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起始阶段。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还影响到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好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我们每位物理教师始终在努力探索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这是当前物理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入门教育;发展兴趣是前提;创新思维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总结
一、开好第一堂课,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只有求知欲,才有学习了解的欲望。
二、激发学生兴趣,重视课堂导入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课本的资源,抓住机遇,创新教学艺术,培养强化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呼唤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对认识物理兴趣转向诱导学生探究物理的内部规律,使其兴趣得以发展。
例1、在教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一节课中,最初是完全开放,自主探究。即创设情境后,由学生观察、讨论、猜想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然后自行设计方案、小组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终得出成像特点。引导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索动机。
例2、在学习“力与运动关系”中的惯性知识时,在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的图片得出惯性定义后,再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思考,讨论并加以解释。教师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说法,让学生学会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来解释现象。
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教学变的事半功倍。同时也能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初中物理创新教学
物理教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设疑,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例如,在讲授“浮力的利用”时,我设计了三个实验:①把生萝卜放入水中,使之漂浮在盛水的烧杯中,然后在上面插入薄铁片剪成的小人,直到下沉。启发提问:怎样使它继续漂浮起来?②将把萝卜挖空,重做实验。③把废牙膏皮卷成一团放入水中,怎样使它浮在水面上?通过这样设疑,学生求知欲一下子被点燃了,表现出高度的主动性,急于去探索。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研究和学习之中。
有了发散训练,还要培养学生善于从多条思路的基础上进行比较,选出最佳思路或总结更合理的思路,这才是高效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训练基础上,要培养学生会综合、小结和比较。学完一节课,在进行小结时要有突破性提高,使学生探索盎然,不断诱发新的求知欲,带着问题继续去思考,不能把小结只看成是简单的归纳和知识堆积。综合、小结的目的要达到让学生去比较、反思和不断改进,提高创造思维的准确度和敏捷度。
四、物理教學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才的竞争,这些都对新世纪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被摆在了显眼而又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是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要培养学生在物理方面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要求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提问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启发他们的大脑思维。此外,不仅在课堂上,在课外也应该培养学生自我实践、自我创新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创新思维的好处,促使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到各项关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活动中来。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开始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适时的引导,启发。好的提问法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好的提问技巧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有着很强的作用。
例如在讲授《光的反射》一课时,可以提问学生,我们为什么能看到电灯?学生回答:因为电灯是光源,发出光,所以我们能看到。这个问题的反思,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兴趣。再有就是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中学时期的学生好奇心较强,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地学生兴趣。
创新教学和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初中物理教学,从而达到全方面的教育效果。
总结
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力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在自我发现中找到各个问题的答案,从而使其创新思维得到有力发展。
参考文献:
[1] 阎金铎,郭玉英主编.《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概论》
[2] 圆周运动的模拟实验——利用“仿真物理实验室”突破学生认知障碍[J].教学仪器与实验(月刊),2003(3)、
[3] 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M].1版.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4] 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M].2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这是当前物理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入门教育;发展兴趣是前提;创新思维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总结
一、开好第一堂课,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只有求知欲,才有学习了解的欲望。
二、激发学生兴趣,重视课堂导入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课本的资源,抓住机遇,创新教学艺术,培养强化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呼唤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对认识物理兴趣转向诱导学生探究物理的内部规律,使其兴趣得以发展。
例1、在教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一节课中,最初是完全开放,自主探究。即创设情境后,由学生观察、讨论、猜想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然后自行设计方案、小组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终得出成像特点。引导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索动机。
例2、在学习“力与运动关系”中的惯性知识时,在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的图片得出惯性定义后,再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思考,讨论并加以解释。教师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说法,让学生学会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来解释现象。
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教学变的事半功倍。同时也能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初中物理创新教学
物理教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设疑,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例如,在讲授“浮力的利用”时,我设计了三个实验:①把生萝卜放入水中,使之漂浮在盛水的烧杯中,然后在上面插入薄铁片剪成的小人,直到下沉。启发提问:怎样使它继续漂浮起来?②将把萝卜挖空,重做实验。③把废牙膏皮卷成一团放入水中,怎样使它浮在水面上?通过这样设疑,学生求知欲一下子被点燃了,表现出高度的主动性,急于去探索。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研究和学习之中。
有了发散训练,还要培养学生善于从多条思路的基础上进行比较,选出最佳思路或总结更合理的思路,这才是高效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训练基础上,要培养学生会综合、小结和比较。学完一节课,在进行小结时要有突破性提高,使学生探索盎然,不断诱发新的求知欲,带着问题继续去思考,不能把小结只看成是简单的归纳和知识堆积。综合、小结的目的要达到让学生去比较、反思和不断改进,提高创造思维的准确度和敏捷度。
四、物理教學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才的竞争,这些都对新世纪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被摆在了显眼而又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是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要培养学生在物理方面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要求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提问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启发他们的大脑思维。此外,不仅在课堂上,在课外也应该培养学生自我实践、自我创新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创新思维的好处,促使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到各项关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活动中来。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开始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适时的引导,启发。好的提问法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好的提问技巧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有着很强的作用。
例如在讲授《光的反射》一课时,可以提问学生,我们为什么能看到电灯?学生回答:因为电灯是光源,发出光,所以我们能看到。这个问题的反思,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兴趣。再有就是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中学时期的学生好奇心较强,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地学生兴趣。
创新教学和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初中物理教学,从而达到全方面的教育效果。
总结
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力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在自我发现中找到各个问题的答案,从而使其创新思维得到有力发展。
参考文献:
[1] 阎金铎,郭玉英主编.《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概论》
[2] 圆周运动的模拟实验——利用“仿真物理实验室”突破学生认知障碍[J].教学仪器与实验(月刊),2003(3)、
[3] 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M].1版.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4] 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M].2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