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杂合性是后殖民翻译理论的一部分,旨在寻求一种既能促进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交流,也可以抵制翻译中产生的霸权主义的翻译策略。《离骚》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译者所处时代的不同,采用的翻译策略也不同,因此,探究上述译本的翻译策略和效果对解读中国古典诗歌,传播文化影响力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离骚 杂合性 翻译策略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概念的提出,文化霸权主义正改头换面以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出现在生活中,翻译作为殖民主义和解殖民主义的渠道,在其中的作用十分凸显。
《离骚》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古今中外诸多翻译家都对其进行了翻译,使其在西方世界也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因此探究《离骚》英译本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身的文化认同度和西方世界的关注点,为更好的把握今后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
二、杂合性
杂合性一词出现于17世纪的自然科学用于指示自然界中的杂合现象,直到20世纪后期,霍米巴巴才将杂合性引入到后殖民理论中。巴赫金(1995)认为,权威话语不可能进入到杂合文本中,一旦进入,拥有单方面话语权的权威文化就会立刻瓦解,因此,杂合性是对权威话语的挑战和反抗。在中国,孙会军(2003)认为杂合现象是不同文化碰撞和交流的自然结果。杂合,归化和异化作为后殖民翻译理论的主要翻译策略,不同于后两者的简单向加,而是两种文化相结合的最优解。杂合性理论取二者之长,认为译者不应一味坚持一成不变的翻译策略,迫使归化或异化理论走向两极才恰恰落入了殖民主义的陷阱。
三、《离骚》英译本的杂合性分析
杂合性翻译文本的分析和研究应主要从语言,文化和文学三方面着手。本章将遵从以上分类对《离骚》及杨宪益译本和郭沫若译本进行分析。
1.语言的杂合。
例1: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杨译:A prince am I of ancestry renowned; Illustrious name my royal sire hath found
郭译:I am the descendant of the ancient emperor Gao-yang; my deceased father is called Baiyong;
在此例句中有诸多文化负载词如高阳,苗裔,皇考和伯庸,在杨宪益的译文中,高阳和伯庸等词在对篇章的理解不起任何影响的情况下被省略不译,同时保留了苗裔和皇考的真实意义即子孙和父亲。郭沫若的译本则将所涉及的所有词全部译出,激起目标语读者在阅读兴趣的同时,引导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例2: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改乎此度?
杨译:Had I not loved my prime and spurned the vile, why should I not have changed my former style?
郭译:Why not abolish the present corrupt regime while I am still strong? Why not alter this political system?
中国古代文章因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而注重比兴的修辞手法,不倾向于直抒胸臆。而西方由于航海文明的渊源和雄辩的传统,倾向于热情和直接的表达方法。原文中的语气助词“兮”在文章中广泛应用,一方面有辅助语气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控制行文和朗读节奏避免过于急促。而郭译本中采用两个疑问句使感情程度超出了原文,在语法的选择是一边倒,使得杂合性程度减弱,不及杨译本。
2.文化的杂合。
例3:唯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杨译: The fallen flowers lay scattered on the ground, the dusk might fall before my dream was found.
郭译:I worry about the plants withering away and fear I am growing old.
中国自古有用美人比喻自身以及才华的传统,汉代王逸《序》曾言:《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曹植也曾作《杂诗》以美人迟暮比喻年华老去,志向不抒而岁月不再。在译文中,杨译本将美人引申为梦想与才华,而郭译本中引申为年岁均是不同角度的理解,符合对原文的解读。
3.文学性的杂合。
例4: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杨译:when sirius did in spring its light display, Achild was born, and tiger marked the day
郭譯:I was born in January, 340B.C.
就文学性的杂合程度而言,杨译本的文学性更高。主要体现在韵律的选择和意象的丰富上。杨译本采用每一句押尾韵的方法,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朗朗上口且注重对原文词语的准确把握与目标语的选择,而不是对原文的简单直译。
四、结语
经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多采用一种翻译策略为主而另一种或几种翻译策略为辅的方法进行分析。杂合性的意义体现在它糅合了几种不同的翻译策略而使得译文在语言,文化和文学性方面呈现出最佳的选择。杂合性分析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中西文化以及翻译趋势的把握,便于两种语言以及两种文化在译文中得以相遇而产生碰撞,引发后人思考。
参考文献:
[1]韩子满.文学翻译杂合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侯颖文,女,河南郑州人,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离骚 杂合性 翻译策略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概念的提出,文化霸权主义正改头换面以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出现在生活中,翻译作为殖民主义和解殖民主义的渠道,在其中的作用十分凸显。
《离骚》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古今中外诸多翻译家都对其进行了翻译,使其在西方世界也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因此探究《离骚》英译本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身的文化认同度和西方世界的关注点,为更好的把握今后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
二、杂合性
杂合性一词出现于17世纪的自然科学用于指示自然界中的杂合现象,直到20世纪后期,霍米巴巴才将杂合性引入到后殖民理论中。巴赫金(1995)认为,权威话语不可能进入到杂合文本中,一旦进入,拥有单方面话语权的权威文化就会立刻瓦解,因此,杂合性是对权威话语的挑战和反抗。在中国,孙会军(2003)认为杂合现象是不同文化碰撞和交流的自然结果。杂合,归化和异化作为后殖民翻译理论的主要翻译策略,不同于后两者的简单向加,而是两种文化相结合的最优解。杂合性理论取二者之长,认为译者不应一味坚持一成不变的翻译策略,迫使归化或异化理论走向两极才恰恰落入了殖民主义的陷阱。
三、《离骚》英译本的杂合性分析
杂合性翻译文本的分析和研究应主要从语言,文化和文学三方面着手。本章将遵从以上分类对《离骚》及杨宪益译本和郭沫若译本进行分析。
1.语言的杂合。
例1: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杨译:A prince am I of ancestry renowned; Illustrious name my royal sire hath found
郭译:I am the descendant of the ancient emperor Gao-yang; my deceased father is called Baiyong;
在此例句中有诸多文化负载词如高阳,苗裔,皇考和伯庸,在杨宪益的译文中,高阳和伯庸等词在对篇章的理解不起任何影响的情况下被省略不译,同时保留了苗裔和皇考的真实意义即子孙和父亲。郭沫若的译本则将所涉及的所有词全部译出,激起目标语读者在阅读兴趣的同时,引导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例2: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改乎此度?
杨译:Had I not loved my prime and spurned the vile, why should I not have changed my former style?
郭译:Why not abolish the present corrupt regime while I am still strong? Why not alter this political system?
中国古代文章因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而注重比兴的修辞手法,不倾向于直抒胸臆。而西方由于航海文明的渊源和雄辩的传统,倾向于热情和直接的表达方法。原文中的语气助词“兮”在文章中广泛应用,一方面有辅助语气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控制行文和朗读节奏避免过于急促。而郭译本中采用两个疑问句使感情程度超出了原文,在语法的选择是一边倒,使得杂合性程度减弱,不及杨译本。
2.文化的杂合。
例3:唯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杨译: The fallen flowers lay scattered on the ground, the dusk might fall before my dream was found.
郭译:I worry about the plants withering away and fear I am growing old.
中国自古有用美人比喻自身以及才华的传统,汉代王逸《序》曾言:《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曹植也曾作《杂诗》以美人迟暮比喻年华老去,志向不抒而岁月不再。在译文中,杨译本将美人引申为梦想与才华,而郭译本中引申为年岁均是不同角度的理解,符合对原文的解读。
3.文学性的杂合。
例4: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杨译:when sirius did in spring its light display, Achild was born, and tiger marked the day
郭譯:I was born in January, 340B.C.
就文学性的杂合程度而言,杨译本的文学性更高。主要体现在韵律的选择和意象的丰富上。杨译本采用每一句押尾韵的方法,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朗朗上口且注重对原文词语的准确把握与目标语的选择,而不是对原文的简单直译。
四、结语
经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多采用一种翻译策略为主而另一种或几种翻译策略为辅的方法进行分析。杂合性的意义体现在它糅合了几种不同的翻译策略而使得译文在语言,文化和文学性方面呈现出最佳的选择。杂合性分析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中西文化以及翻译趋势的把握,便于两种语言以及两种文化在译文中得以相遇而产生碰撞,引发后人思考。
参考文献:
[1]韩子满.文学翻译杂合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侯颖文,女,河南郑州人,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