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教期刊在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促进职业教育交流和繁荣、推动社会文明和进步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其规范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编辑规范的内容,分析了当前职教期刊编辑规范执行的现状以及编辑创新的主要途径。提出要在探索中创新,在规范中完善,在厘清规范和创新两者关系的前提下,切实制定合理的规范,着力提高编辑的职业素养,从而坚持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建立在有利于文化传承和传播基础上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职教期刊;编辑规范;编辑创新;辩证统一
中图分类号:G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94(2014)03-0124-04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界对学术论著的规范问题重视不够,一些学术期刊审稿程序繁复周期冗长,编排格式各行其是,版面风格天马行空,引文注释等随心所欲。编辑规范工作是近年来中国编辑学会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中国编辑学会第15届年会讨论的主题。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认为,强化编辑工作规范是确保和提高编辑工作质量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实施了若干管理举措。但当前的编辑工作中仍存在着相当多的“失范”问题,需要加强对编辑规范的梳理和研究,以确保编辑规范工作的实施。[1]因此,新形势下对于编辑规范的探讨并非老生常谈,职教期刊是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促进职业教育交流和繁荣、推动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平台,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职教期刊的规范化建设对于提高刊物质量、整治学术生态环境、提高职业教育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教期刊的编辑规范
(一)编辑规范的内容
所谓编辑规范,是人们在漫长的编辑实践活动中探索、总结形成的被优化了的约束、引导编辑行为的模式或原则。[2]编辑规范的内容包括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工作规范和技术规范。
1.道德规范
编辑道德规范,是编辑活动中应遵守的道德准则。道德规范的内容是与编辑工作的性质、任务和要求相联系的。编辑工作是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以选择加工为特征的社会文化活动,这就决定了编辑必须具备社会责任感,能够代表社会和读者公正地选择文化成果,坚持办刊原则,不掺杂个人感情;编辑工作应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这就要求编辑应努力保持出版物的品位,不以追逐名利为目的,出版迎合低俗趣味、妨害文化水平提高的出版物;同时,编辑要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完善、提高出版物的质量,这就决定了编辑在精神产品的创造过程中,应具有严谨细致、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2.法律规范
编辑法律规范,是编辑活动中应遵守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编辑出版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保密规定,维护祖国统一,遵守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等。
3.工作规范
编辑工作规范,是编辑活动中的工作流程和制度,如策划、选题、组稿、审读、加工、校对等程序和制度。编辑工作规范是凝聚编辑多年经验形成的,它符合编辑工作的客观规律性,是期刊内容质量的重要保证。有人曾提出编辑含量的概念,即出版物出版过程中,编辑的投入程度。包括读者调查、选题策划、稿件加工、宣传规划等运作的各个环节。一般而言,编辑含量越大的出版物,质量越高,也越能代表编辑的水平和能力。[3]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第20卷
第3期
盛艳:在探索中创新 在规范中完善——对职教期刊规范与创新的思考
4.技术规范
编辑技术规范,是编辑活动中应遵守的标准。技术规范大多是由国家或行业制定和颁布的标准,如《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等,但也有一些是编辑在实际工作中约定俗成的、自行制定的规则。如基本版式的规范,包括开本、幅面尺寸、纸张等;装帧设计的规范,包括封面、封底、书脊、目次页的相关规范,对于专辑、赠刊等的相关要求;语言文字的表述规范,包括文字、标点符号、数字、图表、照片、计量单位、公式、注释、参考文献等的使用。技术规范的执行准确地表达了出版物的内容,推动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与交流,繁荣了文化的发展。
(二)职教期刊编辑规范执行现状
就目前的职业教育类综合性期刊而言,大多由我国最早独立设置的几所职业技术高等师范类院校或科研院所创办,一些编辑囿于传统思想,认为论文只要学术水平高就行,对于规范格式等无所谓;而作者大多埋头于自己的专业或教学领域研究,不太注意国家有无新的标准颁布、新闻出版部门有无新的规定出台。同时,由于职业教育期刊编辑研讨会相对较少,致使国家有关编辑出版的规定、标准及其他相关信息不能及时得以传达。因此,总体而言,职教期刊对于编辑规范执行不力。[4]57
1.道德、法律规范缺乏
目前,职教期刊同质化现象日趋明显,同类刊物中特色栏目和精品期刊并不多见。从道德规范层面看,一些办刊者以盈利为目的,忽视了刊物的内在质量。还有一些职教期刊当涉及作者的著作权、署名权、报酬权问题时,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有的在作品的署名上添加无关的人员名字,有的修改稿件时任意删减,有的不按规定支付作者稿酬,还有的收取高额的版面费用。尽管是个别现象,但也影响了职教期刊的整体形象。
2.工作规范缺失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的快速普及,使编辑出版的数字化、无纸化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并受到广泛推崇。在强大的数字技术面前,有人提出减化或取消编辑工作中的某些流程或制度,或在实际工作中视某些规范形同虚设。然而,笔者认为,当前传统出版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使出版业正处于一个纸质与电子、印刷和数字共生的过渡期,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相对减轻了编辑的工作量,丰富了编辑的工作手段,但一些基本的工作规范并不能省却或偏废,如三审制、责任校对制和三校一读制,等等。如果降低对这些工作规范的要求,必然造成编校中的粗制滥造,引起期刊质量的下滑。 3.技术规范缺位
技术规范有指令性、指导性和参考性之分。指令性规范以法规的形式确定,是必须遵守执行的,而指导性规范和参考性规范一般不作硬性规定,执行中较为灵活。我国已陆续颁布了《科学技术期刊编排规则》、《出版物汉字使用规定》等一系列技术规范,推进了期刊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以保证期刊的科学性、提高可读性和满足交流与共享性。然而,职教期刊在对技术规范执行的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位。一些期刊基本版式不规范,图文安排不合理;一些期刊装帧设计欠规范,目次、版权标识等内容安排不合理;出现问题最多的在于参考文献的著录,根据周启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等9种公开出版发行的职业教育类期刊执行GB/T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调查,多数期刊没有执行或是执行中随意性很大。[4]54
二、职教期刊的编辑创新
尽管对于编辑活动来说,编辑规范极为重要,但按照媒介生态学的观点,环境是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因此,在编辑出版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体制环境等影响下,编辑规范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
(一)创新编辑理念:选题策划
编辑创新以编辑规范为基础和前提,规范的本质不是因循守旧和墨守成规,而是对创新的肯定和继续追求。期刊的编辑理念创新,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选题策划环节,同类期刊的竞争归根结底是选题策划之争。职教期刊的选题策划是富有创造性的编辑活动,好的选题策划和由此派生出来的成功研究,能够引起读者对学术问题以及期刊本身的关注,获得社会效率和经济效率的双赢。
职教期刊的选题策划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要有时代性。要研究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职业教育的方针,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2)要有前瞻性。要有超前意识,能够预测研究的进展和走向。(3)要有侧重点。选题策划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及时把握职业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关注重点问题。(4)要有引领性。要充分发挥期刊的导向功能,所策划选题要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广泛的关注,进一步扩大读者群和作者群。(5)要体现期刊的特色。职教期刊的特色是其区别于同类刊物的标志,职教期刊的选题应与期刊的特色统一起来,通过选题策划彰显期刊的特征。
(二)创新编辑意识:辨别发现
编辑自身要树立创新意识,只有创新才能带来发展的契机和动力。职教期刊编辑在工作中应独具慧眼,具有辨别发现能力,善于提出新观点,介绍新方法,解决新问题。(1)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整体和全局意识,不人云亦云。(2)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好稿件的“政治关”和“学术关”。(3)要了解职教研究的动态和特点,具有史实的考证能力、现象的辨析能力、案例的解剖能力以及现实的分析能力。倡导理论创新,追求思想原创。(4)要充分发挥编辑选择的社会功能,善于发现和扶持新的作者,引领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三)创新编辑手段:挖掘整合
编辑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要注重资源的挖掘与整合,创新编辑的手段。(1)职教期刊编辑应掌握跨媒体技术。信息融合作为当前的一种趋势,带动着媒体的融合。期刊出版作为传播文化的主阵地,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和技术,以满足受众的需要。(2)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设备。了解常见现代化办公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电脑基本知识,学会数码相机、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传真机和多功能一体机等设备的使用方法。(3)要掌握相关软件的操作。除了掌握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外,编辑还应视需要适当掌握网页、视频、图像等编辑软件。
三、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的辩证统一
(一)厘清两者的关系是前提
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不是旷久不变的,而是历史性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河南大学教授王振铎指出:编辑活动本质上就是创造新媒体,建构新媒介,传播新文化,是不断创新的事业。[5]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编辑实践的内涵变化,编辑规范的变化和完善是必然的。编辑应在规范中完善,在探索中创新,在坚守编辑规范的同时,促进编辑创新。无论是编辑规范或者是编辑创新,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因此,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应该是建立在有利于文化传承和传播基础上的辩证统一。[6]
(二)制定切实合理的规范是基础
编辑规范的建立是顺应期刊发展规律和要求的,因此,作为编辑工作中应遵循的准则,编辑规范必须有其时效性和合理性。职教期刊的管理部门(主办单位、主管部门)应根据职教期刊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研究制定合理的编辑规范,切实承担起期刊规范化建设的管理职责。对于期刊的道德和法律规范,是以编辑的职业道德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前提的,是必须强制性遵守的;而对于期刊的工作规范,应该是期刊在各自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建立并不断完善的,是具有针对性操作的;而对于期刊的技术规范,可参照一些标准而定,是灵活执行的,因学科而异的。事实上,国际上并不存在一种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通用的国际标准编排规范,就连美国这样学术研究高度发达的国家,在学术期刊的编排格式等方面也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7] 近年来,在大多数期刊编排中通行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尽管其积极意义和正面作用值得肯定,但是其缺陷也客观存在。有人提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自身并不“简明、易行、实用”,并且忽视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巨大差异,尤其是对于涉及中国传统和古典文献研究的一些学科,无视了其特殊性。可见,其所推行的“一统天下”的规范,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科,甚至会使人因过于繁难而有不胜其烦之感。因此,对于职教期刊来说,比较可行的做法应该是根据职教学科的要求,制订几套通行的可供选择的规范,这样,既改变了目前莫衷一是的格局,也使期刊的设计编排等有据可依,从而使规范服务于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而不是对其起制约作用。
(三)提高编辑的职业素养是关键
编辑规范和编辑创新的执行主体是编辑,因此,增强编辑规范和创新意识,提高职教编辑的职业素养是当务之急。当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作为新闻出版行业的政府监管部门,正在着力构建以企业(法人)准入、市场准入、职业准入、岗位准入为基础的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四大准入”新体系。其中,职业准入、岗位准入均与人才工作和队伍建设紧密相关。各职教期刊应在外部保障的基础上,加大内部强化的力度,积极推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和编辑职业准入、岗位准入制度,结合刊物实际,不断强化规范意识。编辑人员应身体力行,通过认真学习和实践,促进规范的实现。随着学术研究的持续繁荣、学术成果的不断丰硕,目前,对学术规范问题的关注已上升到学术伦理和学术诚信层面。对于学术研究而言,学术规范固然是一种约束机制,但同时也是一种预警与引导机制。编辑人员在规范化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必须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以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健康的职业道德意识,坚守把关职责,培养学术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从而用学术良心自觉维护学者和中国学术界的形象。[8]
参考文献:
[1]桂晓风.强化编辑规范 推进编辑创新更加自觉主动地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服务[J].中国编辑,2011(6):17-21.
[2]张积玉.编辑学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宋涛.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浅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06-28(04).
[4]周启.职业教育类期刊执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调查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6):54-57.
[5]程绍沛.强化编辑规范 提高创新能力——中国编辑学会第15届年会述要[J].中国编辑,2011(6):22-25.
[6]关迎春.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应统一于文化传播与传承[J].出版发行研究,2012(10):41-43.
[7]姚申.学术期刊编辑规范与人文社会科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4-16.
[8]唐华生.学术期刊规范三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92-94.
关键词:职教期刊;编辑规范;编辑创新;辩证统一
中图分类号:G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94(2014)03-0124-04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界对学术论著的规范问题重视不够,一些学术期刊审稿程序繁复周期冗长,编排格式各行其是,版面风格天马行空,引文注释等随心所欲。编辑规范工作是近年来中国编辑学会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中国编辑学会第15届年会讨论的主题。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认为,强化编辑工作规范是确保和提高编辑工作质量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实施了若干管理举措。但当前的编辑工作中仍存在着相当多的“失范”问题,需要加强对编辑规范的梳理和研究,以确保编辑规范工作的实施。[1]因此,新形势下对于编辑规范的探讨并非老生常谈,职教期刊是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促进职业教育交流和繁荣、推动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平台,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职教期刊的规范化建设对于提高刊物质量、整治学术生态环境、提高职业教育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教期刊的编辑规范
(一)编辑规范的内容
所谓编辑规范,是人们在漫长的编辑实践活动中探索、总结形成的被优化了的约束、引导编辑行为的模式或原则。[2]编辑规范的内容包括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工作规范和技术规范。
1.道德规范
编辑道德规范,是编辑活动中应遵守的道德准则。道德规范的内容是与编辑工作的性质、任务和要求相联系的。编辑工作是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以选择加工为特征的社会文化活动,这就决定了编辑必须具备社会责任感,能够代表社会和读者公正地选择文化成果,坚持办刊原则,不掺杂个人感情;编辑工作应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这就要求编辑应努力保持出版物的品位,不以追逐名利为目的,出版迎合低俗趣味、妨害文化水平提高的出版物;同时,编辑要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完善、提高出版物的质量,这就决定了编辑在精神产品的创造过程中,应具有严谨细致、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2.法律规范
编辑法律规范,是编辑活动中应遵守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编辑出版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保密规定,维护祖国统一,遵守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等。
3.工作规范
编辑工作规范,是编辑活动中的工作流程和制度,如策划、选题、组稿、审读、加工、校对等程序和制度。编辑工作规范是凝聚编辑多年经验形成的,它符合编辑工作的客观规律性,是期刊内容质量的重要保证。有人曾提出编辑含量的概念,即出版物出版过程中,编辑的投入程度。包括读者调查、选题策划、稿件加工、宣传规划等运作的各个环节。一般而言,编辑含量越大的出版物,质量越高,也越能代表编辑的水平和能力。[3]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第20卷
第3期
盛艳:在探索中创新 在规范中完善——对职教期刊规范与创新的思考
4.技术规范
编辑技术规范,是编辑活动中应遵守的标准。技术规范大多是由国家或行业制定和颁布的标准,如《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等,但也有一些是编辑在实际工作中约定俗成的、自行制定的规则。如基本版式的规范,包括开本、幅面尺寸、纸张等;装帧设计的规范,包括封面、封底、书脊、目次页的相关规范,对于专辑、赠刊等的相关要求;语言文字的表述规范,包括文字、标点符号、数字、图表、照片、计量单位、公式、注释、参考文献等的使用。技术规范的执行准确地表达了出版物的内容,推动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与交流,繁荣了文化的发展。
(二)职教期刊编辑规范执行现状
就目前的职业教育类综合性期刊而言,大多由我国最早独立设置的几所职业技术高等师范类院校或科研院所创办,一些编辑囿于传统思想,认为论文只要学术水平高就行,对于规范格式等无所谓;而作者大多埋头于自己的专业或教学领域研究,不太注意国家有无新的标准颁布、新闻出版部门有无新的规定出台。同时,由于职业教育期刊编辑研讨会相对较少,致使国家有关编辑出版的规定、标准及其他相关信息不能及时得以传达。因此,总体而言,职教期刊对于编辑规范执行不力。[4]57
1.道德、法律规范缺乏
目前,职教期刊同质化现象日趋明显,同类刊物中特色栏目和精品期刊并不多见。从道德规范层面看,一些办刊者以盈利为目的,忽视了刊物的内在质量。还有一些职教期刊当涉及作者的著作权、署名权、报酬权问题时,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有的在作品的署名上添加无关的人员名字,有的修改稿件时任意删减,有的不按规定支付作者稿酬,还有的收取高额的版面费用。尽管是个别现象,但也影响了职教期刊的整体形象。
2.工作规范缺失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的快速普及,使编辑出版的数字化、无纸化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并受到广泛推崇。在强大的数字技术面前,有人提出减化或取消编辑工作中的某些流程或制度,或在实际工作中视某些规范形同虚设。然而,笔者认为,当前传统出版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使出版业正处于一个纸质与电子、印刷和数字共生的过渡期,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相对减轻了编辑的工作量,丰富了编辑的工作手段,但一些基本的工作规范并不能省却或偏废,如三审制、责任校对制和三校一读制,等等。如果降低对这些工作规范的要求,必然造成编校中的粗制滥造,引起期刊质量的下滑。 3.技术规范缺位
技术规范有指令性、指导性和参考性之分。指令性规范以法规的形式确定,是必须遵守执行的,而指导性规范和参考性规范一般不作硬性规定,执行中较为灵活。我国已陆续颁布了《科学技术期刊编排规则》、《出版物汉字使用规定》等一系列技术规范,推进了期刊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以保证期刊的科学性、提高可读性和满足交流与共享性。然而,职教期刊在对技术规范执行的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位。一些期刊基本版式不规范,图文安排不合理;一些期刊装帧设计欠规范,目次、版权标识等内容安排不合理;出现问题最多的在于参考文献的著录,根据周启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等9种公开出版发行的职业教育类期刊执行GB/T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调查,多数期刊没有执行或是执行中随意性很大。[4]54
二、职教期刊的编辑创新
尽管对于编辑活动来说,编辑规范极为重要,但按照媒介生态学的观点,环境是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因此,在编辑出版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体制环境等影响下,编辑规范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
(一)创新编辑理念:选题策划
编辑创新以编辑规范为基础和前提,规范的本质不是因循守旧和墨守成规,而是对创新的肯定和继续追求。期刊的编辑理念创新,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选题策划环节,同类期刊的竞争归根结底是选题策划之争。职教期刊的选题策划是富有创造性的编辑活动,好的选题策划和由此派生出来的成功研究,能够引起读者对学术问题以及期刊本身的关注,获得社会效率和经济效率的双赢。
职教期刊的选题策划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要有时代性。要研究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职业教育的方针,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2)要有前瞻性。要有超前意识,能够预测研究的进展和走向。(3)要有侧重点。选题策划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及时把握职业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关注重点问题。(4)要有引领性。要充分发挥期刊的导向功能,所策划选题要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广泛的关注,进一步扩大读者群和作者群。(5)要体现期刊的特色。职教期刊的特色是其区别于同类刊物的标志,职教期刊的选题应与期刊的特色统一起来,通过选题策划彰显期刊的特征。
(二)创新编辑意识:辨别发现
编辑自身要树立创新意识,只有创新才能带来发展的契机和动力。职教期刊编辑在工作中应独具慧眼,具有辨别发现能力,善于提出新观点,介绍新方法,解决新问题。(1)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整体和全局意识,不人云亦云。(2)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好稿件的“政治关”和“学术关”。(3)要了解职教研究的动态和特点,具有史实的考证能力、现象的辨析能力、案例的解剖能力以及现实的分析能力。倡导理论创新,追求思想原创。(4)要充分发挥编辑选择的社会功能,善于发现和扶持新的作者,引领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三)创新编辑手段:挖掘整合
编辑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要注重资源的挖掘与整合,创新编辑的手段。(1)职教期刊编辑应掌握跨媒体技术。信息融合作为当前的一种趋势,带动着媒体的融合。期刊出版作为传播文化的主阵地,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和技术,以满足受众的需要。(2)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设备。了解常见现代化办公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电脑基本知识,学会数码相机、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传真机和多功能一体机等设备的使用方法。(3)要掌握相关软件的操作。除了掌握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外,编辑还应视需要适当掌握网页、视频、图像等编辑软件。
三、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的辩证统一
(一)厘清两者的关系是前提
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不是旷久不变的,而是历史性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河南大学教授王振铎指出:编辑活动本质上就是创造新媒体,建构新媒介,传播新文化,是不断创新的事业。[5]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编辑实践的内涵变化,编辑规范的变化和完善是必然的。编辑应在规范中完善,在探索中创新,在坚守编辑规范的同时,促进编辑创新。无论是编辑规范或者是编辑创新,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因此,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应该是建立在有利于文化传承和传播基础上的辩证统一。[6]
(二)制定切实合理的规范是基础
编辑规范的建立是顺应期刊发展规律和要求的,因此,作为编辑工作中应遵循的准则,编辑规范必须有其时效性和合理性。职教期刊的管理部门(主办单位、主管部门)应根据职教期刊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研究制定合理的编辑规范,切实承担起期刊规范化建设的管理职责。对于期刊的道德和法律规范,是以编辑的职业道德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前提的,是必须强制性遵守的;而对于期刊的工作规范,应该是期刊在各自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建立并不断完善的,是具有针对性操作的;而对于期刊的技术规范,可参照一些标准而定,是灵活执行的,因学科而异的。事实上,国际上并不存在一种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通用的国际标准编排规范,就连美国这样学术研究高度发达的国家,在学术期刊的编排格式等方面也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7] 近年来,在大多数期刊编排中通行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尽管其积极意义和正面作用值得肯定,但是其缺陷也客观存在。有人提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自身并不“简明、易行、实用”,并且忽视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巨大差异,尤其是对于涉及中国传统和古典文献研究的一些学科,无视了其特殊性。可见,其所推行的“一统天下”的规范,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科,甚至会使人因过于繁难而有不胜其烦之感。因此,对于职教期刊来说,比较可行的做法应该是根据职教学科的要求,制订几套通行的可供选择的规范,这样,既改变了目前莫衷一是的格局,也使期刊的设计编排等有据可依,从而使规范服务于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而不是对其起制约作用。
(三)提高编辑的职业素养是关键
编辑规范和编辑创新的执行主体是编辑,因此,增强编辑规范和创新意识,提高职教编辑的职业素养是当务之急。当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作为新闻出版行业的政府监管部门,正在着力构建以企业(法人)准入、市场准入、职业准入、岗位准入为基础的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四大准入”新体系。其中,职业准入、岗位准入均与人才工作和队伍建设紧密相关。各职教期刊应在外部保障的基础上,加大内部强化的力度,积极推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和编辑职业准入、岗位准入制度,结合刊物实际,不断强化规范意识。编辑人员应身体力行,通过认真学习和实践,促进规范的实现。随着学术研究的持续繁荣、学术成果的不断丰硕,目前,对学术规范问题的关注已上升到学术伦理和学术诚信层面。对于学术研究而言,学术规范固然是一种约束机制,但同时也是一种预警与引导机制。编辑人员在规范化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必须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以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健康的职业道德意识,坚守把关职责,培养学术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从而用学术良心自觉维护学者和中国学术界的形象。[8]
参考文献:
[1]桂晓风.强化编辑规范 推进编辑创新更加自觉主动地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服务[J].中国编辑,2011(6):17-21.
[2]张积玉.编辑学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宋涛.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浅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06-28(04).
[4]周启.职业教育类期刊执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调查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6):54-57.
[5]程绍沛.强化编辑规范 提高创新能力——中国编辑学会第15届年会述要[J].中国编辑,2011(6):22-25.
[6]关迎春.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应统一于文化传播与传承[J].出版发行研究,2012(10):41-43.
[7]姚申.学术期刊编辑规范与人文社会科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4-16.
[8]唐华生.学术期刊规范三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