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家校合作也逐渐受到理论界的关注,小学生教学过程中实现家校合作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小学生自我全面健康发展的需求,不断地寻求教师和家长存在合作的共同利益关系。重点从主观层面探析目前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根据分析的原因要素,提出改善小学家校合作的路径与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家校合作;路径策略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社会的两个子系统,对人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调查基础教育工作者与学校合作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基础教育中实施家庭学校合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本文强调了家庭学校合作在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基础教育中家庭学校合作的具体策略。家校合作教育改革在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是,在合作背景下的家庭学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帮助改变对家校合作的误解,家长和教师一方面形成家校合作的正确观念;另一方面丰富家校合作的理论建设,深化家校合作的理论,提供家校合作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支持。
一、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缺失
家校合作是教师与家长之间双向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沟通方式。然而,许多学校教师为了方便,只是从书籍或杂志中提取一些文章做报告给学生的父母。虽然这些文章会给家长带来一些启示,但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强。教师和家长不沟通,很难把知识内化成父母的一套教育方法。家长会是家庭学校合作的最基本形式,家长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没有机会说话,更谈不上相互沟通。很多学校都只是在学期初、大放假、学期末这些大时间开展家校合作,其他时间都较少组织活动。学校板报也换几个月了。时间不连续,内容不更新,导致家长获得的知识也有些分散,很难形成一套科学的育儿方法。此外,“家校合作”的计划还不够,一个好的计划不仅是活动的方向,也是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的活动。家校合作计划是实现家校合作目的的保证。学校整体工作计划缺乏,导致发展的目的不强,难以实现学校、教师、家长层面的合作。学校和教师只需要开展一些有关家庭学校合作的活动,规划不好,准备不足,效果也很小。
(二)家长和教师对家校合作意识淡薄
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不同的教育岗位对家庭学校合作有不同的看法。在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由于早期接受了先进的教育理念,非常认同家校合作。然而,在中国的许多地区,教育还比较落后,人们对家校合作缺乏认识。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认为,家长是学校各方面合作的最大障碍,大部分家长教育程度较低,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如果家長参与学校教育,只会给学校带来麻烦,降低学校的教育效率。也有教师认为父母每天工作繁忙,对参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不感兴趣,如“家长开放日”和“家长志愿者”活动,所以对这个教师会采取冷漠的态度。一些教师认为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因为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起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学校只能负责每天在学校教育孩子,教师的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去关心每个孩子在成长的各个方面,家长要督促和教育孩子。大多数的父母教育意识缺乏,不知道在学校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工作,他们认为送孩子上学,学校和教师应负责孩子的所有,孩子一旦有什么问题学校和教师都被认为是无能的。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关心其他方面的表现。有的家长觉得自己的教育水平不高,没有资格和能力参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
(三)家长参与教育积极性不高
部分小学教师认为学校教育是对文化知识和社会伦理最系统、有目的的研究。教师是专业的教育者,他们的教育方法当然是最科学的。然而,家庭教育具有自发性和分散性,家长缺乏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技能,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理解不够,父母只会降低学校的教学效率,增加教师的工作量,甚至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产生差异,使两者相互影响。因此,很多教师不愿主动与家长沟通,排斥家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家庭是孩子的启蒙教师,但许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家长有责任满足孩子的经济和物质需要。尤其是那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家长,过于依赖教师。他们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但随着社会教育观念的转变,许多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对孩子的其他教育;有的家长盲目跟风,看到别人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随意跟随。首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家长要面对巨大的压力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他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更不愿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其次,家长自我意识不强烈,不知道工作中涉及的学校教育自己有权享受,并且没有认识到对儿童发展的家校合作的重要作用。再次,家长认为孩子到学校是教师的事,如果教师有什么问题肯定会通知他们,所以没有必要主动问教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只是盲目地听从学校安排,被动等待参与。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联系很少,更不用说家长参加学校活动了。大多数家长认为小学生的教育是由学校来完成的,他们应该尽力满足学校和教师的要求。无论以前的计划、时间、地点、内容安排或讨论,家长总是处于被动状态,这将大大降低家庭学校合作的效率。
二、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路径对策探析
(一)提升家长参与教育和教学的积极性
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教育的开始,而家庭教育在因材施教方面要比学校教育做得更好。家庭是儿童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场所,儿童的绝大部分时间在家庭生活中,所以家庭教育对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形成有重要影响。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他们认为家长参与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只会给教师带来麻烦,降低学校的教育效率,为避免麻烦和提高教师素质,不想让家长参与到教学中,通常与家长保持距离,甚至拒绝与父母的交流与合作。此外,一些教师不懂得尊重学生父母,在与学生父母沟通时,也把家长作为教育对象,语气很不好,甚至把问题归咎于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失败。这种做法不利于教师和家长的相处,也不利于提高学校的威信,更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改变拒绝家长参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改变家长陈旧的观念,尊重学生的父母,和学生父母认识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宝贵的教育资源,开辟一条好的路径进行家校合作。 (二)构建多元化家校合作运行模式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社会。学校不仅要传播主流文化,而且要接受不同文化,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在家庭学校合作的过程中,学校面临着来自不同背景的家长,在与他们的交流与合作中,不仅要尊重父母教育子女的权利,更应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合作体系。家校合作的多元化体系的建立是基于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相互认同,有利于满足家长的不同需求,有利于提高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积极性,有利于消除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一些障碍,创造一个良好的家校合作环境。构建多元化的家庭学校合作制度应立足于学校和家庭的实际情况。首先,对各家庭的调查,对不同家庭的分类,并总结各家的特点。其次,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家庭学校合作的方案。然后,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家庭学校合作方案,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选定的家庭学校合作计划应用于实际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采取自由、独立、和平的原则,又要采取多元的评价方法。
(三)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合作素质
教师在小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责任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教师影响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小学生都会产生影响。在家庭學校合作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家校合作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教师的质量,只有提高教师的素质,他们才有能力开展家校合作活动。目前,中国的师范教育课程,家校合作,教师在进入之前没有相关的培训,许多教师对家校合作是知之甚少,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愿意花费精力与家长沟通,学校教育和家长教育相分离。为了使家校合作,本文建议在课程改革中,合作应包括在相关内容、教师、家庭和学校合作技能培训、教师评价的时间段。只有素质好的教师才能领导家长与学校的合作。
(四)家校合作中彰显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生是家校合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家庭学校合作的最终目的是使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家庭学校合作过程中不能忽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小学生的思想,让小学生也可以参与到家庭学校的合作活动中,并体现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学校和家长要掌握规律,发展小学生的身心,提高小学生的心理注意力,及时疏导所产生的问题。其次,要加大小学生群体在家校合作的力度,消除小学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家校合作的目的和意义。再次,提供一个平台,让小学生畅所欲言。学校和家长应该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意见和想法,了解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学校、家长和小学生应该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家长在场的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小学生是学校合作的主人,只有突出自己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家校合作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顺利前行。
参考文献:
[1]黄平.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浅谈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
[2]姬文丽.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策略新探[J].网络财富,2010.
[3]杨明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
编辑 谢尾合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家校合作;路径策略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社会的两个子系统,对人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调查基础教育工作者与学校合作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基础教育中实施家庭学校合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本文强调了家庭学校合作在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基础教育中家庭学校合作的具体策略。家校合作教育改革在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是,在合作背景下的家庭学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帮助改变对家校合作的误解,家长和教师一方面形成家校合作的正确观念;另一方面丰富家校合作的理论建设,深化家校合作的理论,提供家校合作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支持。
一、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缺失
家校合作是教师与家长之间双向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沟通方式。然而,许多学校教师为了方便,只是从书籍或杂志中提取一些文章做报告给学生的父母。虽然这些文章会给家长带来一些启示,但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强。教师和家长不沟通,很难把知识内化成父母的一套教育方法。家长会是家庭学校合作的最基本形式,家长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没有机会说话,更谈不上相互沟通。很多学校都只是在学期初、大放假、学期末这些大时间开展家校合作,其他时间都较少组织活动。学校板报也换几个月了。时间不连续,内容不更新,导致家长获得的知识也有些分散,很难形成一套科学的育儿方法。此外,“家校合作”的计划还不够,一个好的计划不仅是活动的方向,也是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的活动。家校合作计划是实现家校合作目的的保证。学校整体工作计划缺乏,导致发展的目的不强,难以实现学校、教师、家长层面的合作。学校和教师只需要开展一些有关家庭学校合作的活动,规划不好,准备不足,效果也很小。
(二)家长和教师对家校合作意识淡薄
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不同的教育岗位对家庭学校合作有不同的看法。在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由于早期接受了先进的教育理念,非常认同家校合作。然而,在中国的许多地区,教育还比较落后,人们对家校合作缺乏认识。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认为,家长是学校各方面合作的最大障碍,大部分家长教育程度较低,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如果家長参与学校教育,只会给学校带来麻烦,降低学校的教育效率。也有教师认为父母每天工作繁忙,对参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不感兴趣,如“家长开放日”和“家长志愿者”活动,所以对这个教师会采取冷漠的态度。一些教师认为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因为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起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学校只能负责每天在学校教育孩子,教师的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去关心每个孩子在成长的各个方面,家长要督促和教育孩子。大多数的父母教育意识缺乏,不知道在学校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工作,他们认为送孩子上学,学校和教师应负责孩子的所有,孩子一旦有什么问题学校和教师都被认为是无能的。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关心其他方面的表现。有的家长觉得自己的教育水平不高,没有资格和能力参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
(三)家长参与教育积极性不高
部分小学教师认为学校教育是对文化知识和社会伦理最系统、有目的的研究。教师是专业的教育者,他们的教育方法当然是最科学的。然而,家庭教育具有自发性和分散性,家长缺乏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技能,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理解不够,父母只会降低学校的教学效率,增加教师的工作量,甚至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产生差异,使两者相互影响。因此,很多教师不愿主动与家长沟通,排斥家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家庭是孩子的启蒙教师,但许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家长有责任满足孩子的经济和物质需要。尤其是那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家长,过于依赖教师。他们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但随着社会教育观念的转变,许多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对孩子的其他教育;有的家长盲目跟风,看到别人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随意跟随。首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家长要面对巨大的压力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他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更不愿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其次,家长自我意识不强烈,不知道工作中涉及的学校教育自己有权享受,并且没有认识到对儿童发展的家校合作的重要作用。再次,家长认为孩子到学校是教师的事,如果教师有什么问题肯定会通知他们,所以没有必要主动问教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只是盲目地听从学校安排,被动等待参与。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联系很少,更不用说家长参加学校活动了。大多数家长认为小学生的教育是由学校来完成的,他们应该尽力满足学校和教师的要求。无论以前的计划、时间、地点、内容安排或讨论,家长总是处于被动状态,这将大大降低家庭学校合作的效率。
二、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路径对策探析
(一)提升家长参与教育和教学的积极性
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教育的开始,而家庭教育在因材施教方面要比学校教育做得更好。家庭是儿童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场所,儿童的绝大部分时间在家庭生活中,所以家庭教育对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形成有重要影响。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他们认为家长参与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只会给教师带来麻烦,降低学校的教育效率,为避免麻烦和提高教师素质,不想让家长参与到教学中,通常与家长保持距离,甚至拒绝与父母的交流与合作。此外,一些教师不懂得尊重学生父母,在与学生父母沟通时,也把家长作为教育对象,语气很不好,甚至把问题归咎于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失败。这种做法不利于教师和家长的相处,也不利于提高学校的威信,更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改变拒绝家长参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改变家长陈旧的观念,尊重学生的父母,和学生父母认识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宝贵的教育资源,开辟一条好的路径进行家校合作。 (二)构建多元化家校合作运行模式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社会。学校不仅要传播主流文化,而且要接受不同文化,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在家庭学校合作的过程中,学校面临着来自不同背景的家长,在与他们的交流与合作中,不仅要尊重父母教育子女的权利,更应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合作体系。家校合作的多元化体系的建立是基于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相互认同,有利于满足家长的不同需求,有利于提高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积极性,有利于消除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一些障碍,创造一个良好的家校合作环境。构建多元化的家庭学校合作制度应立足于学校和家庭的实际情况。首先,对各家庭的调查,对不同家庭的分类,并总结各家的特点。其次,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家庭学校合作的方案。然后,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家庭学校合作方案,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选定的家庭学校合作计划应用于实际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采取自由、独立、和平的原则,又要采取多元的评价方法。
(三)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合作素质
教师在小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责任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教师影响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小学生都会产生影响。在家庭學校合作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家校合作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教师的质量,只有提高教师的素质,他们才有能力开展家校合作活动。目前,中国的师范教育课程,家校合作,教师在进入之前没有相关的培训,许多教师对家校合作是知之甚少,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愿意花费精力与家长沟通,学校教育和家长教育相分离。为了使家校合作,本文建议在课程改革中,合作应包括在相关内容、教师、家庭和学校合作技能培训、教师评价的时间段。只有素质好的教师才能领导家长与学校的合作。
(四)家校合作中彰显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生是家校合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家庭学校合作的最终目的是使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家庭学校合作过程中不能忽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小学生的思想,让小学生也可以参与到家庭学校的合作活动中,并体现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学校和家长要掌握规律,发展小学生的身心,提高小学生的心理注意力,及时疏导所产生的问题。其次,要加大小学生群体在家校合作的力度,消除小学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家校合作的目的和意义。再次,提供一个平台,让小学生畅所欲言。学校和家长应该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意见和想法,了解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学校、家长和小学生应该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家长在场的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小学生是学校合作的主人,只有突出自己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家校合作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顺利前行。
参考文献:
[1]黄平.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浅谈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
[2]姬文丽.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策略新探[J].网络财富,2010.
[3]杨明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