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教师在开展习作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实际,对教材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使其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本文将以小学三年级统编版语文教材教学实践为例,探究对于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习作教学资源 小学三年级 统编版语文教材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习作教学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教学任务,但是又是必须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对于习作教学来说,并没有明确的标准规范进行参照,同时也不存在独立的教材资源帮助教师进行习作教学活动的开展,只是在每个单元有所涉及。所以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想提升小学习作教学的质量,就需要对课本教材之中存在的习作教学资源进行深入挖掘,逐渐构建起系统递进形式的习作训练模式,帮助学生提升习作水平,促进学生思維的开发。
一、深入挖掘课程教材资源
分析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写作内容,对于语文教师的习作教学来说,这些都是显性的教学内容,但是没有对习作写法技巧进行详细阐述。班级里的部分学生能够根据单元课文内容进行模仿写作,并且模仿的习作内容也足够精彩;但是大部分学生面对习作主题却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如何进行习作练习。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习习作技巧,提升习作能力,并且能够利用这些基本方法来完成教材上的习作内容。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教材文本,掌握教材中遣词造句的技巧,学习教材作者对于文章架构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在习作方面有所进步,逐渐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教材中的文本就是最好的教学案例。例如在小学三年级语文统编版下册第一单元《燕子》这一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大量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并且细致地将燕子的形态、样子以及飞行姿态体现出来。教师借助这篇课文,可以锻炼学生修辞手法的运用,提升学生对于细节的描写,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二、加强教材资源之间的联系
小学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学生逐渐从低年级的说话和写话训练向着高年级的习作训练进行过渡,因此在习作训练的过程中往往以段落写作为主,这也是小学三年级习作训练的重点任务。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许多重点段落可以作为教师的习作教学案例。教师应该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对段落中生字生词的教学,还应该重视段落与习作教学之间的资源联系。加强学生阅读与习作之间的学习联系,帮助学生进行思路的梳理,逐渐架构起以教学资源为主导、以单元习作任务为目标、以学生习作能力为主要支撑的习作教学体系,提升学生段落写作的基本能力,增强学生的整体文章写作水平。
举例来说,从小学三年级语文统编版下册
第四单元《花种》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等自然因素有关,除此之外,第一段运用了顺序写作的习作手法,更加直观地体现了植物的开花时间。学生可以借鉴作者的写作特点,将其应用于自身的文章内容写作,使自己的文章更加具有条理性, 细节上更加完善。
三、提升习作学习的系统性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习作学习是从简单的对话练习逐渐向复杂的习作训练过渡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进行系统的习作练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习作习惯、塑造学生的习作素养。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的习作内容有具体的要求,那就是要能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且在习作形式上不拘泥于一般的习作格式,同时还要培养对习作内容进行反复修改的好习惯,最重要的是提升学生在习作方面的自信和学习乐趣。在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习作主体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契合,引导学生通过文字进行生活实际和自我思想的表达。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习作的系统性教学,加强对习作教学顺序的把握,提升学生的习作兴趣以及习作能力。
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的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从第二单元的“看图画,写一写”内容进行教学,这一单元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并且容易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之后,引导学生进行第一单元“我的植物朋友”和第七单元“国宝大熊猫”的主题习作,要求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植物以及大熊猫进行描写,提升学生的细节写作能力;最后,从描写动物和植物向着描写人物进行过渡,进行第六单元“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的主题习作,提升学生的整体习作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小学三年级的习作内容教学并不是一项简单任务,教师要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并且根据教材资源进行反复、系统的训练,深度挖掘文本资源,从中提取习作技巧。教师要有耐心,从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开始,可以适当调整教学结构,由浅入深, 逐渐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开发学生习作思维, 实现小学习作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常志丹 .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编排特点及教学中须注意的问题——以三年级教材为例 [J]. 语文建设, 2018(8).
[2] 曾祈佳 .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实践探索—— 以部编本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为例 [J]. 教育观察,2019(30).
关键词:习作教学资源 小学三年级 统编版语文教材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习作教学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教学任务,但是又是必须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对于习作教学来说,并没有明确的标准规范进行参照,同时也不存在独立的教材资源帮助教师进行习作教学活动的开展,只是在每个单元有所涉及。所以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想提升小学习作教学的质量,就需要对课本教材之中存在的习作教学资源进行深入挖掘,逐渐构建起系统递进形式的习作训练模式,帮助学生提升习作水平,促进学生思維的开发。
一、深入挖掘课程教材资源
分析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写作内容,对于语文教师的习作教学来说,这些都是显性的教学内容,但是没有对习作写法技巧进行详细阐述。班级里的部分学生能够根据单元课文内容进行模仿写作,并且模仿的习作内容也足够精彩;但是大部分学生面对习作主题却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如何进行习作练习。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习习作技巧,提升习作能力,并且能够利用这些基本方法来完成教材上的习作内容。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教材文本,掌握教材中遣词造句的技巧,学习教材作者对于文章架构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在习作方面有所进步,逐渐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教材中的文本就是最好的教学案例。例如在小学三年级语文统编版下册第一单元《燕子》这一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大量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并且细致地将燕子的形态、样子以及飞行姿态体现出来。教师借助这篇课文,可以锻炼学生修辞手法的运用,提升学生对于细节的描写,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二、加强教材资源之间的联系
小学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学生逐渐从低年级的说话和写话训练向着高年级的习作训练进行过渡,因此在习作训练的过程中往往以段落写作为主,这也是小学三年级习作训练的重点任务。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许多重点段落可以作为教师的习作教学案例。教师应该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对段落中生字生词的教学,还应该重视段落与习作教学之间的资源联系。加强学生阅读与习作之间的学习联系,帮助学生进行思路的梳理,逐渐架构起以教学资源为主导、以单元习作任务为目标、以学生习作能力为主要支撑的习作教学体系,提升学生段落写作的基本能力,增强学生的整体文章写作水平。
举例来说,从小学三年级语文统编版下册
第四单元《花种》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等自然因素有关,除此之外,第一段运用了顺序写作的习作手法,更加直观地体现了植物的开花时间。学生可以借鉴作者的写作特点,将其应用于自身的文章内容写作,使自己的文章更加具有条理性, 细节上更加完善。
三、提升习作学习的系统性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习作学习是从简单的对话练习逐渐向复杂的习作训练过渡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进行系统的习作练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习作习惯、塑造学生的习作素养。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的习作内容有具体的要求,那就是要能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且在习作形式上不拘泥于一般的习作格式,同时还要培养对习作内容进行反复修改的好习惯,最重要的是提升学生在习作方面的自信和学习乐趣。在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习作主体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契合,引导学生通过文字进行生活实际和自我思想的表达。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习作的系统性教学,加强对习作教学顺序的把握,提升学生的习作兴趣以及习作能力。
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的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从第二单元的“看图画,写一写”内容进行教学,这一单元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并且容易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之后,引导学生进行第一单元“我的植物朋友”和第七单元“国宝大熊猫”的主题习作,要求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植物以及大熊猫进行描写,提升学生的细节写作能力;最后,从描写动物和植物向着描写人物进行过渡,进行第六单元“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的主题习作,提升学生的整体习作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小学三年级的习作内容教学并不是一项简单任务,教师要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并且根据教材资源进行反复、系统的训练,深度挖掘文本资源,从中提取习作技巧。教师要有耐心,从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开始,可以适当调整教学结构,由浅入深, 逐渐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开发学生习作思维, 实现小学习作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常志丹 .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编排特点及教学中须注意的问题——以三年级教材为例 [J]. 语文建设, 2018(8).
[2] 曾祈佳 .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实践探索—— 以部编本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为例 [J]. 教育观察,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