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点
1
我刚跨出旅馆,就被一阵雨点子打了回来。老板娘从柜台上捡了把伞递过来。“大哥,莫要嫌弃。”
是桃红色的小阳伞。感觉滑稽,但还是接了。
东岳庙街的青石板路已湿了,油汪汪的。稀稀几个行人,提着鸟笼、水烟筒,走得慢条斯理,也不打伞,不戴草帽。小馆子开了两家,有小学生在吃米线,韭菜的味道隔街传过来,冲鼻子的清香。隔壁的理发铺开了半扇木门,里边有男人在响亮地打喷嚏。昨晚我推着拉杆箱进来时,已是半夜了,迷糊中看见,相邻的一个黑门洞外还摆着烧烤摊,一帮人光着膀子喝啤酒。有人喊:“茄子、茄子、茄子!”还以为要拍合影呢,结果人家在点烧茄子。我留了心,改天要去吃一口。
这会儿,门洞外的桌椅、烤炉都收叠起来了,整齐、干净得起凉意。
一棵橡皮树很磅礴地立在街沿上,叶子旺盛而肥厚,叶尖悬着一滴雨。这种树在成都,只能用花盆养。我养过两回,都没成气,蔫耷耷地养死了。
东岳庙街没有东岳庙。我向右走到尽头,看见一座小庙在翻修,围了栏,堆着沙土,插了几把铲子,但也不是东岳庙。接着是一片空坝,像个小广场,也是青石板铺的,绵延过去就是南城门。城楼崔巍,墙面刷成了朱红色,且爬满了油麻藤,再被风吹雨淋,就看不出年代了。钻过城门洞,出了古城区,就进入郊原了。然而我没有。
城墙下立了块大牌子:
四眼古井由此去,一百二十米,大杨树下。
这一百二十米的路,该是从前城墙的遗迹,现在啥都没有了,满是荒草、土疙瘩。那棵大杨树在雨中兀立着,树梢像在冒白烟。树后是一排带烟囱的矮房子。我朝着四眼井而去。住进这座小县城,就是为了看看这些井。
2
我在成都的一所大学当老师,教现当代文学。业余给晚报写书评、画评,也画点漫画。还暗暗写了些短篇小说,秘不示人,且没一篇是完工的,活像烂尾楼。
但凡收到两三笔稿费,我就去送仙桥淘旧货,或买几件假古董。有天到手了一套明信片,八张,发黄的铜版纸上,拍的全是滇南一个小城的古井。井圈留着绳子勒出的槽痕,泛着森然青光。
我默然了很久。设想一个孩子,是这古城的土生子,喝这古井的水长大,后来去了远方的城市,成了作家,或者艺术家,他的作品,该还保留着井水的滋味吧?
我给很多作家、画家写过评论,他们胖瘦不一,年龄有异,但都能一下子看到他们的肠子里:都是喝自来水长大的。
想象中那个喝井水长大的小孩,成了我心里的一颗种子。我在那八张明信片的背面,陆续写了一些字:小孩,小女孩。自幼跟外公学书法,临王羲之。瘦瘦小小,刘海乌黑。小眼珠是冷冽的。冷而热烈,适合姓夏,夏小妹。红色套头衫,双肩包。去了昆明、成都……念云大或川大。
“夏小妹”的故事,应该发生在都市里。该是些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也不明白。
逐渐清晰的,倒是夏小妹的故乡,滇南小城。我在明信片上添了句:
古风犹存,屋顶长草,井水甘冽。
屋顶长草是我想象的,高原风大,给老屋顶吹来尘土和种子,草就长了起来,花也开了。于是常念着,啥时能去看一看。
3
昨晚,忽然就落脚这座小城了。
起因是我写过一篇《西南联大时期闻一多的篆刻与绘画》。不是论文,也不是散文,算闲文。拉杂写了五千字,省报副刊拿了去,配上几张图片,刊登了一整版。不意,就收到了一封邀请函,去云南蒙自开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学研讨会。会务组秘书长跟我见过一面,亲自打来电话,说蒙自有联大分校的旧址、闻一多故居,还是过桥米线的发源地……来吧。
我心头一动。查了地图,“夏小妹”的故乡,跟蒙自相邻,只间距两小时车程。于是提前两天出了门,飞到昆明的长水机场,再搭乘大巴南下。由于飞机晚点五个小时,大巴也慢慢悠悠,走进东岳庙街的旅馆时,夜已渐深。我揉着眼窝,很想放平了身子,赶紧睡。
但一贴枕头,睡意全没了。
后来,窗户微微发亮。有人趿着拖鞋走过院落。屋檐下,传来舀水声。水聲压得很低,却清晰、好听,壶里满了,摇一摇,是丰盛的,似乎还有自得……随着拖鞋声远去了。
我起身踱到屋外,果然看见一口大肚瓷缸。缸口搭了白棉布,又压了个土巴碗,碗里放了只刨开的葫芦。还系了块小木牌:西门古井水,请饮用。
抱缸子晃一晃,水已不多,快见底了。
又不自觉地看了看屋顶,的确是长了草。不过,虽是夏末,却已然枯黄了。枯黄了,却又根根直立,头顶着一朵萎谢的花冠,很是有力量。
这家旅馆是老四合院改建而成的,名为画眉庄园,我在网上查到的。附有三张照片:客房设施、木板影壁,和院中一棵屈曲婆娑的古柏;倒是没有挂画眉笼子。我喜欢它的位置、环境,且价格还可以,就下了单。
旅馆包早餐,七点就能吃到米线了,还有蒸苞谷、红薯、云腿包子、咖啡、牛奶、豆浆、普洱茶。我没睡好,嘴里苦苦的,只喝了两碗白米粥,就出门访古井。
4
从南城门到四眼古井,一百二十米,我却没有走到。雨点突然又大又密,凌厉地敲着我手里的小阳伞。风也大了,伞被刮得翻了起来。井边的大杨树挥舞着枝叶,仿佛在抽风。
我站在土疙瘩路上,自觉凄惶而可笑。只好退了回去。
女老板还在柜台后弄这弄那,见我回来,笑道:“大哥,风没把你吹跑啊!那么瘦。”
送水人
5
我回客房擦干头发,换了衣服,走到屋檐下看雨。雨却突然小了,蚊虫似的飘。而阳光已经映射了下来,院子里黄澄澄的。四周都很安静,有的客人去了文庙、鸟市,有的客人还在赖床。
从影壁后边走进一个男子。
他提了两只加仑桶,裤腿一高一低,光脚。光脚踩石板上,十分妥帖。他的脸晒得黧黑,因为提了桶,又被涨成了黑红……倒是不喘粗气。我愣了片刻,才晓得他要做什么,赶紧把水缸上的棉布和碗揭了起来。 男子把水倒进缸。
“西门古井水?”我问了句废话。
“西门古井水。”他木然一笑。
“是专门给这儿送水的?”
“也是,也不是,是习惯了……好多年。”
屋檐下有条长木凳,我请他坐,他就坐下了,像个很没急事的人。
我说自己不抽烟,没烟招待他。他说不客气,他抽水烟,烟筒放在车子上,刚抽过,不抽了。
他脸膛大,颧骨也高,头发白了一小半,五十出头的样子。不像开朗、外向的人,却又热情,怕冷落了别人。他问我,“喜欢这个院子吧?”我说,“喜欢啊。”他又说,“院子还连着院子呢,还没有见过吧?”我一惊,这倒是没想到。他就带我走到院子角角,那儿有个通道,窄如缝隙,且又弯了几弯。
我俩钻了过去。果然又是个院子,跟我住的差不多,但院中栽的不是古柏,是一棵古紫薇。树枝夭矫,光滑,好看,像抹了蜜蜡。他拿指甲在树干上抠了抠,树颠晃了起来。“痒痒树。”他笑了笑。
他再带我从院子角角穿过去,又是一个院子,院里栽了两棵树,一棵挂了杧果,另一棵挂了小圆果,却叫不出名字。他说,“这是腊帕果,又叫鸡屎果。”
这两个树名一出口,异乡的风味又浓了些。
还有一口井,井圈也有绳子的勒痕。他却说,“是口废井了,喝不得,做摆设还是可以的。”
不及细问,他已带我绕来绕去,绕回了我客房的屋檐下。他说我,“你烧壶水喝嘛,水新鲜,泡茶正好。”
他似乎要走了,却又坐着没有走。
我就请教他,这院子咋修得这么绕?
“旧主人是做生意发家的,攒了钱,就盖个院子,再攒了钱,又盖个院子。三个院子,盖了二十年……攒钱也不容易啊,是不是?”
我心头一动。“这院子,该跟你们家有些渊源吧?”
他等的,似乎就是这一问。“是的嘛,是的嘛……我外婆在庄园住过好多年。”
“你外婆好享福……她一定常给你们聊起过。”
“聊是常聊的,倒也不是啥享福。外婆常说,房子多,人也多啊,老爷、太太、姨太太,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孙儿孙女一大堆,还有仆人、丫头、牵马的、抬轿子的……乱得很。人也不好处,老爷急了,还大骂要把院子烧了呢……呵呵!大户人家,也是枉自。”
“你外婆是老爷的千金吧?或者是太太?”
“都不是。是三姨太。”
“哦……”我有点抱歉,不该问。
他神态倒是坦然的。“幸好是姨太太,少了好多麻烦呢。外婆后来做了小学老师,嫁了教育局局长……她漂亮嘛,呵呵。”
“那老爷一大家人呢?”
“复杂……”他摇摇头,不多说。过了会儿,转了个话题。“这院子一九五二年就归公家了,做过学堂、文化馆……现在是私人承包,开客店。人要老,房子也会老,要翻修至少得花几百万。”
“旧有旧的好,我就喜欢旧一点。”
“我也喜欢旧,习惯了……早上打了井水,绕道东岳庙,就要进来看一眼……那棵痒痒树,还是外婆栽的呢。”他站起身,拍拍柱子。“旧的再好,也要虫蛀,发霉,成一堆垃圾。你烧壶水,泡杯茶喝嘛。”
他提着两只空桶,一晃一晃走了;略有点罗圈腿。我把他送到大门口。阶沿下停着他的黄色火三轮,车上还放了六桶水。
四眼井
6
我烧井水泡了一杯茉莉花茶,却没吃出味道好在哪儿。
该是茉莉花的香味重了些。成都人爱喝花茶,从前有个老牌子就叫“三花”,喝茶又叫“谈三花”。江南人讥笑成都茶馆虽多,但不懂茶,只懂花。这倒是的,“花间集”就出在成都嘛。我也是被茉莉花茶泡大的,出远门,随身带一盒。辜负了那个送水人。
天热了起来,院坝石板上的雨水已被晒干。我找了顶牛仔帽戴上,又访古井去了。惠风和畅,天蓝而又蓝,这回很顺利就走到了大杨树下。
7
大杨树下的四眼井,凸立于一小块石坝的中央,四周还加了低矮的青石板围栏。井圈边,搁了只白色塑料桶。有个黄衣少妇在洗衣服,背后是一间小屋,木栅栏门挂着铁锁,像是守井人的值班室。
围栏外,树根下有个壮年汉子在洗红色摩托车。
我想象的四眼井,是四口井毗连在一块儿。但这也是我没法想象的,怎么可能呢。成都在我小时候,大半个城都是清代留下的院落,每院都有一口井。但水质差,味咸,只能洗衣、洗菜,喝的水,民国时候喝河水,后来是喝自来水。且都是独眼井,井口的大小,约合一个男人双臂合抱。也听说过,珠市街的巴金故居是有双眼井的,但我没有去看过。反过来,大家都这么说,正说明成都双眼井之稀罕吧。而在这套小城的明信片上,三眼井、四眼井比比皆是。
洗衣的少妇抬头看了我一眼。
“洗衣呢?”
“嗯,洗衣。”
“这水煮饭很香吧?”
她笑了笑。
“泡茶呢,还有回甜吧?”
她摇摇头。“不。这水我们不喝的。”
“……”
“涩涩的,不能喝。”
“为啥呢?”
“不晓得嘛,反正就是这样啊。”
“那喝自來水?”
“也不是,喝井水,西门古井,有人拉来卖。”
“哦,多少钱一斤?”
“这个……没有计算过,大概100斤一元钱。”
她有点不耐烦。我也的确问得傻,就默然走到井口朝下看。
井圈是青石的,高于地面约两尺,带着我早已熟悉的勒痕。看下去,看见的却不是水,是四孔蓝幽幽的天。其中一孔,还有个黑影在晃动,那是我的头。不敢相信,这水是苦味的。
我还发现,这所谓的四眼井,其实是一口井,只是上边套了个四眼的石井圈。也就是说,主人要是高兴,也能轻易让它变成三眼井、五眼井。这是个扫兴的发现。却也只能自嘲地叹口气。 绕着井踱了一圈。碑文上写着,该井挖掘于元代,水深八米,水源丰沛,水质清冽。
只可惜不能喝。
那间值班室,仔细看了,原来是座龙王庙。应该就是井龙王吧。跟东海龙王不能比,属于微型、迷你型龙王。但一口井一个井龙王,这小城的井龙王就有一百多个啊……想想都会脑壳皮发麻。
庙顶长着青草。我隔着栅栏朝里瞄,黑乎乎的,啥也看不清。
洗摩托车的壮汉走来,利索地把白水桶投下去,几把提起一桶水。井水无色透明,要不是微微波动,几乎看不出有水。
他朝着摩托车,一桶水猛泼了出去!摩托车水淋淋的,闪着漂亮的红光。
我就请教他,西门古井,在哪儿呢?
汉子瞪我一眼,眼光活像刀子。跟那个送水人一样,他也光着脚,还光着腿,但他的腿又长又直,长满了肌肉和鬈曲的腿毛,成都人俗称“毛脚杆”。溅了水沫子,毛脚杆也是黑油油的,闪闪发亮。
我感觉他是个杀猪匠,不觉有两分怕。
但他还是伸手为我指了个方向。“走这条巷巷儿,抵拢倒拐。”怪了,居然是成都话。
小乔
8
巷巷儿意即小巷子;抵拢,就是走到尽头。这是成都人指路的惯用语,有时是写实,有时是敷衍,恶作剧。我不敢全信。
小巷子好长。终于走到了尽头。
向左略微一拐,眼前横着一片水塘。芦苇在开白花,莲藕在开红花;莲子青青,胀鼓鼓地垂下来。远处有人坐了木盆在采莲。水面热腾腾的,蒸汽一股一股升起来,我觉得颈子痒,一摸,全是汗。揭了牛仔帽,里边都湿了。
我踌躇着,是倒回去,还是在水塘边摸出一条小路走?这时候,传来一阵砰砰声!是刀声,有力地砍在饱满而有弹性的物质上。
是一家饭馆背面的厨房门,斜对水塘,小竹椅上坐了个老婆婆在剥蒜,脚下还有一大堆菌子、青菜和瓜果。几步外架了大案板,一个黑衣女子正挥刀猛剁鲢鱼头。鱼皆鲜活,约有四五斤重,颀长、厚实,尾巴不停地啪嗒!女子一刀下去,鱼嘴叹口气,骇然断开,肉沫子、血沫子飞入阳光,闪闪发亮;血水则淌下去,溅到她的黑雨靴,在地上流成黏糊糊一摊。
我看得呆了。先是发怵,继而着迷,不觉移步靠了过去。
那女子抬起头来,用刀向我一指,我就僵在那儿了。
她身子也是颀长的,且厚厚实实,在紧箍的黑衣下,曲线毕露;头上还盘了一根粗黑的大辫子。但一张黄丝巾蒙住了她的半边脸,衬得两个眼睛又大又冷。
“我想找西门古井……”
“方向走反了。”
“那該咋办呢?”
“先吃顿好的吧,你也该饿了。”
她把丝巾摘下来,笑了笑。嘴好大,厚墩墩、红亮亮,嘴角子上弯,鼻子则微翘,跟那双冷眼很不同,是热情、友好的。
我是个不严格的素食者,除了鱼虾,不吃别的肉。好吧,我点点头。
剥蒜的老婆婆突然冲我大嚷一声!吓得我一抖。
“是我的老奶奶,她在欢迎你。”黑衣女子笑道。“奶奶年轻时候是猎手,打的獐子、麂子数不清。”
我赶紧向老婆婆笑了笑。她头顶一蓬旺盛的白发,脸上皱纹密集,宛如大树的根系,古老,却不苍老,眼珠子水汪汪的。
9
我侧身从厨房穿过去,就到了店堂。
离饭点还早了些,十来张桌子空空的。两个吊扇在旋转,很凉快。
靠窗,孤零零坐了个人,佝偻着抽水烟,且不像顾客。烟筒两尺多长,碗口粗,黄澄澄的老竹,镶了一圈圈白银,算是相当考究的。他刚深抽了一口气,水咕噜咕噜在竹筒里翻滚,烟雾吐出来,我喉咙一辣,不由得咳了几声。他抬起头来,相互咿了下,是那个来旅馆送水的男子。
“你也给这儿送水吗?”
“是的嘛。”
“是最后一家吧?”
“这儿就是我家呢。”
我有点惊讶。“那你就是老板啊?”
他却摇摇头。“老板是我老婆。”
我拿大拇指指了指厨房外边。“那个宰鱼的?”
“是啊……不像,是不是?好多人不信呢,也不是光你。”他又抽口烟,吐出来,我咳了几声。他立刻现出抱歉的样子,拿手挥赶着烟子。
我的确不大信,但还是信了。“好福气啊,你老婆又年轻,又漂亮,又能干。”
他很高兴,又想抽烟,却又把烟筒拿开了。“年轻倒也不年轻了,能干是很能干,漂亮嘛也是有一点,哈哈。”
我没忍住,还是问了:“她当老板,你做啥呢?”
他迟疑了下,笑道:“我嘛……不做啥。”到底又抽了一口烟,水咕噜咕噜响,一阵冷场。我也假咳了几声。
窗外有很多游客走来走去,是一条步行街,均为老式木板房,瓦顶长着草,招牌却很花哨,对面的火锅楼叫作“天空之城”。
这时候,有人把一只碗放到我面前。“喝碗木瓜水,先生。”
是忙完了活路的女老板。
10
木瓜水凉凉的,有点像我小时候喝过的冰粉。
“好喝……不过,好像没有木瓜味。”我诚实道。
“先生舌头好尖啊。云南人说的木瓜,是海棠果。”
女老板点燃一根细长的香烟,烟子不冲,有点薄荷香。她坐在丈夫边上,隔了把空椅子。
我把碗把玩了一下,是较为粗糙的紫陶。
碗边烧了四个银色的字:“小乔饭馆”。有点像儿童体,随性、淘气,却颇见骨力,不散架。
“这字很有味道啊……谁写的?”
“我。”
“天生就写这种字?”
“我又不是天才啊,自小就跟爷爷学。”
“爷爷是位书法家?”
“是中医……也不算,算药师,一辈子开中药铺,也自己去森林里采药。空了就在柜台上临汉碑。” “你这字体也是汉碑吗?”
“是汉简,换了个花样玩。”
“那,又咋要叫小乔饭馆呢?”
“小乔是我的名字啊,爷爷取的。”
我看看她,再看看碗边的四个字,叹口气,摇摇头。
女老板侧脸瞟了下丈夫,笑道:“这位先生不信我的话。”
那丈夫嘿嘿笑,说:“他信的,他咋不信?”
“我当然信,”我说,“只是觉得……你就从没想过要去大点的城市?”
“去干啥?”她神态冷淡了下来,但嘴角依然有笑意。
“读书,长见识,认识些更有意思的人。”我斟酌着句子,既认真,又想说得轻松些。“譬如,开个咖啡馆,当个书法家之类……”
“这儿的人就很有意思啊,还跑那么远……蒙自我都嫌它太远了。”她从嘴唇上拈下个小东西,弹到一边去。“再说,我就喜欢大鱼大肉的,咖啡馆就算了。写字嘛,也只是个耍事,哈哈。”
我也假笑了两声。“至少,蒙自的过桥米线比这儿好吃吧?”
“那倒未必。我隔壁就是卖过桥米线的,蒙自人来开的,味道不是一般好。”
她把烟头摁进烟灰缸,吩咐丈夫:“你去隔壁给先生叫个大份来,汤要宽,泡菜要足。”
我赶紧伸手一挡。“不了、不了,我只想吃你们家的烧鲢鱼。”
11
我吃了一钵豆腐大蒜烧鲢鱼,还有一盘青椒炒牛肝菌,十分欢喜。那丈夫闲着,就抿着一杯苞谷酒陪我。我也点了酒,但他说酒还是算了,酒麻舌头,你难得来一回,可惜了这么好的菜。
饭馆里已坐满了客人,还有人站着等空位。
小乔,即那位女老板,亲自斟茶,端菜,满口打哈哈。她本就腿长,又换了双鲜红高跟鞋,飞快地穿来穿去,看得人眼睛都花了。
我吃好,起身去结账。那丈夫笑笑,有点落寞。“不忙嘛,再坐会儿。”我也笑笑,拍拍他的肩,没有说什么。
收银台上倒扣着一本书。我瞟了下书名,是《金瓶梅风俗谭》。作者没看清。
凉水井
12
我嫌街上吵,又侧身从厨房穿了出去。
外面依然热,也许更热了。阳光射在手臂上,有一种烧灼感。然而很安静。循着荷塘边的小路走了十几步,不仅静,还感觉荒,天荒地老,水里的鱼也该变成化石了。
但,突然就听到了有人在唱戏。是老人的声音,低低的,却不混浊,不哼哼,每一句都很清晰。很清晰,但又听不明白,他用的是口音很重的当地话。
我拨开一丛芦苇,看见那老人正躺在一把藤椅上晒太阳,全身赤裸裸,只在腹下搭了块红布。秃顶,眉毛雪白,从脸到肚皮,皱褶连着皱褶,眼睛有一只睁不开了,另一只却还很明亮。他笑嘻嘻地看着我。
好多只红蜻蜓、黄蜻蜓绕着他眼前飞。他挥手赶了赶,没作用,也就作罢了。
旁边一棵柳树下,摆了张八仙桌,铺着纸,有毛笔和砚台,还压了块摸得油汪汪的大青石。
“您好啊,老人家!”我恭敬道。
“好,好。”他说话的口音,却接近昆明官话,好懂。
“好大的太阳,您不怕晒啊?”
“太阳晒你,不晒我。”
“为啥呢?”
“老朋友了嘛……哈哈哈!”
他身上确实看不到灼伤的痕迹,也没啥老年斑。皱褶是相当多,却也像个刚出娘胎的老婴儿。
“我想去找西门古井……”
他不答话,在藤椅边抓起一只土罐子。“喝一口。”
“酒?”
“中药熬的水。”
“啥药呢?”
“蛇胆、狼骨、芦根、橘子皮、杧果核、早谷黄……多得很呢,喝嘛。”
我把罐子接过来。上边烧了一个清峻的汉隶:顺。
喝了一大口,苦得我差点就闭气。还好没发作,忍了忍,苦味消去后,嘴里的大蒜味压了下去,身体升起凉意,安逸了不少。
我指着那张八仙桌。“您写字啊?”
他摇摇头。“写不动了……我孙女写。”
我走过去看看,一沓宣纸都是白的。拿起青石摩挲一会儿,手感十分光滑、舒适。石上也刻了字,跟饭馆陶碗上的字体是一样的:
喝井水长大,杀鱼虾祭佛。
我看了他一眼。他却合了眼,不看我。
“老人家,再请教下,西门古井咋走呢?”
“到处都是井,何必绕来绕去呢……”他最后咕哝着,“咳。”
13
荷塘连着荷塘,成了一片湖区,我踩着塘埂走了好久,望见一条铁路蛇行而来。这是通小火车的寸軌,已现出了锈迹。碎石子尖利刺眼,石缝中冒出青草。
我跨过铁路,有下坡道伸向村庄。路边是绵延的石榴林,都挂了果子,包着一层纸袋。有一块刚挖过的荒田,翻出新鲜的红土,其鲜艳甚于油画上的颜色,让人有点惊骇。
村口有棵大杨树。树上钉了块小牌子,简单写了三个字:“凉水井”。
井就在树下,是口独眼井。没有围栏,四周就是田野。龙王庙也是有的,瓦顶也长了草,不过很矮小,只齐我的腰杆高,住人不可能,住龙大概还可以,所谓缩龙成寸嘛。
井台边有个人,正浇着一桶水洗脸。还架了辆自行车,后座夹了只水烟筒。
他见我过来,主动冲我笑了笑:“你好。”他看着还非常年轻,唇上一抹淡青,无框眼镜,白衬衣扎进蓝裤子,别了两支钢笔。“是外地人吧?你倒不像个游客……游客从不上这儿来。”普通话也好听,像早期电影中的国语。
“我就是游客啊……这不也来了嘛。”我笑笑。
“这村叫作无名村,这井就叫无名井……啥名堂都没有,亏你还来了。”他呵呵笑,一甩手,水珠子在阳光里乱飞。
“不是叫凉水井嘛?”
“哪口井的水不是凉的呢?等于是废话。” “温泉就是热的嘛。”
“是温泉早就发财了。”
“这井水可以喝的吧?”
“我就是喝它长大的。”
我走到井圈边向下看。井口也有双臂合抱的大小,黑油油的,但感觉不很深。水中有两条小鱼,一条黑,一条红,在追着尾巴绕圈子。
“井中养鱼,是不是怕有人投毒呢?”
“投毒?你想得出来哦。没那么多坏人吧。”
我脸烧了一下。
“你尝尝这水吧,微微有点回甘呢。”他把桶里的水泼了,新提了桶水上来。
我蹲下去,两手扶住桶沿,脸贴近水面。水有点浪,我鼻子呛了下,一股辣味冲到脑门子。
“慢点慢点,再轻点,好了,就这样。”他在我耳边叮咛着。
我吸了一小口井水。又吸了一小口。吸了好几口。
“味道还好吧?”
“没有味道。”
“不回甘吗?就是微微回甜。”
“啥味道也没有……但是,很好喝啊。”
14
我坐在石凳上,他坐在自行车横杠上。我告诉了他来这儿的原因,他点头道:“这一趟你是来对了。”
他从大理大学毕业刚一年,在小城里的高中教化学。
我说:“还觉得你该教语文呢。”
他笑道:“我语文最烂了,念中学时作文老挨骂。”
“骂什么?”
“不会抒情,也不会议论。”
我哈哈大笑。
他把水烟筒取下来。“我烟瘾犯了……你也尝一口?”
我略一犹豫,点点头。
他摸出一只扁铁盒,里边是压缩整齐的烟丝,他揪了一小撮塞进烟孔。我按他的示意,把嘴贴了上去。
我捧着水烟筒,活像捧着一门迫击炮,炮口之大,立刻把我的半边脸都埋没了。他点燃烟丝,叫我吸气。我担心把水吸进肚子,不敢用力,结果烟丝白白烧成了灰烬。
这样重复了两次,都没有效果,烟筒里一点动静也没有。
他倒也不气,不急,还安慰我:“放心。水烟筒的设计是很科学的,还申请过巴拿马博览会专利,就是大象用鼻子吸,也别想吸走一滴水。”
我心一横,猛吸了一口。
水在烟筒里沸腾了!水的确没进嘴,但浓烟呛得我跳了起来。喉咙又痒又痛,还不敢大咳,越咳越不行。
他拍着我的背,又是笑,又是抱歉。“对不起,对不起……唉,你也真是没白来这一趟。”
“我有咽炎。”
“我也有咽炎。”
“你咋不戒呢?”
“戒过的,戒不了。”
一列小火车驶过来,又驶了过去。车身漆成了金黄色,强烈的阳光下,看上去几乎就是隐形的。
等到恢复了安静,我嘴里还有浓烈的烟味。“可惜了。”我说。
他很不解。“可惜什么了?”
“可惜了井水的味道。”
“刚刚,你还说井水没有味道呢。”
“……”
他吹着口哨,往烟孔里塞烟丝,要自己抽上几口了。
剃头匠
15
回到旅馆,阳光还好,斜射到古柏上,颇有一种古铜般的灿烂。
有个老年客人在给古柏画写生。他太太则坐在一旁,看之不够地看着他。
我进了房间,想洗澡。但被水烟刺激的喉咙,痒得难耐,就想先烧壶水泡茶。却又嫌麻烦,就从冰箱拎出两罐百威啤酒,明晓得比外边贵得多,还是咕噜咕噜喝完了。
醉意袭了上来,且感觉到很累,就倒在沙发上,和衣睡着了。
这一觉睡得十分踏实。醒来看看窗户,已经全黑了。回想今天的见闻,有点匪夷所思。还有构思中的那个短篇小说,暗暗笑笑,叹了一口气。
起身出了屋子。虫子在墙角角叫着。客房都亮了灯,关着门。老板娘埋在收银台专心轧账。月色是明亮的,古柏像个颤巍巍的老人。送水人明早还会提着加仑桶进来。
转到东岳庙街上,想去吃烧烤茄子和豆腐。笑声一阵阵从那边传来;街灯把月色赶跑了。
走了几步,看见街对面的理发铺还开着,忽然觉得脑袋不舒服。今天淋了雨,出了汗,腻得慌。头发也够长了,扫到了衣领上。
理发师穿短裤,趿着拖鞋,背对门,拿一把闪亮的大剃刀,在熟牛皮吊带上不停地擦。
他从镜子里看着我,问:“西门古井找到了吗?”
我认出来,他就是在四眼井冲洗摩托车的壮汉,成都人。
16
我坐下来,简单交代一句,洗、剪、吹,别的不用。
他也不再多说啥,白布一抖,把我罩了起来。没有我常听到的:“先生有白头发了啊。”“染嘛,年轻十岁。”“进口染发剂,不伤头皮的。”
只听到剪子割断头发的声音。断发一绺绺落在白布上、地上。屋顶挂了根老式的日光灯管,灯光雪亮,映得小铺子里只有两个色,雪窟窿一样的白,墨汁一样的黑。
反倒是我的话比他还多些。“你是咋想的,要从成都跑到这么个小县城?”
“没咋个想,我是随便跑。”
“跑了哪些地方呢?”
“也没有,头一个落脚就在这儿。”
“哦,是遇到缘分了?”
“是瞌睡遇到枕头了。”
我哈哈大笑。他没笑。
“比起成都,县城还是太小了。”我说。
“比我从前住的巷巷儿,大多了。”
“哪条巷巷儿呢?我住贡米巷二十七号。”
“贡米巷二十七号,我晓得,是个大院坝。我住街边边,街娃,打架角孽长大的。”
“经历好丰富。”
“丰富?先当胀头子,后当败家子。开苍蝇馆子,垮了。开理发铺,亏了。倒卖过汽车手表,被警察追得飞叉叉跑。还帮人追債,我捅他一刀,他捅我一刀……能活到今天,我都觉得日怪了。” “太传奇了嘛,真的假的?”
“你要不信,就当玄龙门阵听。”
他放了剪刀,糊了我一脸的肥皂泡。大剃刀啪地张开来,我大气不敢出。至少二十年没这么刮过胡子了。
我的胡子短粗、硬扎,他动作出奇的小心,甚至可以说很体贴。剃刀是锋利的,刮胡子的嚓嚓声,说不出的惬意和轻快。这个感受,以前似乎从没有体验到。
胡子刮完了,他又用湿毛巾在我脸上仔细揩。毛巾热烫烫的,这种感觉也很舒服。
我说:“把我的头发都铰了吧,剃个光头,干脆。”
他却说:“你不适合。”
“为啥呢?”
“剃光头要看脑袋,有的人剃光了像冬瓜、南瓜、萝卜,还可以。你的脑袋坑洼不平,还有半边是斜的,剃光了像洋芋,笑人。”他边说边拿手在我头上摸,以示他所说不假。
“好吧,依你。”我有点丧气,又有点好奇。“这一套是师傅教你的?”
“是我爸……一辈子的剃头匠。”
我还想顺着问下去,话到嘴边,又觉得不妥,换了话题。“这铺子咋不挂个招牌呢?”
“我在帮人家跑采购,剃头算业余,挣点零花钱。不过嘛,招牌还是有一块。”说着,打了个哈哈。这是我头一回看见他笑。他走到墙边,又摁亮一盏日光灯。屋里亮得睁不开眼,他腿上的毛黑得就像野猪鬃。
墻上挂着好大一行字:“顶上功夫”。
儿童体,随性、淘气,却墨浓字黑,骨力遒劲,毫不散架。
“好字。我晓得是哪个写的。”
“你咋个晓得?”
“你的老板。”
“我老板?哪个嘛?”他在问,挂着笑,很期待我答出来。
“来了,”我指了下镜子。“说来就来。”
小乔饭馆的女老板就站在门口。还是黑衣、长裤、鲜红的高跟鞋,但头上盘的大辫子放下了,搭在翘起的胸脯上。手上挽了个竹篮,盛着两只大碗,碗上扣着盘子;还有一根莲蓬,一大朵收得很紧实的白荷蒂。
一树山茶花
17
第二天我坐大巴去了蒙自。下午两点,已拖着拉杆箱在城里闲逛了。
阳光是强烈的,在树荫下钻来钻去,也颇有一种自如感。想去看看闻一多故居,手机上没查到,在小街上问了两个行人,一个说,不知道,一个说,没听说。只好算了,虽然故居可能就在这附近。
渴了,正好走过一家茶园。墙是青砖,两扇木门漆成了绿色,上边有块匾,写着楷书:“一树山茶花”。还有几个小字:“茶、咖啡、简餐”。
我心头一喜。但门关着,久敲不开。
街对面有个卖木瓜水的摊摊。我过去买了一碗,慢慢喝着,问摊主,那茶园是倒闭了,还是临时不开门?
摊主是个精干的小老太婆,戴茶色眼镜,说话慢条斯理,颇像个有学问的女教授。“我们这儿做生意,是看心情的,高兴了,就开门,想玩了,就不开门,哈哈。”
我也笑笑,表示同意。那茶园里有棵树,高出墙来,枝叶繁茂,且挂满了小圆果。“那是一棵山茶树吗?”
“山茶?不,是番石榴。”
我心动了一下。看仔细了,其实就是腊帕果,或者鸡屎果。一叫番石榴,似乎就很不一样了。番,生番;石榴,多子、旺盛的生殖。真有一股蓬勃的蛮劲。
我隔着街,把那棵番石榴看了很久。
“喝茶的地方多的是,何必一定要这家。”小老太婆说。
我没有答话。
喝完木瓜水,茶园的绿门还关着。
我打了滴滴,去会务组报到。
责任编辑 刘升盈
【作者简介】何大草,1962年生于成都少城,1983年四川大学历史系毕业。出版有长篇小说《刀子和刀子》《崇祯皇帝·盲春秋》、小说集《贡米巷27号的回忆》、散文集《记忆的尽头》等。曾获百花文学奖、十月文学奖、《文学报·新批评》文学评论奖。现执教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
1
我刚跨出旅馆,就被一阵雨点子打了回来。老板娘从柜台上捡了把伞递过来。“大哥,莫要嫌弃。”
是桃红色的小阳伞。感觉滑稽,但还是接了。
东岳庙街的青石板路已湿了,油汪汪的。稀稀几个行人,提着鸟笼、水烟筒,走得慢条斯理,也不打伞,不戴草帽。小馆子开了两家,有小学生在吃米线,韭菜的味道隔街传过来,冲鼻子的清香。隔壁的理发铺开了半扇木门,里边有男人在响亮地打喷嚏。昨晚我推着拉杆箱进来时,已是半夜了,迷糊中看见,相邻的一个黑门洞外还摆着烧烤摊,一帮人光着膀子喝啤酒。有人喊:“茄子、茄子、茄子!”还以为要拍合影呢,结果人家在点烧茄子。我留了心,改天要去吃一口。
这会儿,门洞外的桌椅、烤炉都收叠起来了,整齐、干净得起凉意。
一棵橡皮树很磅礴地立在街沿上,叶子旺盛而肥厚,叶尖悬着一滴雨。这种树在成都,只能用花盆养。我养过两回,都没成气,蔫耷耷地养死了。
东岳庙街没有东岳庙。我向右走到尽头,看见一座小庙在翻修,围了栏,堆着沙土,插了几把铲子,但也不是东岳庙。接着是一片空坝,像个小广场,也是青石板铺的,绵延过去就是南城门。城楼崔巍,墙面刷成了朱红色,且爬满了油麻藤,再被风吹雨淋,就看不出年代了。钻过城门洞,出了古城区,就进入郊原了。然而我没有。
城墙下立了块大牌子:
四眼古井由此去,一百二十米,大杨树下。
这一百二十米的路,该是从前城墙的遗迹,现在啥都没有了,满是荒草、土疙瘩。那棵大杨树在雨中兀立着,树梢像在冒白烟。树后是一排带烟囱的矮房子。我朝着四眼井而去。住进这座小县城,就是为了看看这些井。
2
我在成都的一所大学当老师,教现当代文学。业余给晚报写书评、画评,也画点漫画。还暗暗写了些短篇小说,秘不示人,且没一篇是完工的,活像烂尾楼。
但凡收到两三笔稿费,我就去送仙桥淘旧货,或买几件假古董。有天到手了一套明信片,八张,发黄的铜版纸上,拍的全是滇南一个小城的古井。井圈留着绳子勒出的槽痕,泛着森然青光。
我默然了很久。设想一个孩子,是这古城的土生子,喝这古井的水长大,后来去了远方的城市,成了作家,或者艺术家,他的作品,该还保留着井水的滋味吧?
我给很多作家、画家写过评论,他们胖瘦不一,年龄有异,但都能一下子看到他们的肠子里:都是喝自来水长大的。
想象中那个喝井水长大的小孩,成了我心里的一颗种子。我在那八张明信片的背面,陆续写了一些字:小孩,小女孩。自幼跟外公学书法,临王羲之。瘦瘦小小,刘海乌黑。小眼珠是冷冽的。冷而热烈,适合姓夏,夏小妹。红色套头衫,双肩包。去了昆明、成都……念云大或川大。
“夏小妹”的故事,应该发生在都市里。该是些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也不明白。
逐渐清晰的,倒是夏小妹的故乡,滇南小城。我在明信片上添了句:
古风犹存,屋顶长草,井水甘冽。
屋顶长草是我想象的,高原风大,给老屋顶吹来尘土和种子,草就长了起来,花也开了。于是常念着,啥时能去看一看。
3
昨晚,忽然就落脚这座小城了。
起因是我写过一篇《西南联大时期闻一多的篆刻与绘画》。不是论文,也不是散文,算闲文。拉杂写了五千字,省报副刊拿了去,配上几张图片,刊登了一整版。不意,就收到了一封邀请函,去云南蒙自开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学研讨会。会务组秘书长跟我见过一面,亲自打来电话,说蒙自有联大分校的旧址、闻一多故居,还是过桥米线的发源地……来吧。
我心头一动。查了地图,“夏小妹”的故乡,跟蒙自相邻,只间距两小时车程。于是提前两天出了门,飞到昆明的长水机场,再搭乘大巴南下。由于飞机晚点五个小时,大巴也慢慢悠悠,走进东岳庙街的旅馆时,夜已渐深。我揉着眼窝,很想放平了身子,赶紧睡。
但一贴枕头,睡意全没了。
后来,窗户微微发亮。有人趿着拖鞋走过院落。屋檐下,传来舀水声。水聲压得很低,却清晰、好听,壶里满了,摇一摇,是丰盛的,似乎还有自得……随着拖鞋声远去了。
我起身踱到屋外,果然看见一口大肚瓷缸。缸口搭了白棉布,又压了个土巴碗,碗里放了只刨开的葫芦。还系了块小木牌:西门古井水,请饮用。
抱缸子晃一晃,水已不多,快见底了。
又不自觉地看了看屋顶,的确是长了草。不过,虽是夏末,却已然枯黄了。枯黄了,却又根根直立,头顶着一朵萎谢的花冠,很是有力量。
这家旅馆是老四合院改建而成的,名为画眉庄园,我在网上查到的。附有三张照片:客房设施、木板影壁,和院中一棵屈曲婆娑的古柏;倒是没有挂画眉笼子。我喜欢它的位置、环境,且价格还可以,就下了单。
旅馆包早餐,七点就能吃到米线了,还有蒸苞谷、红薯、云腿包子、咖啡、牛奶、豆浆、普洱茶。我没睡好,嘴里苦苦的,只喝了两碗白米粥,就出门访古井。
4
从南城门到四眼古井,一百二十米,我却没有走到。雨点突然又大又密,凌厉地敲着我手里的小阳伞。风也大了,伞被刮得翻了起来。井边的大杨树挥舞着枝叶,仿佛在抽风。
我站在土疙瘩路上,自觉凄惶而可笑。只好退了回去。
女老板还在柜台后弄这弄那,见我回来,笑道:“大哥,风没把你吹跑啊!那么瘦。”
送水人
5
我回客房擦干头发,换了衣服,走到屋檐下看雨。雨却突然小了,蚊虫似的飘。而阳光已经映射了下来,院子里黄澄澄的。四周都很安静,有的客人去了文庙、鸟市,有的客人还在赖床。
从影壁后边走进一个男子。
他提了两只加仑桶,裤腿一高一低,光脚。光脚踩石板上,十分妥帖。他的脸晒得黧黑,因为提了桶,又被涨成了黑红……倒是不喘粗气。我愣了片刻,才晓得他要做什么,赶紧把水缸上的棉布和碗揭了起来。 男子把水倒进缸。
“西门古井水?”我问了句废话。
“西门古井水。”他木然一笑。
“是专门给这儿送水的?”
“也是,也不是,是习惯了……好多年。”
屋檐下有条长木凳,我请他坐,他就坐下了,像个很没急事的人。
我说自己不抽烟,没烟招待他。他说不客气,他抽水烟,烟筒放在车子上,刚抽过,不抽了。
他脸膛大,颧骨也高,头发白了一小半,五十出头的样子。不像开朗、外向的人,却又热情,怕冷落了别人。他问我,“喜欢这个院子吧?”我说,“喜欢啊。”他又说,“院子还连着院子呢,还没有见过吧?”我一惊,这倒是没想到。他就带我走到院子角角,那儿有个通道,窄如缝隙,且又弯了几弯。
我俩钻了过去。果然又是个院子,跟我住的差不多,但院中栽的不是古柏,是一棵古紫薇。树枝夭矫,光滑,好看,像抹了蜜蜡。他拿指甲在树干上抠了抠,树颠晃了起来。“痒痒树。”他笑了笑。
他再带我从院子角角穿过去,又是一个院子,院里栽了两棵树,一棵挂了杧果,另一棵挂了小圆果,却叫不出名字。他说,“这是腊帕果,又叫鸡屎果。”
这两个树名一出口,异乡的风味又浓了些。
还有一口井,井圈也有绳子的勒痕。他却说,“是口废井了,喝不得,做摆设还是可以的。”
不及细问,他已带我绕来绕去,绕回了我客房的屋檐下。他说我,“你烧壶水喝嘛,水新鲜,泡茶正好。”
他似乎要走了,却又坐着没有走。
我就请教他,这院子咋修得这么绕?
“旧主人是做生意发家的,攒了钱,就盖个院子,再攒了钱,又盖个院子。三个院子,盖了二十年……攒钱也不容易啊,是不是?”
我心头一动。“这院子,该跟你们家有些渊源吧?”
他等的,似乎就是这一问。“是的嘛,是的嘛……我外婆在庄园住过好多年。”
“你外婆好享福……她一定常给你们聊起过。”
“聊是常聊的,倒也不是啥享福。外婆常说,房子多,人也多啊,老爷、太太、姨太太,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孙儿孙女一大堆,还有仆人、丫头、牵马的、抬轿子的……乱得很。人也不好处,老爷急了,还大骂要把院子烧了呢……呵呵!大户人家,也是枉自。”
“你外婆是老爷的千金吧?或者是太太?”
“都不是。是三姨太。”
“哦……”我有点抱歉,不该问。
他神态倒是坦然的。“幸好是姨太太,少了好多麻烦呢。外婆后来做了小学老师,嫁了教育局局长……她漂亮嘛,呵呵。”
“那老爷一大家人呢?”
“复杂……”他摇摇头,不多说。过了会儿,转了个话题。“这院子一九五二年就归公家了,做过学堂、文化馆……现在是私人承包,开客店。人要老,房子也会老,要翻修至少得花几百万。”
“旧有旧的好,我就喜欢旧一点。”
“我也喜欢旧,习惯了……早上打了井水,绕道东岳庙,就要进来看一眼……那棵痒痒树,还是外婆栽的呢。”他站起身,拍拍柱子。“旧的再好,也要虫蛀,发霉,成一堆垃圾。你烧壶水,泡杯茶喝嘛。”
他提着两只空桶,一晃一晃走了;略有点罗圈腿。我把他送到大门口。阶沿下停着他的黄色火三轮,车上还放了六桶水。
四眼井
6
我烧井水泡了一杯茉莉花茶,却没吃出味道好在哪儿。
该是茉莉花的香味重了些。成都人爱喝花茶,从前有个老牌子就叫“三花”,喝茶又叫“谈三花”。江南人讥笑成都茶馆虽多,但不懂茶,只懂花。这倒是的,“花间集”就出在成都嘛。我也是被茉莉花茶泡大的,出远门,随身带一盒。辜负了那个送水人。
天热了起来,院坝石板上的雨水已被晒干。我找了顶牛仔帽戴上,又访古井去了。惠风和畅,天蓝而又蓝,这回很顺利就走到了大杨树下。
7
大杨树下的四眼井,凸立于一小块石坝的中央,四周还加了低矮的青石板围栏。井圈边,搁了只白色塑料桶。有个黄衣少妇在洗衣服,背后是一间小屋,木栅栏门挂着铁锁,像是守井人的值班室。
围栏外,树根下有个壮年汉子在洗红色摩托车。
我想象的四眼井,是四口井毗连在一块儿。但这也是我没法想象的,怎么可能呢。成都在我小时候,大半个城都是清代留下的院落,每院都有一口井。但水质差,味咸,只能洗衣、洗菜,喝的水,民国时候喝河水,后来是喝自来水。且都是独眼井,井口的大小,约合一个男人双臂合抱。也听说过,珠市街的巴金故居是有双眼井的,但我没有去看过。反过来,大家都这么说,正说明成都双眼井之稀罕吧。而在这套小城的明信片上,三眼井、四眼井比比皆是。
洗衣的少妇抬头看了我一眼。
“洗衣呢?”
“嗯,洗衣。”
“这水煮饭很香吧?”
她笑了笑。
“泡茶呢,还有回甜吧?”
她摇摇头。“不。这水我们不喝的。”
“……”
“涩涩的,不能喝。”
“为啥呢?”
“不晓得嘛,反正就是这样啊。”
“那喝自來水?”
“也不是,喝井水,西门古井,有人拉来卖。”
“哦,多少钱一斤?”
“这个……没有计算过,大概100斤一元钱。”
她有点不耐烦。我也的确问得傻,就默然走到井口朝下看。
井圈是青石的,高于地面约两尺,带着我早已熟悉的勒痕。看下去,看见的却不是水,是四孔蓝幽幽的天。其中一孔,还有个黑影在晃动,那是我的头。不敢相信,这水是苦味的。
我还发现,这所谓的四眼井,其实是一口井,只是上边套了个四眼的石井圈。也就是说,主人要是高兴,也能轻易让它变成三眼井、五眼井。这是个扫兴的发现。却也只能自嘲地叹口气。 绕着井踱了一圈。碑文上写着,该井挖掘于元代,水深八米,水源丰沛,水质清冽。
只可惜不能喝。
那间值班室,仔细看了,原来是座龙王庙。应该就是井龙王吧。跟东海龙王不能比,属于微型、迷你型龙王。但一口井一个井龙王,这小城的井龙王就有一百多个啊……想想都会脑壳皮发麻。
庙顶长着青草。我隔着栅栏朝里瞄,黑乎乎的,啥也看不清。
洗摩托车的壮汉走来,利索地把白水桶投下去,几把提起一桶水。井水无色透明,要不是微微波动,几乎看不出有水。
他朝着摩托车,一桶水猛泼了出去!摩托车水淋淋的,闪着漂亮的红光。
我就请教他,西门古井,在哪儿呢?
汉子瞪我一眼,眼光活像刀子。跟那个送水人一样,他也光着脚,还光着腿,但他的腿又长又直,长满了肌肉和鬈曲的腿毛,成都人俗称“毛脚杆”。溅了水沫子,毛脚杆也是黑油油的,闪闪发亮。
我感觉他是个杀猪匠,不觉有两分怕。
但他还是伸手为我指了个方向。“走这条巷巷儿,抵拢倒拐。”怪了,居然是成都话。
小乔
8
巷巷儿意即小巷子;抵拢,就是走到尽头。这是成都人指路的惯用语,有时是写实,有时是敷衍,恶作剧。我不敢全信。
小巷子好长。终于走到了尽头。
向左略微一拐,眼前横着一片水塘。芦苇在开白花,莲藕在开红花;莲子青青,胀鼓鼓地垂下来。远处有人坐了木盆在采莲。水面热腾腾的,蒸汽一股一股升起来,我觉得颈子痒,一摸,全是汗。揭了牛仔帽,里边都湿了。
我踌躇着,是倒回去,还是在水塘边摸出一条小路走?这时候,传来一阵砰砰声!是刀声,有力地砍在饱满而有弹性的物质上。
是一家饭馆背面的厨房门,斜对水塘,小竹椅上坐了个老婆婆在剥蒜,脚下还有一大堆菌子、青菜和瓜果。几步外架了大案板,一个黑衣女子正挥刀猛剁鲢鱼头。鱼皆鲜活,约有四五斤重,颀长、厚实,尾巴不停地啪嗒!女子一刀下去,鱼嘴叹口气,骇然断开,肉沫子、血沫子飞入阳光,闪闪发亮;血水则淌下去,溅到她的黑雨靴,在地上流成黏糊糊一摊。
我看得呆了。先是发怵,继而着迷,不觉移步靠了过去。
那女子抬起头来,用刀向我一指,我就僵在那儿了。
她身子也是颀长的,且厚厚实实,在紧箍的黑衣下,曲线毕露;头上还盘了一根粗黑的大辫子。但一张黄丝巾蒙住了她的半边脸,衬得两个眼睛又大又冷。
“我想找西门古井……”
“方向走反了。”
“那該咋办呢?”
“先吃顿好的吧,你也该饿了。”
她把丝巾摘下来,笑了笑。嘴好大,厚墩墩、红亮亮,嘴角子上弯,鼻子则微翘,跟那双冷眼很不同,是热情、友好的。
我是个不严格的素食者,除了鱼虾,不吃别的肉。好吧,我点点头。
剥蒜的老婆婆突然冲我大嚷一声!吓得我一抖。
“是我的老奶奶,她在欢迎你。”黑衣女子笑道。“奶奶年轻时候是猎手,打的獐子、麂子数不清。”
我赶紧向老婆婆笑了笑。她头顶一蓬旺盛的白发,脸上皱纹密集,宛如大树的根系,古老,却不苍老,眼珠子水汪汪的。
9
我侧身从厨房穿过去,就到了店堂。
离饭点还早了些,十来张桌子空空的。两个吊扇在旋转,很凉快。
靠窗,孤零零坐了个人,佝偻着抽水烟,且不像顾客。烟筒两尺多长,碗口粗,黄澄澄的老竹,镶了一圈圈白银,算是相当考究的。他刚深抽了一口气,水咕噜咕噜在竹筒里翻滚,烟雾吐出来,我喉咙一辣,不由得咳了几声。他抬起头来,相互咿了下,是那个来旅馆送水的男子。
“你也给这儿送水吗?”
“是的嘛。”
“是最后一家吧?”
“这儿就是我家呢。”
我有点惊讶。“那你就是老板啊?”
他却摇摇头。“老板是我老婆。”
我拿大拇指指了指厨房外边。“那个宰鱼的?”
“是啊……不像,是不是?好多人不信呢,也不是光你。”他又抽口烟,吐出来,我咳了几声。他立刻现出抱歉的样子,拿手挥赶着烟子。
我的确不大信,但还是信了。“好福气啊,你老婆又年轻,又漂亮,又能干。”
他很高兴,又想抽烟,却又把烟筒拿开了。“年轻倒也不年轻了,能干是很能干,漂亮嘛也是有一点,哈哈。”
我没忍住,还是问了:“她当老板,你做啥呢?”
他迟疑了下,笑道:“我嘛……不做啥。”到底又抽了一口烟,水咕噜咕噜响,一阵冷场。我也假咳了几声。
窗外有很多游客走来走去,是一条步行街,均为老式木板房,瓦顶长着草,招牌却很花哨,对面的火锅楼叫作“天空之城”。
这时候,有人把一只碗放到我面前。“喝碗木瓜水,先生。”
是忙完了活路的女老板。
10
木瓜水凉凉的,有点像我小时候喝过的冰粉。
“好喝……不过,好像没有木瓜味。”我诚实道。
“先生舌头好尖啊。云南人说的木瓜,是海棠果。”
女老板点燃一根细长的香烟,烟子不冲,有点薄荷香。她坐在丈夫边上,隔了把空椅子。
我把碗把玩了一下,是较为粗糙的紫陶。
碗边烧了四个银色的字:“小乔饭馆”。有点像儿童体,随性、淘气,却颇见骨力,不散架。
“这字很有味道啊……谁写的?”
“我。”
“天生就写这种字?”
“我又不是天才啊,自小就跟爷爷学。”
“爷爷是位书法家?”
“是中医……也不算,算药师,一辈子开中药铺,也自己去森林里采药。空了就在柜台上临汉碑。” “你这字体也是汉碑吗?”
“是汉简,换了个花样玩。”
“那,又咋要叫小乔饭馆呢?”
“小乔是我的名字啊,爷爷取的。”
我看看她,再看看碗边的四个字,叹口气,摇摇头。
女老板侧脸瞟了下丈夫,笑道:“这位先生不信我的话。”
那丈夫嘿嘿笑,说:“他信的,他咋不信?”
“我当然信,”我说,“只是觉得……你就从没想过要去大点的城市?”
“去干啥?”她神态冷淡了下来,但嘴角依然有笑意。
“读书,长见识,认识些更有意思的人。”我斟酌着句子,既认真,又想说得轻松些。“譬如,开个咖啡馆,当个书法家之类……”
“这儿的人就很有意思啊,还跑那么远……蒙自我都嫌它太远了。”她从嘴唇上拈下个小东西,弹到一边去。“再说,我就喜欢大鱼大肉的,咖啡馆就算了。写字嘛,也只是个耍事,哈哈。”
我也假笑了两声。“至少,蒙自的过桥米线比这儿好吃吧?”
“那倒未必。我隔壁就是卖过桥米线的,蒙自人来开的,味道不是一般好。”
她把烟头摁进烟灰缸,吩咐丈夫:“你去隔壁给先生叫个大份来,汤要宽,泡菜要足。”
我赶紧伸手一挡。“不了、不了,我只想吃你们家的烧鲢鱼。”
11
我吃了一钵豆腐大蒜烧鲢鱼,还有一盘青椒炒牛肝菌,十分欢喜。那丈夫闲着,就抿着一杯苞谷酒陪我。我也点了酒,但他说酒还是算了,酒麻舌头,你难得来一回,可惜了这么好的菜。
饭馆里已坐满了客人,还有人站着等空位。
小乔,即那位女老板,亲自斟茶,端菜,满口打哈哈。她本就腿长,又换了双鲜红高跟鞋,飞快地穿来穿去,看得人眼睛都花了。
我吃好,起身去结账。那丈夫笑笑,有点落寞。“不忙嘛,再坐会儿。”我也笑笑,拍拍他的肩,没有说什么。
收银台上倒扣着一本书。我瞟了下书名,是《金瓶梅风俗谭》。作者没看清。
凉水井
12
我嫌街上吵,又侧身从厨房穿了出去。
外面依然热,也许更热了。阳光射在手臂上,有一种烧灼感。然而很安静。循着荷塘边的小路走了十几步,不仅静,还感觉荒,天荒地老,水里的鱼也该变成化石了。
但,突然就听到了有人在唱戏。是老人的声音,低低的,却不混浊,不哼哼,每一句都很清晰。很清晰,但又听不明白,他用的是口音很重的当地话。
我拨开一丛芦苇,看见那老人正躺在一把藤椅上晒太阳,全身赤裸裸,只在腹下搭了块红布。秃顶,眉毛雪白,从脸到肚皮,皱褶连着皱褶,眼睛有一只睁不开了,另一只却还很明亮。他笑嘻嘻地看着我。
好多只红蜻蜓、黄蜻蜓绕着他眼前飞。他挥手赶了赶,没作用,也就作罢了。
旁边一棵柳树下,摆了张八仙桌,铺着纸,有毛笔和砚台,还压了块摸得油汪汪的大青石。
“您好啊,老人家!”我恭敬道。
“好,好。”他说话的口音,却接近昆明官话,好懂。
“好大的太阳,您不怕晒啊?”
“太阳晒你,不晒我。”
“为啥呢?”
“老朋友了嘛……哈哈哈!”
他身上确实看不到灼伤的痕迹,也没啥老年斑。皱褶是相当多,却也像个刚出娘胎的老婴儿。
“我想去找西门古井……”
他不答话,在藤椅边抓起一只土罐子。“喝一口。”
“酒?”
“中药熬的水。”
“啥药呢?”
“蛇胆、狼骨、芦根、橘子皮、杧果核、早谷黄……多得很呢,喝嘛。”
我把罐子接过来。上边烧了一个清峻的汉隶:顺。
喝了一大口,苦得我差点就闭气。还好没发作,忍了忍,苦味消去后,嘴里的大蒜味压了下去,身体升起凉意,安逸了不少。
我指着那张八仙桌。“您写字啊?”
他摇摇头。“写不动了……我孙女写。”
我走过去看看,一沓宣纸都是白的。拿起青石摩挲一会儿,手感十分光滑、舒适。石上也刻了字,跟饭馆陶碗上的字体是一样的:
喝井水长大,杀鱼虾祭佛。
我看了他一眼。他却合了眼,不看我。
“老人家,再请教下,西门古井咋走呢?”
“到处都是井,何必绕来绕去呢……”他最后咕哝着,“咳。”
13
荷塘连着荷塘,成了一片湖区,我踩着塘埂走了好久,望见一条铁路蛇行而来。这是通小火车的寸軌,已现出了锈迹。碎石子尖利刺眼,石缝中冒出青草。
我跨过铁路,有下坡道伸向村庄。路边是绵延的石榴林,都挂了果子,包着一层纸袋。有一块刚挖过的荒田,翻出新鲜的红土,其鲜艳甚于油画上的颜色,让人有点惊骇。
村口有棵大杨树。树上钉了块小牌子,简单写了三个字:“凉水井”。
井就在树下,是口独眼井。没有围栏,四周就是田野。龙王庙也是有的,瓦顶也长了草,不过很矮小,只齐我的腰杆高,住人不可能,住龙大概还可以,所谓缩龙成寸嘛。
井台边有个人,正浇着一桶水洗脸。还架了辆自行车,后座夹了只水烟筒。
他见我过来,主动冲我笑了笑:“你好。”他看着还非常年轻,唇上一抹淡青,无框眼镜,白衬衣扎进蓝裤子,别了两支钢笔。“是外地人吧?你倒不像个游客……游客从不上这儿来。”普通话也好听,像早期电影中的国语。
“我就是游客啊……这不也来了嘛。”我笑笑。
“这村叫作无名村,这井就叫无名井……啥名堂都没有,亏你还来了。”他呵呵笑,一甩手,水珠子在阳光里乱飞。
“不是叫凉水井嘛?”
“哪口井的水不是凉的呢?等于是废话。” “温泉就是热的嘛。”
“是温泉早就发财了。”
“这井水可以喝的吧?”
“我就是喝它长大的。”
我走到井圈边向下看。井口也有双臂合抱的大小,黑油油的,但感觉不很深。水中有两条小鱼,一条黑,一条红,在追着尾巴绕圈子。
“井中养鱼,是不是怕有人投毒呢?”
“投毒?你想得出来哦。没那么多坏人吧。”
我脸烧了一下。
“你尝尝这水吧,微微有点回甘呢。”他把桶里的水泼了,新提了桶水上来。
我蹲下去,两手扶住桶沿,脸贴近水面。水有点浪,我鼻子呛了下,一股辣味冲到脑门子。
“慢点慢点,再轻点,好了,就这样。”他在我耳边叮咛着。
我吸了一小口井水。又吸了一小口。吸了好几口。
“味道还好吧?”
“没有味道。”
“不回甘吗?就是微微回甜。”
“啥味道也没有……但是,很好喝啊。”
14
我坐在石凳上,他坐在自行车横杠上。我告诉了他来这儿的原因,他点头道:“这一趟你是来对了。”
他从大理大学毕业刚一年,在小城里的高中教化学。
我说:“还觉得你该教语文呢。”
他笑道:“我语文最烂了,念中学时作文老挨骂。”
“骂什么?”
“不会抒情,也不会议论。”
我哈哈大笑。
他把水烟筒取下来。“我烟瘾犯了……你也尝一口?”
我略一犹豫,点点头。
他摸出一只扁铁盒,里边是压缩整齐的烟丝,他揪了一小撮塞进烟孔。我按他的示意,把嘴贴了上去。
我捧着水烟筒,活像捧着一门迫击炮,炮口之大,立刻把我的半边脸都埋没了。他点燃烟丝,叫我吸气。我担心把水吸进肚子,不敢用力,结果烟丝白白烧成了灰烬。
这样重复了两次,都没有效果,烟筒里一点动静也没有。
他倒也不气,不急,还安慰我:“放心。水烟筒的设计是很科学的,还申请过巴拿马博览会专利,就是大象用鼻子吸,也别想吸走一滴水。”
我心一横,猛吸了一口。
水在烟筒里沸腾了!水的确没进嘴,但浓烟呛得我跳了起来。喉咙又痒又痛,还不敢大咳,越咳越不行。
他拍着我的背,又是笑,又是抱歉。“对不起,对不起……唉,你也真是没白来这一趟。”
“我有咽炎。”
“我也有咽炎。”
“你咋不戒呢?”
“戒过的,戒不了。”
一列小火车驶过来,又驶了过去。车身漆成了金黄色,强烈的阳光下,看上去几乎就是隐形的。
等到恢复了安静,我嘴里还有浓烈的烟味。“可惜了。”我说。
他很不解。“可惜什么了?”
“可惜了井水的味道。”
“刚刚,你还说井水没有味道呢。”
“……”
他吹着口哨,往烟孔里塞烟丝,要自己抽上几口了。
剃头匠
15
回到旅馆,阳光还好,斜射到古柏上,颇有一种古铜般的灿烂。
有个老年客人在给古柏画写生。他太太则坐在一旁,看之不够地看着他。
我进了房间,想洗澡。但被水烟刺激的喉咙,痒得难耐,就想先烧壶水泡茶。却又嫌麻烦,就从冰箱拎出两罐百威啤酒,明晓得比外边贵得多,还是咕噜咕噜喝完了。
醉意袭了上来,且感觉到很累,就倒在沙发上,和衣睡着了。
这一觉睡得十分踏实。醒来看看窗户,已经全黑了。回想今天的见闻,有点匪夷所思。还有构思中的那个短篇小说,暗暗笑笑,叹了一口气。
起身出了屋子。虫子在墙角角叫着。客房都亮了灯,关着门。老板娘埋在收银台专心轧账。月色是明亮的,古柏像个颤巍巍的老人。送水人明早还会提着加仑桶进来。
转到东岳庙街上,想去吃烧烤茄子和豆腐。笑声一阵阵从那边传来;街灯把月色赶跑了。
走了几步,看见街对面的理发铺还开着,忽然觉得脑袋不舒服。今天淋了雨,出了汗,腻得慌。头发也够长了,扫到了衣领上。
理发师穿短裤,趿着拖鞋,背对门,拿一把闪亮的大剃刀,在熟牛皮吊带上不停地擦。
他从镜子里看着我,问:“西门古井找到了吗?”
我认出来,他就是在四眼井冲洗摩托车的壮汉,成都人。
16
我坐下来,简单交代一句,洗、剪、吹,别的不用。
他也不再多说啥,白布一抖,把我罩了起来。没有我常听到的:“先生有白头发了啊。”“染嘛,年轻十岁。”“进口染发剂,不伤头皮的。”
只听到剪子割断头发的声音。断发一绺绺落在白布上、地上。屋顶挂了根老式的日光灯管,灯光雪亮,映得小铺子里只有两个色,雪窟窿一样的白,墨汁一样的黑。
反倒是我的话比他还多些。“你是咋想的,要从成都跑到这么个小县城?”
“没咋个想,我是随便跑。”
“跑了哪些地方呢?”
“也没有,头一个落脚就在这儿。”
“哦,是遇到缘分了?”
“是瞌睡遇到枕头了。”
我哈哈大笑。他没笑。
“比起成都,县城还是太小了。”我说。
“比我从前住的巷巷儿,大多了。”
“哪条巷巷儿呢?我住贡米巷二十七号。”
“贡米巷二十七号,我晓得,是个大院坝。我住街边边,街娃,打架角孽长大的。”
“经历好丰富。”
“丰富?先当胀头子,后当败家子。开苍蝇馆子,垮了。开理发铺,亏了。倒卖过汽车手表,被警察追得飞叉叉跑。还帮人追債,我捅他一刀,他捅我一刀……能活到今天,我都觉得日怪了。” “太传奇了嘛,真的假的?”
“你要不信,就当玄龙门阵听。”
他放了剪刀,糊了我一脸的肥皂泡。大剃刀啪地张开来,我大气不敢出。至少二十年没这么刮过胡子了。
我的胡子短粗、硬扎,他动作出奇的小心,甚至可以说很体贴。剃刀是锋利的,刮胡子的嚓嚓声,说不出的惬意和轻快。这个感受,以前似乎从没有体验到。
胡子刮完了,他又用湿毛巾在我脸上仔细揩。毛巾热烫烫的,这种感觉也很舒服。
我说:“把我的头发都铰了吧,剃个光头,干脆。”
他却说:“你不适合。”
“为啥呢?”
“剃光头要看脑袋,有的人剃光了像冬瓜、南瓜、萝卜,还可以。你的脑袋坑洼不平,还有半边是斜的,剃光了像洋芋,笑人。”他边说边拿手在我头上摸,以示他所说不假。
“好吧,依你。”我有点丧气,又有点好奇。“这一套是师傅教你的?”
“是我爸……一辈子的剃头匠。”
我还想顺着问下去,话到嘴边,又觉得不妥,换了话题。“这铺子咋不挂个招牌呢?”
“我在帮人家跑采购,剃头算业余,挣点零花钱。不过嘛,招牌还是有一块。”说着,打了个哈哈。这是我头一回看见他笑。他走到墙边,又摁亮一盏日光灯。屋里亮得睁不开眼,他腿上的毛黑得就像野猪鬃。
墻上挂着好大一行字:“顶上功夫”。
儿童体,随性、淘气,却墨浓字黑,骨力遒劲,毫不散架。
“好字。我晓得是哪个写的。”
“你咋个晓得?”
“你的老板。”
“我老板?哪个嘛?”他在问,挂着笑,很期待我答出来。
“来了,”我指了下镜子。“说来就来。”
小乔饭馆的女老板就站在门口。还是黑衣、长裤、鲜红的高跟鞋,但头上盘的大辫子放下了,搭在翘起的胸脯上。手上挽了个竹篮,盛着两只大碗,碗上扣着盘子;还有一根莲蓬,一大朵收得很紧实的白荷蒂。
一树山茶花
17
第二天我坐大巴去了蒙自。下午两点,已拖着拉杆箱在城里闲逛了。
阳光是强烈的,在树荫下钻来钻去,也颇有一种自如感。想去看看闻一多故居,手机上没查到,在小街上问了两个行人,一个说,不知道,一个说,没听说。只好算了,虽然故居可能就在这附近。
渴了,正好走过一家茶园。墙是青砖,两扇木门漆成了绿色,上边有块匾,写着楷书:“一树山茶花”。还有几个小字:“茶、咖啡、简餐”。
我心头一喜。但门关着,久敲不开。
街对面有个卖木瓜水的摊摊。我过去买了一碗,慢慢喝着,问摊主,那茶园是倒闭了,还是临时不开门?
摊主是个精干的小老太婆,戴茶色眼镜,说话慢条斯理,颇像个有学问的女教授。“我们这儿做生意,是看心情的,高兴了,就开门,想玩了,就不开门,哈哈。”
我也笑笑,表示同意。那茶园里有棵树,高出墙来,枝叶繁茂,且挂满了小圆果。“那是一棵山茶树吗?”
“山茶?不,是番石榴。”
我心动了一下。看仔细了,其实就是腊帕果,或者鸡屎果。一叫番石榴,似乎就很不一样了。番,生番;石榴,多子、旺盛的生殖。真有一股蓬勃的蛮劲。
我隔着街,把那棵番石榴看了很久。
“喝茶的地方多的是,何必一定要这家。”小老太婆说。
我没有答话。
喝完木瓜水,茶园的绿门还关着。
我打了滴滴,去会务组报到。
责任编辑 刘升盈
【作者简介】何大草,1962年生于成都少城,1983年四川大学历史系毕业。出版有长篇小说《刀子和刀子》《崇祯皇帝·盲春秋》、小说集《贡米巷27号的回忆》、散文集《记忆的尽头》等。曾获百花文学奖、十月文学奖、《文学报·新批评》文学评论奖。现执教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