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创新能力是时代的需要,历史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更要启迪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打破教学常规,通过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积极思考的教学氛围、互动探索的教学意境等途径,引导学生设疑、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创设情境 培养途径 创新能力
面对21世纪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最具竞争力的。如何把教学融进知识经济发展的大潮,并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今天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要比其他学科困难得多,因为历史是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的事实,不能像文艺作品那样虚构和创作。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历史教学只注重系统知识的学习,死记硬背成为掌握知识的唯一通道,所以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成为当前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研究课题。
我们必须打破教学常规,创新教育理念,根据新课标强调学生主体性的要求,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充分发展,想人之所不敢,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不唯书是从,走前人未敢走之路,将学生看的、听的、玩的、想的和做的活动变成活跃的思维活动,学会思考,勇于创新。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以下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建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和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创造活跃、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因为它能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独特见解,萌发出创新意识——想创新、乐创新,渐渐成长为具有大胆创新探索精神的人。
首先,教学中教师不要以绝对权威自居,独占课堂,而应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充当教学的“组织者”,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水平高低、有无道理,都应尊重和鼓励,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把课堂变成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学生在平等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思索、探求、创新。
其次,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教师要灵活巧妙地调节课堂气氛,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从而把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逐渐使学生依靠自身能力发展创新思维。通常可采用“四允法”的方法,即“允许学生提意见,允许学生讲错改错,允许学生提出与老师或教材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观点”。
最后,教师要真诚地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相信他们通过努力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把他们视做知识的探索者、问题的发现者和矛盾的解决者。教师要积极倡导学生大胆提出新问题,对历史事件提出新见解,把培养创新能力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二、营造积极思考的教学氛围
学源于思、动脑思考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人的思维活动随着环境、气氛的不同,其质量相差很大。教师要活用教材,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营造积极思考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活泼开放的创新意识。
1.设疑引思。
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问是发现问题的信号,解决问题的前提,形成创新思维的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释疑解难,有所进取,有所创新。学生才不依赖于既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而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的影响,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敢于用新颖的、充满睿智的眼光看待事物,力求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发现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要在学生看似无疑处设疑,有疑处释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已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把问题引入课堂,即以“疑问”的不断出现与解决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主线,作为推动学生认识历史知识的内驱力,诱发其探索与求知的欲望,调动其历史思维的积极性,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做人之所不做,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和思路的开阔。每一堂课,我都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大胆地想、问、辨。刚开始绝大部分同学胆小,我就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在《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叫鸦片战争?鸦片与战争有何关系?鸦片战争前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状况如何?吸食鸦片有什么危害?林则徐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你如何评价林则徐?鸦片战争分哪两个阶段?战争的结果怎样?它给中国造成什么严重影响?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学生了解了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经过及战争造成的影响,有助于发散思维,开拓思路。历史教学中的设疑过程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有意识地设一些疑点,要让学生意识到时时有疑、处处有疑。
2.以辩促思。
“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这是大文豪萧伯纳的名言。课堂集体讨论或辩论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创新能力的好方法。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就某个重点或难点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回答自己关心的问题。例如,《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我让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甲午战争有何影响?学生有两种讨论结果:一种认为战争给中国带来沉重的影响,而且是双重的;另一种意见认为战争给日本带来巨大影响。双方各执己见,辩论激烈。前者认为:一方面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另一方面战争给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于是战后出现了思想启蒙运动,并使一代先进的中国人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后者一听不甘示弱:甲午战争中日本的胜利提高了它的国际地位,使它挤进了资本主义国家行列,巨额赔款使它成为暴发户,极大地助长了军国主义的恶性膨胀,为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埋下了祸根。通过摆事实,交流争辩,以辩促思,以辩明理,从而引发创新思维。事实证明,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发现问题,通过讨论争辩,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胜过教师讲解。 3.质疑问难,发表创见。
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课堂已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应该是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批判、自我创新的主战场。当代中学生的特点是信息灵通、知识广泛、视野广阔,且求异心理和探究心理强,喜欢标新立异、表现自我。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多看到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适当引导,教会学生掌握一些质疑方式,使他们学会向自己质疑,让学生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分量、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阅读和思索,质疑问难,发表创见。质疑方式很多,横向的、纵向的;正向的、逆向的;求同的、存异的;分析的、综合的等。例如,关于“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疑点,可以这样质疑:展示危机时的一些图片,让学生了解,一方面资本家大量销毁商品,把牛奶倒入地沟,面包在面包房腐烂发霉等,另一方面民众排起长队等待领取救济面包,甚至好多人饿死街头。学生看后觉得这种现象好奇怪:有那么多人在忍饥挨饿,资本家为什么不卖(送)给那些饥民呢?为什么是销毁而不降价处理呢?为啥不献爱心?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然地质疑一个又一个问题,最后找到问题的答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通过语言、图片、视频等的引导,有意识地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逐渐养成爱思、多思、会思的习惯,有利于发散思维,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三、创设互动探索的教学意境
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有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有内在的联系与规律性。讲清事件的背景,不仅有助于学生明确历史事件的连续性,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所以教学中一般把教学重点放在讲清事件的背景上,至于历史现象(过程)及结果则引导学生展开互动讨论,自己探索。例如,关于“西安事变”的教学,我认真、全面地给学生分析了它发生的历史背景,然后话锋一转,突然发问:假如你是张学良或杨虎城,面对日寇入侵,而蒋介石依然剿共,你会发动西安事变吗?如果当时由你来处理这一事变,你该怎样处理?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人说,立即处死蒋介石。但马上有人提出反对,理由是处死了蒋介石,国民党内部就会四分五裂、群龙无首,成了一盘散沙,不利于团结抗日。如果不处死蒋介石,又有学生反对,认为他双手沾满人民的鲜血,罪该万死……设想了多种处理方法,最终大家达成共识:蒋介石该杀,但不是现在,只要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就可以把他释放。学生通过互动探究得出的结论是:“和平解决”是最好的、最重要方法。于是我趁势引导学生总结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由于把学生置于探索者、发现者的位置,使本来难记难懂难理解的理论问题变得易懂易记。这样的探索意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激发探索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是教育科研的生命所在,勇于创新是教育科研的本质要求,教育应当关注并迎合这种需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在教学目标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创新,不拘一格地创设多种情境,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大胆地想、好奇地问、自由地说,只有这样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创设情境 培养途径 创新能力
面对21世纪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最具竞争力的。如何把教学融进知识经济发展的大潮,并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今天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要比其他学科困难得多,因为历史是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的事实,不能像文艺作品那样虚构和创作。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历史教学只注重系统知识的学习,死记硬背成为掌握知识的唯一通道,所以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成为当前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研究课题。
我们必须打破教学常规,创新教育理念,根据新课标强调学生主体性的要求,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充分发展,想人之所不敢,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不唯书是从,走前人未敢走之路,将学生看的、听的、玩的、想的和做的活动变成活跃的思维活动,学会思考,勇于创新。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以下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建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和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创造活跃、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因为它能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独特见解,萌发出创新意识——想创新、乐创新,渐渐成长为具有大胆创新探索精神的人。
首先,教学中教师不要以绝对权威自居,独占课堂,而应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充当教学的“组织者”,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水平高低、有无道理,都应尊重和鼓励,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把课堂变成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学生在平等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思索、探求、创新。
其次,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教师要灵活巧妙地调节课堂气氛,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从而把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逐渐使学生依靠自身能力发展创新思维。通常可采用“四允法”的方法,即“允许学生提意见,允许学生讲错改错,允许学生提出与老师或教材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观点”。
最后,教师要真诚地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相信他们通过努力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把他们视做知识的探索者、问题的发现者和矛盾的解决者。教师要积极倡导学生大胆提出新问题,对历史事件提出新见解,把培养创新能力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二、营造积极思考的教学氛围
学源于思、动脑思考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人的思维活动随着环境、气氛的不同,其质量相差很大。教师要活用教材,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营造积极思考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活泼开放的创新意识。
1.设疑引思。
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问是发现问题的信号,解决问题的前提,形成创新思维的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释疑解难,有所进取,有所创新。学生才不依赖于既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而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的影响,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敢于用新颖的、充满睿智的眼光看待事物,力求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发现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要在学生看似无疑处设疑,有疑处释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已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把问题引入课堂,即以“疑问”的不断出现与解决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主线,作为推动学生认识历史知识的内驱力,诱发其探索与求知的欲望,调动其历史思维的积极性,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做人之所不做,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和思路的开阔。每一堂课,我都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大胆地想、问、辨。刚开始绝大部分同学胆小,我就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在《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叫鸦片战争?鸦片与战争有何关系?鸦片战争前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状况如何?吸食鸦片有什么危害?林则徐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你如何评价林则徐?鸦片战争分哪两个阶段?战争的结果怎样?它给中国造成什么严重影响?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学生了解了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经过及战争造成的影响,有助于发散思维,开拓思路。历史教学中的设疑过程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有意识地设一些疑点,要让学生意识到时时有疑、处处有疑。
2.以辩促思。
“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这是大文豪萧伯纳的名言。课堂集体讨论或辩论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创新能力的好方法。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就某个重点或难点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回答自己关心的问题。例如,《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我让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甲午战争有何影响?学生有两种讨论结果:一种认为战争给中国带来沉重的影响,而且是双重的;另一种意见认为战争给日本带来巨大影响。双方各执己见,辩论激烈。前者认为:一方面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另一方面战争给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于是战后出现了思想启蒙运动,并使一代先进的中国人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后者一听不甘示弱:甲午战争中日本的胜利提高了它的国际地位,使它挤进了资本主义国家行列,巨额赔款使它成为暴发户,极大地助长了军国主义的恶性膨胀,为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埋下了祸根。通过摆事实,交流争辩,以辩促思,以辩明理,从而引发创新思维。事实证明,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发现问题,通过讨论争辩,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胜过教师讲解。 3.质疑问难,发表创见。
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课堂已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应该是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批判、自我创新的主战场。当代中学生的特点是信息灵通、知识广泛、视野广阔,且求异心理和探究心理强,喜欢标新立异、表现自我。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多看到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适当引导,教会学生掌握一些质疑方式,使他们学会向自己质疑,让学生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分量、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阅读和思索,质疑问难,发表创见。质疑方式很多,横向的、纵向的;正向的、逆向的;求同的、存异的;分析的、综合的等。例如,关于“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疑点,可以这样质疑:展示危机时的一些图片,让学生了解,一方面资本家大量销毁商品,把牛奶倒入地沟,面包在面包房腐烂发霉等,另一方面民众排起长队等待领取救济面包,甚至好多人饿死街头。学生看后觉得这种现象好奇怪:有那么多人在忍饥挨饿,资本家为什么不卖(送)给那些饥民呢?为什么是销毁而不降价处理呢?为啥不献爱心?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然地质疑一个又一个问题,最后找到问题的答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通过语言、图片、视频等的引导,有意识地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逐渐养成爱思、多思、会思的习惯,有利于发散思维,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三、创设互动探索的教学意境
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有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有内在的联系与规律性。讲清事件的背景,不仅有助于学生明确历史事件的连续性,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所以教学中一般把教学重点放在讲清事件的背景上,至于历史现象(过程)及结果则引导学生展开互动讨论,自己探索。例如,关于“西安事变”的教学,我认真、全面地给学生分析了它发生的历史背景,然后话锋一转,突然发问:假如你是张学良或杨虎城,面对日寇入侵,而蒋介石依然剿共,你会发动西安事变吗?如果当时由你来处理这一事变,你该怎样处理?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人说,立即处死蒋介石。但马上有人提出反对,理由是处死了蒋介石,国民党内部就会四分五裂、群龙无首,成了一盘散沙,不利于团结抗日。如果不处死蒋介石,又有学生反对,认为他双手沾满人民的鲜血,罪该万死……设想了多种处理方法,最终大家达成共识:蒋介石该杀,但不是现在,只要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就可以把他释放。学生通过互动探究得出的结论是:“和平解决”是最好的、最重要方法。于是我趁势引导学生总结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由于把学生置于探索者、发现者的位置,使本来难记难懂难理解的理论问题变得易懂易记。这样的探索意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激发探索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是教育科研的生命所在,勇于创新是教育科研的本质要求,教育应当关注并迎合这种需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在教学目标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创新,不拘一格地创设多种情境,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大胆地想、好奇地问、自由地说,只有这样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