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上一节公开课,题目是郑振铎的《猫》。没想到结果会是惨败!下面是我的《猫》的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生动传神地记叙了“我”三次养猫的故事。学习本文时,重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注意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通过直抒胸臆的抒情文字,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
教学目标:1、了解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及亡失后“我”的情感。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培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独特的抒情方式。4、学习借物抒情等写法,努力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语言是心灵的一面镜子,“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我手写吾口”(黄遵宪),这就告诉我们写景、写物的文章也是在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处处浸染着作者的喜怒哀乐。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郑振铎写的《猫》,去体会作者对猫的情感;学习大作家写作的方法,为我所用。(板书)
二.检查预习(略)
三.研讨
1、本文的主旨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试多角度研讨。
明确:猫的命运:第一只猫不仅表现了对猫的深挚的惋惜之情,而且流露了作者对旧时代人生命运的凄婉的伤感。第二只猫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的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和控诉,寓有对当时社会世态的讥讽。第三只猫告诉人们,仅仅根据一点可疑的迹象,就得出主观臆断的结论是错误的,依靠自己的强势话语权和暴力进行随意的惩戒只会伤害无辜。
“我”的角度:通过三次养猫过程的不同感想的叙写,流露出一种热爱小生命、同情弱小者和勇于自责的感情。
2、有人认为:“前两只猫略去不写,单写第三只猫文章也很生动、完整。”你认为呢?
明确:理由1,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显示了猫的悲剧是一个层层深入的发展过程,分别显示了作品思想内容的广度(选了典型的三只猫)和深度(猫的悲剧和“我”的情感都层层深入)。
理由2,对比烘托的写法,前两只猫与第三只猫(外形、我的态度、结局等方面)对比,前两只猫烘托第三只猫。
3、以“我”为代表的这一家人,是否真的爱猫?
明确:第一种,爱。对前两只猫的喜爱自然不在话下,第三猫如果不从根本上喜爱的话,哪来最后深深的忏悔、内疚?“我家永不养猫。”这负疚的感情是何等深刻!
第二种,不从根本上喜爱猫。前两只猫活泼可爱,我喜爱;第三只猫长相难看,不活泼,忧郁,懒惰,遭“我”怀疑、棒打,最后冤死。所以,“我”之爱猫,并非爱一切的猫,“我”完全是凭感情用事,完全是从个人利益出发。
四.拓展
1、假如养第二只猫时也养了鸟,鸟也被咬死,我将怎样想,怎样做?(要从课文内容出发)
明确:不爱猫。
爱猫,爱屋及乌。
2、学习了此文,请你结合文章说说你在写作上的收获、启迪,以便以后在自己文章写作中运用。
如:细节描写。选材的广度(三只猫典型形象)、深度(由猫及人的内心世界);第一只猫从前后对比上描写,正面描写;第二只猫与第一只比较中描写,正面描写;第三只猫侧重侧面描写。
五.作业。运用以上一、二种写作方法,试着描写一种景或物(动植物皆可)。
课上完后,自以为教学流程顺畅,课堂上学生反映热烈,上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难言的情感。但是,教研员一见到走下讲台的我就问,你在上什么?这是语文课吗?留下了一个极度伤心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地站在那儿,我做错了,错在哪儿了呢?
学习思辨
直到2011年5月12日,我参加了八年级研训一体化活动,在专家引领下,我才领悟到语文课要有语文味(或语文性的东西)。新课程改革前,语文教学上过分追求字、词、句、段、文章结构、中心思想等肢解课文的机械性的分析,课文失去了“血肉”“灵性”;新课程改革初期,语文教学上过分强调人文性的东西,强调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共鸣。我的上述失败的一课正是过分强调了人文性,忽视了语文课的语文性。
有教师对我的教学点评:郑振铎的《猫》是一篇散文式的小说,它主要通过三次养猫并最终失去猫的故事来一步步演绎作家的心路历程的变化,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作家深邃的人格思想:人应当善待乃至关爱身边的一切微小生命,同时要学会勇敢地反省自我的过失。这些希望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能深切的体味。从检查预习入手到分析课文最后总结作业,一堂课内容容量大了点,这样一来,看起来这是一堂完美无缺的课,实际上很多知识点只是点到了,而还没有深入,可能学生印象不深,导致教学效果欠缺。
语文课文都是一篇篇选文,内容广博,有历史的、社会的、自然科学的等等,如果以这些内容性的东西为重点来上课,那么,语文课就缺失了他自身特点,沦为其他学科的附庸,这不是语文课!上述的公开课错就错在以内容性的东西为重点来上课,缺失了语文课自己的特点。
实践探索
那么语文课自己的特点是什么?经过与其他老师的讨论一致认为,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在工具性的“语言形式”,如词语、句子、段落等,这对语文教学意义重大。语文性要融合于语言的内容与形式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任何一方的强势或者缺失势必会影响“语文性”。教学一篇课文应弄清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其中“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应是语文课研究的重点。
例如上《端午的鸭蛋》这一课:内容性的东西主要有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学生大多容易掌握,一读就明白了,可压缩少讲。教学重点可放在汪曾祺的语言艺术上,可让学生轻声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仔细体会课文语言上的特色。
例①:“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赏析:口语化,用了短句,一句一断,犹如生活中人们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
例②:“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赏析:这些信口而出的“大白话”,自然亲切,使文章生活气息浓厚。
例③:“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赏析: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类似的例子:“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例④:“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赏析:一“扎”一“冒”呼应,绘声绘色,那种动感、快感,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有淡淡的幽默。
例⑤:方言的运用,如“白嘴”、“空头”等。
例⑥:古汉语、古诗词的引用,如“与有荣焉”“曾经沧海难为水”等等。文白相间,典雅有味。
又如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一课:内容性的东西主要有从前的罗布泊是怎样的,现在的罗布泊是怎样的,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等等。学生通过朗读都能找到答案,教学重点可放在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可从这两种特点入手分析课文,品读语言。
例如文学的特点方面,①说说课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对比,罗布泊今昔不同的景象,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拟人,“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
排比,“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呼吁之情,振聋发聩。
②运用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总结提升
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这就意味着仅仅教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学科特点的语文教学也不一定有语文味),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袁雪蕾,教师,现居浙江奉化。
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生动传神地记叙了“我”三次养猫的故事。学习本文时,重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注意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通过直抒胸臆的抒情文字,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
教学目标:1、了解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及亡失后“我”的情感。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培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独特的抒情方式。4、学习借物抒情等写法,努力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语言是心灵的一面镜子,“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我手写吾口”(黄遵宪),这就告诉我们写景、写物的文章也是在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处处浸染着作者的喜怒哀乐。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郑振铎写的《猫》,去体会作者对猫的情感;学习大作家写作的方法,为我所用。(板书)
二.检查预习(略)
三.研讨
1、本文的主旨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试多角度研讨。
明确:猫的命运:第一只猫不仅表现了对猫的深挚的惋惜之情,而且流露了作者对旧时代人生命运的凄婉的伤感。第二只猫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的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和控诉,寓有对当时社会世态的讥讽。第三只猫告诉人们,仅仅根据一点可疑的迹象,就得出主观臆断的结论是错误的,依靠自己的强势话语权和暴力进行随意的惩戒只会伤害无辜。
“我”的角度:通过三次养猫过程的不同感想的叙写,流露出一种热爱小生命、同情弱小者和勇于自责的感情。
2、有人认为:“前两只猫略去不写,单写第三只猫文章也很生动、完整。”你认为呢?
明确:理由1,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显示了猫的悲剧是一个层层深入的发展过程,分别显示了作品思想内容的广度(选了典型的三只猫)和深度(猫的悲剧和“我”的情感都层层深入)。
理由2,对比烘托的写法,前两只猫与第三只猫(外形、我的态度、结局等方面)对比,前两只猫烘托第三只猫。
3、以“我”为代表的这一家人,是否真的爱猫?
明确:第一种,爱。对前两只猫的喜爱自然不在话下,第三猫如果不从根本上喜爱的话,哪来最后深深的忏悔、内疚?“我家永不养猫。”这负疚的感情是何等深刻!
第二种,不从根本上喜爱猫。前两只猫活泼可爱,我喜爱;第三只猫长相难看,不活泼,忧郁,懒惰,遭“我”怀疑、棒打,最后冤死。所以,“我”之爱猫,并非爱一切的猫,“我”完全是凭感情用事,完全是从个人利益出发。
四.拓展
1、假如养第二只猫时也养了鸟,鸟也被咬死,我将怎样想,怎样做?(要从课文内容出发)
明确:不爱猫。
爱猫,爱屋及乌。
2、学习了此文,请你结合文章说说你在写作上的收获、启迪,以便以后在自己文章写作中运用。
如:细节描写。选材的广度(三只猫典型形象)、深度(由猫及人的内心世界);第一只猫从前后对比上描写,正面描写;第二只猫与第一只比较中描写,正面描写;第三只猫侧重侧面描写。
五.作业。运用以上一、二种写作方法,试着描写一种景或物(动植物皆可)。
课上完后,自以为教学流程顺畅,课堂上学生反映热烈,上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难言的情感。但是,教研员一见到走下讲台的我就问,你在上什么?这是语文课吗?留下了一个极度伤心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地站在那儿,我做错了,错在哪儿了呢?
学习思辨
直到2011年5月12日,我参加了八年级研训一体化活动,在专家引领下,我才领悟到语文课要有语文味(或语文性的东西)。新课程改革前,语文教学上过分追求字、词、句、段、文章结构、中心思想等肢解课文的机械性的分析,课文失去了“血肉”“灵性”;新课程改革初期,语文教学上过分强调人文性的东西,强调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共鸣。我的上述失败的一课正是过分强调了人文性,忽视了语文课的语文性。
有教师对我的教学点评:郑振铎的《猫》是一篇散文式的小说,它主要通过三次养猫并最终失去猫的故事来一步步演绎作家的心路历程的变化,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作家深邃的人格思想:人应当善待乃至关爱身边的一切微小生命,同时要学会勇敢地反省自我的过失。这些希望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能深切的体味。从检查预习入手到分析课文最后总结作业,一堂课内容容量大了点,这样一来,看起来这是一堂完美无缺的课,实际上很多知识点只是点到了,而还没有深入,可能学生印象不深,导致教学效果欠缺。
语文课文都是一篇篇选文,内容广博,有历史的、社会的、自然科学的等等,如果以这些内容性的东西为重点来上课,那么,语文课就缺失了他自身特点,沦为其他学科的附庸,这不是语文课!上述的公开课错就错在以内容性的东西为重点来上课,缺失了语文课自己的特点。
实践探索
那么语文课自己的特点是什么?经过与其他老师的讨论一致认为,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在工具性的“语言形式”,如词语、句子、段落等,这对语文教学意义重大。语文性要融合于语言的内容与形式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任何一方的强势或者缺失势必会影响“语文性”。教学一篇课文应弄清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其中“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应是语文课研究的重点。
例如上《端午的鸭蛋》这一课:内容性的东西主要有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学生大多容易掌握,一读就明白了,可压缩少讲。教学重点可放在汪曾祺的语言艺术上,可让学生轻声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仔细体会课文语言上的特色。
例①:“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赏析:口语化,用了短句,一句一断,犹如生活中人们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
例②:“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赏析:这些信口而出的“大白话”,自然亲切,使文章生活气息浓厚。
例③:“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赏析: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类似的例子:“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例④:“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赏析:一“扎”一“冒”呼应,绘声绘色,那种动感、快感,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有淡淡的幽默。
例⑤:方言的运用,如“白嘴”、“空头”等。
例⑥:古汉语、古诗词的引用,如“与有荣焉”“曾经沧海难为水”等等。文白相间,典雅有味。
又如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一课:内容性的东西主要有从前的罗布泊是怎样的,现在的罗布泊是怎样的,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等等。学生通过朗读都能找到答案,教学重点可放在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可从这两种特点入手分析课文,品读语言。
例如文学的特点方面,①说说课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对比,罗布泊今昔不同的景象,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拟人,“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
排比,“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呼吁之情,振聋发聩。
②运用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总结提升
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这就意味着仅仅教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学科特点的语文教学也不一定有语文味),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袁雪蕾,教师,现居浙江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