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力并不神秘,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源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用好系统的创造力培养方法,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小小的创新发明家。
幼儿园的孩子能发明创造吗?看到这个问题,你的第一反应应该是不可能吧?但现实生活中还真有一批小小创新发明家,他们还屡次在国际发明展上获奖,并被中国发明协会授予“小小会员”的荣誉称号。这次程淮教授围绕巧思法解读了幼儿园孩子创造力培养的秘籍。让我们先来看看孩子们的发明创造。
帮助色盲人群过马路的
红绿灯装置
在幼儿园的“每周一问”活动中,有一个孩子提到他的邻居高奶奶患上了色盲症,过马路的时候因为没有辨识清楚红绿灯被车撞倒而去世了。这个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讨论,大家纷纷为解决色盲患者过马路红绿灯装置的问题出主意。一个叫颜百宽的小朋友提出了一个方案,在红绿灯上贴上一层膜,红灯亮的时候显示一个“X”,代表不能通过;绿灯亮的时候,中间就显示一个“○”,代表可以通过;黄灯亮的时候是一个“Δ”。为尊重、珍惜和保护孩子的创造力,我们帮助他申请了国家专利,并制作模型,在第43届克罗地亚国际发明展上,这个发明获得了金奖,同时也获得了全场唯一的最佳国际青少年发明奖。
智能吃药提醒药盒
爷爷因为年老多病需要吃很多药,但经常忘记按时吃药怎么办?如何能让爷爷既能按时吃药,又不需要家人的提醒呢?有两个孩子就想到要发明了一个吃药提醒的小工具。首先,把爷爷一周要服用的药物放在盒子里,这个盒子可以设置闹钟,还能设定吃药提醒,一到吃药的时间,盒子会用语音提醒爷爷——“爷爷该吃药了。”考虑到老年人听力下降的问题,这个药盒除了有声音提醒以外,闹钟响时还会亮灯,只要摁下开关,声音就会停止,灯也不亮了。更为巧妙的是,按下开关后,爷爷当时需要吃的药会自动弹出来。这两个孩子的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在国际发明展上获得了金奖,还获得了宋庆龄儿童创意发明奖。
你可能会问,这些孩子是怎么能这么有创新能力的呢?一个好消息是,通过学习巧思法这个系统的创新方法可以习得。
创造源于生活
其实,通过这两个具体的故事,我也想说,创造力并不神秘,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源于生活,源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些发明创造之所以能获得国际大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孩子们关注到了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创造力作品背后体现的是孩子的仁爱之心和人类最宝贵的情感,这点也特别打动评委。
创新能力培养是有方法的
只要孩子关注生活中的问题,系统地学习巧思法,即“创造性解决问题方法论”,就能获得更好的创新能力。前面获奖的几位小朋友都经过了巧思法的学习。如今已有200余位幼儿园的小朋友因出色的创意发明获得了“中国发明协会小小会员”称号。
“ 巧思法”将儿童解决问题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问题-探索-优化-展示-行动。巧思法的基本理念是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培养孩子既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又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的需要。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鼓励提问
我认为一切创新源于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巧思法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问题。只有先发现了问题,接着分析问题,才有可能去解决问题。所以,要培养孩子成为“问题大师”,让他敢提问、爱提问、会提问、巧提问。据说,犹太人在家庭教育中就特别鼓励孩子发问,而且以问倒老师为荣,回家后父母跟孩子交流的内容常常有这个问题:“今天你问老师什么问题了?”
相比之下,我们的家长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来后,大多关注的是今天吃了什么,学了什么,念了多少儿歌,做了多少算术题。所以,我也想借此呼吁家长,以后也经常问孩子这样一个问题:“今天你向老师提出什么有趣的、有价值的问题了吗?”多鼓励孩子自主提问和探索。
我们在幼儿园设置了“每周一问”活动,即让孩子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带到幼儿园,汇集到问题库里,再让孩子投票或讨论选择要大家一起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然后进行探索。前面我讲到的如何帮助色盲人群安全自主地过马路的问题,就是源自我们幼儿园的“每周一问”。当这个孩子把问题带到幼儿园之后,受到了大家的关注,所以就一起来讨论解决。
倡导优选思维
在色盲人群过马路这个问题上,孩子们需要探索的是,怎样能让色盲的人安全、自主地过马路。有的孩子提到,既然他们分不清红绿灯,那就把红绿灯全部换掉,用其他的工具替代,这时候马上就有其他孩子反对,因为如果全世界的红绿灯都被换掉,太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了。有没有优化方案呢?
● 优选思维是“既要…又要…”的创造性问题解决思路
答案是肯定有。巧思法關键在于一个“巧”字。但是在找到巧妙的优选方案之前,我们应该先帮助孩子建立一种“优选思维”,即在遇到两难和多难问题的时候,找到最佳解决方案的创造性思维。这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庸智慧的一种思维方式,倡导“既要…又要…”,鱼与熊掌兼得。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具体看一看什么叫作优选思维。
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你开车经过一个车站,有3个人正在等公交车。一个是垂死的病人,很可怜;一个是医生,他曾经救过你的命,是你的恩人,你做梦都想报答他;还有一个是你的梦中情人,也许错过这次机会,就再也见不到他了。但是你的车只能再坐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为什么?
显而易见,让任何一个人上车,都不是最优解决方案。那么,网上讨论的最佳方案是什么呢——我下车,让医生带着病人到医院去,因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而我和梦中情人去约会,暴风雨反而增添了约会的浪漫色彩。好像这便是最佳解决方案了。
但是,按照优选思维的理论,应当在解决两难或多难问题中平衡各方利益,使得所有相关方的利益最大化。但在上述这个所谓最佳方案中,没照顾到谁呢?——只是让我的救命恩人也就是那位医生去履行天职而没有对他有任何表示。所以我认为最佳解决方案应该再补充一条,就是我和梦中情人约会后,再一起到医院去看望医生,并开回自己的车。 ● 借助巧思板,帮助孩子用好优选思维
如何让孩子也能学会用优选思维解决两难问题呢?能否借助一种可视化、操作化的工具让孩子容易理解并学习掌握这种高级思维活动呢?于是我发明了一种专门用来解决两难问题的思维工具——巧思板,即问题解决板。能让孩子带着问题来,带着解决方案走。
比如在前面如何提醒爷爷吃药这个问题中,孩子就是利用巧思板找到优选方案的。具體操作是这样的——为了解决爷爷按时吃药的问题,孩子最开始分析了爷爷的两难选择:即到底是每次都让家人提醒爷爷吃药呢,还是爷爷自己想办法按时吃药呢?这两种选择中的每一种选择都有优缺点。孩子们需要学习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对每一种选择进行优缺点分析。在巧思板上,笑脸表示优点,哭脸表示缺点,于是孩子就在巧思板上分别列出每一种选择方案的优缺点。第一种方案的优点是爷爷可以按时吃药,缺点是要家人必须要按时提醒;第二种方案的优点是不需要家人提醒,缺点是爷爷可能会忘记吃药,耽误病情。优选思维就是把两种方案的优点合二为一,即“笑脸+笑脸=优选解”。所以孩子直接取两个笑脸下的优点,即爷爷既可以按时吃药,又不需要家人提醒。根据这个优选方案,孩子们关于吃药提醒药盒的创意就是这么想出来的。
一块小小的巧思板,不仅有着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的完整的哲学基础,蕴藏着西方的分析思维与东方的整合思维,而且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特征,凝聚了东西方的智慧。巧思板帮助孩子对自己的思维和推理清晰可见,它使孩子学习优选思维这种深奥的思维方式进而创造性解决问题变成了可能。
敢于质疑
敢于质疑权威,具有批判性思维,勇于坚持真理,是创新人才重要的人格特质,是必备的非智力品质。历史上有很多人为了坚持真理甚至放弃了生命,但是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是值得提倡和学习的,因为只有独立思考和创造,才能产生从0到1的突破。应该注重在生活的点滴中培养孩子的质疑精神。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父母可以多给孩子讲一讲那些追求真理的故事。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防控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中,“手”当其冲。七步洗手法已经是幼儿园小朋友都能熟练掌握的卫生方法。然而,首倡手卫生的先驱者、手卫生之父塞麦尔维斯却因此在悲愤中含冤死去。这个关于坚持洗手的故事就可以讲给孩子听。很久以前的欧洲,医生们自认为自己很高贵,所以在给病人做检查和手术之前是从不洗手的。当时奥地利的一个妇产科医生塞麦尔维斯提出产妇的产褥热是由于医生不清洁的手给产妇进行检查造成的,所以他倡导洗手。结果洗手后再进行检查,维也纳医院的产妇因产褥热的死亡率确实由18%降到了2%。但是由于他的这种做法触犯了医生的权威——把产褥热的责任怪罪在医生头上是大逆不道的,所以他被解聘了。后来,他到另外一家医院坚持洗手后再进行检查的方式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依然没有人相信,他又被赶出了医院。在塞麦尔维斯去世两年后,人们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细菌。事实证明了被称为“医学界叛徒”的塞麦尔维斯是正确的,因此他被称为“母亲们的救星” “手卫生之父”。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为他建了纪念馆,竖了纪念碑,他的肖像被印上匈牙利的硬币,用他的名字命名布达佩斯最著名的医科大学。
幼儿园的孩子能发明创造吗?看到这个问题,你的第一反应应该是不可能吧?但现实生活中还真有一批小小创新发明家,他们还屡次在国际发明展上获奖,并被中国发明协会授予“小小会员”的荣誉称号。这次程淮教授围绕巧思法解读了幼儿园孩子创造力培养的秘籍。让我们先来看看孩子们的发明创造。
帮助色盲人群过马路的
红绿灯装置
在幼儿园的“每周一问”活动中,有一个孩子提到他的邻居高奶奶患上了色盲症,过马路的时候因为没有辨识清楚红绿灯被车撞倒而去世了。这个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讨论,大家纷纷为解决色盲患者过马路红绿灯装置的问题出主意。一个叫颜百宽的小朋友提出了一个方案,在红绿灯上贴上一层膜,红灯亮的时候显示一个“X”,代表不能通过;绿灯亮的时候,中间就显示一个“○”,代表可以通过;黄灯亮的时候是一个“Δ”。为尊重、珍惜和保护孩子的创造力,我们帮助他申请了国家专利,并制作模型,在第43届克罗地亚国际发明展上,这个发明获得了金奖,同时也获得了全场唯一的最佳国际青少年发明奖。
智能吃药提醒药盒
爷爷因为年老多病需要吃很多药,但经常忘记按时吃药怎么办?如何能让爷爷既能按时吃药,又不需要家人的提醒呢?有两个孩子就想到要发明了一个吃药提醒的小工具。首先,把爷爷一周要服用的药物放在盒子里,这个盒子可以设置闹钟,还能设定吃药提醒,一到吃药的时间,盒子会用语音提醒爷爷——“爷爷该吃药了。”考虑到老年人听力下降的问题,这个药盒除了有声音提醒以外,闹钟响时还会亮灯,只要摁下开关,声音就会停止,灯也不亮了。更为巧妙的是,按下开关后,爷爷当时需要吃的药会自动弹出来。这两个孩子的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在国际发明展上获得了金奖,还获得了宋庆龄儿童创意发明奖。
你可能会问,这些孩子是怎么能这么有创新能力的呢?一个好消息是,通过学习巧思法这个系统的创新方法可以习得。
创造源于生活
其实,通过这两个具体的故事,我也想说,创造力并不神秘,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源于生活,源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些发明创造之所以能获得国际大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孩子们关注到了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创造力作品背后体现的是孩子的仁爱之心和人类最宝贵的情感,这点也特别打动评委。
创新能力培养是有方法的
只要孩子关注生活中的问题,系统地学习巧思法,即“创造性解决问题方法论”,就能获得更好的创新能力。前面获奖的几位小朋友都经过了巧思法的学习。如今已有200余位幼儿园的小朋友因出色的创意发明获得了“中国发明协会小小会员”称号。
“ 巧思法”将儿童解决问题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问题-探索-优化-展示-行动。巧思法的基本理念是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培养孩子既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又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的需要。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鼓励提问
我认为一切创新源于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巧思法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问题。只有先发现了问题,接着分析问题,才有可能去解决问题。所以,要培养孩子成为“问题大师”,让他敢提问、爱提问、会提问、巧提问。据说,犹太人在家庭教育中就特别鼓励孩子发问,而且以问倒老师为荣,回家后父母跟孩子交流的内容常常有这个问题:“今天你问老师什么问题了?”
相比之下,我们的家长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来后,大多关注的是今天吃了什么,学了什么,念了多少儿歌,做了多少算术题。所以,我也想借此呼吁家长,以后也经常问孩子这样一个问题:“今天你向老师提出什么有趣的、有价值的问题了吗?”多鼓励孩子自主提问和探索。
我们在幼儿园设置了“每周一问”活动,即让孩子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带到幼儿园,汇集到问题库里,再让孩子投票或讨论选择要大家一起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然后进行探索。前面我讲到的如何帮助色盲人群安全自主地过马路的问题,就是源自我们幼儿园的“每周一问”。当这个孩子把问题带到幼儿园之后,受到了大家的关注,所以就一起来讨论解决。
倡导优选思维
在色盲人群过马路这个问题上,孩子们需要探索的是,怎样能让色盲的人安全、自主地过马路。有的孩子提到,既然他们分不清红绿灯,那就把红绿灯全部换掉,用其他的工具替代,这时候马上就有其他孩子反对,因为如果全世界的红绿灯都被换掉,太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了。有没有优化方案呢?
● 优选思维是“既要…又要…”的创造性问题解决思路
答案是肯定有。巧思法關键在于一个“巧”字。但是在找到巧妙的优选方案之前,我们应该先帮助孩子建立一种“优选思维”,即在遇到两难和多难问题的时候,找到最佳解决方案的创造性思维。这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庸智慧的一种思维方式,倡导“既要…又要…”,鱼与熊掌兼得。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具体看一看什么叫作优选思维。
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你开车经过一个车站,有3个人正在等公交车。一个是垂死的病人,很可怜;一个是医生,他曾经救过你的命,是你的恩人,你做梦都想报答他;还有一个是你的梦中情人,也许错过这次机会,就再也见不到他了。但是你的车只能再坐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为什么?
显而易见,让任何一个人上车,都不是最优解决方案。那么,网上讨论的最佳方案是什么呢——我下车,让医生带着病人到医院去,因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而我和梦中情人去约会,暴风雨反而增添了约会的浪漫色彩。好像这便是最佳解决方案了。
但是,按照优选思维的理论,应当在解决两难或多难问题中平衡各方利益,使得所有相关方的利益最大化。但在上述这个所谓最佳方案中,没照顾到谁呢?——只是让我的救命恩人也就是那位医生去履行天职而没有对他有任何表示。所以我认为最佳解决方案应该再补充一条,就是我和梦中情人约会后,再一起到医院去看望医生,并开回自己的车。 ● 借助巧思板,帮助孩子用好优选思维
如何让孩子也能学会用优选思维解决两难问题呢?能否借助一种可视化、操作化的工具让孩子容易理解并学习掌握这种高级思维活动呢?于是我发明了一种专门用来解决两难问题的思维工具——巧思板,即问题解决板。能让孩子带着问题来,带着解决方案走。
比如在前面如何提醒爷爷吃药这个问题中,孩子就是利用巧思板找到优选方案的。具體操作是这样的——为了解决爷爷按时吃药的问题,孩子最开始分析了爷爷的两难选择:即到底是每次都让家人提醒爷爷吃药呢,还是爷爷自己想办法按时吃药呢?这两种选择中的每一种选择都有优缺点。孩子们需要学习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对每一种选择进行优缺点分析。在巧思板上,笑脸表示优点,哭脸表示缺点,于是孩子就在巧思板上分别列出每一种选择方案的优缺点。第一种方案的优点是爷爷可以按时吃药,缺点是要家人必须要按时提醒;第二种方案的优点是不需要家人提醒,缺点是爷爷可能会忘记吃药,耽误病情。优选思维就是把两种方案的优点合二为一,即“笑脸+笑脸=优选解”。所以孩子直接取两个笑脸下的优点,即爷爷既可以按时吃药,又不需要家人提醒。根据这个优选方案,孩子们关于吃药提醒药盒的创意就是这么想出来的。
一块小小的巧思板,不仅有着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的完整的哲学基础,蕴藏着西方的分析思维与东方的整合思维,而且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特征,凝聚了东西方的智慧。巧思板帮助孩子对自己的思维和推理清晰可见,它使孩子学习优选思维这种深奥的思维方式进而创造性解决问题变成了可能。
敢于质疑
敢于质疑权威,具有批判性思维,勇于坚持真理,是创新人才重要的人格特质,是必备的非智力品质。历史上有很多人为了坚持真理甚至放弃了生命,但是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是值得提倡和学习的,因为只有独立思考和创造,才能产生从0到1的突破。应该注重在生活的点滴中培养孩子的质疑精神。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父母可以多给孩子讲一讲那些追求真理的故事。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防控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中,“手”当其冲。七步洗手法已经是幼儿园小朋友都能熟练掌握的卫生方法。然而,首倡手卫生的先驱者、手卫生之父塞麦尔维斯却因此在悲愤中含冤死去。这个关于坚持洗手的故事就可以讲给孩子听。很久以前的欧洲,医生们自认为自己很高贵,所以在给病人做检查和手术之前是从不洗手的。当时奥地利的一个妇产科医生塞麦尔维斯提出产妇的产褥热是由于医生不清洁的手给产妇进行检查造成的,所以他倡导洗手。结果洗手后再进行检查,维也纳医院的产妇因产褥热的死亡率确实由18%降到了2%。但是由于他的这种做法触犯了医生的权威——把产褥热的责任怪罪在医生头上是大逆不道的,所以他被解聘了。后来,他到另外一家医院坚持洗手后再进行检查的方式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依然没有人相信,他又被赶出了医院。在塞麦尔维斯去世两年后,人们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细菌。事实证明了被称为“医学界叛徒”的塞麦尔维斯是正确的,因此他被称为“母亲们的救星” “手卫生之父”。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为他建了纪念馆,竖了纪念碑,他的肖像被印上匈牙利的硬币,用他的名字命名布达佩斯最著名的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