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的教学一直是阅读教学改革的“瓶颈”,钱梦龙先生认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因为除了用现代汉语去逐字逐句地翻译古汉语和背诵的传统方法之外,很多老师没有更多改进的想法。笔者不揣浅陋,在教学文言文的过程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感觉收效甚多,与大家分享。
其一:反向翻译法
即先给学生一段或一篇基于我们要讲授的文言文的翻译文章,让他们逐句翻译成文言文,再与原文对照,找出不同,通过分析差异了解文言现象。
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一般程序是拿到一段文章,逐字逐句地翻译成现代汉语,重点找出重要的语法现象比如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倒装句式等等记忆(因为高考题型中涉及),背熟即可,在此基础上再像对待现代汉语的文章一样分析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等层面的东西。篇篇如此,册册如此,每学期也如此。有一次教学《六国论》当我像往常一样拿出课本打算这样展开教学时,我看到一位学生慵懒的目光,是的,学生对于不出意料的教学程序是不会有很大热情的。我回头看到黑板上还残留着上一节课英语老师的板书,突然想到:英语有英汉互译,文言也可以啊。
于是我让学生合上书,拿出教参上翻译好的《六国论》的首段投影在黑板上,让他们据此改译为文言文表达,看谁最接近苏洵原作。原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谁不想拥有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的才华呢,一较高低的感觉也不错啊。于是大家投入地思考起来,并写在了课堂笔记上。
我将一位中等水平的学生的译文投影在黑板,如下(红字为与原文不同的地方):
六国之亡(破灭),非器不锐(兵不利),术不精(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损己(而力亏),亡之因也(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连(互)丧,全因(率)赂秦耶?”曰:“不赂国(者)以赂国(者)丧,许(盖)失强援,不能独全(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从以上可以看出,本文意思表达基本到位,因为本段特殊的文言现象不多,所以也没出现什么语法的错误,只是用词稍显直白,缺少那么一股古味。我赞赏了他的译文,将不同于原文的地方和同学们一一找出,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在自然而然了解了古人的表达习惯和古汉语的一些用法。此后全文结束都用此法教学,每一段的背诵都是当堂完成,课时也符合教学预设的进度。
其二:以写促学法
即模仿文言文写作,鼓励用学过的词语应用在文章中。鲁迅在《不应该那么写》中指出:“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都说明着:‘应该怎么写’。”这就揭示了名家名篇的阅读对写作的指导作用,古今中外许多名家也都有过模仿的先例。
我让学生学过《六国论》后,结合自己的历史知识讨论六国真正灭亡的原因,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分析,然后用文言文写出。他们虽然一开始还有些稚嫩,有滥用虚词、故意“之乎者也”的情况,有用字不古、套用新词的现象,有典故太少,用语直白的缺陷,但是事实证明,学生的文言文表达能力还是较强的,只是平时被我们由上而下的灌输、指导和检查的呆板教学方式给掩盖了。
以下是两篇中上等水平学生习作:
1.六国论
夫观齐、楚、燕、赵、韩、魏六国者,其该灭也。何为也?存孔子而不用,贤人皆闲人也,有贤能而不举,拥良将而不用,终未敌于虎狼之秦,当灭哉!
而秦有张仪,便举之,连横而破合纵,虎视何雄哉!魏有范雎者而用于秦,助其灭韩。始得商鞅变法而强国于后世收魏。赵虽有廉颇,蔺相如佐之,仍不能退秦之一兵。六国者,互忌互惮,自相屠灭,削地以事秦。而秦有张仪,便举之,连横而破纵,诛苏秦之徒,虎视何雄哉!且秦则处西地以观之,待六国残尽,尽皆吞之。六国虽拥兵百万,仍毁于秦之兵。
暴秦如饕餮,一日不食之便饥饿难耐,今吞韩,复吞魏,再啖燕。各国所藏鼎、玥、环表金银等物,尽皆掠于秦。而秦人亦不惜之,肆渎之。此所以暴秦灭于二世者也,长城起绵延万里永不到,而秦之不能传万世因暴政也,孰知施仁政以爱民乎?遣徐福,携童子,寻蓬莱,求不老。其真长生耶?其真不知爱民也,若夫勤政爱民,当使之青史留名,永生民心!
呜呼!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者:钱逸达)
在表达基本准确地基础上甚至还运用了修辞,形成了气势,结尾令人忍俊不禁,多么活泼的一篇文言!
2.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不合。并力抗秦,欲胜且难也,况以乱易整乎?
自古,势单而力薄者,合则胜,不合则败。忆赤壁之战,孙刘联手,合力抗曹,虽兵粮不足,犹且大破曹军。孙刘本力单之辈,合而力增,共反强敌,终胜,岂非合之力也?
六国中,燕虽小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势单也。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若六国合力而抗秦,则如苏老泉所断言:“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于秦相较,或未易量。”
箸一而易弯,绳一而易断,人一而力薄。若六国合而为一,共抗秦师,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却不曾合力以抗秦,六国相继迁灭,岂非史之悲哉?(作者:戈英杰)
此文有些句子直接套用原文,但衔接自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赤壁之例恰当,末端的排比有力。
这两种方法其实和前文中提到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并非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技术层面的改换而已,是为了适应操作层面的文言教学而让学生掌握文言文方面再多一扇窗口而已,要想学到文言文中蕴藏的博大的传统文化,还是要潜入其中,从很多的层面来学习,这就不详述了。
文言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一泓碧渊。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中学语文组)
其一:反向翻译法
即先给学生一段或一篇基于我们要讲授的文言文的翻译文章,让他们逐句翻译成文言文,再与原文对照,找出不同,通过分析差异了解文言现象。
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一般程序是拿到一段文章,逐字逐句地翻译成现代汉语,重点找出重要的语法现象比如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倒装句式等等记忆(因为高考题型中涉及),背熟即可,在此基础上再像对待现代汉语的文章一样分析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等层面的东西。篇篇如此,册册如此,每学期也如此。有一次教学《六国论》当我像往常一样拿出课本打算这样展开教学时,我看到一位学生慵懒的目光,是的,学生对于不出意料的教学程序是不会有很大热情的。我回头看到黑板上还残留着上一节课英语老师的板书,突然想到:英语有英汉互译,文言也可以啊。
于是我让学生合上书,拿出教参上翻译好的《六国论》的首段投影在黑板上,让他们据此改译为文言文表达,看谁最接近苏洵原作。原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谁不想拥有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的才华呢,一较高低的感觉也不错啊。于是大家投入地思考起来,并写在了课堂笔记上。
我将一位中等水平的学生的译文投影在黑板,如下(红字为与原文不同的地方):
六国之亡(破灭),非器不锐(兵不利),术不精(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损己(而力亏),亡之因也(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连(互)丧,全因(率)赂秦耶?”曰:“不赂国(者)以赂国(者)丧,许(盖)失强援,不能独全(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从以上可以看出,本文意思表达基本到位,因为本段特殊的文言现象不多,所以也没出现什么语法的错误,只是用词稍显直白,缺少那么一股古味。我赞赏了他的译文,将不同于原文的地方和同学们一一找出,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在自然而然了解了古人的表达习惯和古汉语的一些用法。此后全文结束都用此法教学,每一段的背诵都是当堂完成,课时也符合教学预设的进度。
其二:以写促学法
即模仿文言文写作,鼓励用学过的词语应用在文章中。鲁迅在《不应该那么写》中指出:“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都说明着:‘应该怎么写’。”这就揭示了名家名篇的阅读对写作的指导作用,古今中外许多名家也都有过模仿的先例。
我让学生学过《六国论》后,结合自己的历史知识讨论六国真正灭亡的原因,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分析,然后用文言文写出。他们虽然一开始还有些稚嫩,有滥用虚词、故意“之乎者也”的情况,有用字不古、套用新词的现象,有典故太少,用语直白的缺陷,但是事实证明,学生的文言文表达能力还是较强的,只是平时被我们由上而下的灌输、指导和检查的呆板教学方式给掩盖了。
以下是两篇中上等水平学生习作:
1.六国论
夫观齐、楚、燕、赵、韩、魏六国者,其该灭也。何为也?存孔子而不用,贤人皆闲人也,有贤能而不举,拥良将而不用,终未敌于虎狼之秦,当灭哉!
而秦有张仪,便举之,连横而破合纵,虎视何雄哉!魏有范雎者而用于秦,助其灭韩。始得商鞅变法而强国于后世收魏。赵虽有廉颇,蔺相如佐之,仍不能退秦之一兵。六国者,互忌互惮,自相屠灭,削地以事秦。而秦有张仪,便举之,连横而破纵,诛苏秦之徒,虎视何雄哉!且秦则处西地以观之,待六国残尽,尽皆吞之。六国虽拥兵百万,仍毁于秦之兵。
暴秦如饕餮,一日不食之便饥饿难耐,今吞韩,复吞魏,再啖燕。各国所藏鼎、玥、环表金银等物,尽皆掠于秦。而秦人亦不惜之,肆渎之。此所以暴秦灭于二世者也,长城起绵延万里永不到,而秦之不能传万世因暴政也,孰知施仁政以爱民乎?遣徐福,携童子,寻蓬莱,求不老。其真长生耶?其真不知爱民也,若夫勤政爱民,当使之青史留名,永生民心!
呜呼!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者:钱逸达)
在表达基本准确地基础上甚至还运用了修辞,形成了气势,结尾令人忍俊不禁,多么活泼的一篇文言!
2.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不合。并力抗秦,欲胜且难也,况以乱易整乎?
自古,势单而力薄者,合则胜,不合则败。忆赤壁之战,孙刘联手,合力抗曹,虽兵粮不足,犹且大破曹军。孙刘本力单之辈,合而力增,共反强敌,终胜,岂非合之力也?
六国中,燕虽小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势单也。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若六国合力而抗秦,则如苏老泉所断言:“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于秦相较,或未易量。”
箸一而易弯,绳一而易断,人一而力薄。若六国合而为一,共抗秦师,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却不曾合力以抗秦,六国相继迁灭,岂非史之悲哉?(作者:戈英杰)
此文有些句子直接套用原文,但衔接自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赤壁之例恰当,末端的排比有力。
这两种方法其实和前文中提到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并非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技术层面的改换而已,是为了适应操作层面的文言教学而让学生掌握文言文方面再多一扇窗口而已,要想学到文言文中蕴藏的博大的传统文化,还是要潜入其中,从很多的层面来学习,这就不详述了。
文言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一泓碧渊。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中学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