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的反抗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530505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弃儿汤姆·琼斯传》被视为英国小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但是小说中人物性格刻划和人物心理剖析,却经常遭到人们的忽视,其中女主人公苏菲亚的形象更是长期以来被人简单定义为十全十美的“天使”平面形象。本文通过对《弃儿汤姆·琼斯传》文本分析,从小说描写入手揭示一个多色调的苏菲亚形象,以此帮助读者理解菲尔丁创作《弃儿汤姆·琼斯传》的一些思想内涵以及《弃儿汤姆·琼斯传》的不朽艺术价值。
  【关键词】:弃儿汤姆·琼斯 ;苏菲亚;性格成长;反抗;扁平形象
  一、纯洁无暇的“天使”形象
  在《弃儿汤姆·琼斯传》中,苏菲亚这个角色由是作者菲尔丁以自己早逝的爱妻夏洛特为原形塑造出来的。他在描绘苏菲亚的容貌时说她“最像的莫如时刻萦绕作者心怀的那个人儿”[1],对妻子的钟爱与追忆使菲尔丁将苏菲亚塑造成《弃儿汤姆·琼斯传》所有人物中似乎最完美的一个,她不仅拥有出众的外貌而且还拥有善良纯真的心灵:“她的双眉密而匀整,像弯弯的新月,绝不是人工所能描绘得出的。”[2]“苏菲亚的心灵丝毫也不比她的姿容逊色。反之,她的相貌和她的灵魂的美相得益彰。”[3]而且苏菲亚是一个极富孝心的女儿:“除了韩德尔先生的作品之外她从来不愿意弹旁的曲子;可是为了讨她父亲的欢心,还是把那些小曲都学会了,好弹给他听。”[4]“她用极大的孝心来报答他的疼爱,事事都尽到了做女儿的责任。由于对父亲的爱,使她在尽孝上头丝毫不感到勉强,而是十分愉快。”[5]同时作者还赋予了苏菲亚机敏与洞察力:小说中众人都被布菲利表面伪装的稳重谦逊所蒙蔽时,苏菲亚却早早地发现:“那布利非少爷虽然举止稳重,是个既精明又谨慎的小绅士,然而他一心一意就只关心一个人的利益——至于那个人是谁,不消我们指点读者也一定猜得出来。”[6]菲尔丁笔下的苏菲亚似乎具备人性一切美好的品质,成为这部小说之中最圣洁的“天使”。
  二、苏菲亚的反抗之旅
  《弃儿汤姆·琼斯传》中苏菲亚为爱抗争是小说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这实际上也是苏菲亚的性格成长史:苏菲亚并非缺乏现实感、在伦理道德上居高临下的平面人物。在她看似完美的形象中隐藏着性格怯懦矛盾和反抗意识不坚定的缺陷,但是随着为爱反抗之旅不断深入发展,苏菲亚的性格也在不断呈现积极向上地丰满。在苏菲亚与女仆昂诺尔实现出逃计划之前, 小说中有这样的论述, 道出她的内心矛盾: “苏菲亚对她的父亲是那样由衷地敬重、挚爱,她平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经常给他添些欢愉,有时甚至也许还能给他带来更大的快慰: 乡绅几乎每天都听到人家对苏菲亚的称赞,每逢这种时候,乡绅总没法抑制自己的喜悦。因此,她深切感到:要是自己答应下这门亲事,该使她父亲多么幸福啊。同时, 她笃信宗教, 教义上关于绝时服从的道理对她也有巨大的影响。”[7]而在反抗父亲所安排的婚姻,为自己争取幸福自由时苏菲亚并非一开始就选择离家出走,而是苦苦乞求自己的父亲,将希望寄托在父亲对于自己的疼爱之上:“苏菲亚抓住他的衣裾哀求说:‘爹,求您可怜可怜我吧。别这么瞪我,说这么凶狠的话……您的苏菲苦到这个地步,难道您一点也不动心吗?’”[8]从这里可以看出苏菲亚的反抗可以说是一种无意义的消极挣扎,她仍然将自己的命运放置于父亲的掌控之中,而不是自我主动的把握。她这种反抗的不彻底性以及性格上的怯懦矛盾实际上反应了18世纪英国社会男权至上的封建观念统治下整个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女性意识一直从属于男权之下。不论她们的情感如何强烈, 都只能遵循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生活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 菲尔丁塑造苏菲亚一开始不积极坚决的抗争真实反映出18世纪英国社会女性置身于男权社会精神囹圄的生存状况:她们一方面具有初步萌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临丧失了个人自由和独立的生活现实。
  随着小说发展到苏菲亚离家出走,开始了对于其反抗精神地强化,心智趋向成熟。在逃亡的路程中她磨练出了不同一般贵族小姐的胆量,这与她之前在家中所表现的温婉弱势不同,环境激发隐藏在她性格中独立坚强的一面:“这时皎月当空,她既不怕寒冷,也不像许多年轻小姐那样害怕夜晚走路;前边已经交代过,她生来就颇有些胆量,如今处境濒于绝望,就更无所畏惧了。”[9]另外,苏菲亚在书中先后两次被父亲和姑妈试图用作攀高结贵的工具,把她前后两次不情愿的相亲场面进行对比,更能看出体现反抗之旅对于苏菲亚性格发展的重要意义:她与布利非会面时, 面对布利非“滔滔涌出的一串牵强附会、华而不实的恭维话”[10],她“眼睛望着他, 弯着腰, 嘴里吐出一些彬彬有礼的单字来应付”[11],最终“为了结束难以忍受下去的一幕而站起身来走出房间”[12]。那时的苏菲亚尽管憎恶以财产为目的的婚姻, 但并不懂得如何去抗争,去表达自我意志。再到她在伦敦被安排与贵族费拉玛勋爵会面时,苏菲亚鼓起所有的勇气, 雄辩而坚决地拒绝了对方要强加于她的婚姻。在这里苏菲亚公开表示对财产和权势的蔑视,道出了十八世纪中产阶级妇女要求婚姻自由的心声,这成为苏菲亚个性成熟后的一个侧面。
  综上所述,苏菲亚是菲尔丁在《弃儿汤姆·琼斯传》中倾注心血与感情的角色,她在小说中并非只是“天使”般的静态扁平形象。通过其为爱反抗的经历,她性格不断充实,而这种性格成长的历史投射了菲尔丁对当时英国封建社会下女性、女权的思考。苏菲亚的形象与汤姆·琼斯的形象交相辉映,更为《弃儿汤姆·琼斯传》添上一笔浓墨重彩,为它流芳百世推波助澜。
  注释:
  [1]亨利·菲尔丁:《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萧乾译,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
  [2]亨利·菲尔丁:《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萧乾译,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3]亨利·菲尔丁:《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萧乾译,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页。
  [4]亨利·菲尔丁:《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萧乾译,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
  [5]亨利·菲尔丁:《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萧乾译,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6]亨利·菲尔丁:《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萧乾译,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7]亨利·菲尔丁:《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萧乾译,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370页。
  [8]亨利·菲尔丁:《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萧乾译,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页。
  [9]亨利·菲尔丁:《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萧乾译,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617页。
  [10]亨利·菲尔丁:《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萧乾译,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95页。
  [11]亨利·菲尔丁:《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萧乾译,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95页。
  [12]亨利·菲尔丁:《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萧乾译,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95页。
  参考文献:
  [1]亨利·菲尔丁,弃儿汤姆·琼斯传的历史[M]。萧乾译。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年。
  [2]韩加明,菲尔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张崎静,剖析《汤姆·琼斯》中苏菲娅的反抗之旅[J],《短篇小说》2013年11期,79-80页。
  [4]王胜钰,凸圆人物苏菲亚──《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女主人公性格发展新探[J],《国外文学》1994年02期,100-104页。
其他文献
【摘要】:杨万里的亭台堂阁记共 46 篇,占其记体文的近三分之二。在这些记中,以写景为主的有很多。不仅如此,杨万里还善于跳出写景之外,或记人,或议论,令人耳目一新,拓展了亭台记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杨万里;亭台楼阁;思想内容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是南宋诗坛的名家,也是南宋散文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杨万里的散文,体裁齐全,尤其记体散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文学性、实用性
期刊
【摘要】:提到孔子,必离不开他的“仁”和“礼”,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在为恢复周礼,创建一个有序的社会而努力。以“仁”释“礼”,孔子将周公所建立的氏族贵族的社会外在规范化制度发展成个体的内在自觉,由此奠定了汉民族修身修己、内圣外王、君子之道的文化心理基础。  【关键词】:仁;礼;政刑  据《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何为仁,孔子答道:“爱人”。这里,孔子明确将“仁”规定为“爱人”。他在建构自己的仁学思想
期刊
《说文解字》厂部字字义研究
期刊
《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谭載喜著,本人基于通读全书之后的个人感想,对其内容和结构进行了概括和简单评析,以期激励自己和他人继续学习和研究翻译理论和实践,从而在翻译界取得成就。  一、引言  今有幸拜读了《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 谭載喜著,商务印务馆,2013年· 北京,对该本的作者以及西方各国翻译界人士们肃然起敬,悠然深爱,他们对本人的翻译实践和眼界具有极大的激励和启迪作用。  二、对作者和
期刊
【摘要】:认知诗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学科,它从语言学及心理学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是认知语言学与文学相结合的一个契合点。本文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背景---图形,隐喻等理论对李清照的《一剪梅》进行解读,希望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词有个新的认识。  【关键词】:认知诗学;认知语言学;诗歌;文学;一剪梅  引言  认知诗学是将语言学与心理学以及文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新兴学科,它的出现为文学研究提供了
期刊
【摘要】:文学作品的风格是其内在思想的重要体现。《干校六记》的语言平时朴素,又不失机智、幽默,在翻译时需要准确把握这种幽默风趣的风格。本文以《干校六记》葛浩文的英译本为例,针对译者如何再现原作的幽默风格进行探讨,赏析其翻译技巧与策略,从而为风格的翻译提供借鉴。  【关键词】:幽默风格;翻译;《干校六记》  一、引言  风格与作者的性格、文学素养以及写作题材的选择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受文化、社会等因素
期刊
【摘要】:新时期以来,陈忠实关注农村的物质精神文化现状,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将这种反思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使作品呈现出理性的一面。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九部中篇小说,是一个连接早期创作和《白鹿原》的过渡阶段,充满了理性的反思,形成了他创作生涯中的一次飞跃,陈忠实的中篇小说,是所有创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白鹿原》有着密切的联系,是陈忠实的重要的创作积累。《梆子老太》就是作者通过对黄老太的心理展
期刊
【摘要】:《西厢记》原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是著名元杂剧作家王实甫。《西厢记》是王实甫杰出的代表作,是元杂剧璀璨的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上的瑰宝,被称为杂剧之冠。《西厢记》主要以崔莺莺、张生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来反映封建制度下青年男女受封建礼教的严重迫害,批判了封建礼教制度和门阀婚姻意识,歌颂青年男女敢于追求自由婚姻的勇气,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并且塑造了敢于突破封建礼
期刊
【摘要】: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西方许多国家都加入到跨文化交际的活动中,相互借鉴、吸收彼此多元的婚俗文化,形成了既有本土特色,又兼具异域风情的婚礼习俗。从中西方婚礼习俗的探析中可以发现文化融合绝非偶然,而是顺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人们当代的需求所致。中西方婚礼习俗的传统性和地域性正在逐渐减弱,时代性和趋同性正在逐步强化。  【关键词】:文化融合;中式婚礼;西式婚礼;习俗  婚俗文化是长期以来形成的
期刊
【摘要】: 韩国服饰因其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特点得到了很多中国大学生的追捧,本文对韩国服饰的文化特点以及中国大学生喜爱韩服的原因进行分析,重点是韩国服饰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韩国服饰;中国;大学生;影响  服饰作为与人类生存共同存在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和与其相关的民族、国家的审美情趣、习惯、追求、理想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体现出了一定的社会心理、服饰观念和文化内涵,所以服饰文化既是物质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