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通常所说的学困生,往往表现为身体健康、智力正常,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造成某些科目或者全部学科的成绩较差,跟一般的学生存在一定差距的学生。本文主要是结合笔者多年在数學科的教学,谈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困生“动”起来。
一、让认知冲突激“动”学困生的兴趣
在教学《统计数据——方差》时,我首先给出两名篮球运动员近10次投篮命中的次数(每次都是投篮10次),然后让学生去判断:假如他们当中只能选择一位去参加投篮比赛,那么该选谁去参加呢?起初,一些学困生以为很容易,刷刷地用已经学过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去筛选。结果求出这两名运动员的投篮命中次数的平均数都6次,那么问题就来了,该如何选择呢?于是引起了他们的认知冲突。我看时机成熟,适时引出了所学的内容——方差,激发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数学教学活动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开展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让表扬鼓励触“动”学困生的心灵
学困生在学习中往往表现出对知识有太多的不理解,并且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如果教师能够善于发现学困生的优点和长处,并适时表扬和鼓励,就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我记得有一次关于《视图与投影》的章节测验(这一章书跟以前所学的内容联系不大),一个平时数学成绩不显眼、屡次测验都不及格的学生,竟然得了95分。相对而言,个别尖子生,由于粗心大意,才考了70多分。作为数学教师,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这位学困生。后来,在我的不断鼓励下,班里面的一些学困生信心倍增,学习比以前认真了。很多时候,教师的一句激励的说话,一个赞許的眼神,就能触“动”学困生的心灵,就能改变一个落后的学生,使他们变得积极进取。
三、让分层教学带“动”学困生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分层教学,把握好教学的度,把最低的要求作为学困生的学习目标。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时,我要求学困生动手折一折、量一量,然后用口头表述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并且能运用它解决简单的填空题、选择题,最后根据题目的每一个已知条件,用“∵什么,∴什么”的形式,写出一个个有用或者没用的结论就行了。在作业的布置上,我也做到了分层。例如,我设计了较为简单的A组题让学困生做,这些题目主要是以一个知识点为主的口算题、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简单的计算题、解答题或者证明题。在辅导学困生的过程中,我的讲解以基础为主,降低要求,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让他们感到通俗易懂,带动了他们的学习。
四、让教学设计牵“动”学困生的行为
教学设计的选择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由于学困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因此,数学科的课堂教学手段一定要“活”,才能牵“动”学困生的行为。
1.训练形式多样,让学困生“动”起来
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中,我设计了一些较为简单的口算题,点名让学困生回答或者进行抢答。有时也在他们之间进行你问我答。在混合运算的笔算中,完成的题目,我要求他们同位互相批改。同时,我还设计了一些计算有错误的题目,让学困生尝试做小老师,认真批改。我让还他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得对,做得快。通过形式多样的训练,使枯燥的单纯的数字运算成为学困生愿意去做的事情。
2.利用演示操作,让学困生“动”起来
在课堂教学中,直观的实物演示,更能适合对学困生的学习特点。例如在讲《等式的性质》时,为了形象、直观地让学困生理解等式的性质,我首先摆出了实物——天平,让学生把天平调节平衡。然后,我让学困生在平衡的天平的两边都加(减)同样的量,再看一看,天平是否平衡?接着,我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等式就像平衡的天平,它具有与上面事实同样的性质。那么,谁能来说说等式有什么性质呢?”最后,我鼓励他们用数学语言,完整叙述等式的性质。另外,动手操作也是学困生在课堂活动中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一位学者曾说过:“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会明白。”我在教学圆锥体的侧面积公式时,我预先让学困生准备好大小不同的纸质圆锥,然后叫他们动手,沿一条母线将圆锥的侧面剪开并且展平。于是,他们很快就认识到: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接着,我引导学生说:“这个扇形的半径、弧长,与原来的圆锥比较,有什么联系?”紧接着,他们又动起手来,反过来又把扇形的半径拼接起来,再拆开,反反复复。最后,学困生开始逐渐明白到:展开后的扇形,其半径、弧长,分别是原来圆锥的母线和底面圆的周长。当然,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例如:不利用任何工具找出圆形纸片的圆心、实物的投影、三视图、盲区的学习、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理解、勾股定理的推导、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圆的有关性质等等。我都让学困生看一看,量一量、折一折、做一做,让他们真正“动”起来,乐于参与知识的认知过程。
五、让小组学习促 “动”学困生的成长
有些学困生,由于胆小、害羞,不爱在众人面前说话。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让他们融入小组的学习中,促进他们成长。在利用学习小组开展活动时,我注意做到:一是分好学习小组:按照学生的能力和成绩的差异,进行上中下的搭配,还选好了一个组织能力强,责任心强,学习较好的学生但任组长;二是指导他们合理分工,把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交给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去做;三是要求各个小组的研究要有目标,讨论要有重点,议题要有记录,要注意同伴互助,有问题及时向老师反映。
数学科是一个理性思维很强的学科,学生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因此,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利用灵活的教育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才能让学困生不再扮演“旁听生”或者“睡觉生”的角色,才能让他们真正“动”起来。
一、让认知冲突激“动”学困生的兴趣
在教学《统计数据——方差》时,我首先给出两名篮球运动员近10次投篮命中的次数(每次都是投篮10次),然后让学生去判断:假如他们当中只能选择一位去参加投篮比赛,那么该选谁去参加呢?起初,一些学困生以为很容易,刷刷地用已经学过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去筛选。结果求出这两名运动员的投篮命中次数的平均数都6次,那么问题就来了,该如何选择呢?于是引起了他们的认知冲突。我看时机成熟,适时引出了所学的内容——方差,激发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数学教学活动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开展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让表扬鼓励触“动”学困生的心灵
学困生在学习中往往表现出对知识有太多的不理解,并且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如果教师能够善于发现学困生的优点和长处,并适时表扬和鼓励,就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我记得有一次关于《视图与投影》的章节测验(这一章书跟以前所学的内容联系不大),一个平时数学成绩不显眼、屡次测验都不及格的学生,竟然得了95分。相对而言,个别尖子生,由于粗心大意,才考了70多分。作为数学教师,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这位学困生。后来,在我的不断鼓励下,班里面的一些学困生信心倍增,学习比以前认真了。很多时候,教师的一句激励的说话,一个赞許的眼神,就能触“动”学困生的心灵,就能改变一个落后的学生,使他们变得积极进取。
三、让分层教学带“动”学困生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分层教学,把握好教学的度,把最低的要求作为学困生的学习目标。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时,我要求学困生动手折一折、量一量,然后用口头表述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并且能运用它解决简单的填空题、选择题,最后根据题目的每一个已知条件,用“∵什么,∴什么”的形式,写出一个个有用或者没用的结论就行了。在作业的布置上,我也做到了分层。例如,我设计了较为简单的A组题让学困生做,这些题目主要是以一个知识点为主的口算题、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简单的计算题、解答题或者证明题。在辅导学困生的过程中,我的讲解以基础为主,降低要求,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让他们感到通俗易懂,带动了他们的学习。
四、让教学设计牵“动”学困生的行为
教学设计的选择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由于学困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因此,数学科的课堂教学手段一定要“活”,才能牵“动”学困生的行为。
1.训练形式多样,让学困生“动”起来
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中,我设计了一些较为简单的口算题,点名让学困生回答或者进行抢答。有时也在他们之间进行你问我答。在混合运算的笔算中,完成的题目,我要求他们同位互相批改。同时,我还设计了一些计算有错误的题目,让学困生尝试做小老师,认真批改。我让还他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得对,做得快。通过形式多样的训练,使枯燥的单纯的数字运算成为学困生愿意去做的事情。
2.利用演示操作,让学困生“动”起来
在课堂教学中,直观的实物演示,更能适合对学困生的学习特点。例如在讲《等式的性质》时,为了形象、直观地让学困生理解等式的性质,我首先摆出了实物——天平,让学生把天平调节平衡。然后,我让学困生在平衡的天平的两边都加(减)同样的量,再看一看,天平是否平衡?接着,我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等式就像平衡的天平,它具有与上面事实同样的性质。那么,谁能来说说等式有什么性质呢?”最后,我鼓励他们用数学语言,完整叙述等式的性质。另外,动手操作也是学困生在课堂活动中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一位学者曾说过:“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会明白。”我在教学圆锥体的侧面积公式时,我预先让学困生准备好大小不同的纸质圆锥,然后叫他们动手,沿一条母线将圆锥的侧面剪开并且展平。于是,他们很快就认识到: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接着,我引导学生说:“这个扇形的半径、弧长,与原来的圆锥比较,有什么联系?”紧接着,他们又动起手来,反过来又把扇形的半径拼接起来,再拆开,反反复复。最后,学困生开始逐渐明白到:展开后的扇形,其半径、弧长,分别是原来圆锥的母线和底面圆的周长。当然,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例如:不利用任何工具找出圆形纸片的圆心、实物的投影、三视图、盲区的学习、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理解、勾股定理的推导、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圆的有关性质等等。我都让学困生看一看,量一量、折一折、做一做,让他们真正“动”起来,乐于参与知识的认知过程。
五、让小组学习促 “动”学困生的成长
有些学困生,由于胆小、害羞,不爱在众人面前说话。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让他们融入小组的学习中,促进他们成长。在利用学习小组开展活动时,我注意做到:一是分好学习小组:按照学生的能力和成绩的差异,进行上中下的搭配,还选好了一个组织能力强,责任心强,学习较好的学生但任组长;二是指导他们合理分工,把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交给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去做;三是要求各个小组的研究要有目标,讨论要有重点,议题要有记录,要注意同伴互助,有问题及时向老师反映。
数学科是一个理性思维很强的学科,学生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因此,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利用灵活的教育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才能让学困生不再扮演“旁听生”或者“睡觉生”的角色,才能让他们真正“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