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0年的筚路蓝缕,披荆斩棘,70年的风雨兼程,春华秋实。我们伟大的祖国迈着稳健的步伐,昂首阔步走进了新时代,迎来了她的70周岁华诞,一条腾飞的巨龙正在崛起于世界的东方。而这一切离不开档案工作的见证。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事业,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性、支撑性工作,档案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档案工作者,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科学决策服务,为保障民生需求服务,让档案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同时,要不断强化档案队伍建设,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光荣使命,做好本职工作,为时代发展贡献档案人的力量。
6月9日至16日,北京市档案馆在第12届国际档案日期间,推出了以“新中国的记忆——市管企业档案联展”为主题的系列展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各个历史阶段的重大事件、重要成果为主线,立足室藏档案资源,展示史料、图片及实物等共计1200余件。该展览通过档案视角反映了新中国成立至今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改革创新的历程,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进所取得的成就。本期“特别关注”栏目以《档案见证国企辉煌70年》为题对展览进行了详细介绍。
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是档案学发展的根基。我国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存在着研究问题表面化、文献来源单一、研究方法匮乏、选题脱离实际等问题,为克服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档案学基础理论。本期“理论探讨”栏目的《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发展》一文,基于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在对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前提之上,指出了目前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必须重视学术成果及其原创性、学科体系和学术共同体,重视学术评论和研究方法。“域外采风”栏目下《以色列档案工作特点评析》一文,依托新闻案例和网络调研,评析了以色列档案工作的近期特点——高度重视名人档案征集与利用、跨界融合实现档案长期安全保存、档案外交收获与纠纷兼有、档案开放成果与问题并存,以期为我国的档案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参考。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传统文化与智慧的结晶。开发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有助于延续中华文化根脉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本期“业务研究”栏目的《留住乡村的“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开发模式》一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案例,针对现有乡村非遗档案开发模式的参与度、资金、产业化及延续性等问题,提出若干条改进策略,为乡村非遗档案的深度开发和传承弘扬提供了新的思路。
都城的历史反映一个国家的历史。作为祖国的首都,北京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在经历了辽、金、元、明、清五代的变迁后,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城市格局。本期“档案文化”栏目下的《北京城垣变迁》一文,通过讲述北京城垣的变迁历史,展示了北京城垣千百年间沧海桑田的变化,也使得读者深刻感受到了北京城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
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下,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当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处于实现复兴伟大中国梦的雄伟征途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为档案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日益快速的发展,档案已不再是神秘莫测、神圣凛然,它见证着一个国家社会的进步发展,寄托着普通百姓对未来发展的期待与梦想。我们要准确把握这些有利于档案事业发展的背景及机遇,主动作为、趁势而动,不断推动档案事业进一步发展,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绩。
(苗盛林)
6月9日至16日,北京市档案馆在第12届国际档案日期间,推出了以“新中国的记忆——市管企业档案联展”为主题的系列展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各个历史阶段的重大事件、重要成果为主线,立足室藏档案资源,展示史料、图片及实物等共计1200余件。该展览通过档案视角反映了新中国成立至今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改革创新的历程,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进所取得的成就。本期“特别关注”栏目以《档案见证国企辉煌70年》为题对展览进行了详细介绍。
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是档案学发展的根基。我国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存在着研究问题表面化、文献来源单一、研究方法匮乏、选题脱离实际等问题,为克服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档案学基础理论。本期“理论探讨”栏目的《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发展》一文,基于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在对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前提之上,指出了目前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必须重视学术成果及其原创性、学科体系和学术共同体,重视学术评论和研究方法。“域外采风”栏目下《以色列档案工作特点评析》一文,依托新闻案例和网络调研,评析了以色列档案工作的近期特点——高度重视名人档案征集与利用、跨界融合实现档案长期安全保存、档案外交收获与纠纷兼有、档案开放成果与问题并存,以期为我国的档案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参考。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传统文化与智慧的结晶。开发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有助于延续中华文化根脉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本期“业务研究”栏目的《留住乡村的“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开发模式》一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案例,针对现有乡村非遗档案开发模式的参与度、资金、产业化及延续性等问题,提出若干条改进策略,为乡村非遗档案的深度开发和传承弘扬提供了新的思路。
都城的历史反映一个国家的历史。作为祖国的首都,北京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在经历了辽、金、元、明、清五代的变迁后,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城市格局。本期“档案文化”栏目下的《北京城垣变迁》一文,通过讲述北京城垣的变迁历史,展示了北京城垣千百年间沧海桑田的变化,也使得读者深刻感受到了北京城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
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下,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当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处于实现复兴伟大中国梦的雄伟征途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为档案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日益快速的发展,档案已不再是神秘莫测、神圣凛然,它见证着一个国家社会的进步发展,寄托着普通百姓对未来发展的期待与梦想。我们要准确把握这些有利于档案事业发展的背景及机遇,主动作为、趁势而动,不断推动档案事业进一步发展,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绩。
(苗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