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早知道达﹒芬奇,是在小学时期,老师给我们讲了他画鸡蛋的故事,讲他为了打牢绘画基础画了三年鸡蛋,那时就被他的坚持、努力、耐心和意志所折服。初中时知道了他是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最出名的画家,知道了《蒙娜丽莎》,知道了《最后的晚餐》。再后来阅读了《达﹒芬奇笔记》和《哈默手稿》后彻底臣服在这位集绘画、雕刻、医学、科学、机械,以及箴言、戒律等各方面集大成的天才光芒之下。如果大家也仅仅是从历史书中了解他,则着实片面,为了让人更全面的了解列奥纳多﹒达﹒芬奇,试着写写我眼里的他,也写写对他那些笔记的认识。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代典型的天才。他的才能绝不只是绘画而已。他精通建筑、解剖学、化学、流体力学,他实验了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潜水艇,设计水坝、桥梁、对植物也有独到的观察。
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正确全面描述人体骨骼以及摹画了人体全面肌肉组织的科学家。在神经和血管系统方面以及生理学和生物学方面都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对于现代的解剖学、病理学、医学,他都是先驱。
在物理学方面,达.芬奇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前,就发现了重量总是以最短的途径落向地心这一规律。在哥白尼创立太阳中心说之前,他就曾经有过“太阳不动”的想法,否定了地球中心说。他研究水的波动力量,创立最早的流体力学。他也因此发展出对声音频率的记录,测试声波的状态。甚至,在光学方面,他设计过望远镜和聚光镜以及研究色彩的设备,发明了光学玻璃磨制机,指出光波的存在。在地质学方面,达.芬奇研究过地形的演变和各种岩石的构造以及古生物的痕迹,最早确立了地史学和地质学的概念。在军事方面,他还设计过飞行器、直升飞机、降落伞、攻城武器、云梯、野炮、战车、战舰、双重底的船只、潜水用具和轻便桥梁等等。在机械工程方面,他设计了自动机床、纺织机、印刷机、冶炼炉、起重机、钟表仪器和抽水机等。在水利工程方面,他设计了运河、河道、水库、水闸、水利资源的利用、土壤改造工程等方面的方案,还发现了室形水闸、各种不同构造的扬水机。虽然他的许多想法只是一种初步的设想,但他的那些发明、设想、构思与见解,对日后科学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因为担心教会的迫害,达﹒芬奇的许多科研活动都是秘密进行的,一直没有公开和公布。罗马天主教会把他的科学研究指为“妖术”,即使是21世纪的今天也有人提出他就是外星来客的理论。
对于这个在所有领域都超凡绝伦的神人,从任何领域来讲都是当时跨时代的先驱,但毫无疑问的是达﹒芬奇更是所有画家当中最杰出的一位,巴黎卢浮宫中最具价值的三件传世之宝之一就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他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位人物肖像画能跟照相机拍的照片匹敌的画家。可这种赞誉远不能表达出他在绘画上的成就以及给后世画者的启迪。
在他留世的《绘画》笔记中记载了他对绘画基本要素的大体想法,包括光在构图中的作用、不同种类绘画的准则,以及他向踌躇满志的画家提出的忠告等等。读他的文字,才知道他不仅仅是一位画家,更是一位绘画界的教育家。他告知画者,画家的大脑应该像一面镜子,除了捕捉物体反射出的色彩,还要全面摄取它面前各种物体的影像,提出绘画中的“师法自然”理论,告知画者不能一味模仿古代作品,而是要向自然学习,唯有运用艺术表现自然创造的所有形态才能算是一个全能的大师。
达.芬奇科学地观察万事万物,他打破了神学的权威,揭发了隐藏在神学背后知识具体的力量。他研究古希腊人体比例,试图找到最完美的人体形式。他在《人体》笔记中对描绘人体的比例和平衡做出了广泛的研究,书中甚至记载了儿童关节比例与成人不同的原因。看了他的书才知道他是一位真正了解人体的解剖学画家啊!据悉他躲避教会的禁令,藏身墓地,用极其科学的方法解剖了三十多具人体。对静脉、动脉的区别,对心脏不同心房与心室的了解,对女性子宫的构造,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甚至脑的构成,都用精细的图绘记录下来,再加以文字注解。他对人体骨骼结构与肌肉组织的观察之仔细,论述之详尽超过同时代的许多医学家和艺术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正确全面描述人体骨骼以及摹画了人体全面肌肉组织的科学家。
看了他的手稿才能明白,也只有这样的神人才能独创“无界渐变着色法”绘出不朽的《蒙娜丽莎》,画作表情中那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使这迷之微笑至今仍被世人解读,或许这会是一个永远也探讨不完的谜,又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终有一日世人会完美解读出这幅集众多美好元素于一体的画作。
他在《光与影》筆记中展现了他对明和暗在绘画中相互作用的细致研究。
他在《透视和视觉感知》笔记中贡献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在绘画平面之内创造出具有真实空间感的技巧。这些技巧源于我们的现实感受:随着物体逐渐消失于远处,它们的大小、色彩清晰度以及细节等各维度会在视觉中按比例缩减。达.芬奇是掌握这些透视技巧的大师,这体现在他独特的“晕涂法”之中,他的画作大都运用了这种手法。例如他在米兰时期创作了著名的《最后的晚餐》这件巨作。
此画采用了平行透视法,以极严谨的透视结构处理画面,运用了最为传统的一字形排开的构图惯例,让中心焦点集中于耶稣明亮的额头,形成一个金字塔构图,象征永恒不朽的稳定力量,耶稣两侧各六个门徒,每三人一组。作品运用了高超的明暗技法,这位明暗对比法之父在此画中大规模地把明暗用作构图因素,所有人物都被统摄于神秘而宁静的光影之中,用阴影消除了背景中应该会有的所有的细节。为了精神统一的需要,仅仅能够给观者快感或分散注意力的因素都从场景中取消了,只有能够满足这个主题迫切需要的东西才被提供给想象力。他的作品构图巧妙、光线明暗柔和、人物生动形象、心理活动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使当时的绘画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达.芬奇传世不过十几张画,却把绘画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创造了迷梦一般的人物形象,仿佛超越了性别、年龄、超越了人世间的贵贱美丑,变成生命永恒的一种存在形式。他对于画理的追寻似乎早已经进入了哲学的殿堂,超乎技,近乎艺:“黑暗的本质是阴影,发光体的本质是光明。一个隐藏物体,一个显露物体。它们始终与各种物体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但是,阴影是比光明更强大的媒介,因为它能够阻碍并且完全剥夺物体的光明,而光明却不能彻底驱散不透明物体的阴影。”
达﹒芬奇一生勤于记录,写下了数以万计页的手稿,而现存的手稿则有5000多页,被后人笼统地称为“达﹒芬奇笔记”,这些手稿被分门另类、汇编成几个不同的集合。其中他在米兰时期书写的连续72页的《哈默手稿》在 1994年被比尔﹒盖茨以308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当传记作家麦克尔﹒怀特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盖茨回答:“因为我需要它。”并说“《哈默手稿》属于全世界。”有人说知识就像一个圆,圆圈外是未知的,圆圈内是已知的,你知道的越多,你的圆圈就会越大,圆的周长也就越大,与未知接触的空间也就越多。达﹒芬奇就像一个知识的黑洞一般,所有出现在他生命中的知识都必然被他吸收进去,在这种意义上,他已经是一个足以让所有人畏惧的存在。当我读到“阻碍我的不是贪欲或怠惰,而是生命有限。”的时候,我对于他生命的意义已经了然于心,愿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扩大自己知识的圆圈,吸收达.芬奇的智慧启迪,并自我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 [台]蒋勋《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2] [意]列奥纳多.达.芬奇《哈默手稿》;
[3] [意]列奥纳多.达.芬奇《达﹒纷奇笔记》
作者简介
赵丹(1975—)女,湖北宜昌人,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美术,单位:湖北省宜昌市体育运动学校。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体育运动学校)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代典型的天才。他的才能绝不只是绘画而已。他精通建筑、解剖学、化学、流体力学,他实验了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潜水艇,设计水坝、桥梁、对植物也有独到的观察。
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正确全面描述人体骨骼以及摹画了人体全面肌肉组织的科学家。在神经和血管系统方面以及生理学和生物学方面都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对于现代的解剖学、病理学、医学,他都是先驱。
在物理学方面,达.芬奇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前,就发现了重量总是以最短的途径落向地心这一规律。在哥白尼创立太阳中心说之前,他就曾经有过“太阳不动”的想法,否定了地球中心说。他研究水的波动力量,创立最早的流体力学。他也因此发展出对声音频率的记录,测试声波的状态。甚至,在光学方面,他设计过望远镜和聚光镜以及研究色彩的设备,发明了光学玻璃磨制机,指出光波的存在。在地质学方面,达.芬奇研究过地形的演变和各种岩石的构造以及古生物的痕迹,最早确立了地史学和地质学的概念。在军事方面,他还设计过飞行器、直升飞机、降落伞、攻城武器、云梯、野炮、战车、战舰、双重底的船只、潜水用具和轻便桥梁等等。在机械工程方面,他设计了自动机床、纺织机、印刷机、冶炼炉、起重机、钟表仪器和抽水机等。在水利工程方面,他设计了运河、河道、水库、水闸、水利资源的利用、土壤改造工程等方面的方案,还发现了室形水闸、各种不同构造的扬水机。虽然他的许多想法只是一种初步的设想,但他的那些发明、设想、构思与见解,对日后科学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因为担心教会的迫害,达﹒芬奇的许多科研活动都是秘密进行的,一直没有公开和公布。罗马天主教会把他的科学研究指为“妖术”,即使是21世纪的今天也有人提出他就是外星来客的理论。
对于这个在所有领域都超凡绝伦的神人,从任何领域来讲都是当时跨时代的先驱,但毫无疑问的是达﹒芬奇更是所有画家当中最杰出的一位,巴黎卢浮宫中最具价值的三件传世之宝之一就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他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位人物肖像画能跟照相机拍的照片匹敌的画家。可这种赞誉远不能表达出他在绘画上的成就以及给后世画者的启迪。
在他留世的《绘画》笔记中记载了他对绘画基本要素的大体想法,包括光在构图中的作用、不同种类绘画的准则,以及他向踌躇满志的画家提出的忠告等等。读他的文字,才知道他不仅仅是一位画家,更是一位绘画界的教育家。他告知画者,画家的大脑应该像一面镜子,除了捕捉物体反射出的色彩,还要全面摄取它面前各种物体的影像,提出绘画中的“师法自然”理论,告知画者不能一味模仿古代作品,而是要向自然学习,唯有运用艺术表现自然创造的所有形态才能算是一个全能的大师。
达.芬奇科学地观察万事万物,他打破了神学的权威,揭发了隐藏在神学背后知识具体的力量。他研究古希腊人体比例,试图找到最完美的人体形式。他在《人体》笔记中对描绘人体的比例和平衡做出了广泛的研究,书中甚至记载了儿童关节比例与成人不同的原因。看了他的书才知道他是一位真正了解人体的解剖学画家啊!据悉他躲避教会的禁令,藏身墓地,用极其科学的方法解剖了三十多具人体。对静脉、动脉的区别,对心脏不同心房与心室的了解,对女性子宫的构造,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甚至脑的构成,都用精细的图绘记录下来,再加以文字注解。他对人体骨骼结构与肌肉组织的观察之仔细,论述之详尽超过同时代的许多医学家和艺术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正确全面描述人体骨骼以及摹画了人体全面肌肉组织的科学家。
看了他的手稿才能明白,也只有这样的神人才能独创“无界渐变着色法”绘出不朽的《蒙娜丽莎》,画作表情中那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使这迷之微笑至今仍被世人解读,或许这会是一个永远也探讨不完的谜,又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终有一日世人会完美解读出这幅集众多美好元素于一体的画作。
他在《光与影》筆记中展现了他对明和暗在绘画中相互作用的细致研究。
他在《透视和视觉感知》笔记中贡献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在绘画平面之内创造出具有真实空间感的技巧。这些技巧源于我们的现实感受:随着物体逐渐消失于远处,它们的大小、色彩清晰度以及细节等各维度会在视觉中按比例缩减。达.芬奇是掌握这些透视技巧的大师,这体现在他独特的“晕涂法”之中,他的画作大都运用了这种手法。例如他在米兰时期创作了著名的《最后的晚餐》这件巨作。
此画采用了平行透视法,以极严谨的透视结构处理画面,运用了最为传统的一字形排开的构图惯例,让中心焦点集中于耶稣明亮的额头,形成一个金字塔构图,象征永恒不朽的稳定力量,耶稣两侧各六个门徒,每三人一组。作品运用了高超的明暗技法,这位明暗对比法之父在此画中大规模地把明暗用作构图因素,所有人物都被统摄于神秘而宁静的光影之中,用阴影消除了背景中应该会有的所有的细节。为了精神统一的需要,仅仅能够给观者快感或分散注意力的因素都从场景中取消了,只有能够满足这个主题迫切需要的东西才被提供给想象力。他的作品构图巧妙、光线明暗柔和、人物生动形象、心理活动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使当时的绘画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达.芬奇传世不过十几张画,却把绘画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创造了迷梦一般的人物形象,仿佛超越了性别、年龄、超越了人世间的贵贱美丑,变成生命永恒的一种存在形式。他对于画理的追寻似乎早已经进入了哲学的殿堂,超乎技,近乎艺:“黑暗的本质是阴影,发光体的本质是光明。一个隐藏物体,一个显露物体。它们始终与各种物体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但是,阴影是比光明更强大的媒介,因为它能够阻碍并且完全剥夺物体的光明,而光明却不能彻底驱散不透明物体的阴影。”
达﹒芬奇一生勤于记录,写下了数以万计页的手稿,而现存的手稿则有5000多页,被后人笼统地称为“达﹒芬奇笔记”,这些手稿被分门另类、汇编成几个不同的集合。其中他在米兰时期书写的连续72页的《哈默手稿》在 1994年被比尔﹒盖茨以308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当传记作家麦克尔﹒怀特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盖茨回答:“因为我需要它。”并说“《哈默手稿》属于全世界。”有人说知识就像一个圆,圆圈外是未知的,圆圈内是已知的,你知道的越多,你的圆圈就会越大,圆的周长也就越大,与未知接触的空间也就越多。达﹒芬奇就像一个知识的黑洞一般,所有出现在他生命中的知识都必然被他吸收进去,在这种意义上,他已经是一个足以让所有人畏惧的存在。当我读到“阻碍我的不是贪欲或怠惰,而是生命有限。”的时候,我对于他生命的意义已经了然于心,愿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扩大自己知识的圆圈,吸收达.芬奇的智慧启迪,并自我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 [台]蒋勋《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2] [意]列奥纳多.达.芬奇《哈默手稿》;
[3] [意]列奥纳多.达.芬奇《达﹒纷奇笔记》
作者简介
赵丹(1975—)女,湖北宜昌人,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美术,单位:湖北省宜昌市体育运动学校。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体育运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