起来了。
  《艺术沙龙》:对于中西界限、画种间的界限,你的态度是什么?
  阴澍雨:对于中西方绘画的界限、画种间的界限,我觉得是必要的,也是应该存在的。虽然作为造型的基础规律以及艺术所依托的情感是相通的、普遍认同的,但是绘画所涉及的材质、技法等还是有相对的独立性的,所以我觉得界限的存在是必要的。当然,今天很多艺术家可以熟练地运用众多的材质以及不同的艺术语言,不停地穿梭在不同的绘画门类之间,而且有些相当出色也是无可厚非的。对我自己来说,我专注于某一个领域甚至某一个领域当中的某一个点。我想让自己做得深入,但我并不回避其他的艺术门类、其他的艺术形态当中所有优秀的成分。
  《艺术沙龙》:身在学院时,你怎样看待学院外的美术潮流?走出学院后,你如何评价学院中的美术教育?
  阴澍雨:我在学院当中学习过很多年,比较了解当下的学院教育的现状,我觉得当代美术的精华部分还是在学院当中。提到院外的美术潮流,我也想不出在美术学院之外还有什么潮流。我看到的众多的绘画风格、众多的当代艺术家或多或少都与学院有所关联,一点没有关系特别民间的好像形不成潮流。
  离开学院,其实一直也没有离开学院,因为现在我也从事教学工作,学院的教学也参与进去了。如果让我来评价当代的美术教育的话,我觉得除去学院教育,其他的众多的办学层次,都没有学院教学在当下的作用那么重要。特别是在中国画领域,中国画的发展离不开学院教学,甚至说中国画的未来、中国画的希望就是在于学院教学。如果回顾近几十年中国画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我们美术学院当中那些优秀的画家、优秀的教育家,离不开一代代人对于中国画教学体系的奠基、完善以及传承。虽然说不同的时代背景带来不同的命题,教学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学院教学所发挥的作用始终是导向性的、基础性的,始终围绕着艺术的本体规律在发展。
  《艺术沙龙》:你认为“70后”“80后”画家的创作与前辈画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阴澍雨:更为开放的视野、更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是“70后”“80后”画家与前辈最大的不同。
  《艺术沙龙》:你有自己的独立画室吗?你理想的创作环境是怎样的?
  阴澍雨:我的工作室在宋庄。我比较理想的工作环境是安静与独立的。我的工作室周边有很多其他艺术家的工作室,但走动很少。艺术道路上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对于艺术的观点也未必相同,但相互之间彼此尊重,可以形成良好的参照。我现在的工作室就比较理想。因为我是画花鸟的,我喜欢工作室有比较好的自然景观,所以我的工作室都会有些花花草草。
  《艺术沙龙》:你经常外出写生吗?你认为写生重要吗?
  阴澍雨:谈到写生,每年春秋两个写生季,我都会抽出时间外出写生。当然有时要带学生,是与教学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我觉得写生非常重要,因为我是一个花鸟画家,客观对象能够带来新的生命体验。不到外界去,不深入自然当中,我们无法捕捉自然灵性。同时我们内心当中所富有的情感会在写生过程当中得到激发、得到彰显。近两年我比较重要的一些作品有很多都是在写生当中完成的。
  《艺术沙龙》:绘画之外,你是否有其他的爱好?痴迷到什么程度?
  阴澍雨:我在绘画之外的爱好并不是很广泛,也大都与绘画相关。养花是我比较喜欢做的事,不同的花草有不同的性情。作为客观的生命体,在细心地观察与交流中会发现很多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不同的花草需要不同的对待。说到痴迷的程度,所花的心思可以证明。荷花每年春天种下种藕,夏天的时候可以观花赏叶,秋天采下莲蓬来晾成干花,并将荷花缸移到室内,春天再搬出去。这样每年种荷花就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但是荷花在不同的季节带来不同的生活乐趣。
  《艺术沙龙》:你关注哪些微信公众号?
  阴澍雨:我关注的微信公众号很多,有一些会详细阅读,基本上都是在美术这个领域当中。还有其他领域的微信公号,浏览比较多。我自己也做媒体,有属于自己的“澍雨画馆”微信公众号,是以专业的编辑角度来运行的,目前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当今是信息泛滥的时代,所以有价值的阅读更为重要。我自己读微信是这样,编微信也是这样。我力图做到有价值的阅读,给读者也带来有价值的阅读。   《艺术沙龙》:你怎样分配时间画画、写书法、读书、玩手机或其他业余爱好?
  阴澍雨:画画的时间对我来说只是一部分,因为我的本职工作是编辑。至于说我如何来平衡读书、写字、画画等这些时间,没有固定的规律,但是画画的时间一定要保证。处在繁忙的都市当中,处在繁忙的工作当中,又想能够多做一些事,涉及的面比较宽,所以无法计划我的时间。只有一个原则,就是利用时间,不管它怎么零散都要充分利用,这是我的原则。
  《艺术沙龙》:对你来说,绘画是种精神追求还是谋生手段?
  阴澍雨:绘画对我来说是精神追求,当然也是谋生手段。画画可以给我带来相对稳定的收入和稳定的生活。但是如果画画不能养活自己,那么它依旧是我一生的事业。我也经历过不能靠画画生存的时候。绘画不是为了赚钱,不能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越少一些利益的驱使,绘画会越纯净一些。我也希望我的绘画能够回到纯粹的精神世界当中,那是一种理想。

























其他文献
今天“西元国学堂”开幕,十分高兴,我和大家分享如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就是“国之学问”,咱们国家的学问。那么,欧美那些大国有国学吗?没有!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国家的学问是普世的,他们一直努力把他们国家的学问全球化!“四大”文明古国的另外“三大”的“国学”已经被西洋文化“化”去了!只剩下我们还在“抵抗”着,这就是今日“国学”问题的全部!  二、国学包括哪些内容  国学包括的范围甚广
期刊
1973年出生,福建诏安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副秘书长、福建省青年画院副院长、福建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首都博物馆画院专职画家、福建省画院特聘画师、闽南工笔画院执行院长、漳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好的艺术品是没有界限的,它们所流露出来的气息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表现的方式不一样,西画借助色彩,中国画借助笔墨。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
期刊
1945年出生,广东湛江人。1982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现为粤西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深圳创作中心创作室主任。  山水 196cm × 98cm  当前市场润格:35000元/平尺
期刊
创新不是个新命题,自古以来,每个时代都有善于创新的大家。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它的语言形式和形式表达的终极目的都是对一种文化的阐释。所以那些立足传统,深入生活,有着强烈时代气息的,旨在表达一种“真、善、美”的作品更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1974年出生。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山东山水画艺委会副秘书长,山东泉城画院秘书长,山东画院签约画家。  《
期刊
魏晋时期是我的选择。这个时期无论文化还是艺术,都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这个时期的思想活跃,文化艺术能注重精神本质的追求,而不为外在形式所累。  1972年出生,黑龙江人,祖籍山东平度。199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文化艺术系,师承范曾、陈玉圃、杜滋龄先生。现任职于人民美术出版社。画室名阿兰若精舍。  《艺术沙龙》:你经常读哪些书?对绘画有影响吗?  李宏禹:主要是佛家经典关注得多一点,儒家的经典和书论
期刊
我认为对于中国画,创新不是目的,而是在进行中国画创作的时候是否有合适的方式、语言去传达当下的自我认知。如果没有,那么就要去寻找。这一寻找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悟进行的,是有目的的,而创新则是外在的结果。  1978年出生,湖南株洲人。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
期刊
成功的大师一定是天才。勤奋只是成功的条件之一。  1975年出生,辽宁沈阳人。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2002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郭怡孮花鸟画创作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中央文史馆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北京画院专职画家。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  李雪松:传统和创新是相对的,没
期刊
绘画占据我的大部分时间,之余的最大爱好是云游、访古。名山大川尤好,野山野水亦可,和旅行、旅游、驴友不是一个概念,是一种林泉之志、山川神遇的品格指向,是一种悠游为纳、绘画为吐的写生方式,是一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禅悟路径。亲身游历中的真山真水皆化作胸中丘壑滋养着身心和笔墨。  1978年出生,广西桂林人。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工作室
期刊
我觉得强调中西界限和画种界限是个陷阱,虽然对比起来有不同,但是在强调各自的时候难免会以防守的态度来面对彼此。  1983年出生,山东禹城人。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  李 振:从艺术本体来看,创作应该是时代的审美
期刊
红色历史是我们这代人的集体记忆,它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判断与思维方式?。为创建新中国,共产党人显示出无出其右的超凡魅力,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英雄史诗般的动人故事与革命旧址。这批革命旧址留下了早期共产党人艰辛的革命足迹,也洋溢着中华儿女英勇不屈、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一座座时刻绽放光芒的历史丰碑。从艺术的民族性、时代性角度思考,这类题材是应该予以重视和着力表现的。实际上,在这半个多世纪以来,已经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