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官钧”瓷器的年代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w1983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个多世纪以来,钧窑凭借“宋代五大名窑”之盛名(至迟在上世纪50年代,国内学者已有人将钧窑与官、哥、汝、定并列,并以“宋代五大名窑”名之。参见关松房《金代瓷器和钧窑的问题》,《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2期),并作为宋代生产宫廷用瓷的所谓“官窑”(李辉柄《宋代官窑瓷器》,紫禁城出版社,1996年,38-50页),广为世人所知。然而,对“官钧”瓷器所谓“宋代名窑”的身世,学界的质疑一直都未曾间断过(郭学雷、刘涛《“官钧”瓷器研究》“文献考察与研究史回顾”一节,《鉴藏丛书》,文物出版社,2006年)。
其他文献
在法国南特多柏雷博物馆藏一幅19世纪广州外销画中,有这么一个场景:一个水上小贩靠近岸边划着小艇,正兜售小艇上的食物时,岸上一客人一手揣兜,另一手伸出欲叫停小贩;那位客人身后一幢糅合西方风格的建筑上,“寧波會館公所”六字清晰可辨。  近代中国内乱外患,国运益衰,广州的会馆也难逃厄运走向衰落。馆舍因年代久远或资金不足缺乏修整、损坏严重,会馆资料亦逐渐散佚,致使今日我们难以联想其曾经的辉煌。现在我们循着
期刊
钧窑位于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内,最著名的窑场是在禹州旧城北门内的钧台与八卦洞附近。传说大禹在钧台传位给儿子启,从而建立了夏朝。一般认为,钧窑之名即源于钧台。
期刊
广州依山面海,位于南中国的滨海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两千多年的城市发展进程中,广州始终保持着从未中断的海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活动,积淀了深厚的海洋文明,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海洋,与广州城的历史和发展密不可分,正如绕城而过的珠江一样,源源不断地为这座城市输送各地物种和域外珍品。
期刊
“官钧”年代之争  并未影响收藏行情  以鼓钉洗、花盆、出戟尊等为代表的“官钧”陈设瓷,究竟是宋代还是金元,或者是元末明初、明早期烧造,引发了研究人士的广泛讨论。  上海博物馆利用“前剂量饱和指数法测定瓷器热释光年代技术”测试的结果表明,这类瓷器烧制年代距今约660-630年,也就是大致在1340-1370年左右,其时在元末明初。热释光测定年代误差一般为5%,也就是说这批标本烧制的下限最晚可能到1
期刊
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的当今社会,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而艺术化的生活方式可以使人得到心灵的愉悦,为现代人提供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于是乎艺术品的鉴赏、收藏、投资成为人们热衷的一个选项。而古代珠宝玉器是最近几年来稳步增值的一个热门种类,因为它们既可以欣赏、把玩、佩戴,又可以作为投资增值的理财产品。  中国的文化从古至今就是一个玉文化的传承,中国人对玉的热衷程度是外国人无法理解的。在远古时代“美
期刊
《核桃卢谈核桃》2006年11月文物出版社初版后,最近再版。本来,我想接着续写一本山核桃的书,可惜至今没完成,很是遗憾。  作为山核桃把玩和收藏辉煌时期的见证人,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把所知道的事写出来,我一直认为山核桃是神秘之物。清朝《花镜》一书称核桃“万岁子”,而“万岁”是明清皇帝的专利,可见小小核桃的奥妙。  2005年《北京晚报》记者刘一达先生的《核桃卢的核桃经》报道刊出后,我曾预言北京会掀起玩
期刊
为配合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向国人展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卓越影响与伟大贡献,广州、福州、南京、北海、泉州、扬州、漳州、蓬莱、宁波9个中国“海丝”申遗城市的城市博物馆联合举办了“跨越海洋——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九城市文化遗产精品联展”。各城市博物馆从馆藏文物中精选反映自已城市“海丝”历史发展特点的文物珍品进行集中展示。广州站共展出260件文物,文物众多。
期刊
明清以来,仿钧产品一直不断,明代文人的书中最早出现了对钧窑瓷器的记载。明代时期收藏宋代五大名窑器之风日盛,古代瓷器日益珍贵,仿烧之风随之出现。明代宣德年间开始,景德镇御窑厂已仿烧钧窑瓷器,明万历年间高濂在他的著作中专门谈到均(钧)州窑,云:“若均州窑,有朱砂红、葱翠青俗谓莺哥绿、茄皮紫。红若胭脂,青若葱翠,紫若墨黑。三者色纯,无少变露者为上品。底有一二数目字号为记。猪肝色,火里红,青绿错杂,若垂涎
期刊
文玩,是古人文房用具的总称。  对中国文化而言,文玩功不可没。今人所能看到的一切文案,无不是文字的记载,无不是文人的笔墨,无不是在文房中完成。在信息和交通闭塞的环境,文房中除了“红袖添香夜读书”外,最为实用又解闷的就属文玩了。  今人只有在翻阅古书时、收藏时,才了解和亲近文玩。时间之所以伟大,便是废弃过去,肯定存在,希望未来。唯在“古董”这个问题上例外,时间是眷顾的,古玩如陈酿,越久越是珍贵。  
期刊
在湖北省随州市东北部,西距擂鼓墩曾侯乙墓4公里处,有一片面积约18万平方米的春秋时期墓地——义地岗墓地。墓地座落在一座东北一西南走向的长条形土岗上,岗顶高出周边地面约8米,涢水及其支流厥水交汇于墓地西南部,与擂鼓墩战国古墓群隔厥水相望。  2011年9月,随州市政府在义地岗南端建设还建房时发现一批铜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即派员到现场调查、勘探,并对3座残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编号M4、M5和M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