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巧思法, 培养小小创新发明家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nn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力并不神秘,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源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用好系统的创造力培养方法,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小小的创新发明家。
  幼儿园的孩子能发明创造吗?看到这个问题,你的第一反应应该是不可能吧?但现实生活中还真有一批小小创新发明家,他们还屡次在国际发明展上获奖,并被中国发明协会授予“小小会员”的荣誉称号。这次程淮教授围绕巧思法解读了幼儿园孩子创造力培养的秘籍。让我们先来看看孩子们的发明创造。
  帮助色盲人群过马路的
  红绿灯装置
  在幼儿园的“每周一问”活动中,有一个孩子提到他的邻居高奶奶患上了色盲症,过马路的时候因为没有辨识清楚红绿灯被车撞倒而去世了。这个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讨论,大家纷纷为解决色盲患者过马路红绿灯装置的问题出主意。一个叫颜百宽的小朋友提出了一个方案,在红绿灯上贴上一层膜,红灯亮的时候显示一个“X”,代表不能通过;绿灯亮的时候,中间就显示一个“○”,代表可以通过;黄灯亮的时候是一个“Δ”。为尊重、珍惜和保护孩子的创造力,我们帮助他申请了国家专利,并制作模型,在第43届克罗地亚国际发明展上,这个发明获得了金奖,同时也获得了全场唯一的最佳国际青少年发明奖。
  智能吃药提醒药盒
  爷爷因为年老多病需要吃很多药,但经常忘记按时吃药怎么办?如何能让爷爷既能按时吃药,又不需要家人的提醒呢?有两个孩子就想到要发明了一个吃药提醒的小工具。首先,把爷爷一周要服用的药物放在盒子里,这个盒子可以设置闹钟,还能设定吃药提醒,一到吃药的时间,盒子会用语音提醒爷爷——“爷爷该吃药了。”考虑到老年人听力下降的问题,这个药盒除了有声音提醒以外,闹钟响时还会亮灯,只要摁下开关,声音就会停止,灯也不亮了。更为巧妙的是,按下开关后,爷爷当时需要吃的药会自动弹出来。这两个孩子的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在国际发明展上获得了金奖,还获得了宋庆龄儿童创意发明奖。
  你可能会问,这些孩子是怎么能这么有创新能力的呢?一个好消息是,通过学习巧思法这个系统的创新方法可以习得。
  创造源于生活
  其实,通过这两个具体的故事,我也想说,创造力并不神秘,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源于生活,源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些发明创造之所以能获得国际大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孩子们关注到了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创造力作品背后体现的是孩子的仁爱之心和人类最宝贵的情感,这点也特别打动评委。
  创新能力培养是有方法的
  只要孩子关注生活中的问题,系统地学习巧思法,即“创造性解决问题方法论”,就能获得更好的创新能力。前面获奖的几位小朋友都经过了巧思法的学习。如今已有200余位幼儿园的小朋友因出色的创意发明获得了“中国发明协会小小会员”称号。
  “ 巧思法”将儿童解决问题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问题-探索-优化-展示-行动。巧思法的基本理念是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培养孩子既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又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的需要。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鼓励提问
  我认为一切创新源于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巧思法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问题。只有先发现了问题,接着分析问题,才有可能去解决问题。所以,要培养孩子成为“问题大师”,让他敢提问、爱提问、会提问、巧提问。据说,犹太人在家庭教育中就特别鼓励孩子发问,而且以问倒老师为荣,回家后父母跟孩子交流的内容常常有这个问题:“今天你问老师什么问题了?”
  相比之下,我们的家长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来后,大多关注的是今天吃了什么,学了什么,念了多少儿歌,做了多少算术题。所以,我也想借此呼吁家长,以后也经常问孩子这样一个问题:“今天你向老师提出什么有趣的、有价值的问题了吗?”多鼓励孩子自主提问和探索。
  我们在幼儿园设置了“每周一问”活动,即让孩子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带到幼儿园,汇集到问题库里,再让孩子投票或讨论选择要大家一起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然后进行探索。前面我讲到的如何帮助色盲人群安全自主地过马路的问题,就是源自我们幼儿园的“每周一问”。当这个孩子把问题带到幼儿园之后,受到了大家的关注,所以就一起来讨论解决。
  倡导优选思维
  在色盲人群过马路这个问题上,孩子们需要探索的是,怎样能让色盲的人安全、自主地过马路。有的孩子提到,既然他们分不清红绿灯,那就把红绿灯全部换掉,用其他的工具替代,这时候马上就有其他孩子反对,因为如果全世界的红绿灯都被换掉,太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了。有没有优化方案呢?
  ● 优选思维是“既要…又要…”的创造性问题解决思路
  答案是肯定有。巧思法關键在于一个“巧”字。但是在找到巧妙的优选方案之前,我们应该先帮助孩子建立一种“优选思维”,即在遇到两难和多难问题的时候,找到最佳解决方案的创造性思维。这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庸智慧的一种思维方式,倡导“既要…又要…”,鱼与熊掌兼得。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具体看一看什么叫作优选思维。
  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你开车经过一个车站,有3个人正在等公交车。一个是垂死的病人,很可怜;一个是医生,他曾经救过你的命,是你的恩人,你做梦都想报答他;还有一个是你的梦中情人,也许错过这次机会,就再也见不到他了。但是你的车只能再坐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为什么?
  显而易见,让任何一个人上车,都不是最优解决方案。那么,网上讨论的最佳方案是什么呢——我下车,让医生带着病人到医院去,因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而我和梦中情人去约会,暴风雨反而增添了约会的浪漫色彩。好像这便是最佳解决方案了。
  但是,按照优选思维的理论,应当在解决两难或多难问题中平衡各方利益,使得所有相关方的利益最大化。但在上述这个所谓最佳方案中,没照顾到谁呢?——只是让我的救命恩人也就是那位医生去履行天职而没有对他有任何表示。所以我认为最佳解决方案应该再补充一条,就是我和梦中情人约会后,再一起到医院去看望医生,并开回自己的车。   ● 借助巧思板,帮助孩子用好优选思维
  如何让孩子也能学会用优选思维解决两难问题呢?能否借助一种可视化、操作化的工具让孩子容易理解并学习掌握这种高级思维活动呢?于是我发明了一种专门用来解决两难问题的思维工具——巧思板,即问题解决板。能让孩子带着问题来,带着解决方案走。
  比如在前面如何提醒爷爷吃药这个问题中,孩子就是利用巧思板找到优选方案的。具體操作是这样的——为了解决爷爷按时吃药的问题,孩子最开始分析了爷爷的两难选择:即到底是每次都让家人提醒爷爷吃药呢,还是爷爷自己想办法按时吃药呢?这两种选择中的每一种选择都有优缺点。孩子们需要学习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对每一种选择进行优缺点分析。在巧思板上,笑脸表示优点,哭脸表示缺点,于是孩子就在巧思板上分别列出每一种选择方案的优缺点。第一种方案的优点是爷爷可以按时吃药,缺点是要家人必须要按时提醒;第二种方案的优点是不需要家人提醒,缺点是爷爷可能会忘记吃药,耽误病情。优选思维就是把两种方案的优点合二为一,即“笑脸+笑脸=优选解”。所以孩子直接取两个笑脸下的优点,即爷爷既可以按时吃药,又不需要家人提醒。根据这个优选方案,孩子们关于吃药提醒药盒的创意就是这么想出来的。
  一块小小的巧思板,不仅有着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的完整的哲学基础,蕴藏着西方的分析思维与东方的整合思维,而且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特征,凝聚了东西方的智慧。巧思板帮助孩子对自己的思维和推理清晰可见,它使孩子学习优选思维这种深奥的思维方式进而创造性解决问题变成了可能。
  敢于质疑
  敢于质疑权威,具有批判性思维,勇于坚持真理,是创新人才重要的人格特质,是必备的非智力品质。历史上有很多人为了坚持真理甚至放弃了生命,但是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是值得提倡和学习的,因为只有独立思考和创造,才能产生从0到1的突破。应该注重在生活的点滴中培养孩子的质疑精神。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父母可以多给孩子讲一讲那些追求真理的故事。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防控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中,“手”当其冲。七步洗手法已经是幼儿园小朋友都能熟练掌握的卫生方法。然而,首倡手卫生的先驱者、手卫生之父塞麦尔维斯却因此在悲愤中含冤死去。这个关于坚持洗手的故事就可以讲给孩子听。很久以前的欧洲,医生们自认为自己很高贵,所以在给病人做检查和手术之前是从不洗手的。当时奥地利的一个妇产科医生塞麦尔维斯提出产妇的产褥热是由于医生不清洁的手给产妇进行检查造成的,所以他倡导洗手。结果洗手后再进行检查,维也纳医院的产妇因产褥热的死亡率确实由18%降到了2%。但是由于他的这种做法触犯了医生的权威——把产褥热的责任怪罪在医生头上是大逆不道的,所以他被解聘了。后来,他到另外一家医院坚持洗手后再进行检查的方式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依然没有人相信,他又被赶出了医院。在塞麦尔维斯去世两年后,人们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细菌。事实证明了被称为“医学界叛徒”的塞麦尔维斯是正确的,因此他被称为“母亲们的救星” “手卫生之父”。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为他建了纪念馆,竖了纪念碑,他的肖像被印上匈牙利的硬币,用他的名字命名布达佩斯最著名的医科大学。
其他文献
都说手机像“黑洞”,可以把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进去,不论老少。可是当带娃的主力掉入手机的“黑洞”里,该怎么办才好?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篼宝的姥姥从千里之外的家乡盼到了北京,我不禁松了口气:有了老人来帮忙,自己终于可以轻松一下,全身心地回归职场了。   爱刷手机的姥姥  没想到姥姥来了没几天,我心里却悄悄滋生出了一丝丝复杂的小情绪,一度认为姥姥来了不仅没有帮上忙,反而还添了“堵”,因为我发现姥姥在带
期刊
思考力是孩子提升学习效率的关键,也是帮助他连接知识与现实问题的桥梁,通过灵活地调用各种知识、经验、资源等,实现解决问题的终极目的。培养孩子的思考力离不开工具的支持,而工具就在生活里,可以从绘画、阅读、思维导图3个方面入手。  学会思考会使孩子的学习能力突飞猛进,但孩子的思考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思考能力不是单一发展起来的,而是基于观察、聆听、感受后聚合形成的一种能力。如何提升孩子的思考能力呢?我们的建
期刊
创新可以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们的印象中,灯光灰暗、死气沉沉的博物馆如何能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成为孩子们最喜欢去玩耍的地方?这需要运营,更需要创新思维。  在大自然中生长的博物馆—安吉馆  受访专家︱兰国英(浙江自然博物院副馆长)  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安吉馆)是一座在大自然中生长的博物馆,在满足家长和孩子休闲体验需求的同时,也把建立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传递给了他们。  带孩子深入认识自
期刊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对未知进行探索,再逐渐培养孩子持续热爱的能力,才有可能激发孩子成为创新型人才。  跟随“神舟十二号”飞船去太空出差的3名航天员,无论是在太空拆快递,还是在太空吃苹果、在太空跑步、在太空打乒乓球,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大家的心。同时,因为能直接通过视频看到他们在太空真实的生活状态,这极大地满足了孩子对于太空的好奇和想象。如何能从孩子对太空领域的兴趣角度出发,培养孩子的创新与
期刊
用画笔在光秃秃的墙壁上绘制起伏的山水。灵动可爱的动物、生动传神的人物,这是美化环境的方式,更是根植于平凡生活中的创新。  对外行人来说,墙绘是一个比较小众的行业,但是作为一个学画画的人来说,这其实就像雕塑、油画一样是未来的就業方向之一。毕业后我到美术机构当老师,主要工作就是教孩子画画,每天相同的生活节奏,让我觉得生活有些过于安逸了。在工作间隙,一些做墙绘工作的同学有时候会叫我去帮忙,从这时候起,我
期刊
美术学习是否有关键期,该怎样给孩子选美术班,什么时候应该让孩子学习素描?关于美术学习,父母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家教有方》栏目介绍  本栏目由《父母必读》杂志与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合办。  旨在帮助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父母提供家庭教育的新知、良方,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些文章开启父母自己的家庭养育智慧,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态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期刊
希望您“实验”入围的图画书,将您与孩子共读之后的故事和感想发送给我们。我们将择优刊登在杂志上,并将在年终评选“阅读小博士”,为小朋友颁发奖状和奖品,资深的读者还有机会成为父母评审员代表,参与童书排行榜的评选!评选时间:投稿常年有效,10月份进行评选及揭晓。  参与邮箱:[email protected]  原创特别推荐  《图瓦人的木房子》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贝贝熊)  在那遥远的喀纳斯湖
期刊
果我们观察那些自主投入绘画的孩子,就会发现他们总是一边画,一边嘴中念念有词,有时候还会停顿、发呆,然后又像想起了什么,兴奋甚至激动地迅速完成作品。最后,孩子都会拿着自己的“大作”到处问:“看我画得怎么样?!”其实,孩子真的不是在问自己的画好不好看,而是在问:我用画笔构建出的世界怎么样?  儿童画,更像是孩子的“思维过程”  儿童绘画的发展,与他的生理、心理发展是相符的,尤其与感知觉的发展密切相关。
期刊
海洋豆荚学院是家庭教育方式的一种创新,可以改变传统的陪伴方式,很值得分享给其他父母们。也许每位父母都可以从身边开始,尝试搭建一个独具特色的豆荚学院。  豆荚学院是诞生于疫情期间的一个“新物种”,之所以称之为豆荚,是因为学院小到可以只有五六个孩子,是一种互助学习型组织,孩子可以随意进入或退出。我所创办的海洋豆荚学院经过3年3个版本的迭代,终于初具雏形,但是随着孩子要升入五年级了,豆荚学院依旧面临着新
期刊
礼仪不仅仅是礼貌,它还包括得体的穿着、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优雅的体态。它也不局限在只有亲朋好友的家中,公共场合更是彰显一个具备王子、公主仪态的地方。  1美好的一天,微微笑  宝宝情绪良好的时候,让他抓着你的一根手指,微笑着对他说:“笑一下,笑笑。”引他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妈妈坚持每天早晨醒来都这样和宝宝微笑,让他从小就喜欢上这样微笑着开始每一天。  效果:学习微笑待人,也是给自己一份美好的心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