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学生普遍厌作文、怕作文,作文思路狭窄,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作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让学生愿意写,喜欢写,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 写作、兴趣、言之有物 教学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形式与发展,对小学生心理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学生普遍表现出“谈文色变”, 小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写,写起作文来总是咬着笔杆冥思苦想,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无从下笔或者总是口号式的几句,空洞无物。畏难情绪严重,每次作文总是拼拼凑凑地写上那么几段,作文思路狭窄,内容空洞,言之无物。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教师应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本人对作文教学的不断探索和尝试,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认清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性质
所谓“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是“写话”和“习作”的结合。这既符合小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认识规律,又符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小学生的作文实质是练习用笔来说话。在学生已经学会或基本学会了用口语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了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使学生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毫无拘束地写下来,从而形成一种写作主体,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笔,写自己自在之趣的思想境界,这样就从心底里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减轻了学生心灵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显而易见,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必须有教师的引导,于是便形成了作文教学活动区别于一般认识活动的独特的“三维结构”(教师、学生、习作内容),是教师“教”学生“练习”作文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有机统一的过程。
二、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进。要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一定要提升学生的作文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我做了一些尝试:
1、游戏作文,培养写作兴趣。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用游戏的方法教孩子们写作十分有效,不仅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思维。所以我常将游戏融入到课程中,教学生玩中写作。例如,我曾在作文课上和学生玩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规则是一个同学看了老师写的词语后,用动作表示出来让另一个同学猜词语。比赛哪一组猜出的词语多。游戏中学生都表现的很兴奋,场面很热闹,游戏结束后,我让学生谈谈这次游戏的感受再写下来。这一次学生们的作文写的自然真实,描绘的动作;神态栩栩如生。
2、畅谈作文,提高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必须遵循从说到写的原则。“说”是“写”的基础,只有“会说”,才能“会写”,所以每次上作文课,我不会告知学生现在要写作文,以免增加学生思想负担,让学生感到压抑。我先指定一个主题,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我也参与其中,并从旁指导他们如何正确用语言表达,或对学生的发言作出评价。在这样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生们能畅所欲言,把心里话说出来。“我手写我口”,既然能说得流利,自然写能流畅。所以畅谈作文操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同时也为写作做好最为坚实的基础,提升会话兴趣同时也提升写作兴趣。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习作能得到教师的肯定,所以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以免打击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在作文教学中,我注意用鼓励性的评价坚定学生的自信心。哪怕学生写得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例如,我会特别注意发掘后进生文章中的闪光点,一个好词或好句我都会为他们圈出来,为之叫好。有时候我还会把一些后进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班里读,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觉得自己原来有能力把作文写好,消除恐惧心理,从“愿写”过渡到“好写”。 让学生既看到老师对他的肯定评价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增加了学生对写作的信心。
三、 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生活之美每时每刻都存在,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微小镜头,以小见大,从一粒沙中见世界.从平凡中见不平凡,从平常中见特别,要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要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惊天动地和激情飞跃呢?所以小学生要放亮眼睛去看,放大脑袋去想,放稳笔去写.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缺少的不是具体的生活,而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自我体验。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首先要让作文融入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其实,孩子们的生活内涵是很丰富的,家庭、学校中每天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开展有趣的班队活动,带学生参观游览,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用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如开展体育比赛、文娱表演、小实验、小制作、游戏、劳动等活动,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并关注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只有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用小学生的眼光和语气把这些事情写下来,就会是一篇感情真挚的作文。学生的视野别有一片天地,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这些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录下来,在写作时就会有述有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了。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想成为妙手,就得有得有广泛的阅读。小学生所处条件有限,脑海中的词汇单一,往往表达非所想。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丰富词汇的积累,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采取以下的做法:鼓励学生积极借阅图书室的图书进行阅读,另外利用每周的课外活动时间安排全班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为了避免学生读书的盲目性,使课外阅读能真正落到实处,每次让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让学生选好书,然后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他们运用所学的读书方法进行有目的地广泛阅读。同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读书笔记”,鼓励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摘抄下来,也可把对文中主人公的评价及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写出来,随时翻阅欣赏、细细品味。最后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成果汇报”活动,在活动中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拿出来相互交流、欣赏,激发了学生读书兴趣,树立了读书信心,享受到了读书带来的成就与快乐。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四、总述
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老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不光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人名篇中吸收营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作文表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相信通过各种渠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多思考,多练笔,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人名篇中吸收营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和作文表达。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2012,
[2]恩施.老师教你写作[M].四川美术出版社,2010-02-13.
【关键词】 写作、兴趣、言之有物 教学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形式与发展,对小学生心理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学生普遍表现出“谈文色变”, 小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写,写起作文来总是咬着笔杆冥思苦想,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无从下笔或者总是口号式的几句,空洞无物。畏难情绪严重,每次作文总是拼拼凑凑地写上那么几段,作文思路狭窄,内容空洞,言之无物。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教师应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本人对作文教学的不断探索和尝试,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认清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性质
所谓“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是“写话”和“习作”的结合。这既符合小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认识规律,又符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小学生的作文实质是练习用笔来说话。在学生已经学会或基本学会了用口语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了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使学生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毫无拘束地写下来,从而形成一种写作主体,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笔,写自己自在之趣的思想境界,这样就从心底里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减轻了学生心灵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显而易见,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必须有教师的引导,于是便形成了作文教学活动区别于一般认识活动的独特的“三维结构”(教师、学生、习作内容),是教师“教”学生“练习”作文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有机统一的过程。
二、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进。要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一定要提升学生的作文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我做了一些尝试:
1、游戏作文,培养写作兴趣。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用游戏的方法教孩子们写作十分有效,不仅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思维。所以我常将游戏融入到课程中,教学生玩中写作。例如,我曾在作文课上和学生玩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规则是一个同学看了老师写的词语后,用动作表示出来让另一个同学猜词语。比赛哪一组猜出的词语多。游戏中学生都表现的很兴奋,场面很热闹,游戏结束后,我让学生谈谈这次游戏的感受再写下来。这一次学生们的作文写的自然真实,描绘的动作;神态栩栩如生。
2、畅谈作文,提高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必须遵循从说到写的原则。“说”是“写”的基础,只有“会说”,才能“会写”,所以每次上作文课,我不会告知学生现在要写作文,以免增加学生思想负担,让学生感到压抑。我先指定一个主题,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我也参与其中,并从旁指导他们如何正确用语言表达,或对学生的发言作出评价。在这样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生们能畅所欲言,把心里话说出来。“我手写我口”,既然能说得流利,自然写能流畅。所以畅谈作文操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同时也为写作做好最为坚实的基础,提升会话兴趣同时也提升写作兴趣。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习作能得到教师的肯定,所以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以免打击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在作文教学中,我注意用鼓励性的评价坚定学生的自信心。哪怕学生写得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例如,我会特别注意发掘后进生文章中的闪光点,一个好词或好句我都会为他们圈出来,为之叫好。有时候我还会把一些后进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班里读,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觉得自己原来有能力把作文写好,消除恐惧心理,从“愿写”过渡到“好写”。 让学生既看到老师对他的肯定评价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增加了学生对写作的信心。
三、 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生活之美每时每刻都存在,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微小镜头,以小见大,从一粒沙中见世界.从平凡中见不平凡,从平常中见特别,要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要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惊天动地和激情飞跃呢?所以小学生要放亮眼睛去看,放大脑袋去想,放稳笔去写.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缺少的不是具体的生活,而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自我体验。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首先要让作文融入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其实,孩子们的生活内涵是很丰富的,家庭、学校中每天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开展有趣的班队活动,带学生参观游览,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用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如开展体育比赛、文娱表演、小实验、小制作、游戏、劳动等活动,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并关注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只有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用小学生的眼光和语气把这些事情写下来,就会是一篇感情真挚的作文。学生的视野别有一片天地,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这些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录下来,在写作时就会有述有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了。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想成为妙手,就得有得有广泛的阅读。小学生所处条件有限,脑海中的词汇单一,往往表达非所想。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丰富词汇的积累,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采取以下的做法:鼓励学生积极借阅图书室的图书进行阅读,另外利用每周的课外活动时间安排全班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为了避免学生读书的盲目性,使课外阅读能真正落到实处,每次让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让学生选好书,然后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他们运用所学的读书方法进行有目的地广泛阅读。同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读书笔记”,鼓励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摘抄下来,也可把对文中主人公的评价及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写出来,随时翻阅欣赏、细细品味。最后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成果汇报”活动,在活动中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拿出来相互交流、欣赏,激发了学生读书兴趣,树立了读书信心,享受到了读书带来的成就与快乐。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四、总述
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老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不光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人名篇中吸收营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作文表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相信通过各种渠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多思考,多练笔,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人名篇中吸收营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和作文表达。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2012,
[2]恩施.老师教你写作[M].四川美术出版社,2010-02-13.