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我们的学生有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就会产生巨大的求知欲。初中物理兴趣的培养,可从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出发再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来加以诱导,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激发 学习兴趣 培养 学习动机
(一)利用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绝大多数初中学生而言,出于好动的天性,有浓厚的兴趣,都希望自己能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能,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值得提出的是,这里所指的实验绝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所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和若干的课外小实验;还包含由教师或学生 根据教学需要,用自备自制教具做的实验以及直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做的实验 。因此,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使用自备自制的教具以及生活中的日常用品。比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饮料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等。事实上,每当教师在课堂上做演示尤其是做那些形象直观、效果明显的演示实验时,班上很多同学都深长脖子全神贯注,后面的同学甚至还会站起来,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果经常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教材内容,巧妙安排现象明显,富有趣味的物理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利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源于人类生活以及工农业生产实践,同时又应用于生活与生产,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不但是学以致用的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情绪 。比如,“四舍五入”是数学运算中的一个数字处理原则,但它在物理运算中就不定使用。让学生计算用能装一千克水的饮料去装13千克煤油,需要多少个饮料瓶?结果,差不多全班同学都采取四舍五入的方法,算出答案是16个。可让学生从实际出发分析,用16个瓶子装煤油后,剩下的0.2千克如何处理?从而使学生知道,物理中有时不能生搬硬套数学原则。教室里为何常用日光灯而少用白炽灯;夜间行驶的汽车内为何不开灯;汽车的反光镜为何用凸镜而不用平面镜;教室的长度为何限制10m左右等等。
(三)从创设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际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本知识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学习压强知识时提出:磨刀不误砍柴功,为什么?同样重的书包用细绳做带子和正常的书包带有何不同?坐硬板凳与坐沙发给人的感觉为何不同?让学生将铅笔笔尖和笔尾分别顶在自己的拇指和中指指尖保持静止,问:铅笔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吗?两手的感觉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大家对这些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能带着饱满的激情听课。
(四)通过教师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讲课时如果能让自己的语言既显得诙谐、风趣,又不乏逻辑性和科学性,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很容易激发出来的。如在热现象学习中,学生经常将温度升高或降低说成增大或减少,虽然意思是接近的,但同样不符合物理含义,举这样一个例子:张三是胖人,李四是瘦人,从外形上看,胖与粗差不多,瘦与细差不多,我们干脆将张三说成粗人,将李四说成细人得了,你们同意吗?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
(五)利用口诀激发他们的兴趣
虽然物理知识是有趣而且是适用的,但并不排除一些比较枯燥而难以记住,实际当中却不得不记忆的内容。为此,在日常教学中应有意收集或自编一些识记方便容易理解的物理口诀,每当学习完相关内容并小结之后,及时“交”给学生。以帮助他们更为轻松地记下相应内容。如对平面镜成像,可总结为:“同大、等距、连线垂直、虚像”。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为:“一倍焦距看虚实,内虚外实;两倍焦距看大小,外小内大。”对二力平衡条件可让学生记;“同体、共线、等值、反向”。当然,所有的记忆都是在学生理解的前提下进行,若有学生不理解口诀,情愿不教。
(六)归纳操作要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涉及许多测量性仪器的使用。有些仪器的使用在操作程序上有相似之处,进行比较归纳,可以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相关仪器的操作要领和使用技巧。如刻度尺、温度计、天平、量筒、电表等。教学中教师恰当引导学生对各种器材的使用进行分析、对比、归纳出各种仪器相同的操作程序:“观察、放置、读数、记录”,这样学生容易记忆,操作起来也得心应手。例如:(1)观察: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对刻度尺不能使用已磨损的零刻线;对体温计使用前要甩;对弹簧测力计、天平、电流表和电压表等,使用前要校对零刻线。(2)放置:使用时要正确放置或正确连接各种电表,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并选用合适的量程等。(3)读数:使用天平时要把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在标尺所对的刻度值相加等。(4)记录:当然任何测量值必须带单位。这样,即使学生不能严格地按教材上的原文陈述,也可按归纳的八字回忆,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种知识建构的方法深受学生欢迎。
(七)打比方描述物理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打比方,就是让学生用浅显的生活经验做铺垫,来进行概念的自我构建。而且学生理解得深刻、记忆得牢固。如讲电阻的概念时,把电阻比成是一条山路:导线的电阻几乎为零,看成是平路,因此导线与电阻并联时,电流当然是走平路而不爬山坡,这样描述短路的情景生动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能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还很多,如猜谜语、做随堂游戏等。作为一线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教育委员会师范处编写:《教学技能》,第107页,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2]刘良慧、张先华:《教育观念的革命》,45—46页,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3]孔企平:《论学习方式的转变》,载《全球教育展望》,2001(8)
[3]杨玉军、王惠《面对学生的发问》,载《中国教育报》,1998年5月12日
【关键词】激发 学习兴趣 培养 学习动机
(一)利用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绝大多数初中学生而言,出于好动的天性,有浓厚的兴趣,都希望自己能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能,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值得提出的是,这里所指的实验绝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所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和若干的课外小实验;还包含由教师或学生 根据教学需要,用自备自制教具做的实验以及直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做的实验 。因此,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使用自备自制的教具以及生活中的日常用品。比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饮料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等。事实上,每当教师在课堂上做演示尤其是做那些形象直观、效果明显的演示实验时,班上很多同学都深长脖子全神贯注,后面的同学甚至还会站起来,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果经常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教材内容,巧妙安排现象明显,富有趣味的物理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利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源于人类生活以及工农业生产实践,同时又应用于生活与生产,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不但是学以致用的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情绪 。比如,“四舍五入”是数学运算中的一个数字处理原则,但它在物理运算中就不定使用。让学生计算用能装一千克水的饮料去装13千克煤油,需要多少个饮料瓶?结果,差不多全班同学都采取四舍五入的方法,算出答案是16个。可让学生从实际出发分析,用16个瓶子装煤油后,剩下的0.2千克如何处理?从而使学生知道,物理中有时不能生搬硬套数学原则。教室里为何常用日光灯而少用白炽灯;夜间行驶的汽车内为何不开灯;汽车的反光镜为何用凸镜而不用平面镜;教室的长度为何限制10m左右等等。
(三)从创设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际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本知识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学习压强知识时提出:磨刀不误砍柴功,为什么?同样重的书包用细绳做带子和正常的书包带有何不同?坐硬板凳与坐沙发给人的感觉为何不同?让学生将铅笔笔尖和笔尾分别顶在自己的拇指和中指指尖保持静止,问:铅笔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吗?两手的感觉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大家对这些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能带着饱满的激情听课。
(四)通过教师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讲课时如果能让自己的语言既显得诙谐、风趣,又不乏逻辑性和科学性,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很容易激发出来的。如在热现象学习中,学生经常将温度升高或降低说成增大或减少,虽然意思是接近的,但同样不符合物理含义,举这样一个例子:张三是胖人,李四是瘦人,从外形上看,胖与粗差不多,瘦与细差不多,我们干脆将张三说成粗人,将李四说成细人得了,你们同意吗?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
(五)利用口诀激发他们的兴趣
虽然物理知识是有趣而且是适用的,但并不排除一些比较枯燥而难以记住,实际当中却不得不记忆的内容。为此,在日常教学中应有意收集或自编一些识记方便容易理解的物理口诀,每当学习完相关内容并小结之后,及时“交”给学生。以帮助他们更为轻松地记下相应内容。如对平面镜成像,可总结为:“同大、等距、连线垂直、虚像”。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为:“一倍焦距看虚实,内虚外实;两倍焦距看大小,外小内大。”对二力平衡条件可让学生记;“同体、共线、等值、反向”。当然,所有的记忆都是在学生理解的前提下进行,若有学生不理解口诀,情愿不教。
(六)归纳操作要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涉及许多测量性仪器的使用。有些仪器的使用在操作程序上有相似之处,进行比较归纳,可以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相关仪器的操作要领和使用技巧。如刻度尺、温度计、天平、量筒、电表等。教学中教师恰当引导学生对各种器材的使用进行分析、对比、归纳出各种仪器相同的操作程序:“观察、放置、读数、记录”,这样学生容易记忆,操作起来也得心应手。例如:(1)观察: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对刻度尺不能使用已磨损的零刻线;对体温计使用前要甩;对弹簧测力计、天平、电流表和电压表等,使用前要校对零刻线。(2)放置:使用时要正确放置或正确连接各种电表,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并选用合适的量程等。(3)读数:使用天平时要把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在标尺所对的刻度值相加等。(4)记录:当然任何测量值必须带单位。这样,即使学生不能严格地按教材上的原文陈述,也可按归纳的八字回忆,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种知识建构的方法深受学生欢迎。
(七)打比方描述物理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打比方,就是让学生用浅显的生活经验做铺垫,来进行概念的自我构建。而且学生理解得深刻、记忆得牢固。如讲电阻的概念时,把电阻比成是一条山路:导线的电阻几乎为零,看成是平路,因此导线与电阻并联时,电流当然是走平路而不爬山坡,这样描述短路的情景生动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能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还很多,如猜谜语、做随堂游戏等。作为一线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教育委员会师范处编写:《教学技能》,第107页,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2]刘良慧、张先华:《教育观念的革命》,45—46页,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3]孔企平:《论学习方式的转变》,载《全球教育展望》,2001(8)
[3]杨玉军、王惠《面对学生的发问》,载《中国教育报》,1998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