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英语视听说的重要性,并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英语基础不扎实、文化背景的缺乏、以及视听说教学方法相对滞后等问题,提出加强文化导入、更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用交际能力等改进办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视听说;交际能力;多媒体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次改革对整个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伴随而来的教学观念、学习方法、师生关系等多方面的变革,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重新给自己定位,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担当新的角色。
一、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
针对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大学生,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用英语思考的习惯,减少“心译”。“心译”即用母语组织语言,然后转译为英语。这样做,不但影响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而且难免会出现中国式的英语,对培养英语听说能力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应精心组织教学,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尤其是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投影、录像、电脑等,多为学生提供学习纯正英语的机会,尽快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提高英语视听说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每课5分钟英语信息交流。可将英语课前5分钟定为自由讨论时间,引导学生用英语交流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或了解的信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如果交流的话题能够做到常变常新,也可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可提供一些话题供参考,例如:天气预报,新闻报道、奇闻趣事、心得体会等,每次邀请一两名学生主讲,对准备充分和有创新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保持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2.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主要培养学生面对面运用语言的能力。讨论可以在同桌伙伴之间进行,也可以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在小组内进行,但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以3-6人为最好。将这些活动有机地组织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它们和其他教学任务结合起来。例如在阅读文章前可提出一些与文章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然后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去核对答案,但核对时只能用外语提问和回答。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以观察者的身份参加活动,让学生进行活动,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领悟和获得主动灵活的听说能力。
3.演讲。演讲主要培养学生表达完整思想,进行长篇讲话和听懂长篇讲话的能力。教师给学生提供适合的主题,指导学生如何准备演讲。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执笔的方式完成。在执笔过程中,使学生熟悉段落的组织结构,各部分的关系及其标记,每部分在语篇中的作用,如转承、例证、发挥、归纳、结论等。演讲人应尽量不看讲稿,自由演讲。听讲人则要有识别上述结构标志的能力,并依次做好笔记。每次演讲后,应有反馈活动,可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评演讲人的表达能力,了解听讲人的理解和记笔记的能力,还可以对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要注意的是,反馈活动小组和演讲准备小组的分组应是不同的,否则就缺乏新鲜感。
4.辩论。辩论在演讲功能基础上,又可提高提问、反问、应答和应变的各种社交技巧。辩论是一种语言要求较高的活动,应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如查阅材料、整理观点等。可先拟好一个有争议性的题目,例如:《新编大学英语》第四册Unit Ten “Is Euthanasia Moral or Immoral ?(安乐死是否道德?)”,然后将班级一分为二,一半为正方,另一半为反方,每方推举二或三名发言人,其余为听众。组织学生讨论,为自己的辩题提供观点和资料。教师不参加准备,但可将辩论中常用的套语和表达法介绍给学生。在辩论中教师担任主持人,不参加双方观点。辩论要限制时间,一般为45-60分钟为宜。辩论结束时,进行总结,选出胜方。
5.组织英语表演。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所学课文创作英语对话和英语剧。例如在《新编大学英语》第三册Unit 1 “ Why the Tortoise’s Shell Is Not Smooth? (为什么乌龟的贝壳是不平的?)”一文时,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指导他们先把课文该成剧本,在课余排练的基础上,分组在课堂上表演,并评选出最佳表演组和最佳表演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极大激发学生积极性。
6.学唱英语歌曲。教师引导学生学唱英语歌曲,能起到激发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陶冶情操的作用。健康有趣的英语歌曲能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并掌握英语知识,同时提高听力水平。大学英语课时间偏长,学生易于困倦,中间穿插短时英语歌曲的学唱,更易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内容。
7.创设英语角。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这远远不能保证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提高。因此,创设英语角是十分必要的。英语角可是全校范围的,设立固定地点和时间,教师应定期参与,同时可邀请外教参加,有助于学生感受和模仿地道纯正的英语语言。英语角的创设,将有利于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学习英语,锻炼口语的浓厚气氛。
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要想具有英语交际能力,就要发扬坚持不懈的精神,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寻找一切机会来训练语言运用能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专业知识+英语听说交际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张庆宗,吴喜艳.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多媒体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3.
作者简介:王庆华,(1979--),男,江苏姜堰人,助教,研究方向:应用语言文学
【关键词】英语教学;视听说;交际能力;多媒体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次改革对整个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伴随而来的教学观念、学习方法、师生关系等多方面的变革,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重新给自己定位,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担当新的角色。
一、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
针对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大学生,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用英语思考的习惯,减少“心译”。“心译”即用母语组织语言,然后转译为英语。这样做,不但影响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而且难免会出现中国式的英语,对培养英语听说能力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应精心组织教学,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尤其是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投影、录像、电脑等,多为学生提供学习纯正英语的机会,尽快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提高英语视听说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每课5分钟英语信息交流。可将英语课前5分钟定为自由讨论时间,引导学生用英语交流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或了解的信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如果交流的话题能够做到常变常新,也可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可提供一些话题供参考,例如:天气预报,新闻报道、奇闻趣事、心得体会等,每次邀请一两名学生主讲,对准备充分和有创新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保持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2.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主要培养学生面对面运用语言的能力。讨论可以在同桌伙伴之间进行,也可以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在小组内进行,但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以3-6人为最好。将这些活动有机地组织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它们和其他教学任务结合起来。例如在阅读文章前可提出一些与文章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然后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去核对答案,但核对时只能用外语提问和回答。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以观察者的身份参加活动,让学生进行活动,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领悟和获得主动灵活的听说能力。
3.演讲。演讲主要培养学生表达完整思想,进行长篇讲话和听懂长篇讲话的能力。教师给学生提供适合的主题,指导学生如何准备演讲。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执笔的方式完成。在执笔过程中,使学生熟悉段落的组织结构,各部分的关系及其标记,每部分在语篇中的作用,如转承、例证、发挥、归纳、结论等。演讲人应尽量不看讲稿,自由演讲。听讲人则要有识别上述结构标志的能力,并依次做好笔记。每次演讲后,应有反馈活动,可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评演讲人的表达能力,了解听讲人的理解和记笔记的能力,还可以对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要注意的是,反馈活动小组和演讲准备小组的分组应是不同的,否则就缺乏新鲜感。
4.辩论。辩论在演讲功能基础上,又可提高提问、反问、应答和应变的各种社交技巧。辩论是一种语言要求较高的活动,应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如查阅材料、整理观点等。可先拟好一个有争议性的题目,例如:《新编大学英语》第四册Unit Ten “Is Euthanasia Moral or Immoral ?(安乐死是否道德?)”,然后将班级一分为二,一半为正方,另一半为反方,每方推举二或三名发言人,其余为听众。组织学生讨论,为自己的辩题提供观点和资料。教师不参加准备,但可将辩论中常用的套语和表达法介绍给学生。在辩论中教师担任主持人,不参加双方观点。辩论要限制时间,一般为45-60分钟为宜。辩论结束时,进行总结,选出胜方。
5.组织英语表演。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所学课文创作英语对话和英语剧。例如在《新编大学英语》第三册Unit 1 “ Why the Tortoise’s Shell Is Not Smooth? (为什么乌龟的贝壳是不平的?)”一文时,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指导他们先把课文该成剧本,在课余排练的基础上,分组在课堂上表演,并评选出最佳表演组和最佳表演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极大激发学生积极性。
6.学唱英语歌曲。教师引导学生学唱英语歌曲,能起到激发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陶冶情操的作用。健康有趣的英语歌曲能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并掌握英语知识,同时提高听力水平。大学英语课时间偏长,学生易于困倦,中间穿插短时英语歌曲的学唱,更易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内容。
7.创设英语角。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这远远不能保证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提高。因此,创设英语角是十分必要的。英语角可是全校范围的,设立固定地点和时间,教师应定期参与,同时可邀请外教参加,有助于学生感受和模仿地道纯正的英语语言。英语角的创设,将有利于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学习英语,锻炼口语的浓厚气氛。
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要想具有英语交际能力,就要发扬坚持不懈的精神,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寻找一切机会来训练语言运用能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专业知识+英语听说交际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张庆宗,吴喜艳.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多媒体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3.
作者简介:王庆华,(1979--),男,江苏姜堰人,助教,研究方向:应用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