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以学生为本”、“以核心素养培养为首要任务”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推进,各科教师都积极引进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现代化信息技术就是其中广受欢迎的一种手段,其以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科素养与综合素质提升等优势成为高中各类学科课堂的首选。因此,本文以高中生物教学为例,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探究了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将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进一步发挥的具体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实践路径
高中生物作为一门强调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学科,与实际生活是紧密关联的,可以说,学好生物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与初中生物相比,高中生物课程设置的知识点理论性更强且更加抽象化,学生学习时难度较高。信息技术手段是当前广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具备生动化、具象化、高效化等优点,运用到重难知识点较多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是非常契合的。一些研究也表明,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智慧教育环境下掌握更多生物学知识,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也有助于学生生物素养与实践运用能力的形成。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积极意义
结合高中生物教材内容我们不难发现,生物学科教学知识点涉及了各种自然现象,单凭语言描述显然难以给学生传递完整的知识信息。传统生物课堂中,教师大多采用绘图或展示模型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此类知识,虽有一定帮助但费时费力,且较为死板。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则可以有效还原此类抽象的知识点,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创造记忆点,达成对知识点的全面理解。此外,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繁重,各类学科教学进度快,学生在频繁用脑后容易感觉疲乏,传统生物课堂教学极易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疲于听讲而走神。信息手段的运用能以文字、图片、短视频的形式吸引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性,刺激大脑皮层的兴奋度,完成对知识点的深层解读。
二、信息技术手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1.与教材内容深度结合,增添知识点的趣味性
先进教学手段的引进不仅是生物课程教学改革之所需,也受当前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影响,现今的高中生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他们更希望所学知识点能源于课本、超脱课本,从多重角度切身感受生物学知识的魅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之处与教材内容结合,化繁为简,化枯燥为趣味,逐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与思考能力。以笔者自身教学经验为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中的相关知识点非常适宜与信息技术手段结合以凸显趣味性。例如,根的向地性与顶端优势可用动画效果展示,既具有趣味性又能将抽象化的知识具象化体现,降低知识理解的难度。在学生掌握以上两点知识后,教师便可以再引入生长素双重曲线性的讲授,学生将会理解得更快。此外,教师还可使用无籽西瓜、香蕉等水果图片展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令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是贴近生活且对生活实践有益的。通过本节课,笔者观察到学生对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相关知识点具备深刻的认识,且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
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现代化教育理念不再局限于将学生培养成只会做题的机器,而是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后能更好地感知生活,指导实践,仅靠教材内容的讲授显然难以达成这一目标。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发散到更多课外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既能学精又能学广,获取互联网上的海量课程资源就是拓宽學生视野、丰富知识储备的重要途径,学生意识到生物课堂中常有意想不到的新知识出现,学习积极性也会上升。以“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在完成课本内容的讲解后为学生展示我国人口现状以及生活前景的文字与图片,以视频形式播放我国因人口增长而产生的几大环境问题,并由此辐射到世界范围内的人口现状以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与反思,帮助其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教学时空限制
传统高中生物教学往往集中于课堂45分钟,为了加快教学进度,部分教师有时会一笔带过难度不高的知识点讲解,生物基础稍薄弱的学生容易跟不上教学进度,影响后续知识点的学习。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则有效延伸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使教学活动突破时空限制,例如,教师可将下节课中的重要知识点制成微课视频,课前上传到班级群中,供同学们下载预习。课堂中,学生们对于学习内容有了一定把握,能更好地与教师互动,重点理解预习过程中的疑难知识点,课后学生在做题时若有对当堂知识点概念模糊的情况,也可重新观看微课视频复习巩固。此外,教师还应发挥好班级群的作用,在线为学生讲解知识、答疑解惑,在课堂之外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以“细胞的分化”一课教学为例,笔者为学生们设置了一系列课后问题,如“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特征能用来解决哪些现实问题呢?”、“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吗?”等,鼓励学生课后自己在家完成问题的探究。课后笔者通过班级微信群询问学生们的探究进度,同学们也积极提出自身在探究过程中产生的疑问,笔者一一作答,最终学生的作业完成度都很高。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是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其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加强知识运用能力,也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应用效果显著。高中生物教师可参考以上方法将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进一步发挥,促成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双重进步。
参考文献:
[1]胡忠涛.谈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01):53.
[2]亓秀云.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高效教学模式初探[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2):14.
关键词:高中生物;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实践路径
高中生物作为一门强调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学科,与实际生活是紧密关联的,可以说,学好生物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与初中生物相比,高中生物课程设置的知识点理论性更强且更加抽象化,学生学习时难度较高。信息技术手段是当前广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具备生动化、具象化、高效化等优点,运用到重难知识点较多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是非常契合的。一些研究也表明,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智慧教育环境下掌握更多生物学知识,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也有助于学生生物素养与实践运用能力的形成。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积极意义
结合高中生物教材内容我们不难发现,生物学科教学知识点涉及了各种自然现象,单凭语言描述显然难以给学生传递完整的知识信息。传统生物课堂中,教师大多采用绘图或展示模型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此类知识,虽有一定帮助但费时费力,且较为死板。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则可以有效还原此类抽象的知识点,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创造记忆点,达成对知识点的全面理解。此外,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繁重,各类学科教学进度快,学生在频繁用脑后容易感觉疲乏,传统生物课堂教学极易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疲于听讲而走神。信息手段的运用能以文字、图片、短视频的形式吸引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性,刺激大脑皮层的兴奋度,完成对知识点的深层解读。
二、信息技术手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1.与教材内容深度结合,增添知识点的趣味性
先进教学手段的引进不仅是生物课程教学改革之所需,也受当前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影响,现今的高中生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他们更希望所学知识点能源于课本、超脱课本,从多重角度切身感受生物学知识的魅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之处与教材内容结合,化繁为简,化枯燥为趣味,逐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与思考能力。以笔者自身教学经验为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中的相关知识点非常适宜与信息技术手段结合以凸显趣味性。例如,根的向地性与顶端优势可用动画效果展示,既具有趣味性又能将抽象化的知识具象化体现,降低知识理解的难度。在学生掌握以上两点知识后,教师便可以再引入生长素双重曲线性的讲授,学生将会理解得更快。此外,教师还可使用无籽西瓜、香蕉等水果图片展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令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是贴近生活且对生活实践有益的。通过本节课,笔者观察到学生对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相关知识点具备深刻的认识,且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
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现代化教育理念不再局限于将学生培养成只会做题的机器,而是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后能更好地感知生活,指导实践,仅靠教材内容的讲授显然难以达成这一目标。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发散到更多课外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既能学精又能学广,获取互联网上的海量课程资源就是拓宽學生视野、丰富知识储备的重要途径,学生意识到生物课堂中常有意想不到的新知识出现,学习积极性也会上升。以“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在完成课本内容的讲解后为学生展示我国人口现状以及生活前景的文字与图片,以视频形式播放我国因人口增长而产生的几大环境问题,并由此辐射到世界范围内的人口现状以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与反思,帮助其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教学时空限制
传统高中生物教学往往集中于课堂45分钟,为了加快教学进度,部分教师有时会一笔带过难度不高的知识点讲解,生物基础稍薄弱的学生容易跟不上教学进度,影响后续知识点的学习。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则有效延伸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使教学活动突破时空限制,例如,教师可将下节课中的重要知识点制成微课视频,课前上传到班级群中,供同学们下载预习。课堂中,学生们对于学习内容有了一定把握,能更好地与教师互动,重点理解预习过程中的疑难知识点,课后学生在做题时若有对当堂知识点概念模糊的情况,也可重新观看微课视频复习巩固。此外,教师还应发挥好班级群的作用,在线为学生讲解知识、答疑解惑,在课堂之外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以“细胞的分化”一课教学为例,笔者为学生们设置了一系列课后问题,如“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特征能用来解决哪些现实问题呢?”、“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吗?”等,鼓励学生课后自己在家完成问题的探究。课后笔者通过班级微信群询问学生们的探究进度,同学们也积极提出自身在探究过程中产生的疑问,笔者一一作答,最终学生的作业完成度都很高。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是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其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加强知识运用能力,也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应用效果显著。高中生物教师可参考以上方法将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进一步发挥,促成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双重进步。
参考文献:
[1]胡忠涛.谈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01):53.
[2]亓秀云.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高效教学模式初探[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