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模糊性。比如一些词语具有模糊性,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更是比比皆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和教育时机下,运用模糊语言能收到比用清晰的表达、明确的语言、严谨的推理等科学教学手段更优化的教学效果,更能激发学生联想与想象能力。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揭侧面描写之面纱、创设具体情境、补出艺术空白部分、深挖言近意远的结尾,以此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关键词】 模糊性 模糊语言 联想能力 想象能力
1语文教学亟需“模糊”
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教育考试制度的改革,标准化试题的推行,一方面有利于考察学生的知识面,但另一方面,也遭遇了尴尬,尤其是语文学科情况更为突出。有的语文教师为了应试教育,对学生要求也日益“精确”。有一测试题:根据句子意思写成语,“思想一致,共同努力”,学生填“齐心协力”,教师判错,因为标准答案是“同心协力”。殊不知,按《新华字典》“齐”字第三个义项就是同时、同样、一起的意思,并举例用了“同心”一词。清清楚楚的语言运用错得模模糊糊。语文的模糊性哪里去了呢?语文不变得比数学更精确了吗?
2语文学科蕴含大量的模糊语言
1965年,美国应用数学家查德提出模糊集合理论,使我们认识到:事物之间本来就有模糊性和明晰性、宽泛性和狭隘性、稳定性和变化性、固定性和随机性,两相对应、辩证统一。什么是模糊性?它是一种不确定性,它是指事物在性态或类属上的界限的不清晰和不分明;从逻辑上说,就是指事物的内涵和外延呈现着“亦此亦彼”的模糊特征。恩格斯对这一理论作了很好的阐释,他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七535页)说到:“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条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应的地方承认‘非此即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有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既然客观事物普遍具有模糊性,语文学科也概莫能外。语言是抽象概括的,其单位不能无限增加。人们必须允许语言单位有时不像客观事物或概念那样个个分别,而是可以笼统一些,只要能完成交易任务即可。什么是模糊语言?它是指在语言运用中,人们可以明显觉察到的那些没有具体明确含义的语言,它包括无定量、无定界或无定指等多种情况。模糊性的构成,作用的体现,都要依赖一定的语言条件,服从交际的需要,无论是模糊词语还是精确词语,都可能构成模糊语言。
语文学科具有大量的模糊语言。比如“我们的友情比海深”中,究竟“海”有多“深”,我们并无一个确切的数字,但此处表达了情意的深厚。语言中有很多表时间、地点、方位、数量、形状等的词都有模糊意义。文学作品的语言更具有模糊性。语文学科选录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它的语言就更具有模糊性。如苏东坡描写海棠的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袅袅”、“空蒙”、“夜深”等模糊意味特别浓的词,引人无限遐思,幽静、动人、如梦如幻的月影景象跃然纸上。有些很精确的词语也可以构成模糊语言。如辛弃疾的《西江月》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能说天上就只有七八颗星,山前就只有两三点雨吗?“两三点”、“七八个”在此用确数表达了模糊的意思,如简笔画一样,勾勒出了夏夜月朗星稀得景象,再加上“两三点雨”,倍感凉爽惬意,而无淋漓之苦。诗人闲居江南的喜悦之情流诸笔端。
既然语文科学具有模糊性,存在大量的模糊语言,给学生留下广阔的联想与想象空间,语文教师应利用这一特点,在一定的教学情境和教育时机下,运用模糊语言能收到比用清晰的表达、明确的语言、严谨的推理等科学教学手段更优化的教学效果,更能激发学生联想与想象能力。
3揭侧面描写之面纱,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
“文忌显而贵隐”无论作诗还是绘画,都不欣赏浅白直露、一览无余的作品,而期望作品能获得“弦外之音”、“云外之致”、“味外之旨”。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文学作品语言的模糊性往往表现在不作正面直接描写而从侧面渲染烘托。比如《驿路梨花》中的梨花姑娘,自始自终并未出场,给人印象是模糊的。但可以引导学生透过那淡淡月色照耀下的美丽的梨树林、香气四溢的梨花、梦中梨花姑娘美妙的歌声、小茅屋的温馨、赶路人绝处逢生的喜悦、哈尼小姑娘的可爱,一位美丽善良、热情大方的梨花姑娘呼之欲出。到底长什么样子,让学生大胆联想与想象,可以给梨花姑娘画一张肖像画,也可以用文字正面描写。这样,让学生既感受到侧面描写的妙处,又培养他们联想与想象能力。
4创设具体情境,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
文学语言的模糊性表现在不直抒胸臆,而是将喜怒哀乐之情完全融合于景物之中;学生的阅历有限,如果仅停留于字面意义,很难理解,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创设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比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春花图部分,初学时,学生朗读时只看到一个个方块字,感受不到其中的美。我便请学生回忆春游赏花的情景。他们能很快地描绘出花色的五彩缤纷、花朵的美丽繁多、花味的沁人心脾、蜂圍蝶阵的热闹景象。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春花图部分,闪现在学生眼前的诗一幅宜人的春景图,似乎又漫步在生趣盎然的百花丛中。教学《苏州园林》,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同学们都没有去过苏州园林,无法理解“一幅画”的效果。我便请学生搜集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画及文字材料,课堂上充当小导游为同学们介绍。有的从网上下载,有的从亲朋好友处借来曾经游玩时所拍的照片。介绍得绘声绘色。同学们在“游览”之中领略了苏州园林如诗如画的特点。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既理解感受了文章内容,又培养了联想与想象能力。
5补出艺术空白部分,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
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远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一叶扁舟浮在水面,一渔翁坐在船上垂钓,四周除了寥寥几笔微墨,几乎全是空白,确创设了深邃的意境。中国诗画同源,此处的“源”指该画中的空白,对诗而言,就是作诗要留下言外之意。其目的都是让人们去想象、去挖掘、去领悟这个中奥妙。这里的“言外之意”之“言”就是艺术上的模糊语言,它的实际意义与言的表面意义相差很大,具有模糊性。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常给主人公设置一些空白,即用行动、对话、姿态、面部表情的变化来暗示人物心理,留下联想与想象的空间,如教学都德《最后一课》结尾部分对韩麦尔先生的刻画。“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请学生结合前文,补出韩麦尔先生要说的话,在补的过程中,他的形象显得更加悲壮。如教学陆游的《游山西村》时,诗中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人游览时的动作、表情、心情都是“空白”,请学生补出,从中感受到山水的无穷变化和诗人见到又一村的欣喜之情;也领会到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文学作品中留下了许多空白,这些空白更丰富了文章内容,教学时不能留下空白,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深入理解言外之意。
6深挖言近意远的结尾,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
许多文学作品常常在高潮处戛然而止,使人感到犹如一道好菜,正爽口处却完了,令人回味无穷。这种耐人寻味的结束语言,所表达的意思是不确定的,带有一定的模糊性,教师应深挖结尾,引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深入地理解作品。如《孔乙己》的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的确”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就这些模糊之处让学生展开讨论。有的说孔乙己死了,有的说他没死。各抒己见,大胆陈词。有的同学说到:“孔乙己的确死了,由于他的身份,他的死活根本无人过问,无足轻重,正如课文所说,‘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再说,如果孔乙己还活着,他会来喝酒的,因为最后一次出现,他用手走着来的。”在讨论中,学生更深地领会到了文章的悲剧结局。《皇帝的新装》的结尾,留下联想与想象的空间:皇帝回宫以后会怎样?说真话的小孩子、老百姓、官员、骗子又如何?请学生续写,有的想到皇帝为了保全面子,拒绝穿任何衣服,终于冻死在寒冷的冬天。有的想到两个骗子骗皇帝是计谋,趁机起义,推翻了国王的统治;说真话的小孩子作了国王,人们从此过上了祥和的日子。
语文教学中的模糊语言远不止这些,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恰到好处的运用,那些给人朦胧美得侧面描写、那些抽象的景物描写、那些引入遐思的空白、那些意味无穷的结尾,会带给学生无限的审美愉悦,让学生成为具有联想和想象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1钱中文.文艺创造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2刘永康.语文创新教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3罗时茂主编.素质教育探索.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 模糊性 模糊语言 联想能力 想象能力
1语文教学亟需“模糊”
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教育考试制度的改革,标准化试题的推行,一方面有利于考察学生的知识面,但另一方面,也遭遇了尴尬,尤其是语文学科情况更为突出。有的语文教师为了应试教育,对学生要求也日益“精确”。有一测试题:根据句子意思写成语,“思想一致,共同努力”,学生填“齐心协力”,教师判错,因为标准答案是“同心协力”。殊不知,按《新华字典》“齐”字第三个义项就是同时、同样、一起的意思,并举例用了“同心”一词。清清楚楚的语言运用错得模模糊糊。语文的模糊性哪里去了呢?语文不变得比数学更精确了吗?
2语文学科蕴含大量的模糊语言
1965年,美国应用数学家查德提出模糊集合理论,使我们认识到:事物之间本来就有模糊性和明晰性、宽泛性和狭隘性、稳定性和变化性、固定性和随机性,两相对应、辩证统一。什么是模糊性?它是一种不确定性,它是指事物在性态或类属上的界限的不清晰和不分明;从逻辑上说,就是指事物的内涵和外延呈现着“亦此亦彼”的模糊特征。恩格斯对这一理论作了很好的阐释,他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七535页)说到:“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条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应的地方承认‘非此即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有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既然客观事物普遍具有模糊性,语文学科也概莫能外。语言是抽象概括的,其单位不能无限增加。人们必须允许语言单位有时不像客观事物或概念那样个个分别,而是可以笼统一些,只要能完成交易任务即可。什么是模糊语言?它是指在语言运用中,人们可以明显觉察到的那些没有具体明确含义的语言,它包括无定量、无定界或无定指等多种情况。模糊性的构成,作用的体现,都要依赖一定的语言条件,服从交际的需要,无论是模糊词语还是精确词语,都可能构成模糊语言。
语文学科具有大量的模糊语言。比如“我们的友情比海深”中,究竟“海”有多“深”,我们并无一个确切的数字,但此处表达了情意的深厚。语言中有很多表时间、地点、方位、数量、形状等的词都有模糊意义。文学作品的语言更具有模糊性。语文学科选录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它的语言就更具有模糊性。如苏东坡描写海棠的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袅袅”、“空蒙”、“夜深”等模糊意味特别浓的词,引人无限遐思,幽静、动人、如梦如幻的月影景象跃然纸上。有些很精确的词语也可以构成模糊语言。如辛弃疾的《西江月》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能说天上就只有七八颗星,山前就只有两三点雨吗?“两三点”、“七八个”在此用确数表达了模糊的意思,如简笔画一样,勾勒出了夏夜月朗星稀得景象,再加上“两三点雨”,倍感凉爽惬意,而无淋漓之苦。诗人闲居江南的喜悦之情流诸笔端。
既然语文科学具有模糊性,存在大量的模糊语言,给学生留下广阔的联想与想象空间,语文教师应利用这一特点,在一定的教学情境和教育时机下,运用模糊语言能收到比用清晰的表达、明确的语言、严谨的推理等科学教学手段更优化的教学效果,更能激发学生联想与想象能力。
3揭侧面描写之面纱,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
“文忌显而贵隐”无论作诗还是绘画,都不欣赏浅白直露、一览无余的作品,而期望作品能获得“弦外之音”、“云外之致”、“味外之旨”。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文学作品语言的模糊性往往表现在不作正面直接描写而从侧面渲染烘托。比如《驿路梨花》中的梨花姑娘,自始自终并未出场,给人印象是模糊的。但可以引导学生透过那淡淡月色照耀下的美丽的梨树林、香气四溢的梨花、梦中梨花姑娘美妙的歌声、小茅屋的温馨、赶路人绝处逢生的喜悦、哈尼小姑娘的可爱,一位美丽善良、热情大方的梨花姑娘呼之欲出。到底长什么样子,让学生大胆联想与想象,可以给梨花姑娘画一张肖像画,也可以用文字正面描写。这样,让学生既感受到侧面描写的妙处,又培养他们联想与想象能力。
4创设具体情境,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
文学语言的模糊性表现在不直抒胸臆,而是将喜怒哀乐之情完全融合于景物之中;学生的阅历有限,如果仅停留于字面意义,很难理解,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创设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比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春花图部分,初学时,学生朗读时只看到一个个方块字,感受不到其中的美。我便请学生回忆春游赏花的情景。他们能很快地描绘出花色的五彩缤纷、花朵的美丽繁多、花味的沁人心脾、蜂圍蝶阵的热闹景象。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春花图部分,闪现在学生眼前的诗一幅宜人的春景图,似乎又漫步在生趣盎然的百花丛中。教学《苏州园林》,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同学们都没有去过苏州园林,无法理解“一幅画”的效果。我便请学生搜集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画及文字材料,课堂上充当小导游为同学们介绍。有的从网上下载,有的从亲朋好友处借来曾经游玩时所拍的照片。介绍得绘声绘色。同学们在“游览”之中领略了苏州园林如诗如画的特点。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既理解感受了文章内容,又培养了联想与想象能力。
5补出艺术空白部分,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
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远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一叶扁舟浮在水面,一渔翁坐在船上垂钓,四周除了寥寥几笔微墨,几乎全是空白,确创设了深邃的意境。中国诗画同源,此处的“源”指该画中的空白,对诗而言,就是作诗要留下言外之意。其目的都是让人们去想象、去挖掘、去领悟这个中奥妙。这里的“言外之意”之“言”就是艺术上的模糊语言,它的实际意义与言的表面意义相差很大,具有模糊性。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常给主人公设置一些空白,即用行动、对话、姿态、面部表情的变化来暗示人物心理,留下联想与想象的空间,如教学都德《最后一课》结尾部分对韩麦尔先生的刻画。“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请学生结合前文,补出韩麦尔先生要说的话,在补的过程中,他的形象显得更加悲壮。如教学陆游的《游山西村》时,诗中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人游览时的动作、表情、心情都是“空白”,请学生补出,从中感受到山水的无穷变化和诗人见到又一村的欣喜之情;也领会到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文学作品中留下了许多空白,这些空白更丰富了文章内容,教学时不能留下空白,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深入理解言外之意。
6深挖言近意远的结尾,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
许多文学作品常常在高潮处戛然而止,使人感到犹如一道好菜,正爽口处却完了,令人回味无穷。这种耐人寻味的结束语言,所表达的意思是不确定的,带有一定的模糊性,教师应深挖结尾,引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深入地理解作品。如《孔乙己》的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的确”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就这些模糊之处让学生展开讨论。有的说孔乙己死了,有的说他没死。各抒己见,大胆陈词。有的同学说到:“孔乙己的确死了,由于他的身份,他的死活根本无人过问,无足轻重,正如课文所说,‘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再说,如果孔乙己还活着,他会来喝酒的,因为最后一次出现,他用手走着来的。”在讨论中,学生更深地领会到了文章的悲剧结局。《皇帝的新装》的结尾,留下联想与想象的空间:皇帝回宫以后会怎样?说真话的小孩子、老百姓、官员、骗子又如何?请学生续写,有的想到皇帝为了保全面子,拒绝穿任何衣服,终于冻死在寒冷的冬天。有的想到两个骗子骗皇帝是计谋,趁机起义,推翻了国王的统治;说真话的小孩子作了国王,人们从此过上了祥和的日子。
语文教学中的模糊语言远不止这些,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恰到好处的运用,那些给人朦胧美得侧面描写、那些抽象的景物描写、那些引入遐思的空白、那些意味无穷的结尾,会带给学生无限的审美愉悦,让学生成为具有联想和想象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1钱中文.文艺创造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2刘永康.语文创新教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3罗时茂主编.素质教育探索.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