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工程机械再制造为视角,重点研究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在中国发展的可行性,及其对中国绿色经济实现的促进作用;最后综观该产业特点,得出国家导向、企业全面参与是关键。
关键词:工程机械 再制造 绿色经济 资源
中图分类号:TH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3-041-02
1 概述
再制造是指以产品全寿命周期设计和管理为指导,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目标,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按照新产品制造标准,来修复或改造报废产品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工程机械作为中国机械行业发展的一种排头兵产业,其再制造领域的先锋作用正愈发重要。大力发展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而且有利于转变传统“开采-冶炼-制造-废弃”的线性增长模式,发展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
绿色经济自上世纪90年代产生以来,便迅速得到了发达国家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认可与推崇,成为经济发展的最新形式。绿色经济以效率、持续、和谐为发展目标,以其强大的逻辑力量推动全球经济转变,发达国家普遍转向了绿色经济,在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中实现结构增长以及产业升级改造,而且“绿色经济”既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又是指一种产业领域经济。
2 工程机械再制造在中国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工程机械再制造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基础并不深厚,但是面对中国市场,工程机械再制造具有普遍优势与独特优势。首先,其普遍优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工程机械由于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大多为重型或超重型机械设备,其构件大型化、对其实现再制造可以更显著地实现资源循环利用。(2)工程机械相对于其余精密的装备行业机械,其结构相对简单,再制造所进行的拆解、清洗、检测、修复翻新等步骤更易实现。(3)工程机械经过再制造后附加值更高。放眼国内,工程机械的再制造具有其独特优势。首先是市场的可行性。目前我国设备资产总量已达几万亿元,14种主要机型工程机械保有量达290万台。而且全国80%的在役工程机械超过保质期,这样就使得工程机械每年额定的报废数量完全可以满足工程机械再制造市场的原料供应。再者,技术的可借鉴性。由于再制造技术在国外起步早,技术也相对成熟,像卡特彼勒,在这一方面具有成熟的导向作用。其中主要技术是先进表面技术和复合表面技术,我国相关技术已有一定基础。
3 工程机械再制造对绿色经济实现的促进作用
“绿色经济”也被称为“生态经济”,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本产业链,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适应人类新的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如果说传统的产业经济是以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消耗资源与能源为特征的一种损耗式经济,那么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与能源为特点的一种平衡式经济(见图1)。
图1 传统制造模式向外绿色再制造模式的转化
我国已针对绿色经济逐步制定了相关的发展规划。一方面,通过环境规划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使经济绿色化;另一反面,以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为代表,其适应绿色经济产生,却又在实践结果上推动绿色经济的深入发展,对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进一步剖析工程机械再制造对绿色经济实现的推动作用。
3.1 节约资源与加工能耗
据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进口原油2.7亿吨,增加6.8%,上涨5%,石油对外依存度达58%左右;进口煤2.9亿吨,同比增加29.8%,中国将很可能在未来5至6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净进口国。持续增长的资源进口逐步偏离了发展绿色经济的初衷。然而,再制造却在资源节约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可行性作用。据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统计:新制造1台汽车的能耗是再制造的6倍,新制造1台汽车发动机的能耗是再制造的11倍,新制造1台汽车发电机的能耗是再制造的7倍。从这可知,过渡到工程机械领域,对废旧机械产品进行再制造可减少对原生资源的开采,减轻我国人均资源匮乏的压力,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例如制造与再制造发动机的能耗比较。
3.2 保护环境的“友好型”产业
工程机械的再制造不仅在资源方面可缓解过度需求的压力,同时,在解决目前中国面临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更有显著的作用。同样以发动机为例,发动机的再制造可以使原机85%的价值得到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再制造也催生了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现代生产管理,实现了技术改造,使得再制造后的产品可以适应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3.3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绿色经济综合性强、覆盖范围广,带动效应明显,有助于推动经济走出危机“泥淖”和实现经济“稳增长”。而工程机械的再制造是这一模式之下的重要的一环,其经济效益将是制胜关键。首先在于,再制造的产品将使得成本大大降低,表要表现在能够降低能源成本、材料成本、制造加工成本。机械的再制造能够有效地回收在第一次制造过程中注入的各种附加值。机械产品上的的钢铁、有色材料零部件90%以上可以回收利用,节省材料约70%。美国2002年再制造产业的年产值为GDP的0.4%。我国2020年GDP预计达到40000亿美元,如果以美国2002年再制造的水平作为我国2020年目标,则再制造产业年产值将达到160亿美元,这对我国经济的助推作用不言而喻。
3.4 可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我国工程机械市场的产品构成大致可以分为新品、二手机、“翻新”机和再制造产品四种类型。通过开展以再制造为主要形式的工程机械资源化,可以为人们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如再制造发动机,其质量、使用寿命达到或超过新品,并有完善的售后服务,而价格仅为新机的50%左右。再制造的产品可以缓解一部分中小企业的采购压力,经过合理的调配,不同的市场需求得到良好的满足,使得资金流向更有价值的方向,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 结束语
加快推广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工程机械再制造作为新兴产业,在中国虽然还没有大规模发展,但是,依据该产业自身的独特优势,在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之下,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完全融入中国的经济发展之中,构成中国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要素。
参考文献:
[1] 赵斌.关于绿色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06(2):44-46.
[2] 胡剑波.一种面向循环经济的先进制造模式—再制造[J].有色冶金节能,2012(5):10.
[3] 毛果平,朱有为,吴超.发动机制造与再制造过程的环境污染影响比较研究[J].汽车工程,2009,31(6):566-568.
[4] 徐滨士.绿色再制造工程及其关键技术[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2(11):5-7.
[5] 俞宁,刘国平,周大翠.基于环境与成本的发动机在制造[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23(2):18-20.
关键词:工程机械 再制造 绿色经济 资源
中图分类号:TH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3-041-02
1 概述
再制造是指以产品全寿命周期设计和管理为指导,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目标,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按照新产品制造标准,来修复或改造报废产品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工程机械作为中国机械行业发展的一种排头兵产业,其再制造领域的先锋作用正愈发重要。大力发展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而且有利于转变传统“开采-冶炼-制造-废弃”的线性增长模式,发展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
绿色经济自上世纪90年代产生以来,便迅速得到了发达国家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认可与推崇,成为经济发展的最新形式。绿色经济以效率、持续、和谐为发展目标,以其强大的逻辑力量推动全球经济转变,发达国家普遍转向了绿色经济,在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中实现结构增长以及产业升级改造,而且“绿色经济”既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又是指一种产业领域经济。
2 工程机械再制造在中国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工程机械再制造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基础并不深厚,但是面对中国市场,工程机械再制造具有普遍优势与独特优势。首先,其普遍优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工程机械由于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大多为重型或超重型机械设备,其构件大型化、对其实现再制造可以更显著地实现资源循环利用。(2)工程机械相对于其余精密的装备行业机械,其结构相对简单,再制造所进行的拆解、清洗、检测、修复翻新等步骤更易实现。(3)工程机械经过再制造后附加值更高。放眼国内,工程机械的再制造具有其独特优势。首先是市场的可行性。目前我国设备资产总量已达几万亿元,14种主要机型工程机械保有量达290万台。而且全国80%的在役工程机械超过保质期,这样就使得工程机械每年额定的报废数量完全可以满足工程机械再制造市场的原料供应。再者,技术的可借鉴性。由于再制造技术在国外起步早,技术也相对成熟,像卡特彼勒,在这一方面具有成熟的导向作用。其中主要技术是先进表面技术和复合表面技术,我国相关技术已有一定基础。
3 工程机械再制造对绿色经济实现的促进作用
“绿色经济”也被称为“生态经济”,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本产业链,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适应人类新的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如果说传统的产业经济是以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消耗资源与能源为特征的一种损耗式经济,那么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与能源为特点的一种平衡式经济(见图1)。
图1 传统制造模式向外绿色再制造模式的转化
我国已针对绿色经济逐步制定了相关的发展规划。一方面,通过环境规划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使经济绿色化;另一反面,以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为代表,其适应绿色经济产生,却又在实践结果上推动绿色经济的深入发展,对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进一步剖析工程机械再制造对绿色经济实现的推动作用。
3.1 节约资源与加工能耗
据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进口原油2.7亿吨,增加6.8%,上涨5%,石油对外依存度达58%左右;进口煤2.9亿吨,同比增加29.8%,中国将很可能在未来5至6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净进口国。持续增长的资源进口逐步偏离了发展绿色经济的初衷。然而,再制造却在资源节约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可行性作用。据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统计:新制造1台汽车的能耗是再制造的6倍,新制造1台汽车发动机的能耗是再制造的11倍,新制造1台汽车发电机的能耗是再制造的7倍。从这可知,过渡到工程机械领域,对废旧机械产品进行再制造可减少对原生资源的开采,减轻我国人均资源匮乏的压力,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例如制造与再制造发动机的能耗比较。
3.2 保护环境的“友好型”产业
工程机械的再制造不仅在资源方面可缓解过度需求的压力,同时,在解决目前中国面临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更有显著的作用。同样以发动机为例,发动机的再制造可以使原机85%的价值得到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再制造也催生了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现代生产管理,实现了技术改造,使得再制造后的产品可以适应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3.3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绿色经济综合性强、覆盖范围广,带动效应明显,有助于推动经济走出危机“泥淖”和实现经济“稳增长”。而工程机械的再制造是这一模式之下的重要的一环,其经济效益将是制胜关键。首先在于,再制造的产品将使得成本大大降低,表要表现在能够降低能源成本、材料成本、制造加工成本。机械的再制造能够有效地回收在第一次制造过程中注入的各种附加值。机械产品上的的钢铁、有色材料零部件90%以上可以回收利用,节省材料约70%。美国2002年再制造产业的年产值为GDP的0.4%。我国2020年GDP预计达到40000亿美元,如果以美国2002年再制造的水平作为我国2020年目标,则再制造产业年产值将达到160亿美元,这对我国经济的助推作用不言而喻。
3.4 可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我国工程机械市场的产品构成大致可以分为新品、二手机、“翻新”机和再制造产品四种类型。通过开展以再制造为主要形式的工程机械资源化,可以为人们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如再制造发动机,其质量、使用寿命达到或超过新品,并有完善的售后服务,而价格仅为新机的50%左右。再制造的产品可以缓解一部分中小企业的采购压力,经过合理的调配,不同的市场需求得到良好的满足,使得资金流向更有价值的方向,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 结束语
加快推广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工程机械再制造作为新兴产业,在中国虽然还没有大规模发展,但是,依据该产业自身的独特优势,在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之下,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完全融入中国的经济发展之中,构成中国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要素。
参考文献:
[1] 赵斌.关于绿色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06(2):44-46.
[2] 胡剑波.一种面向循环经济的先进制造模式—再制造[J].有色冶金节能,2012(5):10.
[3] 毛果平,朱有为,吴超.发动机制造与再制造过程的环境污染影响比较研究[J].汽车工程,2009,31(6):566-568.
[4] 徐滨士.绿色再制造工程及其关键技术[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2(11):5-7.
[5] 俞宁,刘国平,周大翠.基于环境与成本的发动机在制造[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23(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