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最早来迪拜淘金的浙商,汗水洒在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他创办的三座商城带动了迪拜一片贸易中心的兴起和繁荣;他在见证迪拜神话的同时,用勤劳和智慧缔造了迪拜浙商自己的神话。
在中国民营经济的版图中,浙江民营经济独树一帜,浙商资本特立独行。逐“水草”而居的浙江民间资本,总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新的项目和兴奋点,譬如在迪拜经历了主权债务风波后,温州商人拂去辛酸,挺直身向前看。
■44岁背债只身闯迪拜
普通的白衬衫,穿布鞋,微胖,浓浓的温州口音——无论打扮还是口音,陈志远都很温州。
蜗居在迪拜老城区Deira,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小屋,他最爱吃的是公司里温州人烧的家乡风味菜。
“十几年了,都没搬过。这里离几个市场都近。”陈志远说。
很难想象,就是这么一个貌不惊人、只会几句蹩脚英语的人,在迪拜创办了三座商城,一年销售额高达10亿美元,开拓了一批繁荣的贸易中心。在当地俨然“混”成了明星。
很多时候,陈志远成了迪拜浙商的代名词。
作为浙江第一批前往迪拜经商的商人,陈志远还清楚地记得1998年8月的一天,他从温州颠簸到广州,再辗转香港,横跨千山万水抵达迪拜。一下飞机,迎接他的只有大片荒芜的沙漠、刺眼的阳光和40多摄氏度高温的热浪。
在来迪拜之前,陈志远正处于经商的低谷。
“温州人讲面子,在国外即使再苦再累,也比在家乡强。”陈志远毫不避讳自己的过去。身背四五十万元的债务,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下定决心,只身闯荡迪拜,以求能在事业上起死回生。
那年他44岁,已过不惑。
“当时身上全部加起来就只有1000美元,这些钱还是找朋友东拼西凑的。”不懂阿拉伯语,不会说英语,一时又找不到赚钱的方法,陈志远决心从底层做起。
与所有的打工者一样,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陈志远睡得了地板,吃得了苦中苦,心中却有鸿鹄之志。没多久,他凑起打工节省下的钱,就出来摆地摊。起步的平台只有6平方米。当时的迪拜,还是个商业处女地,来自中国的小商品很走俏。陈志远的“地摊经济”卖的大都是温州货。温州商品得天独厚的价格优势和温州人活络的头脑,使他生意火了起来。慢慢地,他终于“咸鱼翻身”,掘到了“第一桶金”。
先是给卖皮鞋的老乡烧饭,不拿工资,对方提供住宿,在客厅里打了个地铺。曾经身为厂长的陈志远,下厨起初令他手足无措。“刚来的时候连蛋汤都不会烧,烧坏的偷偷倒掉,再打电话问别人怎么烧。”
回忆起刚来迪拜闯荡时候的境况,陈志远至今历历在目。
半年后,陈志远在迪拜走街串巷,四处寻找商机。这中间,他在中餐厅当过洗碗工,摆过地摊。“我从最早来迪拜做生意的上海人手里批一些中国货摆地摊,一天能赚个几百迪拉姆。我赚了钱跟别人想法不大一样,我想做大。”
每天啃一个面包,一天顶着烈日走5小时的路。就这样,陈志远的地摊越摆规模越大。他开始卖中国产的头巾、短裤、袜子等日常用品。“那时候条件很苦,我想我的妻儿,他们成了我的精神支柱。”
■倾家荡产创办中国商城
一年后,陈志远终于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他用赚来的两万迪拉姆租了一间店面。自己的生意总算有了落脚点。但回望周围一起在迪拜经商的中国朋友,赚了一笔钱后,纷纷打起退堂鼓。
陈志远心里开始嘀咕,为什么中国人在迪拜留不住?
经过一年半时间的摸索和思考,他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因为这里没有中国自己的市场。我们去外国人那里租店面,租金非常高,就算50万迪拉姆租过来,还没有客源。”陈志远分析,在外国人的商贸圈子里,中国人很难长时间立足。
阿联酋是个资源丰富、风光优美的国家,但是生产性企业少,物美价廉的温州小商品在这里深受欢迎。
随后,陈志远发现在木撒拉路,有很多房子是空的,适合用来做市场。于是,他从当地人手中租了1万平方米的商场。“我先给房东一笔押金,他给我半年期限,如果市场做不起来,押金就归他了。”场地租好后,陈志远赶回温州,通过自己的人脉大力招商。2000年10月,中国商品城开业。
“招商时很顺利,但运作却出了差错。”陈志远说,开业后半个月,商城问题就显露了。“当时很多老乡由于没有经验,运过来的货都不适合中东市场,大家开始降价出售商品,出现恶性竞争。
当这个问题被陈志远察觉时,已经是2001年上半年,有的商铺已经开始大量抛售。三分之一的老乡都选择回家。商城几乎濒临倒闭。
面对这一颓势,陈志远背水一战,向经营户做出惊人之举:不收租金,所有店面白用。“安民告示”贴出后,他默默地回到家乡温州,把所有的家产卖掉,回到迪拜付掉房东几百万元的年租。广大经营户为之震动,一个个重新回到市场。陈志远组织广大经营户总结经验教训,杜绝互相杀价,帮助他们打自己的样品,树自己的品牌。半年后,中国商品城柳暗花明,生意起死回生。
中国商品城、中国轻工城、志远鞋城……就这样,陈志远在迪拜一共创办起三座商场。一时间,中国制造和中国商人在迪拜、阿联酋乃至整个中东声名远扬。而他自己,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浙商,变成了亿万富翁,还担任阿联酋温州商会会长。
“陷入困境对我不仅是个考验,也是一个历练,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成熟许多。”陈志远说。男人的自尊心与对妻儿的责任感支撑着他度过了中东创业初期的艰苦岁月。那一段经历,他说起来似乎充满了快乐,收获很多。
■迪拜规则:不投机,共进退
十年磨难,十年辉煌。如今陈志远不仅拥有以经营服装、皮鞋为主的3个大市场,还拥有一个近1万平方米的五金汽配市场。而且他的目光还从迪拜延伸,横跨浩瀚的太平洋,2005年,陈志远又与乡人共同投资,在南美的智利圣地亚哥成功创办了一个5000平方米的中国商贸中心。他说,他要向世界推销温州商品,把温州制造、浙江制造、中国制造推向全世界。“只要我能动,我就有激情去做这些事情。”
陈志远总是毫不避讳地说,他就是一位农民,没什么文化,靠的就是一双手。确实,善良谦逊、吃苦耐劳、脚踏实地……这些草根浙商最本真的品质在他身上都能找到。不过,这些显然不是他的全部属性。他身上的那种商人适应环境的本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去年,债务危机让迪拜陷入困境,楼价跌到三分之一,舆论似乎也在“倒戈”,对于迪拜发展模式颇有争议。
然而,在迪拜生活了十多年的陈志远认为,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糟糕,一切都还很正常,他还带了几批温州人想去抄底。在传统领域,温州人越做越好;在一些新兴的领域,也不断地有温州人介入并取得突破。
“我们做市场这么多年,跟政府部门打交道的次数很少,远不及和房东碰面的次数。这是一个没有税务局的地方。”陈志远说,迪拜的潜力是相当大的,“唯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斗价格、搞内耗。”
在迪拜楼市泡沫破灭后,以陈志远为首的温州商人还看中了位于迪拜塔附近的楼王。陈志远说,这是价值投资,只要价格合理,他就打算买进。经济低谷,越是危险,就越有机会。跟他一样看中这个楼王的还有9名温州商人,各方调集资金的能力相当强,大家定好规则同进退。
回想当年,他依然会语重心长地说,创业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在激烈竞争中不进则退。虽然,言者无心,这让听者明白了他何以能够从洗碗工蜕变成亿万富翁。(来源:《钱江晚报》2010年8月25日以及《今日早报》2010年3月22日 编辑/周南)
在中国民营经济的版图中,浙江民营经济独树一帜,浙商资本特立独行。逐“水草”而居的浙江民间资本,总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新的项目和兴奋点,譬如在迪拜经历了主权债务风波后,温州商人拂去辛酸,挺直身向前看。
■44岁背债只身闯迪拜
普通的白衬衫,穿布鞋,微胖,浓浓的温州口音——无论打扮还是口音,陈志远都很温州。
蜗居在迪拜老城区Deira,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小屋,他最爱吃的是公司里温州人烧的家乡风味菜。
“十几年了,都没搬过。这里离几个市场都近。”陈志远说。
很难想象,就是这么一个貌不惊人、只会几句蹩脚英语的人,在迪拜创办了三座商城,一年销售额高达10亿美元,开拓了一批繁荣的贸易中心。在当地俨然“混”成了明星。
很多时候,陈志远成了迪拜浙商的代名词。
作为浙江第一批前往迪拜经商的商人,陈志远还清楚地记得1998年8月的一天,他从温州颠簸到广州,再辗转香港,横跨千山万水抵达迪拜。一下飞机,迎接他的只有大片荒芜的沙漠、刺眼的阳光和40多摄氏度高温的热浪。
在来迪拜之前,陈志远正处于经商的低谷。
“温州人讲面子,在国外即使再苦再累,也比在家乡强。”陈志远毫不避讳自己的过去。身背四五十万元的债务,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下定决心,只身闯荡迪拜,以求能在事业上起死回生。
那年他44岁,已过不惑。
“当时身上全部加起来就只有1000美元,这些钱还是找朋友东拼西凑的。”不懂阿拉伯语,不会说英语,一时又找不到赚钱的方法,陈志远决心从底层做起。
与所有的打工者一样,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陈志远睡得了地板,吃得了苦中苦,心中却有鸿鹄之志。没多久,他凑起打工节省下的钱,就出来摆地摊。起步的平台只有6平方米。当时的迪拜,还是个商业处女地,来自中国的小商品很走俏。陈志远的“地摊经济”卖的大都是温州货。温州商品得天独厚的价格优势和温州人活络的头脑,使他生意火了起来。慢慢地,他终于“咸鱼翻身”,掘到了“第一桶金”。
先是给卖皮鞋的老乡烧饭,不拿工资,对方提供住宿,在客厅里打了个地铺。曾经身为厂长的陈志远,下厨起初令他手足无措。“刚来的时候连蛋汤都不会烧,烧坏的偷偷倒掉,再打电话问别人怎么烧。”
回忆起刚来迪拜闯荡时候的境况,陈志远至今历历在目。
半年后,陈志远在迪拜走街串巷,四处寻找商机。这中间,他在中餐厅当过洗碗工,摆过地摊。“我从最早来迪拜做生意的上海人手里批一些中国货摆地摊,一天能赚个几百迪拉姆。我赚了钱跟别人想法不大一样,我想做大。”
每天啃一个面包,一天顶着烈日走5小时的路。就这样,陈志远的地摊越摆规模越大。他开始卖中国产的头巾、短裤、袜子等日常用品。“那时候条件很苦,我想我的妻儿,他们成了我的精神支柱。”
■倾家荡产创办中国商城
一年后,陈志远终于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他用赚来的两万迪拉姆租了一间店面。自己的生意总算有了落脚点。但回望周围一起在迪拜经商的中国朋友,赚了一笔钱后,纷纷打起退堂鼓。
陈志远心里开始嘀咕,为什么中国人在迪拜留不住?
经过一年半时间的摸索和思考,他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因为这里没有中国自己的市场。我们去外国人那里租店面,租金非常高,就算50万迪拉姆租过来,还没有客源。”陈志远分析,在外国人的商贸圈子里,中国人很难长时间立足。
阿联酋是个资源丰富、风光优美的国家,但是生产性企业少,物美价廉的温州小商品在这里深受欢迎。
随后,陈志远发现在木撒拉路,有很多房子是空的,适合用来做市场。于是,他从当地人手中租了1万平方米的商场。“我先给房东一笔押金,他给我半年期限,如果市场做不起来,押金就归他了。”场地租好后,陈志远赶回温州,通过自己的人脉大力招商。2000年10月,中国商品城开业。
“招商时很顺利,但运作却出了差错。”陈志远说,开业后半个月,商城问题就显露了。“当时很多老乡由于没有经验,运过来的货都不适合中东市场,大家开始降价出售商品,出现恶性竞争。
当这个问题被陈志远察觉时,已经是2001年上半年,有的商铺已经开始大量抛售。三分之一的老乡都选择回家。商城几乎濒临倒闭。
面对这一颓势,陈志远背水一战,向经营户做出惊人之举:不收租金,所有店面白用。“安民告示”贴出后,他默默地回到家乡温州,把所有的家产卖掉,回到迪拜付掉房东几百万元的年租。广大经营户为之震动,一个个重新回到市场。陈志远组织广大经营户总结经验教训,杜绝互相杀价,帮助他们打自己的样品,树自己的品牌。半年后,中国商品城柳暗花明,生意起死回生。
中国商品城、中国轻工城、志远鞋城……就这样,陈志远在迪拜一共创办起三座商场。一时间,中国制造和中国商人在迪拜、阿联酋乃至整个中东声名远扬。而他自己,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浙商,变成了亿万富翁,还担任阿联酋温州商会会长。
“陷入困境对我不仅是个考验,也是一个历练,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成熟许多。”陈志远说。男人的自尊心与对妻儿的责任感支撑着他度过了中东创业初期的艰苦岁月。那一段经历,他说起来似乎充满了快乐,收获很多。
■迪拜规则:不投机,共进退
十年磨难,十年辉煌。如今陈志远不仅拥有以经营服装、皮鞋为主的3个大市场,还拥有一个近1万平方米的五金汽配市场。而且他的目光还从迪拜延伸,横跨浩瀚的太平洋,2005年,陈志远又与乡人共同投资,在南美的智利圣地亚哥成功创办了一个5000平方米的中国商贸中心。他说,他要向世界推销温州商品,把温州制造、浙江制造、中国制造推向全世界。“只要我能动,我就有激情去做这些事情。”
陈志远总是毫不避讳地说,他就是一位农民,没什么文化,靠的就是一双手。确实,善良谦逊、吃苦耐劳、脚踏实地……这些草根浙商最本真的品质在他身上都能找到。不过,这些显然不是他的全部属性。他身上的那种商人适应环境的本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去年,债务危机让迪拜陷入困境,楼价跌到三分之一,舆论似乎也在“倒戈”,对于迪拜发展模式颇有争议。
然而,在迪拜生活了十多年的陈志远认为,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糟糕,一切都还很正常,他还带了几批温州人想去抄底。在传统领域,温州人越做越好;在一些新兴的领域,也不断地有温州人介入并取得突破。
“我们做市场这么多年,跟政府部门打交道的次数很少,远不及和房东碰面的次数。这是一个没有税务局的地方。”陈志远说,迪拜的潜力是相当大的,“唯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斗价格、搞内耗。”
在迪拜楼市泡沫破灭后,以陈志远为首的温州商人还看中了位于迪拜塔附近的楼王。陈志远说,这是价值投资,只要价格合理,他就打算买进。经济低谷,越是危险,就越有机会。跟他一样看中这个楼王的还有9名温州商人,各方调集资金的能力相当强,大家定好规则同进退。
回想当年,他依然会语重心长地说,创业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在激烈竞争中不进则退。虽然,言者无心,这让听者明白了他何以能够从洗碗工蜕变成亿万富翁。(来源:《钱江晚报》2010年8月25日以及《今日早报》2010年3月22日 编辑/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