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nzhixingki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力去学习。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课堂的生命力在于对学生的吸引力。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就会使学生爱上道德与法治课,就会期盼道德与法治课。那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重导入,以趣激学——先声夺人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是组织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犹如一篇杰作的序曲,好的导入能先声夺人,扣住学生心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在讲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中学时代》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
  首先,多媒体导入班级学生刚入校时的照片、视频资料(背景音乐《相逢是首歌》):七年级新生参观校园,参加军训,去食堂吃饭,上第一节课……然后,亲切自然地導入本课:“亲爱的同学们,相逢是首歌,刚刚告别快乐的小学时光,我们相逢在美丽的中学校园。大屏幕上展现的是同学们飒爽的英姿、昂扬的斗志、教室里求知若渴的眼神,我特别想听听你们对中学生活的期待。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中学时代。”顺势导出课题——《中学时代》。
  图片影像资料有直观化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图片影像导入新课,能够更好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迅速进入上课状态。
  二、精设计,创景激趣——在体验中发展兴趣
  一节课能否牢牢吸引住学生,关键要看课中的设计。我们要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原则的指导下,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通过亲自尝试、参与表演、角色互换、情境体验等形式,自主、积极、快乐地进行体验,有解决自己生活发展需求的愿望,焕发生命的活力,达到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内化情感的目的。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体验角色扮演的乐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参加山东省优质课比赛中,我与学生共同表演的小品《负责任的三个》成为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在这个小品中我扮演了一个多次违反社会管理秩序的反面人物,学生分别扮演富有正义感的乘客、售票员等。小品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乱闯马路、上下车不排队、携带危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场景融入其中,使学生们切实感悟到了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在这个环节中,无论是听课的学生、参与表演的学生,还是听课的老师,都始终兴趣盎然。抽象的知识通过生动鲜明的形象表现出来,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好的情景表演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课程目标。
  三、去实践,以趣导行——学以致用升华兴趣
  有专家曾经指出:好课的结尾,不是给教育“画句号”,而是能继续给学生留出生长智慧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形成良好的品质,在课后也能拓展延伸。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明理践行,我们可以利用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融入实践中去。例如,我在讲授“让社会投给我赞成票”时,设计了这样的课后拓展: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次志愿者活动。
  课后,学生们积极响应了这次活动。有的班级组织了清理小广告、捡拾风景区垃圾的活动;有的班级组织了义卖报纸的活动;有的班级还结合我市正在举行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契机,举行了“办文明世园会,做文明游客”的签名活动,得到了海内外游客的广泛参与和好评。通过参与活动,学生深受触动,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有的同学在课后这样写道:“星期天我与同学们去台东义卖报纸。一开始我有点难为情,张不开口,但想到义卖报纸的钱可以给生活困难的同龄人买一瓶水,买一个面包,我感到无比高兴。我还跟爸爸妈妈说:‘以后路上遇到义卖报纸的活动你们一定要买,支持他们就是支持您儿子!’”
  在这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在活动结束后要及时组织他们交流,并根据反馈意见及时总结,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及时鼓励,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总之,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良好的教姿教态、优美感人或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活动等都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勇于探索,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认真备学生、备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趣激学,激趣乐学,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真正爱上道德与法治课,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其他文献
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表明,要想提高初中学生的历史学科成绩,积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培养其对于这一科目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历史这样一门以“讲解式”教学为主的理论学科而言,教师则更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帮助其拥有长久的学习动力。在本文中,笔者从初中历史教学实际出发,引入相关的教学案例,重点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旨在为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是高考历史复习的重点,也是考试大纲文综规定的必考的主干知识之一。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将雅典民主与当时军事关系省略,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全面把握雅典民主产生的背景、过程及特征。虽然人教版选修1中的《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一课中谈到不同等级所尽的义务不同,并以军事义务为例对四个等级加以说明,但也没有明确指出所尽军事义务等级的变化与民主发展的演变关系,从而体现的军事民主特征。下面通过一道选择题略
针对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适应问题,根据相关教育理论建立了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适应评价指标,从心理适应、生存适应、文化适应、人际适应和专业适应五个维度构建了入职适应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教师都逐渐赞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政治课堂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得以推行。然而,物极必反,有些政治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导致了课堂上讲的缺失,甚至有些人把教师的讲看成是“一言堂”“填鸭式”教学的代名词。其实,要真正地体现新改革精神,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相辅相成,而教师的讲正是主导作用的最有力的体现。如果教师讲得
期刊
问题的提出是思考的开始,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创造的过程。基于这一要点,随着人们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问题切入教学法”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方法的根基是科学思维,目标是帮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在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中深入思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和讨论等方法有效获取政治知识,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笔者将就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精准地运用问题切入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有效避免高中政治的填鸭式教学、灌输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呢?本文从课前参与和课堂参与两大方面进行高中政治参与式教学的尝试,以期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有创造性的社会主体。这一教育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几乎成为具有全球性的教育共识。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新课程改革理念也强调:课堂教学不再把学生看成纯粹的知
期刊
网络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教学也受到了“网络时尚”的冲击。将网络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促使高中历史教学与网络相互融合,能够探索出全新的教学方式。  一、以教材为依托,开展分层教学  课程标准不仅是课程指标的评价体系,也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在網络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必须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  例如,在教学高中历史必修1中的《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时,在网络课程设计中,要将
小说仪式叙事是对仪式行为描绘、仪式化书写、仪式感营造三个方面在小说中呈现的概括性表述。小说叙事中的仪式成分介入,能够有助于作家实现对社会性与历史性的表现,然而,也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有很强的关联性和交叉性,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地理学科的这个优势,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实践活动,探究生活中的问题。  STEM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由于倡导跨学科式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能够很好地联系理论知识和现实应用,故越来越受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欢迎。将STEM教育理念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即教师通过跨学科知识的整合,改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