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诗文专题学习》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gang36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理解《陋室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文意。
  理解《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诗意。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讲授、诵读、讨论理解作者诗文中的“豪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高洁的品质和豪迈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理解古诗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2.领悟作者诗文中的“豪情”和高洁的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诗文中的“豪情”和高洁的品质。
  教学方法:
  1.教授法
  2.诵读法
  3.讨论法
  4.表演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忆旧知,认识刘禹锡
  1.复习《秋词》
  课件出示《秋词》,全班齐读。
  2.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诗与白居易齐名,合称为“刘白”,他的文章与柳宗元齐名,合称为“刘柳”。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
  二、学古诗,品味刘禹锡
  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背景介绍
  作者在参与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被贬,他写作这首诗时,已经是被贬23年之久。这一年,他终于被召回京城,在回京途中,遇到了白居易,为了答谢白居易在宴席上赠诗之情,他回赠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自由读诗
  要求:读准字音,并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意
  3.全班齐读
  4.解释诗意
  巴山楚水荒远凄凉,23年来,我一直被朝廷抛弃在那里。回到家乡,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吟着向秀作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我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是恍如隔世啊。下沉的船只旁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起航,枯死的树前头有成千上万的树竞相争春。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酒重新振作精神吧。
  5.探究豪情
  作者被贬了23年,他有没有就此沉沦,一蹶不振?你从哪里看出?
  明确:没有。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和“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看出,并进行赏析。
  三、学古文,感悟刘禹锡
  学习《陋室铭》
  (一)读通课文
  1.自由读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指名读
  3.齐读
  (二)疏通文意
  结合课下注释来疏通文意
  (三)检查翻译
  1.解释重点字词
  有仙则名(出名) 斯是陋室(这) 惟吾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长到……上)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知识浅薄的人)
  2.翻译重点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个句子并没有出现“这个屋子也就不显得简陋了”,你怎么就翻译出来了?这是我们古文翻译的什么原则?增字原则)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个句子中的“乱”是什么意思?相对应的,“劳”就是“使……劳累”。注意它们是使动用法。)
  (3)孔子云:“何陋之有?”(你为什么把“有”放在“何陋”之前翻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特殊句式?宾语前置。)
  (这几个句子都是我们中考的常考句型,其中的重要考点学生们一定要掌握。)
  3.翻译全文,疏通文意
  (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1.文章开头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根据文章列出理由。(小组讨论,交流合作)
  明确:环境清幽,交友儒雅,生活高雅。
  追问:从他的日常生活“调素琴,阅金经”中,你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
  明确: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师板书:调素琴阅金经高洁)
  2.你能具體地说说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豪气吗?
  明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师板书:思诸葛比子云豪迈)
  3.为老师的板书设计一个横批。
  明确:陋室不陋
  (五)角色扮演
  当刘禹锡在陋室中调素琴时,县令来了,对刘禹锡不免要嘲笑一番,如果你是刘禹锡,你该怎么应对呢?(小组合作,设计刘禹锡的反驳话语)
  示例:
  问:你这房子都长青苔、长青草了,你还说不陋?
  刘:“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是多么清幽的景色,怎么能说陋呢?
  问:看你这穷酸样,估计不会有人与你为友吧?
  刘:
  问:你既没有丝竹,又没有案牍,你,你还有什么好乐的呢?
  刘:
  四、累名句,欣赏刘禹锡
  (一)积累课本中的名句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二)积累课外的名句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沙》)
  五、谈启发,学习刘禹锡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从刘禹锡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六、作业
  1.背诵《陋室铭》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搜集欣赏刘禹锡的诗
  板书设计:
其他文献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一节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实践活动课。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学会确定起跑线;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田径跑道的结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
期刊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品行教育应以情感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幼儿道德教育是指教师根据幼儿道德教育的任务,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品德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它在幼儿园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所以幼儿时期抓好思想道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那么,怎样使幼
期刊
【考纲要求】  1.熟练掌握求通项公式的几种常用方法.  2.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作用和应用价值.  【命题方向预测】  数列的通项公式的考查在高考中主要考查利用 和 的关系求通项 ,以选择、填空题为主,较为简单,若涉及递推公式常为解答题,属中等难度题目.  一、题之源:课本基础知识  1.通项公式:如果数列{an}的与序号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2.
期刊
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追求着“真、善、美”。美育就是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教育是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和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全面发展。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学校实施美育的意义 
期刊
【教师】请写出碳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一学生板书:C + O2 点燃CO2 ↑。(针对学生书写情况,教师进行点评,此反应不需要标“↑”。)  【教师】此反应属于什么反应?学生: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化学反应。 [师生共同小结]C得到氧发生了氧化反应  ②H2 + CuO H2O + Cu ,问此反应属于什么反应?(学生:CuO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  【教师】:以前我们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了
期刊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下面就结合在教学中的案例谈一下浅显的认识:  一、复杂运算  在数学运算过程中,经常会有复杂的某个式子重复出现导致书写繁琐和计算复杂,如采取整体换元的方法就会迎刃而解,即将此复杂的式子用简单的A或B或其它字母代替。例如解分式方程时用到整
期刊
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掌握种群和群落的概念;理解种群的特征及各个特征的关系;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种群密度调查法调查某一种群的密度;利用种群的特征来分析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计划生育、物种保护等有自己的见解。  重难点:  1.重点:种群的特征  2.难点:样方的选择与确定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必修3第4章第1节的内容,从本节课开始学生将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在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时提出了比值的意义,它既是一个知识点,又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是本节课的又一教学要点,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后继学习特别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认知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已学过和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比的意义”。虽然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到了一
期刊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经历中,我深深感到,语文这门基础学科,从小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小学生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有着很多不同天真的童趣及独到的创意和想法。如果教师顺其自然地引导和开发,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他们能在前人和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我就此谈一点浅见。  一、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