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朋友读我的文章,常常夸奖我阅读面广、记忆力好。其实,我深知自己的知识储备远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上学期我心血来潮,一有闲暇便背诵唐诗宋词,并每每为一些佳句拍案叫绝。办公室一位新分来的老师看到我这样,便笑着说:“我上学时,老师也要求我们每天背诵这些古代诗文,您现在背诵的我都曾背过。”我半开玩笑地请她试一试,她果然将我初次读到的诗词背得滚瓜烂熟。但再看她写的文章,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我便纳闷:何以自己读书不多,文章写得却还凑合;而她知识储备充分,却运用不好呢?
思索良久,我终于醒悟到她是患了学习“消化不良”症的缘故。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提出“跳起来摘果子”的命题,旨在调动个体的学习动机,让个体在学习中有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有效地激发个体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于是,现在的学生也都在老师的指导或者要求、逼迫下,一年四季忙于从知识之树上采摘果子,并不断地被告知这些果子对他们今后的生活会很重要。但学生却不能感受到这些摘下来的果子除了提高分数外,对于他们的生活究竟有什么意义。他们对读书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我的同事便是如此,她对诗词的掌握固然多,却是学生时代在老师的要求下背诵的,是奉命而摘的果子,食而不知其味,所以远不如我这样自发地学习、品味理解深刻。换一句话说,我对自己背诵的每一首诗词,都是真正消化、吸收了的,运用起来便灵活自如;而她的知识储备却是僵死的、生硬的,果子到了肚里,却没有被消化、吸收。从某种意义上说,她只是一个装果子的容器。难怪有教育者提出“让学生独自在树下坐一会儿”的话题,即让学生在不断采摘果子的同时,给予他们独立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去享受采摘果子的快乐,去理解其中的辛劳;让学习对于他们不再是出于外力的强迫,而是个人生活的需要,免得患上学习“消化不良”症。
我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尤其是上高中前,学习对我来说很轻松。老师不搞题海战术,我的课余时间经常是采桑葚、玩冰雪、爬山、做游戏。表面上看我的学习时间减少了,相应掌握的知识量也减少了,但正是这宽松的学习氛围,使我得以享有思维和感情自由徜徉的空间。再看现在的孩子,刚刚上小学三年级,就被无穷无尽的作业吓怕了。从社会到学校,从家长到老师,都在追求高效率,却没想到过分追求短期效应的直接副作用是有数量无质量。当然,数量是很重要的,但数量不等于质量,在脑力劳动领域尤其如此。这种忙于采摘果子的教育,极容易使学生厌学,患上学习“消化不良”症。
我认识一位一线教师丁星凡,发表了好多教育随笔,文章颇有见地。我曾询问丁老师,他的文章质量何以那么高,有什么诀窍。丁老师回答:“我是思考得多,写得少。”一句话道出了学习与写作的天机。再认真学习丁老师的文章,发现他对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很留意,一个小小的事件,甚至为生病的妻子熬中药这样简单的家务,他都能悟出来一些教育理论来。他并没有忙于采摘知识树上永远也摘不完的果子,却也收获颇丰。《幽梦影》的作者张潮有警句说:“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我们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中还可以加两句:“闲则能深谋远虑,未雨绸缪,早为之计。”
肖川曾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说:一个处于疲惫应付、自顾不暇境地的人,哪里有心思去批判、去怀疑?通常的情况只能是照猫画虎,生吞活剥,不求甚解。刘铁芳老师也在《守望教育》中说:且让我们一道在树下坐一会儿,让我们共同享受此刻的宁静与自由,倾听心灵深处细微的震颤。让我们在心系教育生活的同时,多一点平凡和朴实,多一点清醒和自觉,让教育生活成为师生心灵自由徜徉、共同依恋之乡。
(责编 晓 月)
思索良久,我终于醒悟到她是患了学习“消化不良”症的缘故。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提出“跳起来摘果子”的命题,旨在调动个体的学习动机,让个体在学习中有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有效地激发个体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于是,现在的学生也都在老师的指导或者要求、逼迫下,一年四季忙于从知识之树上采摘果子,并不断地被告知这些果子对他们今后的生活会很重要。但学生却不能感受到这些摘下来的果子除了提高分数外,对于他们的生活究竟有什么意义。他们对读书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我的同事便是如此,她对诗词的掌握固然多,却是学生时代在老师的要求下背诵的,是奉命而摘的果子,食而不知其味,所以远不如我这样自发地学习、品味理解深刻。换一句话说,我对自己背诵的每一首诗词,都是真正消化、吸收了的,运用起来便灵活自如;而她的知识储备却是僵死的、生硬的,果子到了肚里,却没有被消化、吸收。从某种意义上说,她只是一个装果子的容器。难怪有教育者提出“让学生独自在树下坐一会儿”的话题,即让学生在不断采摘果子的同时,给予他们独立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去享受采摘果子的快乐,去理解其中的辛劳;让学习对于他们不再是出于外力的强迫,而是个人生活的需要,免得患上学习“消化不良”症。
我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尤其是上高中前,学习对我来说很轻松。老师不搞题海战术,我的课余时间经常是采桑葚、玩冰雪、爬山、做游戏。表面上看我的学习时间减少了,相应掌握的知识量也减少了,但正是这宽松的学习氛围,使我得以享有思维和感情自由徜徉的空间。再看现在的孩子,刚刚上小学三年级,就被无穷无尽的作业吓怕了。从社会到学校,从家长到老师,都在追求高效率,却没想到过分追求短期效应的直接副作用是有数量无质量。当然,数量是很重要的,但数量不等于质量,在脑力劳动领域尤其如此。这种忙于采摘果子的教育,极容易使学生厌学,患上学习“消化不良”症。
我认识一位一线教师丁星凡,发表了好多教育随笔,文章颇有见地。我曾询问丁老师,他的文章质量何以那么高,有什么诀窍。丁老师回答:“我是思考得多,写得少。”一句话道出了学习与写作的天机。再认真学习丁老师的文章,发现他对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很留意,一个小小的事件,甚至为生病的妻子熬中药这样简单的家务,他都能悟出来一些教育理论来。他并没有忙于采摘知识树上永远也摘不完的果子,却也收获颇丰。《幽梦影》的作者张潮有警句说:“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我们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中还可以加两句:“闲则能深谋远虑,未雨绸缪,早为之计。”
肖川曾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说:一个处于疲惫应付、自顾不暇境地的人,哪里有心思去批判、去怀疑?通常的情况只能是照猫画虎,生吞活剥,不求甚解。刘铁芳老师也在《守望教育》中说:且让我们一道在树下坐一会儿,让我们共同享受此刻的宁静与自由,倾听心灵深处细微的震颤。让我们在心系教育生活的同时,多一点平凡和朴实,多一点清醒和自觉,让教育生活成为师生心灵自由徜徉、共同依恋之乡。
(责编 晓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