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是艰苦的。在这块贫瘠的黄土地上,经历了严酷长征之后的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军队,身体尚未得到完全的恢复,人员和军备尚未得到有效的休整,还需要自己开荒种地,纺纱织布,需要自己运盐,烧炭,印刷,筹办兵工厂。千头万绪,百废待兴。然而,延安的精神却是闪光的,在这里,生活、文化和思想表现出了异常的活跃与进步。
电影《张思德》为我们再现了这样一个红色的年代。在这个短暂的特殊时段中,发生了这样一些事件——日寇春季大扫荡,解放区闹饥荒;蒋介石发行《中国之命运》;共产国际解散后,国民党“搅局” 掀起反共高潮;解放区纺线;南泥湾垦荒;精兵简政;八路军开赴抗日战场;《解放日报》发表《庆祝废除不平等条约》《组织起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减租减息》《苏联红军大捷攻克基辅》;陕甘宁边区召开劳动英雄表彰大会;鲁迅文学艺术院开办;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高级干部会议;安塞石峡峪烧炭……
这看似纪录片手法的运用,像一串串珠玑,把那段时光中所存在、所发生的人物、事件串联起来,以不断闪现的“历史镜头”为我们连缀起一个真实的生存场景——这就是红色延安,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生活,在这里,共产党人正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为人民谋福利的思想,为中国的命运做着自己应有的贡献。也就在这里,产生了朴素而伟大的“为人民服务”,和体现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张思德。
编导对环境的描绘是刻意的,甚至不惜煞费苦心,他们把能搜集到的能再现这一段历史的各种信息综合运用,从人物对话上,从主要人物活动的背景上,从看似不经意间闪过的标语上,从与人物相关的道具上,以各种细节情节不断强化,反复渲染,成功地营造出一个真实的亲切感人的氛围。比如开始时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2周年” 的演唱会点明时间,以“延安新市场”点明地点。南泥湾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标语;中央医院有重伤员送来,战士咬牙切齿地说:“狗日的日本鬼子,等着瞧吧!”;群众给毛泽东送金匾;毛泽东坐着宋庆龄捐赠的汽车视察《解放日报》社;集市上卖米卖枣的老农谈论减租减息;战士们打草鞋;兵工厂制造简易的武器;男女谈恋爱要能送牙粉、牛角梳和铅笔……
延安的生产力是低下的,但她有先进的思想和文化。战士们唱《大刀进行曲》,用口琴演奏《延安颂》;晚上,人们去大礼堂看《逼上梁山》;鲁艺学院里,学生们进行着充满时代特色的音乐、舞蹈、绘画训练;大家看《列宁在十月》的原声电影;孩子们唱《只怕不抵抗》的歌曲,朗诵话剧《屈原》的片段;英模表彰会上奏响着《二月里来》的旋律,就连战士醉酒,唱出的也是《兄妹开荒》的秧歌剧。延安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战士们在打篮球、荡秋千、攀单杠、越障碍、练兵、拔河、“撞拐打马仗”,在河边洗军衣、做游戏,抗大的战士在唱歌、识字。室内室外,大街小巷,河边桥梁山冈,到处是战士们忙碌的身影,到处充满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气氛。影片用密集的镜头传达着尽可能多的生动感人蓬勃向上信息,为我们诠释着生活、精神、文化和思想的先进性。
张思德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影片对环境的描述,对情节的精雕细刻,为人物的出现和成长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背景,使本来素材不多的张思德的形象渐渐丰满起来。从人物对话中我们得知,张思德是四川仪陇人,1932年入伍,属四方面军,走过三回草地,现为中央直属警卫团战士。影片中的他矮小的个子,黝黑的脸庞,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经常跑得满脸灰土,脸上带着不知疲倦的为人奔波的满足感。在后来的许多历史事件中,编导者让他尽量与以上事件和场景联系起来,有时是事件的参与者,有时像个特写镜头中的群众演员,有时,某些事件并没有与他发生直接关系,他只是活动在场景中的一名不起眼的战士,显得环境与人物形象的刻画有机、自然,相得益彰。
张思德是奔跑着上场的,那只是去参加一场合唱演出,下面的跑又多次出现,寓意起了变化。镜头运用了多种角度、光线、景深等机位调度和自然场景来表现他的跑——跑着去合唱,跑着为毛泽东开车门、为汽车取水,跑着为军人服务社仓库扛物品,跑着给烈士遗孤洗澡,跑着搬运南泥湾的收获,跑着为毛泽东会见李鼎铭维持秩序,跑着为群众追丢失的猪,跑着去责问犯错误的战友,跑着为《解放日报》送稿件,跑着安抚受惊的孩子宋光明,跑着替毛泽东敬酒,跑着为刘秉忠和耿玉秋协调关系,跑着领王长岭团长见毛主席,跑着为主席的汽车换轮胎,跑着去请毛泽东见见将要牺牲的王团长,跑着去追闹情绪出走的白子秀……风里跑,雨里跑,丛林里跑,山梁上跑,他的一生就是奔波的一生。主席称赞他,有思想,有道德,就是缺个嘴巴。最大的缺点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说话,多做事”。主席送他的鞋是一个象征,是对“讷于言,敏于行”品质的褒扬和肯定。有人说他是“马掌”,他自己说,“马掌就马掌。你要硬不成一块铁,想当马掌还当不成!”有人说他是牛,是木头,他不承认,但人们觉得他就是牛和木头,是党和人民的“牛”,是为人间奉献温暖的木炭,是为人民燃尽最后一缕光和热的木头!(下转第14页)
(上接第11页)
张思德的跑就是一个“寓言”,是对奔波,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形象注解,用“跑”把一个普通战士的平凡行为和党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影片最后还用了跑的镜头:一个普通士兵向我们回眸一笑,又跑向他由此跑来的黄土地,以“跑”为自己划下了一个圆满的为党为人民奔波的句号。
影片没有明显的矛盾描写,却暗含着一个深刻的矛盾冲突,编导者用了三个对比来表现这一冲突,以对比手法塑造张思德的形象:一是犯错误的刘秉忠和张思德思想境界的对比(是否是刘青山张子善事件的铺垫?),一是怀有畏难情绪借故逃走的白子秀和张思德安于为人民烧炭的优秀品质的对比。如果说这两种对比还是表面的,肤浅的,可视的,另一种对比则是隐秘的,强烈的,深刻的:张思德在拼命奔跑为汽车取轮胎时,毛泽东正在中央大礼堂为中央高级干部做《学习和时局》的报告,报告中引用“甲申三百年祭”的历史教训让全党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当响着“中国的苦难和命运,理应肩负、也必将肩负在民族最优秀的儿女身上”的台词画外音时,张思德正累得气喘嘘嘘地瘫坐在毛泽东的汽车旁。这是一个有力的对比,是在为我们树立着无声的榜样,敲响着振聋发聩的警钟!画面交代了情节,再现了环境,深化了主题,又从另一角度塑造了人物形象,反衬出张思德的平凡,伟大。
为影片做“统领”的是那篇著名的《为人民服务》,所遵循和仿照的笔法也是那篇文笔质朴亲切、道理深刻,政治辐射力广大、人格穿透力久远的《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从那时的延安一直写到中南海)。影片运用具体的人物形象和事件,沿着“为人民服务”的主题不断深化,从各个层面阐述文章的思想,比如“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氛围,“精兵简政”的实施,关于团结、关于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关于“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的观点,关于以追悼会形式对做过“有益的工作的人”寄托哀思的提倡。这是一个形象的教材,又像一篇清新的散文,新颖,别致。
影片对环境描绘的用意是深刻的,评价说 “利用有限的资料,把一个毫无悬念的故事演绎得生动感人”,相当一部分要归功于环境的描写。环境已不仅仅是自然属性,而是带了浓重的时代、情感和政治色彩。张思德是影片的主角,但他不可能是延安生活的主角,他只是活动在其中的一个普通的士兵,在他周围,有千千万万个为中国革命忙碌着的共产党人。影片从侧面告诉我们,在延安,窑洞里诞生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总结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宗旨,中国共产党从此走向了成熟和壮大,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核心力量,而“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电影《张思德》为我们再现了这样一个红色的年代。在这个短暂的特殊时段中,发生了这样一些事件——日寇春季大扫荡,解放区闹饥荒;蒋介石发行《中国之命运》;共产国际解散后,国民党“搅局” 掀起反共高潮;解放区纺线;南泥湾垦荒;精兵简政;八路军开赴抗日战场;《解放日报》发表《庆祝废除不平等条约》《组织起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减租减息》《苏联红军大捷攻克基辅》;陕甘宁边区召开劳动英雄表彰大会;鲁迅文学艺术院开办;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高级干部会议;安塞石峡峪烧炭……
这看似纪录片手法的运用,像一串串珠玑,把那段时光中所存在、所发生的人物、事件串联起来,以不断闪现的“历史镜头”为我们连缀起一个真实的生存场景——这就是红色延安,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生活,在这里,共产党人正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为人民谋福利的思想,为中国的命运做着自己应有的贡献。也就在这里,产生了朴素而伟大的“为人民服务”,和体现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张思德。
编导对环境的描绘是刻意的,甚至不惜煞费苦心,他们把能搜集到的能再现这一段历史的各种信息综合运用,从人物对话上,从主要人物活动的背景上,从看似不经意间闪过的标语上,从与人物相关的道具上,以各种细节情节不断强化,反复渲染,成功地营造出一个真实的亲切感人的氛围。比如开始时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2周年” 的演唱会点明时间,以“延安新市场”点明地点。南泥湾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标语;中央医院有重伤员送来,战士咬牙切齿地说:“狗日的日本鬼子,等着瞧吧!”;群众给毛泽东送金匾;毛泽东坐着宋庆龄捐赠的汽车视察《解放日报》社;集市上卖米卖枣的老农谈论减租减息;战士们打草鞋;兵工厂制造简易的武器;男女谈恋爱要能送牙粉、牛角梳和铅笔……
延安的生产力是低下的,但她有先进的思想和文化。战士们唱《大刀进行曲》,用口琴演奏《延安颂》;晚上,人们去大礼堂看《逼上梁山》;鲁艺学院里,学生们进行着充满时代特色的音乐、舞蹈、绘画训练;大家看《列宁在十月》的原声电影;孩子们唱《只怕不抵抗》的歌曲,朗诵话剧《屈原》的片段;英模表彰会上奏响着《二月里来》的旋律,就连战士醉酒,唱出的也是《兄妹开荒》的秧歌剧。延安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战士们在打篮球、荡秋千、攀单杠、越障碍、练兵、拔河、“撞拐打马仗”,在河边洗军衣、做游戏,抗大的战士在唱歌、识字。室内室外,大街小巷,河边桥梁山冈,到处是战士们忙碌的身影,到处充满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气氛。影片用密集的镜头传达着尽可能多的生动感人蓬勃向上信息,为我们诠释着生活、精神、文化和思想的先进性。
张思德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影片对环境的描述,对情节的精雕细刻,为人物的出现和成长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背景,使本来素材不多的张思德的形象渐渐丰满起来。从人物对话中我们得知,张思德是四川仪陇人,1932年入伍,属四方面军,走过三回草地,现为中央直属警卫团战士。影片中的他矮小的个子,黝黑的脸庞,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经常跑得满脸灰土,脸上带着不知疲倦的为人奔波的满足感。在后来的许多历史事件中,编导者让他尽量与以上事件和场景联系起来,有时是事件的参与者,有时像个特写镜头中的群众演员,有时,某些事件并没有与他发生直接关系,他只是活动在场景中的一名不起眼的战士,显得环境与人物形象的刻画有机、自然,相得益彰。
张思德是奔跑着上场的,那只是去参加一场合唱演出,下面的跑又多次出现,寓意起了变化。镜头运用了多种角度、光线、景深等机位调度和自然场景来表现他的跑——跑着去合唱,跑着为毛泽东开车门、为汽车取水,跑着为军人服务社仓库扛物品,跑着给烈士遗孤洗澡,跑着搬运南泥湾的收获,跑着为毛泽东会见李鼎铭维持秩序,跑着为群众追丢失的猪,跑着去责问犯错误的战友,跑着为《解放日报》送稿件,跑着安抚受惊的孩子宋光明,跑着替毛泽东敬酒,跑着为刘秉忠和耿玉秋协调关系,跑着领王长岭团长见毛主席,跑着为主席的汽车换轮胎,跑着去请毛泽东见见将要牺牲的王团长,跑着去追闹情绪出走的白子秀……风里跑,雨里跑,丛林里跑,山梁上跑,他的一生就是奔波的一生。主席称赞他,有思想,有道德,就是缺个嘴巴。最大的缺点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说话,多做事”。主席送他的鞋是一个象征,是对“讷于言,敏于行”品质的褒扬和肯定。有人说他是“马掌”,他自己说,“马掌就马掌。你要硬不成一块铁,想当马掌还当不成!”有人说他是牛,是木头,他不承认,但人们觉得他就是牛和木头,是党和人民的“牛”,是为人间奉献温暖的木炭,是为人民燃尽最后一缕光和热的木头!(下转第14页)
(上接第11页)
张思德的跑就是一个“寓言”,是对奔波,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形象注解,用“跑”把一个普通战士的平凡行为和党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影片最后还用了跑的镜头:一个普通士兵向我们回眸一笑,又跑向他由此跑来的黄土地,以“跑”为自己划下了一个圆满的为党为人民奔波的句号。
影片没有明显的矛盾描写,却暗含着一个深刻的矛盾冲突,编导者用了三个对比来表现这一冲突,以对比手法塑造张思德的形象:一是犯错误的刘秉忠和张思德思想境界的对比(是否是刘青山张子善事件的铺垫?),一是怀有畏难情绪借故逃走的白子秀和张思德安于为人民烧炭的优秀品质的对比。如果说这两种对比还是表面的,肤浅的,可视的,另一种对比则是隐秘的,强烈的,深刻的:张思德在拼命奔跑为汽车取轮胎时,毛泽东正在中央大礼堂为中央高级干部做《学习和时局》的报告,报告中引用“甲申三百年祭”的历史教训让全党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当响着“中国的苦难和命运,理应肩负、也必将肩负在民族最优秀的儿女身上”的台词画外音时,张思德正累得气喘嘘嘘地瘫坐在毛泽东的汽车旁。这是一个有力的对比,是在为我们树立着无声的榜样,敲响着振聋发聩的警钟!画面交代了情节,再现了环境,深化了主题,又从另一角度塑造了人物形象,反衬出张思德的平凡,伟大。
为影片做“统领”的是那篇著名的《为人民服务》,所遵循和仿照的笔法也是那篇文笔质朴亲切、道理深刻,政治辐射力广大、人格穿透力久远的《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从那时的延安一直写到中南海)。影片运用具体的人物形象和事件,沿着“为人民服务”的主题不断深化,从各个层面阐述文章的思想,比如“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氛围,“精兵简政”的实施,关于团结、关于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关于“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的观点,关于以追悼会形式对做过“有益的工作的人”寄托哀思的提倡。这是一个形象的教材,又像一篇清新的散文,新颖,别致。
影片对环境描绘的用意是深刻的,评价说 “利用有限的资料,把一个毫无悬念的故事演绎得生动感人”,相当一部分要归功于环境的描写。环境已不仅仅是自然属性,而是带了浓重的时代、情感和政治色彩。张思德是影片的主角,但他不可能是延安生活的主角,他只是活动在其中的一个普通的士兵,在他周围,有千千万万个为中国革命忙碌着的共产党人。影片从侧面告诉我们,在延安,窑洞里诞生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总结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宗旨,中国共产党从此走向了成熟和壮大,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核心力量,而“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