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美味佳肴享誉世界,外宾到中国来,谁能挡得住美味的诱惑?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中国做客短短几天,体重竟增加了一公斤。堂堂洋博士尚且管不住自己的胃,更不必说什么“纽约客”、“约翰牛”了。
中菜好吃,但点菜学问多多。中国菜名有的以善烹者命名,如“麻婆豆腐”、“宋嫂鱼羹”,有的以故事会意,如“过桥米线”、“佛跳墙”,有的富有诗意,比如“二龙过江”,竟然是一碗汤里浮着两根青葱。
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中菜译成外文(通常译成英文菜单)往往词不达意,甚至闹出许多笑话,对此报刊上已有多次批评。本来以为这仅仅是饮食业、旅游业内的小毛病,最近读到了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的新作《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才认识到,如果对涉外礼仪和生活小节漫不经心,可能造成误解,而“如果彼此存在文化歧视,造成冲突就不足为奇了。”(见作者自序)菜单事小,涉外事大,我们应该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赵启正先生的书中,引述了错译菜名的例子:
宫爆鸡丁 错译成→政府拷问鸡
生鱼片 错译成→砍陌生的鱼
四喜丸子 错译成→四个高兴的肉团
老虎菜 错译成→用老虎做的菜
童子鸡 错译成→还没有性生活的鸡
回锅肉 错译成→烹了2次的猪肉
铁板牛肉 错译成→铁牛肉
面对这种笑料百出的菜名,外国人是怎么看的呢?有一家外国通讯社的记者报道说:“中国现在开始整顿菜名误译问题了,这让外国人失去了一项有趣的娱乐项目。”原来有些老外把中国的错译当作开心丸,耍笑我们。看到这里,让人圆脸立马变成长脸。
中文菜单误译不自今日始,它至少已有几十年了,为什么懂外语的导游、翻译不指出来?我们的翻译家协会也存在多年了,难道这些学者从没去过涉外餐厅?而那些刚陪外宾吃完“还没有性生活的鸡”,打着饱嗝的中方主人也都是外语盲吗?再看看一些著名景点的中文介绍,有的文理不通,有的不得要领,谁有耐心看你大而无当的废话?再译成外文,其效果可想而知。
过去译错了,我们认账,权且也当作一场游戏,如今梦醒了,就该认真办点实事。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即,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已临近,整顿涉外单位的译文迫在眉睫。希望这次找一些真正懂外文的专家、学者认真匡谬正俗,再不要出洋相。
联想到咱们的出版工作,是不是从中也能找一找商机?比如将八大菜肴的菜单拿过来,译成标准的较常用的外文(如英、法、俄、日、德、西班牙语),加上汉语拼音,并附有菜式的彩色照片,注明本菜式的主要原料,任何人看了都能一目了然,这样的菜单既有中国特色,也会受到外宾的青睐。有心的出版人是不是愿意试一试呢?笔者斗胆建议,一要赶快做,二不要一窝蜂,拜托了!
中菜好吃,但点菜学问多多。中国菜名有的以善烹者命名,如“麻婆豆腐”、“宋嫂鱼羹”,有的以故事会意,如“过桥米线”、“佛跳墙”,有的富有诗意,比如“二龙过江”,竟然是一碗汤里浮着两根青葱。
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中菜译成外文(通常译成英文菜单)往往词不达意,甚至闹出许多笑话,对此报刊上已有多次批评。本来以为这仅仅是饮食业、旅游业内的小毛病,最近读到了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的新作《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才认识到,如果对涉外礼仪和生活小节漫不经心,可能造成误解,而“如果彼此存在文化歧视,造成冲突就不足为奇了。”(见作者自序)菜单事小,涉外事大,我们应该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赵启正先生的书中,引述了错译菜名的例子:
宫爆鸡丁 错译成→政府拷问鸡
生鱼片 错译成→砍陌生的鱼
四喜丸子 错译成→四个高兴的肉团
老虎菜 错译成→用老虎做的菜
童子鸡 错译成→还没有性生活的鸡
回锅肉 错译成→烹了2次的猪肉
铁板牛肉 错译成→铁牛肉
面对这种笑料百出的菜名,外国人是怎么看的呢?有一家外国通讯社的记者报道说:“中国现在开始整顿菜名误译问题了,这让外国人失去了一项有趣的娱乐项目。”原来有些老外把中国的错译当作开心丸,耍笑我们。看到这里,让人圆脸立马变成长脸。
中文菜单误译不自今日始,它至少已有几十年了,为什么懂外语的导游、翻译不指出来?我们的翻译家协会也存在多年了,难道这些学者从没去过涉外餐厅?而那些刚陪外宾吃完“还没有性生活的鸡”,打着饱嗝的中方主人也都是外语盲吗?再看看一些著名景点的中文介绍,有的文理不通,有的不得要领,谁有耐心看你大而无当的废话?再译成外文,其效果可想而知。
过去译错了,我们认账,权且也当作一场游戏,如今梦醒了,就该认真办点实事。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即,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已临近,整顿涉外单位的译文迫在眉睫。希望这次找一些真正懂外文的专家、学者认真匡谬正俗,再不要出洋相。
联想到咱们的出版工作,是不是从中也能找一找商机?比如将八大菜肴的菜单拿过来,译成标准的较常用的外文(如英、法、俄、日、德、西班牙语),加上汉语拼音,并附有菜式的彩色照片,注明本菜式的主要原料,任何人看了都能一目了然,这样的菜单既有中国特色,也会受到外宾的青睐。有心的出版人是不是愿意试一试呢?笔者斗胆建议,一要赶快做,二不要一窝蜂,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