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现状,如何关爱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认识留守儿童,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动向,加强儿童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二、要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与交流,建立家长通讯录,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让他们感受父爱、母爱的温暖。
三、要加强留守儿童兴趣培养,情感迁移来战胜困难与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勇敢面对生活。
四、要与“留守儿童”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日常表现,及时、有效、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关爱 农村 留守儿童 成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加快,几乎所有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转移城市,而大部分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一起进城入学而是由其他亲戚照顾。这些孩子便成了留守儿童,他们正值生长发育、接受义务教育、思想启蒙和人生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许多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缺乏安全感、顽皮任性、神经过敏、逆反心理强等问题。为此,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结合留守儿童的具体实际情况,逐渐认识到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认识留守儿童,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动向,加强儿童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心理因素教育比科学知识教育更为重要。知识上的残缺可以通过学习再补充,而学习兴趣与优良心理素质是很难弥补过来的。作为教师,对本班的“留守儿童”要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等,清楚地认识孩子心理上、行为上存在的问题。针对留守儿童心理、思想上了障碍进行深入摸底,及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使关爱能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坎中去。老师的爱是抚慰留守儿童最好的良药,老师的关注、鼓励和帮助是重中之重,我们应该帮助留守学生树立起稳定、健康和奋发向上的正常心态,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二、要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与交流,建立家长通讯录,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让他们感受父爱、母爱的温暖。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主体是年老体迈的隔代长辈。老年人大多对孙辈较溺爱,加上疼惜孩子,因而对孩子有求必应,对其顽劣行为也舍不得严加管教。再者,农村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低,缺乏管教方法,很难承担对孙辈的家庭教育职能。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既要重视留守学生的身心发展,更要扮演好“严父慈母”的角色,捧着真诚的爱心去关爱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把教师视为信得过的人,自己的亲人。经常打电话和视频聊天让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父母对话、谈心,让他们沐浴在父爱和母爱的阳光里,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要加强留守儿童兴趣培养,情感迁移来战胜困难与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勇敢面对生活。
针对留守儿童意志薄弱,不善于克服困难的状况,可以开展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演讲、研讨会、文体活动,创造多种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使他们有机会、有价值使用自己的精力,培养他们的兴趣,把他们的注意、心思和精力都引向活动中,引向竞争中,引向发展智力、增强体质方面,引向追求崇高精神生活方面上来。同时,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同学之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挫折是经常出现的,应正视所面临的挫折和困难;同时,组织学生学习名人、伟人的故事,让他们谈看法,谈体会,以提高他们对生活中各种的认识。让他们明白:“没有比人高的山,没有比脚长的路。“
四、要与“留守儿童”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日常表现,及时、有效、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完成家庭作业方面有明显的差别。父母在家的孩子,作业完成的比较及时、认真,父母不在家的孩子作业经常拖欠,甚至还会出现抄袭、不写等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做“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的引路人,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
总之,一个孩子的身心、人格、思想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家长的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了当前中国农村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同样是祖国美丽而灿烂的花朵,花儿是需要精心呵护,需要社会高度重视的。让我们一起投入百倍爱心,真情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同在蓝天下,共同享受关爱,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班主任工作大全》
[2]《中国农村教育》
[3]《农村教师》
一、要充分认识留守儿童,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动向,加强儿童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二、要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与交流,建立家长通讯录,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让他们感受父爱、母爱的温暖。
三、要加强留守儿童兴趣培养,情感迁移来战胜困难与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勇敢面对生活。
四、要与“留守儿童”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日常表现,及时、有效、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关爱 农村 留守儿童 成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加快,几乎所有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转移城市,而大部分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一起进城入学而是由其他亲戚照顾。这些孩子便成了留守儿童,他们正值生长发育、接受义务教育、思想启蒙和人生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许多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缺乏安全感、顽皮任性、神经过敏、逆反心理强等问题。为此,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结合留守儿童的具体实际情况,逐渐认识到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认识留守儿童,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动向,加强儿童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心理因素教育比科学知识教育更为重要。知识上的残缺可以通过学习再补充,而学习兴趣与优良心理素质是很难弥补过来的。作为教师,对本班的“留守儿童”要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等,清楚地认识孩子心理上、行为上存在的问题。针对留守儿童心理、思想上了障碍进行深入摸底,及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使关爱能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坎中去。老师的爱是抚慰留守儿童最好的良药,老师的关注、鼓励和帮助是重中之重,我们应该帮助留守学生树立起稳定、健康和奋发向上的正常心态,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二、要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与交流,建立家长通讯录,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让他们感受父爱、母爱的温暖。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主体是年老体迈的隔代长辈。老年人大多对孙辈较溺爱,加上疼惜孩子,因而对孩子有求必应,对其顽劣行为也舍不得严加管教。再者,农村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低,缺乏管教方法,很难承担对孙辈的家庭教育职能。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既要重视留守学生的身心发展,更要扮演好“严父慈母”的角色,捧着真诚的爱心去关爱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把教师视为信得过的人,自己的亲人。经常打电话和视频聊天让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父母对话、谈心,让他们沐浴在父爱和母爱的阳光里,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要加强留守儿童兴趣培养,情感迁移来战胜困难与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勇敢面对生活。
针对留守儿童意志薄弱,不善于克服困难的状况,可以开展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演讲、研讨会、文体活动,创造多种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使他们有机会、有价值使用自己的精力,培养他们的兴趣,把他们的注意、心思和精力都引向活动中,引向竞争中,引向发展智力、增强体质方面,引向追求崇高精神生活方面上来。同时,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同学之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挫折是经常出现的,应正视所面临的挫折和困难;同时,组织学生学习名人、伟人的故事,让他们谈看法,谈体会,以提高他们对生活中各种的认识。让他们明白:“没有比人高的山,没有比脚长的路。“
四、要与“留守儿童”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日常表现,及时、有效、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完成家庭作业方面有明显的差别。父母在家的孩子,作业完成的比较及时、认真,父母不在家的孩子作业经常拖欠,甚至还会出现抄袭、不写等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做“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的引路人,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
总之,一个孩子的身心、人格、思想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家长的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了当前中国农村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同样是祖国美丽而灿烂的花朵,花儿是需要精心呵护,需要社会高度重视的。让我们一起投入百倍爱心,真情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同在蓝天下,共同享受关爱,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班主任工作大全》
[2]《中国农村教育》
[3]《农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