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质量责任,重于泰山。质量安全是工程建设的永恒主题。对公路工程质量的关注已经深入到工程建设的各阶段。因此关注质量通病的分析及控制措施对于各参建单位是极其重要的。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公路工程中质量通病的类型及成因,从施工管理、实体质量和施工工艺三方面提出了控制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通病;质量管理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公路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公路工程质量问题。由于其量大面广,对公路工程的使用品质与寿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不断研究控制公路工程中质量通病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使工程质量更加可靠。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类型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已成为摆在公路工程师们面前的热点问题。
1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类型及成因分析
1.1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沥青路面在通车以后短期内在多个区域段内或者大面积地出现裂缝、破损已成为公路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路面早期就出现严重破损,主要是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造成的。施工中,技术人员更侧重于路面平整度的达标,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材料到场及终压温度偏低,甚至在低温情况下过度碾压;工程施工材料配合比失调,基质沥青不能达到规范的要求;路面基层甚至路床、基底承载力不足,弯沉值过大等都是引起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原因。此外,由于路面基层材料的收缩而造成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也会引起早期破损,加之路基防水排水措施不当,降水随路面裂缝渗透到土基,对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引路基局部损坏变形,造成更大的网状裂缝。
1.2高填路基土下沉
公路在建成通车使用后,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桥头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桥互通匝道路填方,出现下沉现象,被称为高填方下沉。高填方下沉病害的产生主要是施工因素,如压实度控制不严格,同填料石级配不合理,孔隙过大,含水量超标,冬季施工防护措施不足等。
1.3软土地基沉降
软土地基承载力有限,抗负荷差,含水量大,压实度较难实现规范要求。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通车后,软土基就容易出现不规则沉降的情况,甚至造成路面的断裂;或者出现变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形会越来越大,造成路面的不平整,行车中易颠簸,带来行车安全隐患。软土地基沉降主要是施工中工艺处理不达标,未能对软土地基进行特殊处理,压实度检验不到位,分层压实度达不到使用要求等原因所致。
1.4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
桥涵设计时考虑因素不够,选型失当,桥墩台作业和梁预制尺寸误差超过允许范围,所选施工材料不能达到规范要求等都是引起桥梁伸缩缝损坏的因素。桥涵与路基基础未能统一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处理,导致填土的不均匀沉降,路段内形成较大的沉降差异,桥台呈现台阶状,而路面载荷是一定的,此时就容易出现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桥头跳车现象不仅直接影响着行车的舒适和安全,同时也给桥梁和路面带来更大的冲击作用。
2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控制措施探讨
通过以上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成因的分析,公路施工周期长,涉及范围广,施工工艺复杂,致使工程管理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归纳起来,工程质量通病大体可分为:管理通病、实体质量通病和工艺通病。因此,在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中,主要也从这三个方面进行。
2.1 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公路施工中由于管理不到位引起的质量通病不在少数,必须引起工程管理人员的重视。首先,应最大程度上避免工程赶工情况。工程施工中为了追赶工期和进度,就对工程质量打折扣,为工程日后的通行埋下隐患。因此,施工中在遇到工期紧的情况时,应首先明确延误工期的原因,并结合当前施工条件,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共同会商,提出科学的施工方案,必要时加大人力或设备的投入,绝不能牺牲质量来赶进度。其次,应加强工程监督体系。一方面,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自检体系和相应的制度,配备专门的质量监督员维系施工质量自检系统的顺利运行;另一方面,聘请专业的监理单位加强监管和执行力度。再者,对施工中应用的材料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验,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都是质量可靠的。
2.2 实体质量通病的控制措施
对于常出现的实体质量通病,首先要从设计环节开始防治。设计单位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应对常见的一些公路实体质量通病进行成因分析,挖掘其中与设计失误有关的因素,再根据项目通车后的行车特点,细化结构设计,并重点关注路面的防水、排水设计。设计单位应从多方面,例如填压方法和填筑材料等,提出详细的设计要求,同时,在结构物端部填土高度>80cm 的情况下,填筑段(顺路向)应≥20cm,进而便于压路机作业。道路防水混凝土采用的石料最好水洗,而且一定要对其覆盖做好保水养生工作;沥青混凝土铺设宜在较高气温下进行,充分碾压,从而确保压实度要求及层间良好结合。对于小型构件的混凝土构成设计需根据规范进行,同时进行质量抽检;做好浇筑、振捣和养生工作,基于强度的保证提高外观的质量;构件运输应确保稳定,避免碰撞、损伤。施工中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均匀性,并且严格根据设计配合比对水泥用量进行确定,半刚性基层无侧限抗压强度要对下限和上限都要控制,确保强度的均匀性。
2.3 工艺通病的控制措施
随着公路施工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由工程施工工艺造成的质量病害正在逐步减少,但仍不容忽视。如混合料计量不准确,配比不合格;各类外掺剂品种选用和计量以及掺配方法掌握不准确;路面层间控制不严格,粘层油、透层油施工方法不当;预留构件和预埋件以及钢筋定位,伸缩缝预留钢筋间距、数量、角度偏差大。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各种集料的含水量,按照各材料的含水量对供料数量进行及时的调整,保证混合料级配的均匀性。设计中对混合料没有要求的情况下,一般不能够随便添加外掺剂,如果必须要使用时,应对外掺剂进行实验检测。路面结构层进行作业时,必须对上下承层进行有效地清理,保证沥青路面各沥青混合料层间结合面的洁净度。此外,若施工中出现长时间搁置的情况,应加铺粘层油。工程所使用的预留部件和预埋件以及钢筋固定应确保牢固,不能由于其他施工操作而影响到其产生变动。同时,预留、预埋部件,通常要采取焊接法同主筋连接,倘若焊接不易,须通过监理工程师的批准,采取绑扎法,禁止采用直接放置或插入的方法。
3结束语
当前,是我市公路工程又一輪大发展的关键时机,作为一名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要不断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进行分析,总结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质量通病是可以得到很好控制的。我们应以常见的质量通病为控制目标,加强对其成因的分析和控制措施的研究,并从施工管理、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等多方面加强监督,促进技术革新,防止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丁志伟.浅谈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07)
[2] 叶德俊.浅析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J].福建建材,2012(10).
[3] 周鑫鼎,王明强.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控浅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 3).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通病;质量管理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公路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公路工程质量问题。由于其量大面广,对公路工程的使用品质与寿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不断研究控制公路工程中质量通病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使工程质量更加可靠。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类型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已成为摆在公路工程师们面前的热点问题。
1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类型及成因分析
1.1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沥青路面在通车以后短期内在多个区域段内或者大面积地出现裂缝、破损已成为公路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路面早期就出现严重破损,主要是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造成的。施工中,技术人员更侧重于路面平整度的达标,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材料到场及终压温度偏低,甚至在低温情况下过度碾压;工程施工材料配合比失调,基质沥青不能达到规范的要求;路面基层甚至路床、基底承载力不足,弯沉值过大等都是引起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原因。此外,由于路面基层材料的收缩而造成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也会引起早期破损,加之路基防水排水措施不当,降水随路面裂缝渗透到土基,对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引路基局部损坏变形,造成更大的网状裂缝。
1.2高填路基土下沉
公路在建成通车使用后,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桥头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桥互通匝道路填方,出现下沉现象,被称为高填方下沉。高填方下沉病害的产生主要是施工因素,如压实度控制不严格,同填料石级配不合理,孔隙过大,含水量超标,冬季施工防护措施不足等。
1.3软土地基沉降
软土地基承载力有限,抗负荷差,含水量大,压实度较难实现规范要求。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通车后,软土基就容易出现不规则沉降的情况,甚至造成路面的断裂;或者出现变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形会越来越大,造成路面的不平整,行车中易颠簸,带来行车安全隐患。软土地基沉降主要是施工中工艺处理不达标,未能对软土地基进行特殊处理,压实度检验不到位,分层压实度达不到使用要求等原因所致。
1.4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
桥涵设计时考虑因素不够,选型失当,桥墩台作业和梁预制尺寸误差超过允许范围,所选施工材料不能达到规范要求等都是引起桥梁伸缩缝损坏的因素。桥涵与路基基础未能统一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处理,导致填土的不均匀沉降,路段内形成较大的沉降差异,桥台呈现台阶状,而路面载荷是一定的,此时就容易出现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桥头跳车现象不仅直接影响着行车的舒适和安全,同时也给桥梁和路面带来更大的冲击作用。
2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控制措施探讨
通过以上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成因的分析,公路施工周期长,涉及范围广,施工工艺复杂,致使工程管理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归纳起来,工程质量通病大体可分为:管理通病、实体质量通病和工艺通病。因此,在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中,主要也从这三个方面进行。
2.1 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公路施工中由于管理不到位引起的质量通病不在少数,必须引起工程管理人员的重视。首先,应最大程度上避免工程赶工情况。工程施工中为了追赶工期和进度,就对工程质量打折扣,为工程日后的通行埋下隐患。因此,施工中在遇到工期紧的情况时,应首先明确延误工期的原因,并结合当前施工条件,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共同会商,提出科学的施工方案,必要时加大人力或设备的投入,绝不能牺牲质量来赶进度。其次,应加强工程监督体系。一方面,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自检体系和相应的制度,配备专门的质量监督员维系施工质量自检系统的顺利运行;另一方面,聘请专业的监理单位加强监管和执行力度。再者,对施工中应用的材料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验,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都是质量可靠的。
2.2 实体质量通病的控制措施
对于常出现的实体质量通病,首先要从设计环节开始防治。设计单位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应对常见的一些公路实体质量通病进行成因分析,挖掘其中与设计失误有关的因素,再根据项目通车后的行车特点,细化结构设计,并重点关注路面的防水、排水设计。设计单位应从多方面,例如填压方法和填筑材料等,提出详细的设计要求,同时,在结构物端部填土高度>80cm 的情况下,填筑段(顺路向)应≥20cm,进而便于压路机作业。道路防水混凝土采用的石料最好水洗,而且一定要对其覆盖做好保水养生工作;沥青混凝土铺设宜在较高气温下进行,充分碾压,从而确保压实度要求及层间良好结合。对于小型构件的混凝土构成设计需根据规范进行,同时进行质量抽检;做好浇筑、振捣和养生工作,基于强度的保证提高外观的质量;构件运输应确保稳定,避免碰撞、损伤。施工中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均匀性,并且严格根据设计配合比对水泥用量进行确定,半刚性基层无侧限抗压强度要对下限和上限都要控制,确保强度的均匀性。
2.3 工艺通病的控制措施
随着公路施工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由工程施工工艺造成的质量病害正在逐步减少,但仍不容忽视。如混合料计量不准确,配比不合格;各类外掺剂品种选用和计量以及掺配方法掌握不准确;路面层间控制不严格,粘层油、透层油施工方法不当;预留构件和预埋件以及钢筋定位,伸缩缝预留钢筋间距、数量、角度偏差大。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各种集料的含水量,按照各材料的含水量对供料数量进行及时的调整,保证混合料级配的均匀性。设计中对混合料没有要求的情况下,一般不能够随便添加外掺剂,如果必须要使用时,应对外掺剂进行实验检测。路面结构层进行作业时,必须对上下承层进行有效地清理,保证沥青路面各沥青混合料层间结合面的洁净度。此外,若施工中出现长时间搁置的情况,应加铺粘层油。工程所使用的预留部件和预埋件以及钢筋固定应确保牢固,不能由于其他施工操作而影响到其产生变动。同时,预留、预埋部件,通常要采取焊接法同主筋连接,倘若焊接不易,须通过监理工程师的批准,采取绑扎法,禁止采用直接放置或插入的方法。
3结束语
当前,是我市公路工程又一輪大发展的关键时机,作为一名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要不断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进行分析,总结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质量通病是可以得到很好控制的。我们应以常见的质量通病为控制目标,加强对其成因的分析和控制措施的研究,并从施工管理、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等多方面加强监督,促进技术革新,防止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丁志伟.浅谈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07)
[2] 叶德俊.浅析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J].福建建材,2012(10).
[3] 周鑫鼎,王明强.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控浅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