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老师“被成长”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qiq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围绕着 “体育教研问题根源讨论——源于‘人’的是什么?”的话题展开。
  对于教科研,个人曾经一直着重强调体育教师的主动意识、自觉行动。但是在论坛中读到于素梅老师提到的“在教研活动中,领导、组织、指导、参与者等各类人群对教研的认识和做法”的表述,再回头看看自己这些年的科研之路,就更想谈一谈外部环境、他人因素对教研的影响,因为个人成长经历让我认识到体育教研的主动内生发展是必须的,但是如何“又好又快”地发展,外部因素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拟结合我在南通市名师培养对象第一梯队(以下简称“第一梯队”)的亲身经历,列举一些机制、做法以及自身的认识,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导师们的“三个一”
  教师的专业发展、教科研能力的提升,究其根本,源于主动性的发展,是内生性的结果。但是好多老师遇到一定的瓶颈之后,就会因为多种原因徘徊在高原期的困顿中停滞不前,此时的外部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人在背后推一把,也许就迈出了新的一步。第一梯队里的导师们经常这样说:“我们做的事情就是领一领、推一推、逼一逼。”
  这“领一领”就是为我们提供咨询、指导、诊断、评价等多种专业性服务,让我们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自身的优势、存在的不足以及解决问题与困惑的对策;“推一推”就是为我们搭建了多种学习、发展平台,通过会课、导师个别访谈、支教、读书、写作、个人研讨会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逼一逼”就是年度考核,让每个培养对象把一年的发展成果捧过来、摊出来、比起来,这就像一根鞭子,不断抽打着我们的懒惰与倦怠。
  从以上的阐述中可以发现,导师们津津乐道的“三个一”,作为一种外力,是一种唤醒、一种激发、一种指引、一种帮扶,他们的倾情推动、聚智引导,把我们送到了专业发展的高速路口,使得我们可以快速前行,科学突破。
  三年内,500余课时的集中研修,21节公开课,23本著作的读书笔记,记不起次数的与导师的日常联系;教学比赛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19篇省级以上论文……在没有进入第一梯队之前,这是我这样一个一线体育老师所不敢想象的,就算你再有主动发展的动力,没有这样的发展空间与平台也无济于事。恩格斯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当这样的生活成为一种日常方式后,开始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开始学会发现、学会反思;我开始走上了一条从个人经验到普遍真理,再到个人理论的自我发现、自我完善之路。也许这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或许也就是我的“被成长”之路。
  所以我想体育教研也应该是这样,在激活教师专业发展内在需求的基础上,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学校都要能够 “领一领、推一推、逼一逼”,加强外力推动,为教师营造成长环境,实行扶助与引领,让他们有目标,有方向,有助力,有成效地成长。在这样的“他人”背景下,体育教师也许就会拥有追逐自己教育理想的自信与力量。
  二、“托罗普斯”学习团队
  在第一梯队,每个成员有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那就是建立一个团队。表面上看是要发挥名师培养对象的辐射效应,带动周围教师队伍成长。可是就是在这个团队中,由于大家的共生共补,让我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托罗普斯团队”是有任务指向的,即团队成员开放自己的课堂,共同面对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我们以“发现教学的问题—设计解决方法—行动—反思”的研究模式,着力点放在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案例中,相互交流、相互评价我们的教学经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同伴那里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教学,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
  为了使得这样的形式常态化,我要求团队成员设置录像,放在平台上让大家进行观看,团队以“相约星期四”的固定时间进行相互对话,使教师们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做法、感受等与更多的老师交流分享。除了录像课,还以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读书沙龙等形式予以补充。在活动中大家交流着针对教材中某一内容各自独到的教法;相互切磋着教学中针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精妙设计;畅谈对新课程理念自身的感悟;共同探讨对某一教学课题的研究;相互慰藉在教学中的尴尬境遇。这样团队成员们不断吸收新的信息与新的知识,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知识积累。经过几年的打磨,“托罗普斯团队”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在这里,不仅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作为发起人的我同样也得到进步。
  在团队里我经常引用这样的俗语:“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就各有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互相分享,就各自有了两种思想”。在团队中,沟通与分享是种多元的、多层的、相互弥补的关系,思想、知识、经验的共享不仅是简单累加,更是相互碰撞、相互浸润、相互融合。正如佐藤学在《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中所言:“它不是‘珊瑚般的学习共同体’,而是‘交响乐般的学习共同体’,音色、音阶都不同的乐器发挥其差异,和谐地发出音响的表象。”我想这正是对“托罗普斯团队”最好的描述。
  同样我想走在体育教师教学科研之路一定不是形只影单、踽踽独行上的体育教师们。它应当是一条更多教师携手前行的路,只有这样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路才能够更坚实、更宽阔。《荀子·劝学》有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也许这就是我在“托罗普斯团队”中“被成长”的最好写照。
  在最后,用一位长者曾经对我说的一句话“一个人能够走多远,就看他与谁同行” 结束对体育教研中“他人”价值的讨论,希望我的“被成长”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
  (江苏省南通中学226001)
  
其他文献
在各类体育书刊、杂志中,对体育课程的性质、概念、目的与功能的认识很不一致,甚至有些混乱,尤其是在国家权威性课本《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因此笔者从学理角度来重新认识这几个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有关体育课程性质,概念,目的与功能混淆的现象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是这样描述体育课程性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
一、“十城市”体研会的发展和沿革    “十城市”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始于1985年,至今历经两轮22届,在2009年的长春论坛会议上,确立了第23届研讨会的办会宗旨,明确了“十城市”体研会是在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的指导下,各会员城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组织机构,“十城市”体研会更名为“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十城市’体育教学观摩交流研讨会”,“十城市”体研会从此有了官方身份归属。今后,她将在
记者:中央7号文件中提到,各省要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厦门市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贯彻落实和执行国家规定?  任勇:作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文件,中央7号文件自颁布至今已整整三年多了,在这期间,厦门市教育局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引领各中小学体育教师认真学习文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体育工作目标,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7号文件上来。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我满怀求知的渴望,踏上北行的列车,来到了“春城”吉林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开始了国培十天的学习生活。十天的学习生活倍感短暂而收获颇丰,在这里我得到了解惑后的满足,收获后的提升,更可贵的是我们参训教师与东北师大体育学院领导、专家、班主任、志愿者结下深厚的友谊。  忘不了东北师大体育学院师生对我们的细心照顾,更忘不了专家学者对我们的言传身教。此次培训专题设定、培训策略充分体现出了东北师大提出的示范、引领、播
2012年11月3-4日,北京市中小学生第六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在首都体育学院进行。北京市16个区县144所学校的2880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测试,测试项目有身高体重、台阶测验、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及裸眼视力测查。  记者在现场看到,测试全部采用电子器材,数据实时无线上传。学生人手一张学籍IC卡,采用流水线形式、按测试路径顺序参加各项活动的测试,每个测试项目都设有多台仪器,学
一、大量兼职体育教师存在的原因  近年来,国家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加大了力度,增加了体育课时数,并要求各地各校开足体育课。然而,由于人事制度和其他因素的滞后,使专职体育教师的配备跟不上实际需要的发展,非专职体育教师兼教体育课成为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直接办法,尤其在小学阶段,以乡镇和乡村学校最为突出。大量兼职体育教师的存在,一方面有效缓解了体育师资不足难以开课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体育教学质量问题也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的精神,福建省普教室分别于2011年11月中旬和12月中旬在福建省莆田市和南平市举办小学体育优质课和中学体育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本次评选观摩活动得到了各区市教研室,尤其是莆田市和南平市教师进修学院的大力支持。本次活动在改进教学方式,努力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探索与实践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总结和推广我省中小学体育教
2010年“实案选登”栏目(2-6期)预告    “实案选登”栏目自去年改版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和作者的支持和关注,大部分作者能在指定的时间内按选题投稿。“相同的选题,不同的做法”,  “不同的案例”“共同的教法”的做法给了一线教师以启迪和引导,反映普遍较好。2010年,我刊又拟定一些在教学实践中实用性较好的选题,将继续为大家提前预告,并请权威专家和一线名师进行深入挖掘和点评。欢迎大家继续积极投稿
一、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思考  结合对学校文化底蕴、办学特色的认真分析,我们提出了“秉承育人本真,构筑教育生态,为学生一生幸福服务”的发展思路。将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在:一六六中学要成为具有国际视野、高品质、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优质学校。为达成上述目标,我们提出了 “一个核心、六种素养、六条途径”即“1.6.6”实施策略。  第一,中学教育的目的要为学生将来专业选择做准备;要为学生成为公民做准备;要为他
一、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双语教学和视频、音乐的有机整合,让体育课堂激情飞扬、活力四射。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体育课堂的授课效果,而兰州宁卧庄小学李明昱教师的《健身球》一课,合理地利用双语教学,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体育课堂活力倍增,教学效果甚佳。来自成都的张华兵老师在《女子防身术》一课很好地利用视频教学,把教学中难以把握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