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中数学思维障碍问题及对策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zx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
  然而,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同学发生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因此,研究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原因
  
  根据布鲁纳的认识发展理论,学习本身是一种认识过程,在这个课程中,个体的学习总是要通过已知的内部认知结构,对“从外到内”的输入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以一种易于掌握的形式加以储存,也就是说学生能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最有效的旧知识来吸纳新知识,即找到新旧知识的“媒介点”,这样,新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导致原有知识结构的不断分化和重新组合,使学生获得新知识。
  但是这个过程并非总是一次性成功的。一方面,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基础)或不能觉察到学生的思维困难之处,而是任由教师按自己的思路或知识逻辑进行灌输式教学,则到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当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不相符时或者新旧知识中间缺乏必要的“媒介点”时,这些新知识就会被排斥或经“校正”后吸收。
  因此,如果教师的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如果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其新旧数学知识不能顺利“交接”,那么这时就势必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认知上的不足、理解上的偏颇,从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就会产生思维障碍,影响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二、 高中数学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
  
  由于高中数学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作为主体的学生的思维习惯、方法也都有所区别,所以,高中数学思维障碍的表现各异,具体的可以概括为:
  1.数学思维的肤浅性:由于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一些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深刻的去理解,一般的学生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概括水平上,不能脱离具体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自然也无法摆脱局部事实的片面性而把握事物的本质。由此而产生的后果:学生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只顺着事物的发展过程去思考问题,注重由因到果的思维习惯,不注重变换思维的方式,缺乏沿着多方面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数学思维的差异性: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尽相同,其思维方式也各有特点,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数学问题的认识、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偏颇。这样,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一方面不大注意挖掘所研究问题中的隐含条件,抓不住问题中的确定条件,影响问题的解决。
  3.数学思维定势的消极性:由于高中学生已经有相当丰富的解题经验,因此,有些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某些想法深信不疑,很难使其放弃一些陈旧的解题经验,思维陷入僵化状态,不能根据新的问题的特点作出灵活的反应,常常阻抑更合理有效的思维甚至造成歪曲的认识。如:刚学立体几何时,一提到两直线垂直,学生马上意识到这两直线必相交,从而造成错误的认识。
  由此可见,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注重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就显得尤为重要。 转
  
  三、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突破
  
  1.在高中数学起始教学中,教师必须着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尤其在讲解新知识时,要严格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照顾到学生认知水平的个性差异,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指导学生提高数学意识。数学意识是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对自身行为的选择,它既不是对基础知识的具体应用,也不是对应用能力的评价,数学意识是指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该做什么及怎么做,至于做得好坏,当属技能问题,有时一些技能问题不是学生不懂,而是不知怎么做才合理。
  3.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应是我们的教学活动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而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包括结论、例证、推论等对于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使学生暴露观点的方法很多。例如,教师可以与学生谈心的方法,可以用精心设计的诊断性题目,事先了解学生可能产生的错误想法,要运用延迟评价的原则,即待所有学生的观点充分暴露后,再提出矛盾,以免暴露不完全,解决不彻底。
  有时也可以设置疑难,展开讨论,疑难问题引人深思,选择学生不易理解的概念,不能正确运用的知识或容易混淆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从错误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学生的印象特别深刻。
  而且通过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能消除消极的思维定势在解题中的影响。当然,为了消除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只会“按部就班”的倾向,在教学中还应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方法,不满足于用常规方法取得正确答案,而是多尝试、探索最简单、最好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当前,素质教育已经向我们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己任,则势必会提高高中学生数学教学质量,摆脱题海战术,真正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从而为提高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作出我们数学教师应有的贡献。
  (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数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师教学中难免有众多的定义和公式要向学生解释、学生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各种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要应对。  特别作为学生如何在消化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掌握必要的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需要教师用心去教,也需要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在学的过程中学生要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一、培养学习兴趣,体现主体地位   
期刊
真实情感的表达,只是写作教学的基础之一。直言之,如果探讨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根本出路,真实写作也仅仅只是其中的一种路径。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于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人类文明史以来所积淀的优秀作品,并在这样的精神遗产的启迪下,学会观察与思考,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并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使写作意识能够明晰地呈现在自己的精神领域之中。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使学生形成敏锐的观察
期刊
由于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和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因教学情境的创设而得到沟通。现在,创设情境已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越来越得到教师的重视。实践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特别是选择何种类型的情境成为了教师在落实新《数学课程标准》中遇到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小学数学的教学处在学生对数的概念和计算问题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从算术思维进而形成数学思维的发展阶段。 
期刊
英语这门功课的特殊性,让学生掌握和提高再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尤为紧迫。    一、 通过英语课教学这一主渠道,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是自主学习的前提     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树立以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为特征的新型教学观。   1. 教学目标:加强学生学习指导,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为目标。语言是一个系统,比如让学生学会通
期刊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教要致力于导。”物理学科“要致力于导”,就要激发学生去想、去说、去做,引导学生掌握规律,鼓励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就需要我们建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在教学实践中,一切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出发,用心体会,按“主体—合作—创造—发展”的思路,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一定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创造型人才。     一、建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期刊
作为中职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的中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教育,努力实现这样的目标,是中职教学的基本点和落脚点。因此,职中专业教学就应突出专业技能培养这个重点。能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是他们就业的基本条件,是他们进入社会能与高学历人才竞争的优势。    一、目前职高财会教学与学生就业的现状    职校中大部分都设有财会专业,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毕业后,真正从事会
期刊
语文新课标,把语文定位在“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升华精神境界”。这一定位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不再是老师教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技能、强化解题方法,而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  在呼唤新的教学理念的今天,我们应该把情感熏陶,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熏陶呢?通过实践,笔者体会到:教之以情,激起共鸣;启迪想象,引入意境,是一种有效的
期刊
在阅读中,虽然有个性体验,但存在的以上情感体验误区,以致阅读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不能真正落实新课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也同样是相左的。  因此要真正让学生在阅读中张扬个性,在一定情境中,培养学生逐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阅读兴趣、阅读风格、阅读品质,以及养成良好的、富有个性的健康的阅读习惯,形成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教师应该唤醒学生体验,让他们融情入
期刊
一、传统中学数学备课的问题    1.强调教师作用,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只备教师的“教”,忽视备学生的“学”。第一,忽视探究过程的展现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只重视结果的获得,不重视知识获取的过程,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缺乏深度思考。第二,忽视学生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更多重视传授方法的设计,很少思考学生自主操作、积极实践的设计。第三,忽视合作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独立探究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很少
期刊
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品质,是幼儿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自信心的含义较广,它既包含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态度,也包含个体的行为特征,自信心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自我情感,是个体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一种积极的自我肯定。  自信心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幼儿的深信健康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地把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作为重要目标,根据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