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肝脏外科;护理;針刺伤;心理反应
针刺伤是一种刺入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被污染的血液或体液会趁机进入到受伤者体内[1]。肝脏外科是各种传染病的汇集之所,是感染发生的高危科室,所收治的患者多为肝病、结核、梅毒以及艾滋病等感染性较强者。肝脏外科的护士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每日与患者朝夕相处,同时每天承担着大量繁琐且强度很大的护理工作,在日常护理中接触的患者和医疗废物相对较多,工作过程中,护士常常因一心关注患者的安危而忽略了自身安全,这就增加了感染发生的概率。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其中最常见的是HBV、HCV、HIV[2]。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操作中,由于各种注射治疗工作量大,加之夜晚光线可能不足,接触针头、锐器的频率高,发生针刺伤的机率增大。护理人员是造成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3]。据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10万名护理人员被针头刺伤过。本研究采用现象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对肝脏外科护士针刺伤后心理反应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相关对策,以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武汉市5所三甲医院肝脏外科护士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工作期间发生过由患者血液污染的针具引起的针刺伤;语言表达能力好;自愿参与本研究。共调查名发生过针刺伤的护士73人。
1.2研究方法 结合肝脏外科自身的特点及相关文献资料,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由专人负责发放,对所有护士进行统一指导,向护士讲解调查问卷中的相关内容。要求所有护士自行填写,填写后当场收回,调查时间约15分钟,被调查者回答后,由专人统一收回,收回率100%。
2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54%以上的护士在针刺伤后出现了消极、不乐观的心理状态。护士针刺伤后心理反应变化表 见表1。
3 讨论
护理人员是医务人员中的重要群体,是发生职业损伤的高危人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具有复杂性、不稳定性、频发性,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不仅关系自身的健康,而且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发生针刺伤的护生害怕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了恐惧、焦虑等情绪,这与张福荣等人[4]的研究结果一致。本调查显示约为53.4%的护士在针刺伤后出现了职业认同感降低,使得部分护士畏惧护理工作甚至产生放弃当护士的想法。而美国的疾病防控中心的评定表明,62%~88%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5]。因此,如何做到更有效地避免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值得深思,加强护理人员的主动防护意识教育迫在眉睫。
为了降低肝脏外科护士针刺伤后的心理负担,医院或学校应建立心理支持团队,当针刺伤发生后,立即对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相关领导及同事等应该多关心事故护士,多询问其内心感受,及时给予帮助。建立健全职业暴露登记制度评定系统,设立预防锐器损伤的预警机制[6]。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范管理,建立健全的针刺伤管理的监查控制网络,建立针刺伤发生后的上报流程,强化针刺伤上报制度,登记上报的内容包括暴露时间、科室、姓名暴露方式及部位、暴露源类型、处理方法等。根据暴露情况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定期追踪观察并记录。感控科组织院内专家组进行风险评估,然后决定是否采取药物干预等随访追踪措施。同时推广针刺伤防护用具的使用。目前国外已开发了具有安全保护性装置的护理器材,使用无针头的产品,使得与之相关的针刺伤减少了43%[7]。希望有更多物美价廉的安全型注射、输液等医疗设备以供临床选择。通过合理的应用,最大限度降低针刺伤的发生[8]。
参考文献
[1]姚卫凌.护理人员针刺伤原因调查及防范[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0,2:84-85.
[2]张俊玲,付显华,徐美贤.高职护理专业开设卫生职业防护课程教学尝试[J].护理学杂志,2012,27(15):71-72.
[3]曹丽娟.护理人员针刺伤致职业暴露的分析及对策[J].西藏科技.2013,5:56-57.
[4]张福荣,邓敏,张丽娟,等.实习护生针刺伤后心理状况及干预[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12):760-761.
[5]罗洪,余筱.美国医护人员被锐器伤害的有关管理法规[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78-879.
[6]周卫,牛杰.护理职业风险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0,24(3A):756-757.
[7]周宏,郑伟,韩方正,等.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的前瞻性监测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2):1715-1716.
[8]廖红,余秀峰,林俊英,等.针刺伤防护用具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1,9(28):2619-2621.
针刺伤是一种刺入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被污染的血液或体液会趁机进入到受伤者体内[1]。肝脏外科是各种传染病的汇集之所,是感染发生的高危科室,所收治的患者多为肝病、结核、梅毒以及艾滋病等感染性较强者。肝脏外科的护士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每日与患者朝夕相处,同时每天承担着大量繁琐且强度很大的护理工作,在日常护理中接触的患者和医疗废物相对较多,工作过程中,护士常常因一心关注患者的安危而忽略了自身安全,这就增加了感染发生的概率。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其中最常见的是HBV、HCV、HIV[2]。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操作中,由于各种注射治疗工作量大,加之夜晚光线可能不足,接触针头、锐器的频率高,发生针刺伤的机率增大。护理人员是造成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3]。据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10万名护理人员被针头刺伤过。本研究采用现象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对肝脏外科护士针刺伤后心理反应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相关对策,以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武汉市5所三甲医院肝脏外科护士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工作期间发生过由患者血液污染的针具引起的针刺伤;语言表达能力好;自愿参与本研究。共调查名发生过针刺伤的护士73人。
1.2研究方法 结合肝脏外科自身的特点及相关文献资料,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由专人负责发放,对所有护士进行统一指导,向护士讲解调查问卷中的相关内容。要求所有护士自行填写,填写后当场收回,调查时间约15分钟,被调查者回答后,由专人统一收回,收回率100%。
2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54%以上的护士在针刺伤后出现了消极、不乐观的心理状态。护士针刺伤后心理反应变化表 见表1。
3 讨论
护理人员是医务人员中的重要群体,是发生职业损伤的高危人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具有复杂性、不稳定性、频发性,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不仅关系自身的健康,而且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发生针刺伤的护生害怕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了恐惧、焦虑等情绪,这与张福荣等人[4]的研究结果一致。本调查显示约为53.4%的护士在针刺伤后出现了职业认同感降低,使得部分护士畏惧护理工作甚至产生放弃当护士的想法。而美国的疾病防控中心的评定表明,62%~88%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5]。因此,如何做到更有效地避免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值得深思,加强护理人员的主动防护意识教育迫在眉睫。
为了降低肝脏外科护士针刺伤后的心理负担,医院或学校应建立心理支持团队,当针刺伤发生后,立即对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相关领导及同事等应该多关心事故护士,多询问其内心感受,及时给予帮助。建立健全职业暴露登记制度评定系统,设立预防锐器损伤的预警机制[6]。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范管理,建立健全的针刺伤管理的监查控制网络,建立针刺伤发生后的上报流程,强化针刺伤上报制度,登记上报的内容包括暴露时间、科室、姓名暴露方式及部位、暴露源类型、处理方法等。根据暴露情况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定期追踪观察并记录。感控科组织院内专家组进行风险评估,然后决定是否采取药物干预等随访追踪措施。同时推广针刺伤防护用具的使用。目前国外已开发了具有安全保护性装置的护理器材,使用无针头的产品,使得与之相关的针刺伤减少了43%[7]。希望有更多物美价廉的安全型注射、输液等医疗设备以供临床选择。通过合理的应用,最大限度降低针刺伤的发生[8]。
参考文献
[1]姚卫凌.护理人员针刺伤原因调查及防范[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0,2:84-85.
[2]张俊玲,付显华,徐美贤.高职护理专业开设卫生职业防护课程教学尝试[J].护理学杂志,2012,27(15):71-72.
[3]曹丽娟.护理人员针刺伤致职业暴露的分析及对策[J].西藏科技.2013,5:56-57.
[4]张福荣,邓敏,张丽娟,等.实习护生针刺伤后心理状况及干预[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12):760-761.
[5]罗洪,余筱.美国医护人员被锐器伤害的有关管理法规[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78-879.
[6]周卫,牛杰.护理职业风险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0,24(3A):756-757.
[7]周宏,郑伟,韩方正,等.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的前瞻性监测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2):1715-1716.
[8]廖红,余秀峰,林俊英,等.针刺伤防护用具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1,9(28):2619-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