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能力培养之我见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什么是语文能力,或者说: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语文能力?现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此学科的听、说、读、写并重”。张志公明确指出:“需要培养什么样的语文能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语文能力。现代社会需要很高的说话能力,需要科学化的读书能力,需要有现代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学所需要的写作能力。”二老所论述的正是语文能力的基本内涵。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对语文能力培养做如下探讨。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能力;重要性;培养途径【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204-02
  1素质教育中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1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是时代的需要。 语文能力的培养始终是语文学科的根本目标之一。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知识”。联想当前语文教学现状,由于对语文能力的模糊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注重了双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语文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切实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能 力,我们应首先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实施新课标,必须形成新的教育观、人才观;教育评价机制正在改革,教育策略、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在与时俱进。我们必须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课业负担居高不下这一既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又妨碍学生个性发展的现状,使学生学得主动、轻松,学生的个性得以自由地发展,素质得以全面提高。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素质型人才。
  1.2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发展过程中,有独立的需要。婴幼儿也寻求独立,想自己爬、自己跑,想竭力摆脱大人的控制。学生在学习中也不能只满足于老师的讲解,而要自己尝试在各种材料中汲取营养,即使“失败”也不灰心。以往的教学忽视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总觉得教师不讲,学生是学不懂的,也不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特别的需求或超越教材的想法,生怕学生学不会、考不到。久而久之,学生错将学习当作老师的需求,是老师“要我学”,我为老师学。而不是“我要学”,我为自己学,也就缺乏主动性。
  从教学的角度说,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学生掌握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并将这些知识经验内化为个人的知识结构,实现自身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于学习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应有很大的能动性。独立地学习,使自己的自学能力得到发展,以减少由老师知识传授过程中的“散失”。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质量。由于年龄特征与知识水平的制约,学习能力在各阶段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反映了学生认知水平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连续过程。因而,如何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各阶段之间妥善衔接,推动学习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这应该是我们教学活动的核心。
  1.3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学习能力的层面举要。 笔者认为,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应该具备如下一些语文学习的能力:
  1.3.1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独立确定学习任务;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合理的学习方法,具备小组学习、个人学习的能力;学会自我考核学习效果等。
  1.3.2阅读书本的能力:能自己看书,学会全面阅读、浏览、精读、研读;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主旨、风格、风貌;能从教材及所给参考资料中找到或归纳问题的答案;能对问题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证明、评价等。
  1.3.3听记能力:学生听完讲述内容后,能根据要求进行概括、记录,并能整理笔记。
  1.3.4搜集和使用资料的能力:通过目录、图书、索引、手册,选择及使用参考资料;能根据问题搜集相关资料;根据需要对资料进行分类;用资料论证或阐述自己的观点等能力。
  1.3.5智力技能:学会观察;学会记忆;掌握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思想方法;学会思考和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保证知识信息能消化、吸收和同化,贯穿着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各种认知能力的因素。这五个层面,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所应该具备的学习素质,它包括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等三大内容,也体现了学生学习能力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2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几种途径
  2.1要注重学生的语言体验。语言学习,首先是语言,没有对语言的体验品味、积累、就不是语文,语文教学如果忽视语言这个个体,语文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因此,语文能力培养的一个首要环节就是培养训练学生的语言体验。通过对语言学习、揣摩、品味、形成形象的感悟,實现思想的升华,达到审美的愉悦。如何学习语言,强化学生的语言体验呢?那就是取法诵读。取法诵读,自古以来就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没有对语言抑扬顿挫的吟哦,没有朗朗的书声,那就不是语文课。指导学生诵读不但要读准字音,还要在节奏、韵律、情感等诵读方面加以指导,力求在朗诵中让学生感受文字的优美,音韵的和谐,节奏的错落,进而感知作品的思想和形象,获得精神陶冶。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需用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对作品的语言形式加以揣摩、研究、品味文章特定的语言形式,认识作者的语言风格。尤其是对经典作品,要花大力气让学生“背得下,默得出”,抓出语言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反复听读,在听读中从整体上感受文章的语言,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脉络,不能让他们在教师滔滔不绝的肢解式的讲读中被动地接受标准答案。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向生活学习理解活的语言。语文即生活。要重视口语交际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语言的实践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要努力构建有利于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模式。总之,在语文教学重视对语言的训练与体验,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培养和提高。
  2.2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浸润。语文课程具有最具鲜明的人文特征和人文内涵,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理想人格的塑造,语文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体现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责任,正好谢慧英先生说:“母语的学习必然承载着历史的,人文的复合因素,深刻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从长远看,语文教育应承担着改造国民素质,重铸人文精神的重任。认识语文教育必然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从精神的开拓,从人的发展的高度去把握,才能领会语文包蕴的丰富内涵。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第一滋养人精神的沃野,充分挖掘,语文课程的丰富内涵,比如“积极乐观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较高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使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过程中,增长知识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使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虽有一定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注重过程与方法教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正在学习阶段,不能片面强调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关键在参与过程和掌握一定的方法。掌握了科学方法就是掌握了解多种问题的工具,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两点,一要注重实踐应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感受领悟中获得成功;二要激励创造,要激励学生大胆向问题冲击,多侧面、多角度地解决问题,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
  2.4是注重课型创新,激发学生兴趣。语文教学的载体是文章,这里文章提供的多数是作者个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知,这就为语文教学创新提供了条件,我们应力避机械灌输,空泛分析,简单训练的封闭式教学课型,应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指导原则,结合文本特点,积极探索创造生动模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形成语文能力的新课型,比如学习诗词,可采用诵读,才能领会文本的思想精神。
  2.5注重启发,诱导学生。语文学科是母语教学,有些课文教师不用教他自己也懂,满堂灌,逐句讲解的教法对学生来说,不用说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学生连听的趣味都没有了,因此,启发式教学侧是我们的必须坚持的一种方法,要把“启发”二字落实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充分根据语文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联想,想象和幻想。读一个词,要启发学生联想的同义词等,读一个句或一节语段,要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它的整段、整篇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读一篇文章要学生思想它所产生的艺术的,审美的,历史的现实的价值,总之,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引导学生思考是我们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
  3素质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思想,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线,兼顾课堂课外。下面结合本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谈谈自己的探索和尝试。
  3.1把关课堂教学环节。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上下大功夫,做好语文课堂教学这篇大文章。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偏重教师的教学行为,以教材内容为中心,但却只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得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之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变主要由教师讲到主要靠教师点拨、靠训练上来,切实加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法指导,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真正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我的语文课堂教学,重在从加强学法指导方面去探索、去实践。
  3.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客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学生才可能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步懂得语文和社会生活的关系,语文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语文和自己今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关系。教材的选编,是充分考虑到这点的。所以在语文课本的说明中明确提出:“第一阶段(第一学期),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着重培养一般的语文能力,课文按照其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分类安排。”语文教学中,我注意指导学生阅读每个单元的“单元提示”,学生从中了解语文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革命生活、自然景物、经济文化生活、科学世界和想像世界的关系,在课文教学中再深入认识这些关系。在作文教学中,结合课文教学,结合学生生活命题,学生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说自己想说的话,进一步加深对语文与社会生活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课文后面介绍的与课文有关的、有趣味的小知识(或小资料、小言论、小趣闻等),也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以扩大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其次,要注意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初中学生求知欲旺盛,生性好动,思维活跃。呆板的说教式的课堂教学,常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抑制学生思维兴奋状态。这样的教学,如和尚念经,索然无味,学习的兴趣从何而来?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探索和改革课堂教学,往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适用性、趣味性。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或安排讨论,或开展小小的竞赛活动,或以练代讲。对一些内容浅显的文章,采取让成绩好的学生讲、大家议、教师点评的方法,促进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高的积极性。
  3.3注意非智力因素的转化作用。 从学生现状看,影响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因素,往往还不是智力和智商的问题。不少学生智商不错,思维敏捷,但语文能力相当差。根本原因是上课不专心听讲,书不认真地读,字不规矩地写,作业不按时按量完成,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甚至根本不思学习,放弃学习等。所有这些,大多缘于学习态度的不端正。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可忽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教书育人为根本。在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探索教法的同时,还应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针对问题找学生,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还应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辅之以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使非智力因素转化为智力因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产生强大的能动作用,促使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长期语文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让我深深懂得要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不是只要教师认认真真地教书就能办到的。这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时代赋予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我们责无旁贷,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努力,不断探索,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语文教育》蒲子居03年10月
  [2]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博文)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0-01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93-01  经过几年的体育教学工作,我逐步加深了对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的理解。在工作中,我不断地进行了各种教学方法的尝试,下面就对几种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简单写一点自己的探索研究。  1讲解法  讲解法是体育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动作名称、要领和方法等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带有启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89-01  长期以来,就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普遍认为,“语文课学两个月也没有什么长进,不学也没有什么损失”。甚至有些学科的老师也持相同观点,更甚至,语文教师自己也时常怀疑。所以我们只好用无中生有的解题方法和难上加难的标准答案来证明,不学语文肯定不行。  有些专家认为,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与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流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繼续,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起着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作用。因此,教师如果能巧设每节课堂练习题目,让学生从“会”过渡到“熟”,通过综合练习提高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由“熟”过渡到“活”。那么定能使课堂教学演绎更多的精彩。本文结合自身实践,从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巧设; 课堂练习; 演绎; 精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具有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学科特点。课堂教学中应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通过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来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趣味性教学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根据学生的心智特点,按照生物教学的规律进行教学,为学生营造愉快与和谐的学习气氛;采取鼓励手段,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为“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新课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有效性; 高效; 提高; 策略【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92-01  新课堂改革与实践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但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与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发生的碰撞和摩擦,也给教师带来了困惑,以至于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那末,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摘要】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中动态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如何引导那些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资源,使课堂涌动生命的灵性呢?我们要充分尊重与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关注学生的生命与发展。  【关键词】生命的灵性; 盲点; 见解; 分歧【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
本文报道了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对五种动物蛋白原料(肉骨粉、血粉、羽毛粉、鸡肉粉以及这四种原料分别按照2:2:1:5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动物蛋白原料,以下分别简称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98-01  随着新课程、新理念的实施和推广,课堂教学焕发了生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生为本;重视教学改革;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等成为广大教师研究和实践的课题。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始终使课堂处于“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能够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学生此时的思维敏捷流
期刊
作者简介:方华新:男,汉族,本科,中学高级教师,任职于浙江省淳安中学。【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将教学研究的目光逐步聚焦于课堂教学的和谐有效。“和谐”是一种境界,昭示着关系的融洽;“有效”是一种速度,意味着目标的实现;所以,和谐有效是一种至高的课堂境界,是教学的生命。本文主要从备课思想、目标确定、课堂组织三个方面谈谈追求和谐有效的历史课堂需要遵循有理、有利、有节三个原则。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97-0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就强调了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乐之”,才能“乐学”。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