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音乐课堂学生自主学习链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ps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旨在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局面,挖掘他们自我发现、自主探索的潜能。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充满生机的课堂,能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自主地感受音乐、体会音乐,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建立自主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使教学过程从头到尾都贯穿浓郁的教学情境,从而清晰地展现出体验、探究、合作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阿细跳月》这课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收集《阿细跳月》的创作资料:音乐、图片、影片(彝族人民载歌载舞的片段)。在上课时,让学生们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向同学们介绍。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探究知识,展示自己的课前准备的结果,初步感受彝族人民的节日盛事的氛围。接着,我让学生围成一圈,席地而坐,完整的欣赏歌曲,感受音乐的欢快气氛。在复听时,带领学生围成圈学跳“跳月”的基本舞步。整节课化静为动,把学生带入一种美妙的情境中,学生兴趣盎然。
  创设愉悦、宽松、自由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能力。
   二、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
  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一次《口哨与小狗》的观摩课上,教师设计了“吹一吹、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走一走、演一演”的教学思路。在“演一演”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小组自创音乐短剧,每个学生在其中都必须有一定的责任分工,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当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都非常兴奋。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小组集体展示”的形式,要求每个学生都上台展示,人人参与,学生们体验到了“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收获与乐趣。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增强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激起对音乐的兴趣。同时,还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的意识,提高他们相互协作的能力。
   三、释放自主学习的创造性,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音乐欣赏中尽量放手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地表现、自由地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究,给学生提供条件让他们去大胆设想,质疑问难。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采用节奏、律动、线条、绘画、创编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让学生自主选样不同的学习方式、丰富多样的创造实践,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造尝试。
  如教学《士兵进行曲》,在初听音乐时,我让学生们站起踏步。当听第二遍的时候,让学生们按照节奏敏捷地自己创编动作。学生脸上露出兴奋、渴望的表情,个个像小表演家一样,攒足了一个劲,期待着展示自己。有的学生拍手,有的拍膀子,有的做小花猫的动作,各式各样,每个人都充分展示自己,接着,我出示书上的图谱,让学生跟着音乐朗读。待学生都会读图谱后,再让学生自己创作,利用身上或是周边的资源发出声响。学生们有的用嘴发出声响给歌曲伴奏,有的拍打凳子为歌曲伴奏,有的拍手跺脚为歌曲伴奏。在这一节课中,我让学生尽情玩玩、听听,由此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创编动作、给歌曲伴奏,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和创造热情。学生们在主动参与中展示,他们的创造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都得到了发展。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努力营造自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研究、自主创造,让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责编夏天)
其他文献
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国际化、现代化、社会化和信息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场教学革命已经在中国的教室里迅猛地展开了。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需求,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新亮点和突破口。  现代教育技术的参与,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充实了,层次明晰了,色彩绚丽了,课文也随之“活”了。语文课堂插上现代教育技术这双翅膀,既深化了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培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初步的猜测和推理,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使其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在和同伴的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玩过“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吗?(玩过)老师也特别喜欢
小学语文阅读的目的除了让学生获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采用创新阅读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培养与提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几种创新阅读法。    一、质疑法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缘于疑。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是起源于大胆的“质疑”。其中包括:  1.发散质疑。一点多疑,以发散思维为特征,呈放射型。教师
当前,我们所倡导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从形式入手,探究形式是如何承载或表达意义的;语文教师都达成了共识,即语文教学需要恢复“原生态”,在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揣摩语言方面狠下工夫。《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一课条理清晰,如何成功选准文本中的教学点,运用简约平实的方法,体现语文的特质,我作了以下尝试。  一、直奔主题有效铺垫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许多语文教师想尽办法追求一个巧妙的开头。其实语文课堂的开场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外阅读成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全新的领域。如何将课外阅读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可以从创新激趣方式,注重方法指导,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做起。  一、创新引导形式,
养成教育是指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教育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加强养成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提高民族素质的迫切需要。  追溯我国教育的渊源,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蒙以养正”说的就是德育工作要从小抓起,从早抓起,把“训养”作为儿童道德习惯形成的主要措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少
教材中的练习题的设计有些是写明让学生找找规律,有些却没有明确要求,我们应根据练习题的特点,挖掘教材中的练习题所隐藏的功能。  如北师大版教材P51练习四的第1题:  我布置学生先独立完成表格,然后仔细观察。发现有什么规律。没等我说完,小柯就喊出来:“老师,有规律的!”我马上表扬他真细心、爱观察,然后提醒学生要像小柯那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这道填表题中藏着多少数学知识和数学秘密,可以同桌两人互相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有关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勇斗邪恶的精神。  2.借助多媒体画面及关键词语激活思维,体味人物形象,根据文本内容口述或创造性地讲述哪吒闹海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抓住有关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读中感悟、体味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引发思考  1.齐读课题,引发思考。突出主人公怎样读?突出课文的中心
根据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字习“遨游汉字王国”中“有趣的汉字”而设计。谐音的表现形式很多,学生通过工具书、网络等去搜集。通过四个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谐音特点,感受汉字的有趣与神奇,弘扬民族文化。    一、说歇后语,感受谐音趣味美    案例:  师:大家已经了解了什么是谐音,在我们的汉语里有着丰富的谐音文化,谁能试举一例。  生:外甥打灯笼一照旧(舅)  师:不错,这就是谐音歇后语。它有
去年6月,我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听课,青年教师左海霞在一年级执教了绘本阅读指导课《我爸爸》。课上文图互赏,童趣十足,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开始对“绘本”情有独钟,并由此引发了我对低年级课外阅读的一些思考。  课堂教学实录:  片断一:  教师出示了一张“我爸爸”的图片:  师:你觉得他长得怎么样?  生:他有点胖,有点呆。  师:画家“安东尼·布朗眼里的爸爸却是——“我的爸爸,他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