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城市,还有什么比一座博物馆更加雄伟的建筑。有谁可以像一座博物馆那样将历史和现实同时映照在一面镜子里。有谁能够在数小时无声的诉说里,将几千年的时光呈献给你。让你看见春华秋实,看见民族图腾的儿童版、青春版、中年版。我不知道那个马背上的民族颠仆了多少个历史年轮,才找到了鄂尔多斯这片沃野生存下来并且繁荣如斯。我也不知道那湮灭在历史尘沙里的灵魂沉淀了多少这个民族的生生不息的祈愿、不屈、求索、血性和奮争。我只想在这个七月的午后,籍着第九届西部散文节的善缘,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友在鄂尔多斯东胜区这个叫做亿昌博物馆的地方,找到简洁而正确的答案。
信步走进亿昌博物馆,我有幸与众文学艺术大家不受展区的顺序所拘谨,专拣人疏地阔的地方睇研,确也着实见了些与别家博物馆大有不同的鄂尔多斯式民族藏品和图志。比如她的蒙汉文字并列双解;比如她的红色展品系列,在藏馆正中设有专区,有全套的开国领袖及十大元帅半身陶瓷塑像;有新中国建立之初特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后,鄂尔多斯牧民翻天覆地变化进程中大到政治运动、退耕还林,小到居家过日子所用物件工具一一展现。从“四响一咔嚓”的新婚家具到互联网电脑兴起时期家居陈设过渡自然,设展严谨。特别是从牧民刀耕火种的石器刀镰,就连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糊墙报纸都是实物呈现,报纸上面的当天日期、天气预报、通讯报道一一在目,让参观者如身临其境。那些挂在墙上的各个时期百姓人物照片,上面那些我们祖辈年代的人物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是一种由心开出的积极向上无限憧憬未来的花朵,灼灼而坦坦,极富感染力,有阳光的味道,像春雨般润泽。当我看到黄永玉题写的“亿昌博物馆”几个鎏金大字,再走近那无法估量价值的器皿、农具、珠宝……我忍不住对同行的史小溪、祁建青老师说:“一个民营企业家,能够拿出自己的血汗钱来办这个非盈利性质的民营博物馆,倾其所有购买收藏这么多真品、极品,该是多么大的胸襟!”他一定是个有浓厚家国情怀的男人,有着非同一般的文学底蕴,否则做不到这样大气磅礴。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一定像这草原一样苍阔无边,像七星湖一样隽永清亮。这是一种民族自醒,一种时代担当。或许,作为董事长的郝英杰只是那些站出来代表他的蒙古兄弟姐妹向历史向未来喊话的风语者中的一员。但是只这一个个体,就让我们这些面对满目展品的人迎面接受一阵北方罡风的吹醒和三月春雷的震撼。我们该为文学自觉,该为历史负责,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写几笔精美文字,画几幅大美图画。同行的文学大家深以为然。
正因为懂得,所以才能做到无私和珍惜,从而给后代子孙留一幅史诗般的长卷。
伟哉!亿昌博物馆,正如同黄永玉题写的馆名字体,内敛、大气、典雅而又富有张力和激情地向经过他的每一个人诉说着,刻画着一个民族和他的子孙们一种切近又遥远的爱恋。壮哉,亿昌博物馆!你伟岸的身躯是顶天立地的胡杨,是沉入黄河几字河道的稀世珍珠,更是价值连城的硅化木!不朽,同时又风华正茂。我从坦坦东北平原而来,穿越东北平原和西北沙漠遇到你。我看到的不是猎猎的经幡,而是几千里飞扬的雄风,从内蒙古蓝色星空坠落在鄂尔多斯草原上飘。酥油茶煮出滚烫的热情,勒勒车承载的一部蒙古诗经,西风烈烈,大道煌然。不是钢筋水泥的坚硬,而是雄鹰展翅的刚强;也不是杨风柳腰的扭摆,长笛竖琴的独奏,而是编钟大吕的轰响;激昂里有金戈铁马的金属光泽,也有多情的蒙古姑娘对月的吟唱。当那一树树硅化木撑起一个民族的脊梁,我看到的还是一代代的成吉思汗们剑指中亚,四大汗国的疆图覆盖了察合台、钦察汗国、窝阔台和伊尔汗。于是在沧海桑田之后,在未来之前,我们看到了一个集结自然、历史、艺术和民间生活为一体的,以树化石、河卵石、陶器、瓷器、珠宝、美玉、剪纸、刺绣、字画等等为载体的馆藏品。七大收藏系列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根脉,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彰显着蒙古民族风骨铮铮卓然不群的马上英姿。让人流连忘返、目不暇接。印象深刻的几个展品系列像酒器系列、钱币系列和红色记忆,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我想这就是文化的魅力,鄂尔多斯的情怀,也是历史的真实和感人之处。
叫我过目不忘的首推是亿昌博物馆里的钱币藏品。历朝历代的钱币收藏丰富而珍贵。
不知道哪个名人说过,钱本身是无罪的。使用和拥有它的人,拿它去做好事,人们叫它财富;觊觎它,占有它,掠夺它,不择手段挥霍或者吝啬它的人,拿它去做坏事,它就是魔鬼。我曾经在别的博物馆看到许多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的钱币收藏,亿昌博物馆却是一个特例。就是它的钱币收藏只有蒙族使用过钱币入馆陈列。品种单一却也令人记忆鲜活。这里收藏的钱币特别是相对早期的钱币上面,也都是汉字和蒙语“双语”刻制的。无论过去现在,蒙古族与汉民族有着最和谐的融合传统和相近习俗。内蒙古自治区更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设区自治的省份。蒙汉和谐相处互助互惠已是大势和事实。这在新中国使用和流通的人民币上反映最为强烈。每一枚硬币和纸币上都印有蒙文。钱币是文化的集大成者,它反映着当时人们的生活审美大方向,也是文化艺术水平的最好代表,更是当时制造业生产力的典型。我个人认为蒙族当是在以汉文化为主的中华大家庭里,汉语言拥有绝对权力的语境下,蒙族是以蒙文、蒙币、蒙汉民族融合及和谐相处等多种方式,将自身民族保持繁衍发展壮大又和谐美满,与其他民族相互平等自由独立“活得最好”的游牧民族。这也反映在亿昌博物馆收藏的钱币藏品上。馆里有一种贝壳币据说是公元前十九世纪兴起的,据史料记载始于3500年前的商。因为贝壳质地坚固耐磨而被选为币用材料,又因为贝壳有着槽齿、花纹错落有致而受到上至帝王和下至百姓的共同青睐和喜欢,得以流通,甚至于后来还产生了“骨币”“蚌币”“石币”之类的古代“高仿币”。由此我忽然想到在这个到处都是商机和金钱的时代,那个“发现一件赝品就砸馆”的收藏家,一定是个“看见过大钱”,同时又看见过月亮的蒙古汉子。
亿昌博物馆里藏量上万的酒器囊括古今,新旧齐全。雕纹上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气息让你嗅闻到这个好客喜酒的民族散发出来的热情和魅力。有朋自远方来“下马酒”相迎,哈达相送;好友自兹去,挥手“上马酒”豪情阔别,一曲蒙古长调嘹亮了诗和远方,让远去的人儿豪情激荡。若你只以为蒙古人嗜血纵酒那也大错特错。当你来到展厅看到有关“昭君出塞”的史物记载列呈,你就会想起汉宫礼乐、长安歌舞,也会想起绿荫如毡、水袖生风。无疑我们这群参观过亿昌博物馆的人也定会在今后的月夜里、星空下、黎明前和傍晚时分,回想起那些亿昌博物馆里身材曼妙、造型优美、质地细腻的瓷酒瓶。同样会想起西部散文第九届年会上,大西北才子佳人清亮亮、甜腻腻、情暖暖的歌声和诵读。这不禁让我在凝望那些璀璨夺目的人工艺术品之外,穿越如青稞般陈列的藏品,去究竟那个民族最原始的心脏,去诘问上天何以将这样一种基因注入这个族群,让他的子子孙孙可以先天秉承烈火、真金、白银和星空,如此强大豪迈,如此灿烂多情。这是馆藏的美,也是流传的美。是文学创作的动力和源泉。当一种跨越时空的美和直抵心灵的震撼,根植于心,他的气魄一定是雷霆,是骤雨,是青山也是碧水,是人心流向人心的河流。
信步走进亿昌博物馆,我有幸与众文学艺术大家不受展区的顺序所拘谨,专拣人疏地阔的地方睇研,确也着实见了些与别家博物馆大有不同的鄂尔多斯式民族藏品和图志。比如她的蒙汉文字并列双解;比如她的红色展品系列,在藏馆正中设有专区,有全套的开国领袖及十大元帅半身陶瓷塑像;有新中国建立之初特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后,鄂尔多斯牧民翻天覆地变化进程中大到政治运动、退耕还林,小到居家过日子所用物件工具一一展现。从“四响一咔嚓”的新婚家具到互联网电脑兴起时期家居陈设过渡自然,设展严谨。特别是从牧民刀耕火种的石器刀镰,就连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糊墙报纸都是实物呈现,报纸上面的当天日期、天气预报、通讯报道一一在目,让参观者如身临其境。那些挂在墙上的各个时期百姓人物照片,上面那些我们祖辈年代的人物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是一种由心开出的积极向上无限憧憬未来的花朵,灼灼而坦坦,极富感染力,有阳光的味道,像春雨般润泽。当我看到黄永玉题写的“亿昌博物馆”几个鎏金大字,再走近那无法估量价值的器皿、农具、珠宝……我忍不住对同行的史小溪、祁建青老师说:“一个民营企业家,能够拿出自己的血汗钱来办这个非盈利性质的民营博物馆,倾其所有购买收藏这么多真品、极品,该是多么大的胸襟!”他一定是个有浓厚家国情怀的男人,有着非同一般的文学底蕴,否则做不到这样大气磅礴。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一定像这草原一样苍阔无边,像七星湖一样隽永清亮。这是一种民族自醒,一种时代担当。或许,作为董事长的郝英杰只是那些站出来代表他的蒙古兄弟姐妹向历史向未来喊话的风语者中的一员。但是只这一个个体,就让我们这些面对满目展品的人迎面接受一阵北方罡风的吹醒和三月春雷的震撼。我们该为文学自觉,该为历史负责,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写几笔精美文字,画几幅大美图画。同行的文学大家深以为然。
正因为懂得,所以才能做到无私和珍惜,从而给后代子孙留一幅史诗般的长卷。
伟哉!亿昌博物馆,正如同黄永玉题写的馆名字体,内敛、大气、典雅而又富有张力和激情地向经过他的每一个人诉说着,刻画着一个民族和他的子孙们一种切近又遥远的爱恋。壮哉,亿昌博物馆!你伟岸的身躯是顶天立地的胡杨,是沉入黄河几字河道的稀世珍珠,更是价值连城的硅化木!不朽,同时又风华正茂。我从坦坦东北平原而来,穿越东北平原和西北沙漠遇到你。我看到的不是猎猎的经幡,而是几千里飞扬的雄风,从内蒙古蓝色星空坠落在鄂尔多斯草原上飘。酥油茶煮出滚烫的热情,勒勒车承载的一部蒙古诗经,西风烈烈,大道煌然。不是钢筋水泥的坚硬,而是雄鹰展翅的刚强;也不是杨风柳腰的扭摆,长笛竖琴的独奏,而是编钟大吕的轰响;激昂里有金戈铁马的金属光泽,也有多情的蒙古姑娘对月的吟唱。当那一树树硅化木撑起一个民族的脊梁,我看到的还是一代代的成吉思汗们剑指中亚,四大汗国的疆图覆盖了察合台、钦察汗国、窝阔台和伊尔汗。于是在沧海桑田之后,在未来之前,我们看到了一个集结自然、历史、艺术和民间生活为一体的,以树化石、河卵石、陶器、瓷器、珠宝、美玉、剪纸、刺绣、字画等等为载体的馆藏品。七大收藏系列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根脉,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彰显着蒙古民族风骨铮铮卓然不群的马上英姿。让人流连忘返、目不暇接。印象深刻的几个展品系列像酒器系列、钱币系列和红色记忆,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我想这就是文化的魅力,鄂尔多斯的情怀,也是历史的真实和感人之处。
叫我过目不忘的首推是亿昌博物馆里的钱币藏品。历朝历代的钱币收藏丰富而珍贵。
不知道哪个名人说过,钱本身是无罪的。使用和拥有它的人,拿它去做好事,人们叫它财富;觊觎它,占有它,掠夺它,不择手段挥霍或者吝啬它的人,拿它去做坏事,它就是魔鬼。我曾经在别的博物馆看到许多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的钱币收藏,亿昌博物馆却是一个特例。就是它的钱币收藏只有蒙族使用过钱币入馆陈列。品种单一却也令人记忆鲜活。这里收藏的钱币特别是相对早期的钱币上面,也都是汉字和蒙语“双语”刻制的。无论过去现在,蒙古族与汉民族有着最和谐的融合传统和相近习俗。内蒙古自治区更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设区自治的省份。蒙汉和谐相处互助互惠已是大势和事实。这在新中国使用和流通的人民币上反映最为强烈。每一枚硬币和纸币上都印有蒙文。钱币是文化的集大成者,它反映着当时人们的生活审美大方向,也是文化艺术水平的最好代表,更是当时制造业生产力的典型。我个人认为蒙族当是在以汉文化为主的中华大家庭里,汉语言拥有绝对权力的语境下,蒙族是以蒙文、蒙币、蒙汉民族融合及和谐相处等多种方式,将自身民族保持繁衍发展壮大又和谐美满,与其他民族相互平等自由独立“活得最好”的游牧民族。这也反映在亿昌博物馆收藏的钱币藏品上。馆里有一种贝壳币据说是公元前十九世纪兴起的,据史料记载始于3500年前的商。因为贝壳质地坚固耐磨而被选为币用材料,又因为贝壳有着槽齿、花纹错落有致而受到上至帝王和下至百姓的共同青睐和喜欢,得以流通,甚至于后来还产生了“骨币”“蚌币”“石币”之类的古代“高仿币”。由此我忽然想到在这个到处都是商机和金钱的时代,那个“发现一件赝品就砸馆”的收藏家,一定是个“看见过大钱”,同时又看见过月亮的蒙古汉子。
亿昌博物馆里藏量上万的酒器囊括古今,新旧齐全。雕纹上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气息让你嗅闻到这个好客喜酒的民族散发出来的热情和魅力。有朋自远方来“下马酒”相迎,哈达相送;好友自兹去,挥手“上马酒”豪情阔别,一曲蒙古长调嘹亮了诗和远方,让远去的人儿豪情激荡。若你只以为蒙古人嗜血纵酒那也大错特错。当你来到展厅看到有关“昭君出塞”的史物记载列呈,你就会想起汉宫礼乐、长安歌舞,也会想起绿荫如毡、水袖生风。无疑我们这群参观过亿昌博物馆的人也定会在今后的月夜里、星空下、黎明前和傍晚时分,回想起那些亿昌博物馆里身材曼妙、造型优美、质地细腻的瓷酒瓶。同样会想起西部散文第九届年会上,大西北才子佳人清亮亮、甜腻腻、情暖暖的歌声和诵读。这不禁让我在凝望那些璀璨夺目的人工艺术品之外,穿越如青稞般陈列的藏品,去究竟那个民族最原始的心脏,去诘问上天何以将这样一种基因注入这个族群,让他的子子孙孙可以先天秉承烈火、真金、白银和星空,如此强大豪迈,如此灿烂多情。这是馆藏的美,也是流传的美。是文学创作的动力和源泉。当一种跨越时空的美和直抵心灵的震撼,根植于心,他的气魄一定是雷霆,是骤雨,是青山也是碧水,是人心流向人心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