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临床效果

来源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mp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80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重组干扰素栓治疗,观察组给予干扰素栓治疗的同时添加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PCR检测结果、治疗效果以及复发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转阴率为77.5%,显著高于对照组(52.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5%,显著高于对照组(70.0%);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6.3%,显著低于对照组(22.7%),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可以有效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宫颈炎;支原体;衣原体;干扰素栓;阿奇霉素
  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是引发女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的主要病因。临床上主要通过干扰素栓进行治疗,然而近年来衣原体、支原体宫颈炎发病率连年上升,且耐药菌株不断出现,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我院对80例衣原体、支原体宫颈炎患者采用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临床效果理想,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01月-2014年03月间来我院就诊的宫颈炎患者80例,年龄18-49岁,平均(38.9±7.6)岁。所有患者均通过宫颈分泌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沙眼衣原体( CT) 及解脲支原体( UU)阳性,排除淋菌、霉菌、念珠菌以及滴虫等感染。主要临床表现:外阴瘙痒、阴道壁潮红、白带量增多、色黄稠、有异味、宫颈充血、肥大或者糜烂等。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重组干扰素栓治疗,取干扰素栓(奥平栓,武汉维奥制药)1枚置于患者阴道中,每两天1次,连续使用7次,治疗期间严禁性生活。
  观察组给予干扰素栓治疗的同时添加阿奇霉素治疗。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每次250 mg,每天2次,连续服用7天。
  1.3观察指标
  治疗2周后,取患者宫颈管的分泌物,并进行PCR检测,并对两组患者的转阴率进行统计分析。对患者进行2-4个月的跟踪随访,统计分析其疾病复发情况。
  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其中 痊愈:患者所有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消失,PCR检测结果正常;显效:患者所有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消失,PCR检测结果尚未恢复正常;好转:患者一些临床症状与体征得到缓解,PCR检测结果尚未恢复正常;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没有得到缓解,甚至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PCR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转阴率为77.5%,显著高于对照组(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PCR检测结果比较
  组别 CT阳性 UU阳性 CT和UU阳性 转阴率(%)
   例数 转阴数 例数 转阴数 例数 转阴数
  对照组(n=40) 17 10 12 5 11 6 52.5
  观察组(n=40) 18 14 12 8 10 9 77.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5%,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组别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n=40) 32 3 1 6 85.0*
  对照组(n=40) 22 2 4 12 70.0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对照组共有22例患者痊愈,有5例患者复发,复发率22.7%,观察组共有32例患者痊愈,有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6.3%,两组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衣原体与支原体是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它极易引发人体感染,并造成巨大的危害。当衣原体与支原体作用于女性生殖系统时,经常导致子宫颈的感染,并迅速蔓延引起一系列的炎症。宫颈炎是衣原体与支原体感染导致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呈黏稠的黏液或脓性黏液,患者会出现腰痛和下腹不适,由于感染初期症状不明显,已经发现大多处于发展期[2]。
  临床工作中,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引发的宫颈炎治疗主要采用干扰素栓进行局部治疗。干扰素可以一定程度上杀死吸附在上皮细胞表面的衣原体和支原体,并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然而近年来耐药毒株不断出现,临床治愈率仅为60%左右。据报道,干扰素栓结合阿奇霉素可以有效治疗宫颈炎,然而相关报道仍比较少。高娟等人对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干扰素联合阿奇霉素可以有效治疗宫颈炎,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7.5%,且复发率较低[3]。
  本次研究,我们对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并与给予干扰素栓治疗的患者组进行对比,对两组患者的PCR检测结果、治疗效果以及复发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转阴率为77.5%,显著高于对照组(52.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5%,显著高于对照组(70.0%);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6.3%,显著低于对照组(22.7%),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可以有效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与单纯使用干扰素栓治疗相比具有有效率、转阴率高以及复发少的优点,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方如,李珊山.非淋菌非衣原体性宫颈炎生殖支原体感染的检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151-152.
  [2]何涛,袁红瑛,张青晓.司帕沙星治疗69例支原体性宫颈炎[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1,1(2):100-101.
  [3]高娟.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41):81-8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在传统中药领域探索一种经济、实用、有效的促宫颈成熟的方法。  关键词:宫颈评分 促宫颈成熟中药 促宫颈成熟 催产素诱发临产  宫颈成熟是引产成功的关键。本院采用中药促宫颈成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选择本院2008年4月~2012年10月间,妊娠≥39周~≤42周、头位单胎、初产妇、符合产科引产指征、宫颈Bishop评分≤5分孕妇20
期刊
(* 基金项目: 本文属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No: 10151022002000000), 2010 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摘要】目的:研究鼻内窥镜下经鼻入路鼻眼相关、鼻颅底相关手术的解剖标志及其在手术中的意义。通过对以上区域重要解剖标志的观察与测量,为开展经鼻内镜下眶减压术、视神经减压术、垂体瘤摘除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以及中颅底、后颅底等相关手术及术中定位、导航提供解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中药养血调经合剂在女性痛经治疗上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妇科治疗的痛经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甲52例,对照组乙48例。治疗组经前4天给予我们院自行研制的中药养血调经合剂,对照组甲经前4天给予芬必得,对照组乙经前4天给予痛经丸。两组均以两个月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在服用中药养血调经合剂之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显效率上,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78例,针对患者的不同病症利用黄芪的药理作用进行治疗,分析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各类疾病患者在使用黄芪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为理想,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能够使患者的细胞免疫能力得到提高,具有保护心肌和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关键词】中药;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药物、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腰部熏蒸疗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体征积分均得到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高龄初产妇也逐年增多。高龄初产妇中妊娠期糖尿病、巨大胎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剖宫产的危险性增加,是产科工作中重点关注的对象,其生理心理变化与产妇自身及新生儿健康有密切的关系。高龄初产妇如出现严重的焦虑抑郁或高度的紧张状态,会间接影响其对新生儿的照顾,直接影响其日后的健康甚至引发严重的后果。本文简要分析了高龄初产妇的心理状况和行为表现,并根据其心理特征进行针对性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鼻内镜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80例鼻内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予整体护理干预并口服曲马多片,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无特殊镇痛措施,观察各组患者在术后各时点的疼痛情况并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术后24h,试验组和对照组VAS评分为1.44±2.32、1.75±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点无差异。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予以吡拉西坦注射液和甘露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0例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均分为A组与B组,其中A组采取吡拉西坦治疗,而B组采取甘露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采取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疗效确切,并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诺和灵30R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比和临床体会。 方法:对近几年来分别采用诺和灵30R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各35例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 结果:将两组的血糖控制率、血糖控制时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低血糖反应等数据进行比较,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诺和灵30R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具有起效快、疗效佳、血糖控制稳定、安全性高、
期刊
20%吡拉西坦在神经外科应用比较广泛,吡拉西坦是氨基丁酸的衍生物,促进磷质及氨基酸的吸收,增加大脑蛋白质合成,促进生物体内激活酶的活性,对降低颅内压及改善脑代谢等方面有显著的效果。静滴20%吡拉西坦时,患者会出现局部疼痛症状,有的甚至难以忍受,往往不能坚持,给继续用药造成困难,甚至要求停止治疗。为了保证用药顺利进行,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我科自2010年3月-2012年11月对106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